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共同致富奔小康
党支部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贯彻于一切经济工作的始终。在全村3000多父老乡亲的共同努力下,一年以后,一个高科技,世界先进水平的全自动的丝织机安装就绪。这批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是刘长江带领机械自动化专业博士生李扬超一起在德国采购的。这个李扬超就是牛小花的儿子,哈工大机械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在母亲的动员下回到东礁村办企业服务。他还动员了两个高中时代的同学,浙江农业大学毕业生路振华先生和浙江美术学院毕业生马克明先生以及他的女朋友周萤小姐一起来到东礁村安家落户。他的女朋友周萤是化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愿意跟随李扬超到东礁村村办企业服务。从大上海招聘的退休或下岗的技术师傅50多人也来到了东礁村办企业服务。
重新回到东礁村人民手中的翠竹山庄变为专家楼和技术夜校。往日灯红酒绿,群魔乱舞的魔窟,今天变为培养东礁村人攀登科学的摇篮。东礁村人以自己热情、大方、宽阔的胸怀引来了四面八方的能人。这批过去曾为社会作过贡献,而今已被冷落的技术人员,犹如枯木逢春,重新发芽开花,他们将竭尽全力,为建设东礁村服务,用智慧和辛勤的劳动来报答东礁村人的知遇之恩。
东礁村这个300年前由于地震被海水淹没了的半岛,海啸过后,海潮退尽,山地也就露出了海面。半岛上七山、二沙、一分田。几百年来东礁村的子民,或是石匠的后代,或是渔夫的后人,或是绣娘的后裔。当然还有从各省迁徙来的外乡人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世世代代守着这块苦涩的盐碱地。老百姓贫穷的命运随着历史的变迁,就是这个“穷”字没有改变。共和国诞生时,它一穷二怕。二十世纪九十年后刚刚解决温饱的东礁村人,又遭“华霸天”的劫难。新世纪之交,刚从劫难中解救出来的东礁村人,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指引下,才跨上共同致富的康壮大道。
要掌握世界一流的先进设备,参与现代化的大生产。东礁村人懂得自己知识的缺乏。老一辈的农民都是青一色的睁眼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大部分不过是初中生,少数高中生,像洪珊瑚这样的大学毕业生也属凤尾麟角。
一枝鲜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洪珊瑚深深懂得,要改变东礁村人的命运,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首先要脱知识这个贫。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全靠我们这些泥腿子自己。
洪珊瑚向村两委建议说,首先要脱知识贫,必须三管齐下。一是选送一批高中生到大学进修深造,培养东礁村人自己的工程师。二是选送一批初中生到县职技校读书,培养自己技术工人。三是在职当班的工人开办职业技术夜校,请上海退休的技师当老师,白天上班,晚上上学,边干边学。此外还要开办扫盲班、法制教育班,全方位地提高东礁村人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
洪珊瑚这个建议得到党支部、村委会的全力支持。李为民村长任命洪珊瑚为东礁村职业技术夜校校长。并把村委会的决议在大会堂门前张贴公布。
经村两委讨论决定,为了迅速培养东礁村人自己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作如下规定:
一、选派10名年龄在30岁以下,高中毕业或相等于高中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由村里出资送大学代培,毕业后必须回村办企业服务。
二、选派50名年龄在25岁以下,初中毕业或相等于初中的男女青年,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由村里出资送县职技校读书,毕业后必须回村办企业服务。
三、在职职工,日里上班,夜里一律到村办职工技术夜校读书。如不参加夜校读书,又经技术考试不及格者,必须从村办企业退出。
四、60岁以下的文盲,一律参加夜校扫盲班读书。
五、每周六晚上开展法制教育学习,15岁以上的村民一律参加。
为了鼓励大家学文化钻研技术的积极性,村里设立奖学金,凡在中专、大学里学习成绩优秀的每人每年奖学金1000元。在职上夜校的职工,考试成绩和本人的工资奖金挂钩。
这个布告贴出以后,全村引起震动。在东礁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开天劈地也没有听说过读书还给发奖学金。这个土政策,既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压力,还带几分强制性,更多的当然是动力。被录取上大学,进技校的青年人,带着几分骄傲,又带着几分担忧跨进高校的大门,肩负着父老乡亲的重托,学成以后回到东礁村,他们将是21世纪改造东礁村,奔向现代化的主力军。
职业技术夜校设在翠竹山庄里,劳累了一天的泥腿子,走进教室又当起了学生。他们从放下锄头,拿起铁钳。放下铁钳,又拿起钢笔。技术培训班的学生,大多是40岁以下的中年人,都有初中以上的文化基础,他们当过学生又当农民。今天既当工人又当学生,学起来也比较轻松。他们从实践中学,边干边学。先从感性认识这些洋机器,白天听师傅手把手地教,先学习掌握机器的基本要领,晚上在课堂上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机械构造,工作原理,到排除故障,逐步深入,最后达到完全精通。这真正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东礁村这些农民也不笨,心有灵犀一点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和实际操作实践,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洋机器,成为东礁村第一代的技术工人。
扫盲班设在村委会的三楼会议室,这些学生大多是扛了半辈子锄头柄的中老年人。他们年过半百,有的已到六十花甲,要求他们学文化好像临老裹小脚,真是有点为难。一时要目不识丁的中老年人拿起笔来谈何容易。他们这一代大多都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困难时期放弃学业的人。该读书的年龄没机会读书,不该读书的年龄要他们读书。他们从写自己的名字学起,有人说,拿起笔来才知道读书的困难,一支铅笔竟比锄头还重。三岁小孩都知道锄头比铅笔重,这是物体的实际比重。“铅笔比锄头重”,这是老人的心理感觉。种了半辈子田地的这些老年人,锄头可以把大地耕耘出一片片绿色。绿了,黄了,春华秋实,年复一年地过去了,人也不知不觉地老了。还不知道什么是享受人生,只有受穷受累的感觉。而今在方格纸上“犁田”,只觉得手太大,纸太小,笔太重。稍不留神,一笔一划冲出了格子,二个钟头坐板凳出了一身冷汗依然还记不牢、写不会,感觉比挑担、打鱼还累。这些学员,两鬓白发,满脸皱纹,谁都不用照镜子,只要抬头看看邻座的同学,就知道自己是什么模样。虽然一个个都不是学文化的料,但教室里满满地坐满了七八十人。
校长洪珊瑚这样狠抓提高人的素质,村子里也难免有一些爱绞舌头的多嘴婆娘。她们说:“这届村干部什么都好,就是撵着鸭子上架,硬要老年人学文化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