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81300000087

第87章 她这一辈子(1)

韦君宜

我的四妹韦君之去世了。

当我赶到病房的时候,她已经停止呼吸。我抚着她盖着洁白棉被好像还温热的身体,没有哭泣,只是喃喃地说:“你不再受苦了。’身上也不疼痛了。老四,你平安地去吧。”

她去了。她比我年轻,却先去了。她是个高级工程师,不是死于一般营养良好的老人常得的病症一一心脑血管疾病或癌症,而是死于穷人的病一一肾盂肾炎转尿毒。直到我像送人远行似地送她进了太平间,回来坐在自家的书桌跟前,回想她的一生,我才觉得眼泪忍不住了。

我必须为她写点什么。不是因为她有多少丰功伟绩,她只是个极普通的中国知识分子,就是要写这个普通知识分子。

她比我小四岁。当1937年抗战爆发我离家南下的时候,她初中还没毕业,我怕她出去不会料理自己,就没有带上她同走。后来在延安我碰上了一个刚从天津来的认识她的女同志,说她“现在在念书”。以后我也接到过她的信,是她的结婚照片。披着纱,戴着珠花,穿着软缎西式长裙,脸上显然用心化妆过。

信上还说她做梦梦见了我在边区所生的小女孩,穿着蓝天鹅绒小衣裳,多么漂亮……唉!那时我只觉得我的家庭和弟妹,离我已经有多么远了’。以为她们大概再也不可能和我走一条道路。

没有想到,熬过了抗战,又来了解放战争,形势急转直下,我们的解放大军包围了城市。我竟得到机会在1947年年底从老解放区化妆潜回北平,又见到了她和家里人。当我身穿一件旧蓝布大褂,像农村妇女那样用两个发卡别着头发,走进家门时,迎候我的妹妹们已经把佣人都打发开了。自己把着大门,招呼我赶紧溜进屋去,换上一件适合身份的橙红色驼绒旗袍,才敢出来见人。我见到了四妹和第一次见面的四妹夫黄云。这时他们俩已经都是好几年的工程技术人员。那几天,我住在这个虽然极口叫穷却依然显得陈设华贵的家庭里。听他们每天谈的除了向我打听解放区情况之外,就是大骂国民觉。黄云问:进解放区要不要都参加共产党。四妹断言,国民党已经完全众叛亲离,他们用不着怨共产党。她说:“现在连舞女都请愿。难道这些舞女还可能是受共产党煽动的吗?是国民党自己实在该完了!”她那时正在铁道科学研究所做化学研究工作。

她说:”上班没事干,就把很值钱的细砂状化学试验材料打开几管,磨竹针织毛衣,这年头有什么法子呢?“

后来我要回解放区了。过去参加过革命的三妹决定跟我走。四妹什么也不说,只是大哭起来。她大概知道这是不能挽留也不应该挽留的,但是姐妹之情有点合不得。那时候,我看他们夫妻俩对于共产党实在没有什么认识,一本书也没看过。但是对国民党却很有认识。当然这不是依靠她十五岁时候接受的那一点点革命宣传,而是依靠她对于当时现实生活的深切体会。

后来,三妹没有走,却和地下党接上了关系。到我回解放区大半年之后,四八年初秋,四妹和四妹夫黄云忽然一起到解放区找我来了。我不知道他俩是怎样下这个决心的。他们一下子来到了平山县夹峪村,出现在我那没有桌子只有砖炕的卧室中间。我一看她,身穿花布裤褂,服装像个乡下女人,头发却还是像城市妇女那样毛茸茸地向后梳着,脑门上更没有农村已婚妇女通行的“开脸”痕迹。我马上笑起来,说:“看你这样儿,要是我,一眼就能查出你是个知识分子来!”她也笑着,说:“反正是混过来了呗。他们的检查光会出洋相。捏着棉被问我,‘这里面有什么?’我就说,‘什么也没有。’其实棉被里当然有棉花,什么也没有不成了夹被了吗?”她自己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我耽心他们并没有什么政治思想上的准备,刚进解放区,能不能习惯。但是他们很高兴地告诉我:一到石家庄招待所就碰见了廖承志同志(那时正管新华社和广播台)。廖公知道了他们是来解放区找我的,又知道黄云是搞无线电技术的,马上就在招待所把他们截留下来,叫他们上广播电台去。所以,他们还没走到我这夹峪村,已经参加了革命工作了。四妹简直是全身充满新鲜之感,向我详细报告她怎样坐牛车来村和代赶牛车的经过。她摇头笑着:“这地方呀,抬头一看,就是再叫我出去,我怎么也找不着出去的路了。”意思准备终老此乡。

解放区的一切对她都是饶有趣味的。因为廖公布置下来了,广播台就尽可能优待他们。四妹对于人家给他们打那么多开水,简直受宠若惊。说:“喝也喝不完哪!真正抱歉,只好洗了脚了。”后来黄云很快就在广播电台管上了机务。

她则在广播电台给我们那些从未受过正规科学教育的机务人员们教理化课程。

教了几课之后,她有一次来夹峪,很认真地表示感动:“我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样用功的学生!这样努力,这种学生北平找不着。”她当然不会知道我们的这些青年机务员的经历。这些放牛娃、高小生,大概是生平第一次碰到系统地给他们讲授科学的老师。当然拼命也得把这些珍贵的知识吃下去。四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现在见到,她对他们的印象非常之好。一点不觉得自己和他们之间有什么隔阂。

她到解放区不过半年,就准备解放北平了。我们分别跟着自己的单位,进入北平城。我进城稍晚,来到之后,弟弟妹妹们已经都工作上了。那时正在忙接管旧机构,收录留用人员。四妹也做了进城接管干部。她是学化学的,组织上派她去接管一个工业研究所。我抽了一个星期日由机关回到自己家。记得是个冬天的下午。只见四妹穿着一身又肥又厚的灰棉军装,躺在母亲的大床上,嘟着嘴睡得正香,样子像个孩子。屋里好些人,那么吵,真亏她能睡。我说:“怎么这么困呀?”三妹代答道:“她大概一辈子也没有这么累过。代表共产党新政权去接管,亲自一个一个去查点那些瓶子罐子,不是玩的。”我笑道:“对,现在她是接收大员了。”

后来,她就留在那个研究所当了技术员,以后升了工程师,一直搞她的炼焦研究。也可能她太不像一个“接收大员”,或者后来的领导也忘了她原是一个代表共产党前来接管这个机构的干部,总之,她可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接收大员”,后来她也没有做政治工作,还是照过去的原样,当她的技术员和工程师。

不过她干得可是与解放前大不相同了,一趟解放区没有白去。到三十岁又从头学俄语,学日语,还告诉我:本来懂英语的人可以如何利用英语去掌握其它外语的经验。她的业务原是好的,念大学时得过华北区统考第一名。这一阵,她全部身心投到实验室里。所有的衣服不分衣料如何,上面几乎都有化学试剂烧破的洞,就那么穿着出去作客。那几年大家都忙得要命,只有在“回娘家”的时候姐妹们见见面。谈话材料就是政治。我的爱人杨述老是充当临时政治讲师的角色,给我父亲和弟妹们讲各种中央精神,讲政策。有时我也讲点“内参”里见到的违法乱纪的消息,四妹一听总是十分愤怒,大骂那些不爱祖国的可恶的人。她本来完全可以入党,也并不是支部不要她,是她自己认为凡党员都是最圣洁崇高的人,衡量了衡量,总觉得自己还差,还得提高,她当时没有提出申请。

黄云还在广播电台。他是开国大典那一天在天安门广场负责转播工作的工程师。也是一心一意扑在他的工作上。有一次,干了一个通宵,清早去用冷水冲脸,却忘了脸上还戴着眼镜。叭的一下,把眼镜砸在盆里。他们一心一意,以为共产党做的一切全是对的。到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黄云来了个挺身而出,批驳别人说的党外人士常常有职无权,他说:“我不是党员,我体会自己就是有职有权!”后来,他由此被称为反右的积极分子,入了党,当了总工程师。

他们夫妻俩是那么天真,实在不知道党内还有什么阴暗面。

1958,年大炼钢铁,这下子四妹可忙坏了。炼钢铁要用焦炭,当时在全国搞开了“大炼土焦”的运动,她就到全国各地农村去跑,近至河北,远到广西。

她是研究炼焦技术的,出过国,懂得国外的先进技术。这时却天天忙着帮助农民搞那一个一个大坟堆似的土包,中间堆上煤,下面留条出风道。她未尝不知道用这样的方法炼出来的东西不大可能适用于现代化的高炉平炉,但是她说:“这是党号召的,我得尽量扩展我的知识范围,也可能找出一条可行的新路。”

为此她努力钻研,碰壁无数。还真的搞出一本《全国简易焦炉配煤方案》的书。

同类推荐
  • 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

    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

    她是萧红。她将她的翅膀与生命,定格在属于她的风暴之中……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在文学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被鲁迅所推崇,被后世所敬仰。她为爱情飞蛾扑火,她为创作倾其所有。爱情之于她,是空气,是养分,是她生发的土壤;创作之于她,是信念,是光亮,是她生存的渴望。她一生经历过三个男人:汪恩甲之于她,是走投无路之下的慰藉;她与萧军,相识于危难之时,原本同舟共济的两个人因为人生目标不同而分道扬镳;端木蕻良,是萧红生命中最后的守护。她闯过一次比一次更猛烈的风暴,走过了她的万丈红尘,走过了她的寂寞喧腾,最终驻留在她的黄金时代……
  • 不捞衣衫只捞人

    不捞衣衫只捞人

    宁波市中心的甬江上有座有名的桥,桥身吊在铁架上面,样子很别致,叫灵桥。从前的灵桥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大铁桥,而是一座普通的木桥,桥头还有座小庙,叫“三圣经”。庙里的菩萨非常特别当中是个县官,左边是个手里捧着一只箱子的商人,右边是个补鞋匠。为什么会有这样奇特的布局?
  • 老茶客经典闲话

    老茶客经典闲话

    人们爱啖茶,其目的就是聚会:茶馆就是摆龙门阵的论坛,三教九流天所不有,其中精彩在茶水的滋润下汩汩而出。将这些玄龙门阵汇集成册,就是这本《老茶客经典闲话》。老茶客爱啖茶,啖必醉,醉必筛话,姑且听之……
  • 金陵书话

    金陵书话

    这《金陵书话》里的谈文说史,凭藉的载体,就都还是纸《金陵书话》籍。有关南京书人书事的文字,汇编成了第二辑《书香漫金陵》;超出南京范畴的,则编在第三辑《故典忆江南》中了。第二辑中的一篇《南京书事》,试图描绘出近二十年来南京图书市场的变迁史,也是“以一代之文存一代之事”的意思。图书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市场,除了商业运作的一般规律之外,它还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兴衰是文化事业发展状态的一个表征。这二十年间,图书市场的重要变化,不仅在于上市图书的质与量,更在于经营主体与经营方式。
  • 兵点沙场

    兵点沙场

    兵点的心中一直有两个理想,一是当兵一是写作。每个生命都需要燃烧,所以他立志从军;每个生命都需要表白,所以他热爱写作。他的军旅文章清新自然,质朴阳光,真情实感跃然纸上。他用他充满乡土气息的生花妙笔,写田间地头,写家长里短,写青山秀水 ,写乡里乡亲。
热门推荐
  • 敢辞弦索为君断

    敢辞弦索为君断

    亲爱的玩家,欢迎进入《弄瑜》游戏界面。请问玩家认为自己是攻还是受?苦逼玩家:“额,我是攻。”系统认为玩家还需有自知之明,攻什么的还是算了吧,你要是攻,那受得弱到什么样啊?受受相爱是没有好结果的。系统好心的为玩家选择了受,系统请玩家自行选择下一个问题的答案。请问玩家喜欢一夜几次?没错这就是这么一个有节操,有下限,有内涵的魂淡系统。……恭喜玩家完成测试。测试结果身份:青楼老板,职业:清倌。无言问苍天。要不要这么搞,真的是青楼小倌啊!系统你瞎了是不是,你见过有哪个青楼老板自己亲自出来迎客的。等等,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去了。不,一定是打开的方式不对!
  • 太上老君内丹经

    太上老君内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个夏天我遇见你

    那个夏天我遇见你

    还记得在那个薄荷凉夏,我和你偶然相遇吗?
  • 网游之逆天人物

    网游之逆天人物

    残疾人陈子枫想玩游戏,既然招出了创世神,获得了游戏仓,发现有隐藏装备,还成为了天神继承人,所有物品随便拿出游戏,成为首富,创出一片天空。粉丝群:364180527
  • 人仙

    人仙

    所谓仙,也只是相信的人多了,这才成仙。柳生不信仙,他信自己,但很多人信他,于是,他稀里糊涂就修成了人仙。*********************新人新书,《人仙》需要各位的支持,推荐票,点击,打赏,(*^__^*)嘻嘻。普通群:51595098vip群(白衣卫):292713051(进群需验证,学徒以上)
  • 血液循环的发现者:哈维的故事

    血液循环的发现者:哈维的故事

    《血液循环的发现者:哈维的故事》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 月逐仙

    月逐仙

    韩月,普通的资质,普通的外貌,特殊的血脉却需要极其苛刻的条件才能触发。最普通最平凡的女子在修真的世界中挣扎生存,远远超越负荷的修行强度,比常人更加细致的谨慎,比身边所有人更用心的探究世界,不过是为了成为一位真正的强者!不过是为了有能力去呵护那些愿意用生命珍爱她的亲人、朋友!天道漫漫,修行艰险,无数人在开始胆怯,在中途夭折,在即将胜利时消陨,可是,对于韩月,这个经历漫长时间磨砺身心的少女却终将成为整个世界最璀璨的存在!
  • 让我遇见苏慢慢

    让我遇见苏慢慢

    或许当我们诞生在这个世界开始,我们就开始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可是我却希望让我永远对这个世界好奇,却从来没有认识这个世界,我叫苏慢慢
  • 稀薄的秋凉

    稀薄的秋凉

    作者倾情于人的生存,大地的处境。身边工业化进程日新月异,而旷野却日渐凌乱。那些蔓延的青草与树木,淤泥的田园与农耕都被覆盖,人与事俱不能怀旧。精神或物质处在双重夹缝中,境况窘迫。不可尽言。分为经过北坡、月夜无眠、稀薄的秋凉、折断布谷、李白那只酒瓶、蝉声满树、春雾迷离、水与泥、随手九辑,收录了《谛听早晨》、《春天已经走远》、《阳光灼伤这个盛夏》等60多篇散文。
  • 奇迹MU之疯狂魔剑

    奇迹MU之疯狂魔剑

    奇迹MU之疯狂魔剑当李格看到背包中的升级大礼包,他嘿嘿淫笑着说道:“礼包在手,天下美女尽归我所有!”当李格发现自己的属性点是别人双倍的时候,他忘乎所以地大笑道:“我欲杀人,神也不敢拦!”当李格被残酷的现实击败时,他发现,队友比这些更重要!亲妈型作者,绝不虐主。新人新书,保证完本,敬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