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谐音说”,草岚子监狱可能还与之后墙外的一条胡同有关,这条北平图书馆后的小胡同叫“草岚子胡同”。1931年,薄一波由于叛徒出卖,在北平被捕,被判刑8年,关进草岚子监狱,开始了长达5年的监狱生活。我们在前文提过,由于阎锡山的暗中照顾,薄一波的待遇还算不错,但是对大多数入狱的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来说,这里的环境并不浪漫。
这个看守所由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管辖,环境比一般监狱更为恶劣,压制更为凶狠。两扇黑漆大门坐南朝北,紧紧关闭,旁边留有一个仅容一人出入的小门。门口有荷枪的兵士站岗,大门内有一条不长的甬道,东西各矗立着一道高墙,给人以阴森森的感觉。在甬道中段西侧,又是一个只容一人出入的小木门,门对面高高的砖墙上写着四个大字:“法外施仁”。
再来讲一讲草岚子监狱的规矩。犯人进入牢房前,要聆听看守长的训话,然后是搜身,由监房看守将犯人随身携带的钱物和手表等悉数没收,钢笔、纸张等也被搜去,连腰带、鞋带也要解下(可能怕犯人自杀)。当听到哗啦一声响,牢门铁锁打开了,犯人就会被重重地一掌推入“号子”,又是哗啦一声响,牢门上锁了,铁窗生涯便开始了。牢房分为南监、北监。南监为“监”字号牢房,全部关押男犯人,北监称“省”字号牢房,6间关押男犯人,4 间关押女犯人。牢房又称号子,每间6平方米,里面是3张靠墙的大木炕。
每间牢房只有一丈见方的空间,低矮的通铺占去了五分之四地盘,七八个犯人挤在这张通铺上,只能侧身而卧,连翻身的地方都没有。通铺前只有二尺宽的立足之地,地上阴暗潮湿。还放着一只没有盖子的马桶,散发着浓浓的霉臭味。最使人为难的是每天早上的解便,在半小时内,“号子”里所有的犯人要解便完毕。这时,犯人们依次大小便,满屋臭气熏得人头脑发昏。
在众目睽睽之下,每人必须在三五分钟内便完,倘一人多占点时间,便会给别人造成紧张。更难为人的是解手的姿势,平常人们如厕,或蹲坑或坐马桶,身子是落到实处的,而这里的“马桶”,实是个里里外外都沾满粪便的粪桶,通便时只能用“骑马蹲裆式”,身体要与它保持一定距离,悬空运作,这样不仅感到使不上劲,而且蹲上两三分钟,两腿就会酸麻难忍,其难受程度可想而知。
关在草岚子监狱的******,除女犯外都带脚镣。大号镣重7斤半,小号重3斤。新犯人甫进监狱,看守立即在犯人双脚钉上铁镣,往往挂的双脚鲜血淋漓,行走艰难。牢房后墙上有一个小铁窗,前面是铁栓铁锁紧闭的牢门,门的上端有一个小洞口,每天由“下地的”(被监狱认为罪状较轻可以下地在牢房外行走的其他犯人)由此洞口给送饭。每顿饭每人只有两个带有霉味的玉米面窝头和一块咸菜,窝头常常是馊的发霉的,上面还往往粘有耗子屎和死苍蝇。喝的饮料是每天只给一杯蒸锅水,不仅量少,又苦又涩,难以下咽。
犯人每天吃两餐,如果吃的是发霉米饭,往往虫比米粒还大。砂子、稗子很多,饭色黑黄,煮而不蒸。这样的饭,加上几片盐萝卜,就算一餐。难友们在牢中虽很饥饿,但吞咽不下。尤其是北方人,更吃不下这等伙食。日子久了,由于严重缺乏营养,个个面黄肌瘦,无一人不得胃病。
除了“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为了瓦解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国民党还企图在精神上给予打压。在草岚子监狱,班房也叫“反省院”,为了“帮助”犯人反省,监狱有很多规定。一是不能看书报,只能看古文和教科书,英语数学也可以。二是请天主教牧师进行说教,上帝这,上帝那,让上帝来“拯救”共产党人的灵魂。三是在饭厅上大课,邀请的都是社会名流和“知名学者”。当然,这课也不是白听的,完了要写心得体会,最好再写几篇反共文章。
国民党把这几招叫做“反省”,据说首创者是南京军委政训处长刘建群,他有一个十分著名的理论,即:软硬兼施是政治家惯常采用的一项重要手段,尤其对待******,来了硬的后要来软的,来了软的后要来硬的。只有软硬兼施,恩威并举,才能使其归顺。他把对待犯人肉体上的摧残、精神上的折磨和思想上的毒害,以及严格限制和不断灌输反动思想,融为一体,称之为“反省”。
这个“反省”是有时间限制的,你不能“反省”起来没完没了,国民党的耐性可是有限的。监狱规定,犯人以六个月为一个“反省期”。一期不行搞两期,三期还不“反省”者,则严加处分,甚至枪决。在“反省”期内,除要犯人写反共文章外,还采用授意犯人的亲友写信或探监诱降等办法。当这些办法收效甚微时,他们又设计了一个圈套:铅印好一个“反共启事”,要犯人在上面捺个手印,即可释放出狱。并规定,凡刑期已满的,也必须履行这道手续。个别贪生怕死和有背景的人,不等刑满,主动去捺个手印,就出了狱。少数刑满的人,狱中受苦受怕了,也履行手续出狱了。
实话实说,国民党的这一招,在初期是蛮狠的,也很毒辣。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囚徒,除极少数是因病保外就医,和极个别无条件释放外,不少人都是捺手印出狱的。针对这个情况,为了团结党团员一起战斗,粉碎敌人的阴谋,狱中的党团员秘密串联,建立了****狱中地下支部。代号为英文字母“E”,党员称“兄E”,团员称“弟E”。党员为大、也最危险,所以称“兄”;团员次之,所以道“弟”。
薄一波曾担任狱中党支部书记,可以说,这个监狱中的地下组织是很完备的,甚至有独立的斗争口号和斗争纲领。对敌斗争的口号为“红旗出狱”,它的含义包括:决不向敌人屈服;想尽一切办法争取改善生活环境,求得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把监狱变成学校。目的就是要求大家在斗争中生存,在斗争中提高,随时准备“从容就义”,努力争取“红旗出狱”。
本来是监狱,是人间地狱,就这样生生被共产党人改造成了“学校”,这哪是坐牢啊?为了加强对学习的具体指导,狱中党支部成立了学习委员会。学委会规定:每个党员不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要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文化低的还要补习文化,有条件的还要学习外语。监狱里的看守不懂外语,所以,外语版的马列主义书籍,可以大摇大摆的“入狱”。可见,掌握一门外语,是多么的重要啊。
“党校”办起来了,教材从哪里来?“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是不可能的,那是铁道游击队。硬的不行,可以来软的,当时狱中的共产党员用多种手段做通看守的工作,通过他们买来报纸和有用的资料,然后将重要新闻一块块撕下来当教材;同时,通过探监的人,秘密带进少量马列主义的书籍。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斗争,敌人的封锁被打开了一个缺口。通过个别监狱看守,狱中不仅可以买到公开出版的书报,而且能够买到秘密刊物。当时狱中管理人员不识外文,不检查******阅读的外文书刊内容。
监狱里的看守一般性格比较暴躁,做他们的工作就要讲究策略,先“动嘴”,晓以大义。如果不听,那就“动手”!——施以恩惠,俗称的给钱,有钱能使磨推鬼。一些市面发行的报刊杂志,本来就价格昂贵,要经过几手才能转到狱中,此时的价格已是原价的五六倍。所以,那些看守,把这看成是生财之道,自己当然乐意参与其中。有了狱卒帮忙,“禁书”就成了“公开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