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猫立即蹲在在祭桌之上,一只前爪放在地上,另一只爪子做招手状。活脱脱的一个招财猫造型,一动不动。
招财猫起源于古时的华夏,具体发源于哪一个朝代,众说纷纭。招财猫是吉祥和纳财的象征,风水师布置聚财的风水局,一般都会用到招财猫,只不过手段不尽相同。
一般而言,风水师都会使用两种招财猫,一种是死物,就是用铜制成的招财猫,将其埋入地下三米,作为镇基之用;另一种就像李响这般,使用活猫作为招财猫,活猫又以没有一丝杂色的黄猫为最佳。
“上金蟾!”
李响高喝一声,一个汉子在王彭的安排下,用镀金盘子端着一个金色的蛤蟆走了上来。
此蛤蟆只有三条腿,金光灿灿。
三腿的蛤蟆被称为蟾,金蟾是华夏民间信仰中的灵物。传说它能口吐金钱,是旺财之物。它三只脚,背背北斗七星,嘴衔两串铜钱,头顶太极两仪。
相传在古时有一名仙人叫刘海,降妖除怪为民除害,他收服了很多妖精,其中一个心肠不是太坏的妖精,被刘海打回原形,原来是一只三只脚的蟾。
这只蟾蜍在后来的日子,跟随刘海,伏妖助人,而刘海喜爱布施金钱给一些贫苦人,所以三只脚的蟾蜍亦有使人钱财转富的能力,所以后人在屋里摆放三只脚的蟾蜍,把蟾蜍作为旺财的神兽,择其时日,选准方位,其效果灵验无比。
据说金蟾喜居宝地,凡是有三只脚的蟾居住的地方,地下都有宝物。这就是风水上用蟾的道理。蟾能聚财,镇财,不使金钱流失。
金蟾的摆放也是很有讲究的,早上蟾蜍的头朝门外,让蟾蜍对外咬钱;晚上则头朝内,让蟾蜍将今日咬的钱放入金库。
至于金蟾的口中为什么咬着一枚外圆内方的铜钱,有着另外一个典故。
相传有只蟾蜍精很喜欢咬钱,但他咬回钱财又不懂得花用,只知道把那一代之人家的钱财咬光,害的家家都变的很穷,沦为乞丐,因此太乙真人上告玉帝,请求派人降伏此精。
而众神明当中只有韩湘子之萧音可以制服此蟾蜍,于是玉帝派韩湘子下凡伏妖,当韩湘子吹.箫时蟾蜍精就会跳过来倾听,韩湘子趁其不备,一把就抓住此蟾蜍精。
韩湘子降伏蟾蜍精后,就将他咬回来之钱财分予穷人。
韩湘子怕蟾蜍精法力越来越高强,以后会不听使唤,故折断其一只后脚,就成了三脚蟾蜍,其用意就是希望蟾蜍变成三脚后,跳动不便,当他咬钱回家后,就不会再想往外跑。
汉子将手中的镀金盘子放在祭桌下的地面上,垂直正对着招财猫做招手状的那只爪子。
李响挥手示意汉子退下,然后右手捏一个奇怪的指型,向着祭桌上的“招财猫”招手状的爪子一点。
“喵……”
大黄猫再次发出了一声嘶叫,却并没有动作,依旧保持着招财猫状。
嘶叫过后,就见大黄猫做招手状的那只爪子流出了鲜血,鲜血一滴滴的滴落在了地面上金盘中的金蟾背上。
神奇的一幕就这样出现在众人的眼前。按理说,鲜血滴落在金蟾身上,金蟾应该被染红才是,但事实却是金蟾不仅没被染红,反而将滴落在身上的鲜血吸收干净,然后亮起了金色的光芒。
光天化日之下,金色的光芒竟然有几分刺眼。
大黄猫一共滴落了三滴鲜血在金蟾的背上,然后猫爪就不再流血,李响双手结印,一个印决打入黄猫的头顶之中。
“喵……”
一声温和的猫叫之后,大黄猫从祭桌上跳了下去,钻入笼子之后,舔舐着自己方才流过血的爪子。
“上貔貅!”李响又是一声高喝。
另外一个汉字在王彭的安排下,用一个银色的盘子盛着一只黑曜石貔貅走了过来。
貔貅别称“辟邪、天禄”,是华夏古书记载和民间神话传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
貔貅有嘴无肛,能吞天下财而不漏,只进不出、神通特异,故有招财进宝、吸纳四方之财的寓意,同时也有赶走邪气、带来好运的作用,为古代五大瑞兽之一,称为招财神兽。
华夏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极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貔貅除了招财、开运、辟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
华夏传统有装饰“貔貅”的习俗,貔貅寓意丰富,人们相信它能带来欢乐及好运,古时候人们常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
貔貅龙头、马身、麟脚,形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
龙生九子,貔貅就是龙的第九子。它主食金银珠宝,浑身宝气。
貔貅深得玉皇大帝与龙王的宠爱,不过,吃多了总会拉肚子,所以有一天可能因为忍不住而随地便溺,惹玉皇大帝生气了,一巴掌打下去,结果打到屁股,**就被封了起来,从此,金银珠宝只能进不能出。
这个典故不知起源于何时,不过自那以后貔貅就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
无论是貔貅还是金蟾,若是摆放在家中,摆放的位置都是极为讲究的。
貔貅、金蟾摆放时不能对着鱼缸或者鱼状的物品,有见财化水之嫌;貔貅、金蟾不能对着佛祖、观音等神像,摆放的位置也不能高于这些神像;金蟾尤其不能对着厕所或者摆在厕所旁。
见识过李响的神奇手段之后,端着银盘的汉子看李响的目光简直和看活神仙差不多,将手中的银盘摆放在祭桌上之后,恭敬的退了下去。
李响打开装有无根水的竹筒,将无根水完全的淋浴在银盘中的貔貅身上,然后取过狼毫笔在貔貅的背上飞快的画了起来。
金光一闪即灭,一个神秘的符文没入到貔貅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