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说同是“让座”这个写了几代人的题目,让你来写,你如何写出新意来?大多数同学可能还会是“某年某月某日,我在拥挤不堪的公共汽车(电车、地铁)上,看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老爷爷),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上车来。周围却没有一个人肯让座。我虽然还有很远的路程,但想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还是让了座……”这样的作文,无论语言多优美,结构多严谨,一定是得不了高分的,因为太落入俗套了。相反,如果你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比如,你看到老奶奶上车后,本来就想马上让座的;可是一车的人都不动,你怕你站起来让座会让人觉得你伪善、做作,也不好意思起来(这时,你可以对你的心理活动作一番描写)。最后,你还是鼓足勇气让了座。然后,你把议论的重点放到“做好事需要勇气”这一点上来,这就算是一个小创新了。如果要更进一步怎么办呢?你可以用一点插叙手段。比如说老奶奶上车来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让座,这使你想起来几年前你在车上遇到的情况(插叙)。那时同样的状况下,大家都熟视无睹、漠不关心,没人起来让座,而通过前后对比,你得出了社会在进步、人民素质在提高的结论……这还不算好,真正好的应该是给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比如说我曾看过的一篇以《让座》为题的优秀作文。文章写了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北风正劲,一位老奶奶上了车,站在一位解放军身边。可是这位背靠窗户坐着的军人却没有让座。同在车上的作者很气愤,站起来把老奶奶搀到自己位子上。那位军人却仍然无动于衷。直到终点站到了,军人下了车,作者才发现军人背靠着的窗户,玻璃破了个大洞。原来这一路上,军人都在用自己的后背为一车人遮挡北风,此时,作者的眼睛湿润了……同样是让座,这篇是不是好得多?甚至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在车上,一位老奶奶没座位,她身边的那位中年男子就是不让。过了几站,上来一位干部模样的人,只见那位中年男子满脸堆笑地迎上去:“××长,来这儿坐……”这种变了味的“让座”,是不是有更深一层的不同含义呢?
看了上面这些,我想聪明的读者一定已经有自己的感悟了吧。最后就用我们高中语文老师讲了三年的一个故事结束这一篇的讨论吧。一次,哥伦布在出席一个宴会时,有人出了一道题目:谁能把鸡蛋立起来,并保证它不倒掉。在场宾客面面相觑,没人想得出来怎么做。哥伦布走上前去,只用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将鸡蛋立了起来——他把鸡蛋下部磕碎了,鸡蛋稳稳地立了起来。满场哗然。是的,你可以不屑这种“小伎俩”,你可以说这种方法谁都会。但是,在别人做出来之前,你有想到过吗?看来,创新不是做到做不到的问题,而是想到想不到的问题。
一涧飞瀑,碎琼乱玉,造就这胜景的不是水;一地竹影,摇曳生姿,练就此势的不是风。没有侧立千尺的绝壁,好水难为瀑;没有临风飘举的翠竹,劲风不生姿。
——摘自《读者》
在一篇可以称为优秀作文的习作里,娴熟的语言技巧和飞扬的文采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一切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严谨的行文结构。如果说语言是血肉,那么,结构就是骨架。脱离了结构或是结构不完整,再好的语言也只是空中楼阁。
传统的作文对文体有较严格的要求,一般而言,考试多以记叙文、议论文的训练为主。而记叙文的结构大多以“六要素”为中心展开。一般开头是一个简单的前奏,方法也多种多样,比如“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倒叙入题,抚今追昔”……然后进入正文的展开部分。此时强调的是叙事的具体、清晰。一般沿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脉络进行。其中可以采取插叙的手法引入景物描写,展现事件发生时周围的环境,同时也有烘托氛围,甚至暗示主人公心理状态的作用。而插入此情此景以外的事件,比如说触景生情产生的一段回忆、对往事的追思、对故人的怀念等,则可以使文章在不同时空穿梭,打破时间、地域的界限。总之,这一部分是整篇文章的重点所在,记叙文怎么出彩,全看如何展开。接下来是结尾。俗话说“虎头凤尾”,一个好的结尾使文章读起来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而一个失败的结尾可能会使整篇文章功亏一篑。对于记叙文来说,结尾往往不再是单纯的记叙,而是要求有一定的议论,所谓“升华主题”。如果能在这一部分就整个事件作适当的精彩“点评”,那就是画龙点睛之笔,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至于议论文,文章结构则更为“模式化”。最典型的议论文分为引论、本论、结论(又叫总论)三部分,即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行文思路。一般来说,引论的要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论题,避免太多的铺垫。在这一点上,就不如记叙文灵活。而到了本论部分,则又分为两个大的层次:摆事实、讲道理。其中,摆事实又叫做例证,就是用事例来支持引论部分提出的中心论点。这里的事例又要分为正面事实和反面事实。关于议论文事例的选择,我想多说几句。议论文的事例,一定要具有说服力。何谓具有说服力呢?就是要大家公认的,比如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最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这样,才是支持论点的好论据。举一个小例子来说明一下:如果你要论述“逆境出人才”,那么“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出《史记》”、“曹雪芹举家食粥著《红楼梦》”、“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感人事迹”、“美国著名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克服困难,乐观面对生活的人生启迪”……这些都是很有说服力的事实,甚至还有一些反例,比如中学学过的《伤仲永》一文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小小年纪就被誉为“神童”,但最后却“泯然众人矣”。这些例子还有很多,注意阅读和收集,应该不难想到。但要是你用你们班学习成绩第一的某同学如何刻苦,你们家隔壁的大哥哥如何在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半工半读考上大学……这些事例来论证,就显得没有说服力。因为它们可能是真实的,但知道的却不过数十人。我们回到结构上来,例证以后,就是理论了。这一点是最为关键的,也是衡量一篇议论文质量高低的最重要标志。这里的“道理”,是要求深入论证。挖根源,找出论点提出的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最好是能够联系社会实际,并作一定的辩证分析。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站在较高的立足点上,意义也较为深刻。最后是结论,惟一的要求是前后呼应,但要注意不要机械地重复中心论点,而是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作出的“盖棺定论”。
不过根据近几年的命题趋势,高考作文一般不再以命题和半命题的模式出题,而是多为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对文体的限制较少,多为给出一个故事或一段话,从中引出一个话题,只要在这个话题之内,考生可以畅所欲言,不论用何文体,很有“淡化文体,强调语体”的趋势。不过,淡化文体不等于可以文体杂糅,“似叙非叙、似议非议”的文章,是断然要不得的。这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扬长避短的好机会,尽可以在话题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拿手的文体。一般来说,思辨性强的议论文仍是首选,但平铺直叙的记叙文就不太可取了。要想用记叙文拿到高分,在改变记叙方式方面要多作文章。比如根据话题的应有之意编一个寓言故事或是童话故事,用故事体现的寓意来暗合话题内涵,抑或将作文写成剧本、书信、日记、小小说等新颖的形式,在新形式下用上原有的拿手的记叙文体,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清新的叙事散文、议论散文,也很适合于对文字运用驾轻就熟的同学,而近年来出现的将传统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甚至是古典名著进行改编,给“旧瓶”装上“新酒”的做法,也是可取的。但是,千万要注意,不要牵强附会,比如说,你可以让王熙凤在市场经济的新时代成为女企业家,但如果让林妹妹成为网上的二道贩子,那就让人不可接受了。有新意固然重要,但忠实于原著的人物本性,还是必要的。不伦不类的改编,是万万不可的。
阅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