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角度变换法
艺术摄影不算从正面平视的角度拍摄,镜头可侧,可背,可仰,可俯;可以逆光,可以顺光。只有这样才能拍摄出不同特点的照片。从同一则材料中发现不同的主题,也需要这种艺术,这就是角度变换法。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很形象地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奇特作用。任何事物的内部结构都比较复杂,外部情况也是多种多样,因而同一事物除了具有正面基本意义之外,还具有许多旁引乃至反面性的意义。因此,在构思过程中就可以从多角度引出众多主题进行充分选择,避开俗题。
三是知识杂交法
即把自己熟练掌握的不同学科中相对独立的知识或问题结合起来,使之构成一个新的研究题目进行研究,从而引出全新的观点的方法。这也是学术研究选题创新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即兴演讲当中,针对那些比较客观的材料和标题,构思时候应将这些感情的东西渗入到个人的生活经历或经验以及自己的文化知识中,这样一来,你已赋予这个题材新的内涵。于是,这个主题便在无形中产生了新意。
最后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新颖的主题被选出来后,必须给它冠一个漂亮的、能准确概括它的名字,这就是题目。题目的拟定务必要做到简洁、新奇、意远,让听众“一听便知,过目不忘”。
4.语言应通俗易懂
演讲的目的是让人听懂。台下听众水平尽管不一,但是都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弄懂讲话人的每一句话,全面理解话里的观点,这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如果,讲话人在讲话时板着面孔,卖弄辞藻,用一些艰涩的词汇和听众捉迷藏,无异于存心让听众听不懂,这样的讲话岂不是瞎耽误工夫?人们对任何道理的认识,都要经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所以在演讲中,应当使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这样,才能使所讲的道理易于被听众接受,才能使所讲的话受到听众的欢迎,才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事实上,有时一个精彩贴切的比喻,可以使一个复杂的道理,显得十分简洁明确,这也是人们常常感到某些讲话乍听起来平淡朴素,但是却耐人回味,而且越琢磨越感到真切清新、寓意深刻的原因。例如,我国医学家修瑞娟在讲到我国某些行政机关的官僚主义作风时,说道:“好比我种了一块西瓜地,瓜成熟了,谁都想到这块地上摘瓜。美国、联帮德国、瑞典、瑞士的人都订了‘抢瓜’方案,外国专家都争着与我们协作,利用我们的科研成果。可是,回国来呢,像是遇到个80多岁的老奶奶,嘀嘀咕咕,还怀疑你种的是不是西瓜?是红瓤的还是白瓤的?你先给我把瓜切开,我要尝尝你那瓜才决定是否摘瓜。”
她的这一段话用通俗贴切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讽刺了官僚主义作风,既尖锐深刻,又给人以启迪,使人一听就懂。这样的话,听众怎么能不欢迎呢?
通俗易懂也并不是使语言过分庸俗,它有一个标准,就是演讲者所运用的语言与大多数听众的水平相适合。如果听众是高知识层次的专家、学者,就要求讲话者使用语言时不能过于通俗化,否则将会显得哕嗦冗长,达不到满意效果。
因而,演讲时讲话人要针对不同对象的接受能力,灵活掌握语言的应用。
5.以数字服人
在古今中外的诸多演讲中,数字因其表意清楚、明白,说服力强,表达准确而被广泛应用。数字宛如一颗颗晶莹透明的星座,散发着奇异的光彩,点缀着一篇篇演讲佳作。
1972年,来自纽约的一位女国会议员贝拉?伯朱格进行了一次演讲,呼吁在政治生活中给妇女以平等地位。她说:“几个星期前,我在国会倾听总统对全国发表的讲话,在我周围落座的700多人有17位女性。在435名众议员中,只有1个是女的,在100多名参议员中只有1个女的;内阁成员中没有女的,最高法院中也没有女的。”
她的话很简练,而且大多是数字,但是,就在这数字的巧妙运用中,伯朱格说明了她的道理,而且远比发表鸿篇大论来得更直接。
演讲者运用数字,浅显易懂,说服有力。尤其是对比性数字的威力更大。
例如,为了说明美国电视中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节目之多,有人发表演讲:“调查表明,青少年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岁月中,大约有10000多个小时是在听摇滚音乐中度过的,这比他们在校12年度过的全部时间只少500小时。有人作了一项调查,平均每个观众一年里从电视节目上可以看到9000个表现性行为的镜头;暴力场面更多,一般高中生到毕业时,观看电视22000小时,相当于他们课堂时间的2倍,在这22000小时中,看电视可以看到18000起谋杀……”
又如一位青年学者,为激励听众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拼搏,连续引用一系列对比数字:“我们曾以人口众多而自豪,但是请看美国,由于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 2亿人口得以完成4000亿人口的工作量。
“我们还曾以地大物博而自豪,但是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水平: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3,人均林地为世界人均值的1/7,人均河川流量为世界人均值的1%……”
演讲中数字的威力很大,但是运用要简洁、精巧,不要太滥太泛。如果使用得当,令人震惊的统计数字极为有效。但你一定要记住,如果数字不保持简短干练,将很容易引起误解。
数字的用法最常见的是一种“数字换算”,可以把抽象的数字换算成具体的可联想到的事物,这能有效地增强说服力。
日寇在侵华期间,残杀了成千上万的中国百姓。日本侵略军的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然而,日本军国主义者至今还时时对此狡辩,企图推卸罪责。为此,有人举日寇在南京屠城的例子发表演说:“在兽性发作的一个多月中,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屠杀了30万个中国!30万个人排起来,可以从杭州连到南京!30万人的肉体能堆成2座37层高的金陵饭店!30万人的鲜血,足足有1200吨!”
这段话利用“数字换算”,把不幸遇害的人数换算成了一个距离,一个高度,一个重量,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日寇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但并不是所有的数字都能采用“换算”的方法。适宜换算的数字一般来说有3种:一是特别大的数字有些数字尽管巨大,但如不换算,人们不一定意识到它的巨大。如“1133亿美元”,究竟大到何等程度,一般人并不十分清楚。有人这样换算:‘‘海湾战争耗资1133亿美元,这笔巨款足够给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对第三世界投资200年。这次战争的消耗相当于40个非洲国家一年的收入,相当于目前非洲各国所欠全部债务的一半,相当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6个非洲国家 1200万名母亲和儿童提供1000次紧急援助的金额,相当于伊拉克近10年来全部军事开支,相当于向非洲国家提供6年发展援助款项的总额。”1个“足够”,5个“相当于”,这6次“换算”,使人有了具体印象,叹为观止。
二是有些数字特别小,生活中感受不到,不换算就不知它小到何等程度。有人说:“原子真是小极了……50万到100万个原子,一个挨一个排起‘长蛇阵’来,也只有一根头发直径那么小的一点儿。”这样一算,听众的感觉就很具体,印象很深。
三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数字
上海乘车拥挤,可称全国之最。有人说:“行路难,行路难,号称东方大都市的上海,人均占有道路面积仅2平方米,上下班高峰时,公交车厢里海平方米竟站立13人之多。每个成人一双脚有540平方厘米,大概连陈景润也难以计算出人们是如何站立的。”这段话中用换算法突出了车厢之拥挤,而这是讲话者需要特别强调的。
只要抓住了数字运用的妙法,就能使它在演讲中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6.结尾利索又能让人回味无穷
即席演讲,如能有一个好的开头,好的内容,再有一个好的结尾,那就可以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结尾时,更需要有力度,不冗长拖沓,更不画蛇添足,而要在言不必尽或达到高潮时戛然而止,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留有回味的余地。
比如,美国的莱特兄弟在成功地驾驶动力飞机上蓝天后,人们在法国的一次欢迎酒会上再三邀请哥哥威尔伯讲话,他即席讲道:“据我们所知,鸟类中会说话的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
这一句深含哲理的即席讲话,博得了与会者长时间的鼓掌,至今还一直为世人所称道。
即席讲话结尾的方法很多,可用充满激情的话浯结尾,总结全篇的简短结论结尾,赞颂的话语结尾,名言警句结尾,诗词歌赋结尾。幽默的语言结尾和号召呼吁结尾等。不论采用那种方法,都应使结尾干净、利落,既起到再现主题、收拢全篇的作用,又能让别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