登陆注册
27371500000004

第4章 “走江湖”之大陆新民谣宝岛放歌会——几十年后会知道我们今天做了什么

12月13日一大早,我们陆续地坐上了去机场的大巴,姗姗来迟的郭龙一直闹手机丢了手机丢了,最终又在裤兜里摸着了,于是我们就这样苦情着欢乐着,马不停蹄地奔向了宝岛台湾。

关于这次台湾行,所有的行政工作与香港艺术节的工作是重合的,并不多做赘述,但特别要说明的是,承办此次台湾演出的负责人野火乐集的总监熊儒贤,在那黑色三个月中交给我的压力和知识是“香港艺术节”的十倍,而我收获到的甚至可以用“百倍”来计量。最早知道熊姐,是2006年野火乐集把胡德夫引进内地;2012年之后,熊姐又把我们这些内地新生代民谣反过来介绍给台湾乐迷。熊姐是一个特别严谨的台湾文化工作者,她甚至严厉地教我严格的写邮件格式,比如开头要写上“Dear all”或者“Dear”谁谁谁,末尾要写上“祝好”、“夏安”之类的标准用语。一开始我还觉得不服气,“事说明白活干了不就行了吗?哪来这么多假客气?”后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必要的修炼过程,也是作为一个专业的文化工作者所必需的基本功。

“走江湖——大陆新民谣宝岛放歌会”,这个名字是台湾著名的乐评人马世芳帮忙取的。民谣走唱的接地气,跋山涉水的不容易,以及这次活动的民间性和深厚的人文色彩,被这三个字很好的总结和概括。相比香港,我们对台湾可能更有感情和期待,台湾民歌对这些民谣音乐人有过很深的影响,因为张玮玮,周云蓬又都是很多台湾作家的拥趸,张玮玮最喜欢胡兰成,而临行前,老周还把舒国治的书灌到了自己的语音阅读器里。在此之前,张玮玮作为左小祖咒乐团的乐手,已经参加过陈升的跨年演唱会,周云蓬也参加过2011年流浪之歌音乐节。但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来台湾演出。本来这次我们只打算在台北做一场演出,在熊姐的策划和建议下,我们改为在台北和台东各有一场表演,在台北还有两场讲座沙龙,这样一个完整的文化演出体系。在此之前,也有很多内地的摇滚乐队到台湾商业演出或参加音乐节,但这样一个立体的音乐、文化的展示,体现了这次“走江湖”的人文厚度。到了台湾,我们用一个星期时间经历到,感受到的事情和人,真是这一生宝贵的财富。从台北艺文圈大佬们汇集的Legacy,唱到了原住民歌手欢聚的台东铁花村,我们一路放歌,深刻体会到了“走江湖”的传奇内涵。

台北:众艺文界大佬汇集的Legacy

到达台北是2月13日下午,负责地接的是野火乐集的歌手陈永龙,(接下来的这一个礼拜,这位得过华语金曲奖的歌手跑前跑后,帮我们订票、买盒饭、收酒店里各自拉下的东西、采访、写稿、打印、做和声……简直是N项全能!)

在这之前的几个月,老周受到“流浪者之歌”音乐节的邀请,曾经到过台湾演出。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筠园的邓丽君墓,据说他在那里许愿说想再来台湾于是这次就来了。所以从酒店放下行李,老周就带着小河、万晓利奔向了筠园扫墓还愿。第二天就是情人节了,他们三个人每个人花了60台币买了一支红色的玫瑰送给邓丽君,而在下山的路上,则传来了凤飞飞去世的消息。

我们晚上去了一家古早味的台湾饭馆,熊姐穿着华丽的裙子接待了我们,喝着青菜豆腐汤,我在墙上看到了李登辉和陈水扁。

第二天,我们在由1976乐团成员阿凯创办“海边的卡夫卡”咖啡厅做了弹唱沙龙交流会,由马世芳主持。周云蓬、万晓利、张佺、张玮玮、郭龙、小河各演唱一首,然后和台下到场的观众及媒体近距离的交流。我记得当时熊姐说道:“她说可能现实多了,梦就少了。我们要从现实里找梦,而关于这次文化演出的意义,也许过了几十年以后,我们会知道我们今天做了什么。”

15日晚,我们在华山艺文空间的Legacy举办正式地演出,既是这次“走江湖大陆新民谣宝岛放歌会”同时也作为野火乐集“美丽心民谣走江湖”第四辑特别发表的首发式。Legacy是著名的Live House,它是张培仁和哈林一起投资的,崔健、伍佰、陈升、胡德夫、黄耀明等重要音乐人都在这里演出过,陈升的跨年演出也在这里,场地里还放着他马上要用到的器材箱。演出前,郭龙就感叹从来没见过这么棒的调音水平,站在台上完全不用担心调音会出差错,“太专业了!”。当晚的音乐会进行了3小时。小河唱了一首《往生咒》,他说要把这首歌献给凤飞飞,观众热烈鼓掌。野孩子再次唱起《仰望着北方》。在周云蓬和小河的提议下,加上陈永龙和万晓利,四人临时排了一首《好好爱我》献给逝去的凤飞飞。演出到尾声时,张玮玮与郭龙演完两个人的最后一首,陈升便冲上了台,和他俩合作了一曲国语版的《鼓声若响》,陈升又开启了各种没有底线的玩笑。与香港的拘谨与意外相比,在这里的演出很放松也更肆意。台下观众的回应也非常热烈,有些歌曲唱起时,会有人在台下主动带领着一起击掌作拍。这场演出呈现的是跟台湾民谣特别不一样的感觉,老周的人文关怀、小河的精灵古怪、晓利的北方的沉静和严肃、野孩子特别乡土的气息又特别优美的和声,这些都让到场的人眼前一亮。

演出的间隙,在Legacy的门口,一些一看就是艺文界打扮的人士在抽烟,或是站在台下后方一边喝酒一边看演出。后来不断看到那些传说中的人:万芳、张悬、罗思容、曾淑勤、陈升、夏宇、吴楚楚、张培仁、陶晓清、马世芳、张铁志、翁嘉铭、黄连煜、张四十三……都是随便来一个都能让人尖叫的名字,一个又一个的文艺偶像。后来,熊姐告诉我们,基本上台北艺文界的大佬们都来了,李宗盛之前也非常想来,但实在抽不出时间,于是发了简讯向各位内地的演出人员问候。当天来了五、六百人,台下,老狼的御用口琴手小彭一边看着演出一边对我说,“你们这样一个民谣梦幻团,这场演出把台北艺文圈都震住了。”

魔幻台东:人人都是音乐家

16日下午,我们又去了海边卡夫卡做交流会并接受媒体采访。完成了昨晚重大任务的我也得以透口气出去遛遛,因为平时也喜欢的这些独立音乐,所以经常听到很多像卡夫卡、女巫店等等这样的名字,结果发现它们全都在台大附近,一个下午就转完了。陪同我的是一个小个子小眼睛的大叔,土土的,带着我们去下午的女巫店,请着我们喝了一杯啤酒,当时我还不知道他就是郑捷任——陈建年和巴奈的制作人,也是我们即将要去的铁花村的音乐总监。在台北待了两三天之后,我们一起坐上了去台东的火车,发现那里才是真正奇幻的地方。

在火车上,熊姐便对我们全队人说到了台东你们可以完全放松。果然,和艺文气氛浓烈的台北相比,台东则是弥漫着乡野的自然气息,但这才是真正高手云集的地方,因为这里的每一个原住民都会唱歌,且每一个歌手都辽阔而自在。随行的陈永龙便是台东人,就在他们家里,便有好几个人是歌手,他的姐姐便是“南王姐妹花”的一员,家里光是金曲奖就得过两次。而在车开过一片乡间小舍时,熊姐介绍说这条小街上住着纪晓君、陈建年等一帮歌手,都是得过金曲奖的,所以这条乡间小路被称为了金曲奖街!

我们还受到了县长和县长夫人的正式接见,这个县长夫人以前是做文化的主管,所以和当地艺术家都有非常多的交流,本身也比较喜欢文艺活动。听说我们要去台东演出,就全力支持这件事。中午跟我们吃饭的时候,觉得我们宣传不够,就立刻打电话给秘书,通过行政的渠道帮我们散了一轮演出消息。第二天就上跑马新闻。

在台东的演出是17、18号两天,地点在台东的铁花村,那里简直是我见过最魔幻的演出场地。因为来的人会多,又加上天气好,于是把舞台搬到了户外,下面放着一些木椅子,舞台的后面是两棵参天大树。去之前,便有人建议我一定要到铁花村去参观它的厕所,简直是五星级的,外面看上去像是一座瞭望塔,而里面虽然简单,但设施非常全面又干净,完全不像是一个乡野间的厕所。铁花村当然不是一所村落,而是一个2010年暑假以音乐形成的新兴聚落,位置就在台东主要闹区的僻静角落。在音乐总监郑捷任的安排下,这里常有一些新生代的音乐创作人来此演出,而且演出气氛永远非常欢乐,郑捷任自己就是玩音乐的,还是陈建年和巴奈的制作人,有时自己也会上台玩乐器,且每一样乐器他都会。铁花村有自己的“村长”,是当地的原住民,我们去调音的时候,村长就在场地的边上生着柴火以便晚上可以取暖,在演出开始前,村长一声令下,居然放起了漫天的烟花,为的是庆祝开场。灯光打在舞台上,衬着层层的树叶,像是童话里的森林。

在台东演出时,万晓利排在了第一个,一看台东这么活泼的气氛,他立刻把《北方的北方》风格的歌曲改了,把之前的《达摩流浪者》、《走过来,走过去》、《这一切没有想像的那么糟》、《女儿情》等都舍得拿出来唱了一遍。唱的时候,有风吹过,舞台后大树的叶子被吹了下来,落到了歌手身上,又滑了下去。铁花村里养着好几条狗,歌手们在台上演的时候,有一只黄狗便几度跳上舞台,看了歌手一会儿又自顾自地下去了……铁花村演出时,你会发现这里到处都是音乐家,歌手们在舞台上唱着,又有一帮原住民的观众们围在了草地上跟着一起哼,听高兴了还会跟着音乐一起跳舞,著名的原住民歌手巴奈也带着全家连着两天来看演出。等到歌手们唱完,他们还在唱着跳着。周云蓬和小河以合作的形式上场,唱到一半,最让人惊喜的嘉宾郭英男阿公和阿嬷组成的马兰吟唱队登台了,这可是1996年奥运会《Return to Innocence》的原唱《老人饮酒歌》的原班底。阿嬷上阵前脱掉外套,还一定要帮76岁的阿公脱外套,说这样比较帅……

野孩子最后一场演完时,我们将告别无限延长原住民歌手们一边弹着琴一边唱着一声声的“娜鲁湾,Ohaya……”为内地的歌手们庆功。到后来,所有人都上了回酒店的车,当地的朋友们还在车门口对我们一声声唱着,于是我们也一声声地回应,就这样一路高歌着,彼此作别。

探访达鲁玛克部落

所有演出结束后,我们到访了陈世川的家乡——在山上的达鲁玛克部落,他们是鲁凯族,还保留着最原始的部落生活习惯。一般的游客是不容许去打扰部落的,陈世川帮忙和部落族长打了招呼,而且我们是音乐人,是带着歌去听部落里的人唱歌的,我们才得到了许可。我们走到山脚下临近部落的时候,族长为我们在部落守护神前做净身祈福的仪式。他很通俗地告诉我们这是我们必须要办理入境,所谓的办理入境就是说人来了,但是你的灵魂跟着你一起来。你的灵魂后面可能会有不好的或者是一直纠缠你的东西,在这里通过祈福的仪式做净身。祈祷大家的灵魂得到净化、进出平安。整个仪式非常仪式化和庄严,等他做完之后我们准备很庄重地进去,然后他就骑着他的小摩托车迅速地走了。——传统跟现代其实在台湾没有那么明显的界限。

部落里的生产状态还是在半山坡上开荒种地、种小米,一边唱歌一边劳动的非常原生态的样子,但是他们很多的年轻人也会到不同的城市、国家去,也会跟外界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这里感受到的并不是闭塞,而是很开放的又保留着祖先遗留下来的生活习惯的原始村落。

而在这里,音乐跟生活那样的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赶上了部落里的“小米祭”,就是在这个时间,部落里的人要一起种小米,一起劳动。我们在村落里看到了很多普通的劳动者,在劳动的间歇会唱歌,他们音乐的爆发是随时随地的,没有任何准备,说着说着就会唱起来,一个人唱就会有很多人应和一起唱,越来越热烈,无穷无尽的,好像没有终点似的唱下去。那里随便一位阿姨一边喂着小孩一边张口就把一首《绿岛小夜曲》唱得那么悠扬地回荡在山谷之间,以至于我们的内地歌手们都不太好意思对歌……在这里,音乐与生活是相伴相随,自然发生的。不像我们,需要关起门来搞创作。

这里的族人还给我们讲了很多的部落故事,我们理解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音乐,比如说部落在打仗出征的时候大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要给年轻的男性带一个像缎带一样的东西,大家觉得出去了可能就不会再回来,就要为部落、为国家捐躯,是很悲壮的状态,但他们是唱着歌去欢送他们出征的,我们只有在那样的情境下才能体会那种音乐心情,跟我们听CD、听录音完全不一样。生产、生活,在这之中音乐和他们的关系是非常有意义的。就是超越了演出本身的部分。这也是我此行台湾最大地感触和收获。

同类推荐
  • 风月大师(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风月大师(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通过一位中国性学先驱的回忆,讲述了他100多岁的漫长生命中所经历的风月往事。这是一部性经验史,一部光怪陆离的近现代史,更是一部令人谓叹的精神史。风月是很美的意象,也是很愉悦的事情。但风月历来如河豚之肉,如罂粟之花,美丽而凶险。小说中的这位百岁老人,一生无数风月,却没有伤害过别人,也没有受到伤害,不愧是真正的风月大师。
  • 相片里的哭泣(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相片里的哭泣(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入围作品所属组别:小说组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我”因朋友汪卡变成了一堆尸块,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并以插叙的形式回忆了过去。故事采用了多线索的、网状的叙述手法,把过去与如今通过某些事件弥合成一体。故事当中,主人公“我”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患失忆症的夏雪,跟不同男人睡觉的贝塔,总是给我寄明信片的毛孩,地下酒吧的女侍,以及妓女、警察、动物园的骆驼。通过“我”与他们之间的故事,作者以委婉的笔触,描绘了所有人内心无法排遣的孤独,以及各自对生命的困惑。
  • 神棍哥哥(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神棍哥哥(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在命运的安排下,李呼儿被迫选择继承父业,从装神弄鬼的小伙子,到名噪家乡的“出马仙”。小说描写了李呼儿作为兄长和丈夫对生活的坚守与彷徨,是他一个人的魔幻史,也是现实中我们顺从与反抗的写照。小说语言灵动,人物对话中糅杂了较多东北方言,使所叙述的故事更贴近故事背景,文中将乡间志怪,灵异故事作为情节发展的一条隐线,值得读者玩味。虎破,男,一九八八年生人。
  • 精神采样(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精神采样(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这是一部关于人类意识的科幻小说。陈更是一名精神采样员,负责体验形态各异的生活,将所经所感制成精神的切片,卖给客户。他非常善于此道。他的事业虽大起大落,但他却一直站在行业的前沿。他与精神采样的创始人萨缪尔在敌对中合作。求学路上,他遇见了研究理论物理的尼古拉斯和开发人工智能的蕾拉。他们三人成为好友。陈更的采样也因之超越了人类的大脑,蔓延到万维网络,甚至触及宇宙的边缘。陈更上大学时曾利用精神采样赚取外快。他是最早掌握切片技术的人之一。买卖切片尚属违法勾当。他利用年轻人的胆略迅速搞到了技术。他把记忆中北京污浊的空气,嘈杂的夜晚,人声鼎沸的闹市和光怪陆离的生活截取打包,倾销回山清水秀的家乡,很受欢迎……
  • 截拳道与人生(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截拳道与人生(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文章写了作者的兴趣爱好——截拳道,以及他认识截拳道,训练截拳道的过程。也写了自己的境界在截拳道的影响下不断提升这一过程,并把这些感悟用于指导自己的人生,思索自己的人生。通过对截拳道境界的领悟,作者也写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与见解,对自己,对周围人,对社会的一些看法。截拳道是一套拳还是一部哲学?李小龙宗师的伟大之处究竟何在?相信吗?对兴趣的追求能使你的境界提升。好好品读这篇文章吧,看看作者是如何认识截拳道的,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截拳道提升自我的。希望你能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感悟在追求兴趣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也希望作者的感悟与思考能带给你启发与帮助。作者自述:本人谭金泽,出生于武术之乡佛山,但小时候并没有受到佛山武术气息的熏陶,对佛山武术也只是略懂一二。机缘巧合之下在电视上认识到了截拳道,我喜爱思考,因此截拳道上的东西深深地吸引了我,直觉告诉我,从截拳道中,我可以感悟些什么。于是我也开启了截拳道的探索历程。刚上大学,朋友推荐我写写这文章,我的灵感立上心头,于是顺理成章了,也没什么,记录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而已,权当是给青春留点什么吧。
热门推荐
  • 混是一种态度

    混是一种态度

    要文凭,初中算不?要经验,打架算不?要长相,屌丝行不?啥?都不行,你是不是拿哥寻开心呢,什么时候一个扫马路的活还有这么多的鬼要求滴,阿拉咋不晓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穷屌丝的混混世界!
  • 八岁

    八岁

    《八岁》是邓一光后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作者后期的短篇小说将背景转向深圳等沿海城市,创作手法日益成熟、多变,塑造人物时代气息强,然目光向下,反映底层的人和事的情怀不变,具有较强的现实观照力。
  • 61个故事学会高效听课

    61个故事学会高效听课

    学生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老师的讲课来获取。听课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增长知识、接受知识的重要环节,还是发展智力、锻炼观察力、培养思维力、提高记忆力和激发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本书围绕四大听课基础环节,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优秀的学习指导,其中包括符号预习法、问题目标预习法、横纵听课法、摘录式笔记法、表格式笔记法等多种适用于中小学生的学习方法,配合61位名人有关学习方法的小故事以及名校师生的经验谈,让中小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高效听课的方法和途径。
  • 恶魔专属:丫头,可爱点

    恶魔专属:丫头,可爱点

    她叫关小甜,他叫洛子轩,她只是个穷人,他却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之间会有爱情嘛?
  • 青春有火

    青春有火

    陆琳,我们的爱,都注定了是苦的。--高阳.对于用二十年算计我的仇敌,我没有耐心花二十年时间去复仇,我不愿等到明天天亮,我失去太多。----高阳
  • 唐门侠影

    唐门侠影

    被披上内定太子的锦衣后,这位年轻人选择了抛妻弃子,跟好友一起逃出金碧辉煌的囚笼。本以为自己看透了财权利益,想要隐居安生,却无法摆脱永不停息的江湖纷争。在朋友眼里,他是可靠信赖的武林新贵;在敌人眼里他是恨之入骨的肉中逆刺。一段因逃亡引申出的争夺、仇杀以及寻根问底的传奇故事就此展开。
  • 圣魔审判

    圣魔审判

    一把无上神器‘审判之镰’出现在神魔大陆,接着就是一个超强邪恶体“妖王”,破魔之瞳,这是一场命运之间的交锋。你相信命运吗?相信有些事情是命中注定的吗?
  • 那个王爷有些拽

    那个王爷有些拽

    千年之前,在那个只属于我们的地方,他说,带我独霸天
  • 重生都市我爱系统

    重生都市我爱系统

    启天是一个孤独,性格倔强内向的男孩,因得罪王家大少被人围打,意外得到升级系统。靠着系统成长位一代霸主。性格随之变得八面玲珑,随机多变,还有那童颜巨乳的萝莉,开放成熟的少妇,美丽善良的老师,性格暴躁豪爽的警花。。。。随之而来,“啊不要不要老天放过我吧,长得帅不是我的错啊”
  • 武破乾坤

    武破乾坤

    传说之中葬龙大陆在远古时代是由龙族统治整个大陆,龙族凭借极度强悍的肉身可以肆无忌惮的沟通天地之间最为强悍的力量用以施展神秘而古老的咒法。很多年以后,龙族消失了在了传说之中,人族强势崛起,少年罗旗无意之中获得了当年人族一位惊采绝艳之辈创造出来的逆天肉身修炼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