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9900000013

第13章 手推车 (1)

如果说位于咸昌市中心的市场统的红色铁皮屋顶房是一个蹋陷下去的房子,那么新搬来的铸铁房则是在黄土路旁边趴得扁扁的大瓦房。也就是说,是个院子比黄土路低的房子。在我记忆当中,搬到铸铁房的时候,应该是我上初等学校三年级的那个晚春。如果红色铁皮屋顶房是位于跟邻居家屋顶接屋顶的密集地带,那么铸铁房则是跟最近的房子之间都有三五十米距离的孤零零的建筑。

我看到铸铁房的第一感觉就是:“哇!好旧啊!”“呜哇!房子像鲸鱼一样,好大呀!”因为铸铁房以前是个大工厂,所以除了主瓦房以外,还有两栋工人们住的一字形长瓦房。长瓦房就在主瓦房的前面,各有五个大房间,各自的入口都带有小小的厨房,所以很多人家前来租住。还有,说是大大的葫芦瓶好呢,还是黄色烧酒瓶呢,不对……冶炼台的样子和大小都跟庆州的瞻星台差不多。往那边走也有30米左右的一字形长排瓦房,那本是摆放铸造器具和完成的铁制品的一间一间式的仓库。

我们家住的主瓦房倒还好一点,可两栋长一字形房子说得好听是瓦房,其实那白灰墙全都脱了下来,土砖头也碎落了不少,非常破旧。对于这个,作为主人的爸爸和妈妈卷起了袖口,卖力地混了粘土涂上。白灰墙也洗个干净,门板也都拆下来,用铁刷子或者干草刷子“咔咔”地洗刷一遍,晒在阳光下面。最后,还在那上面重新糊上了干净的窗户纸——这并不需要很长时间。

搬过来两个月左右,就有了五户人家租住在我们家,冶炼台那边的一列式瓦房则改造成了一间一间的牛马棚,四头牛相继住了进去。然后,爸爸还跟两个朋友一起,在院子的入口处,用水泥砖头垒出了三间四四方方的猪圈。砖头垒成墙壁之后,在那上面用椽子左一道右一道地斜着钉上去,再用绳子捆住,在那上面放上石板瓦屋顶。这样的一些临时建筑,“咚咚咚”地只用三四天就可以做出来了。

爸爸买了三只可以生崽儿的母猪,养进新建的猪圈里。也就是说我们铸铁房现在已经有了五户人家租住着,有装了四只牛的牛马棚,还有装了三只中等大小的母猪的猪圈,最重要的是,从装有水泵的水井向外延伸,差不多有千余平方米的田地。现在想想,铸铁房占着差不多两千平方米的土地,所以在那一带已经算得上地主人家的规模了。

爸爸对于修房子、建猪圈,或者买入牲畜这些比较大的事情,都很上心。可是,等到把那些事情全都做完了以后,就会显现出懒散的本性了,那姿态就像在说:“这会儿,我没什么事要干了!”当在铸铁房的篱笆里,该修理的都已修好,该填满的都已填好之后,爸爸在红色铁皮屋顶房时的旧毛病又原封不动地死灰复燃了。我是说酒。

铸铁房前面,也就是在泥土公路对面的山下,有一间孤零零的正宗客栈。那个地区从很久以前就开始被称为“黄牛山坡”,是连接店村、闻庆和咸昌、尚州的中间地带。所以,从很久以前开始,集市商贩们歇脚时,弄一碗浊酒,一碗汤饭“呼噜噜”地狼吞虎咽的地方,就是那个客栈。爸爸一踏进那家客栈,就受到了贵宾般的接待,因为当时在那一带,没有多少家庭能有我们家那样的规模。而且,爸爸对于酒这玩意儿至少是豪爽大方的。对于滑溜溜地通过喉咙的酒,爸爸是绝对不会心疼钱的,而且只要一开始喝,肯定就是不醉无归。所以,对酒家的女主人来说,再也没有比爸爸更好的酒客了。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对于妻子最小限度的礼仪,反正幸运的是爸爸上午还是会待在家里帮帮这个那个的:用铡刀切干草给牛弄草料的活儿、用背架在田塍或者山麓上背草回来喂牛的活儿、和妈妈一起耕田或着播种的活儿……可是,吃完午饭以后,爸爸就会踱进客栈里,跟朋友们一起热闹地饮酒。这是爸爸每日必做的事情。

跟这相反,妈妈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做饭、洗衣服、打扫、给牛草料、给猪喂食,还有打扫牛马棚和猪圈等也是妈妈的活儿。最主要的是,妈妈要几乎独自打理千余平方米的农作物。辣椒、茄子、南瓜、韭菜、萝卜、白菜、小萝卜、苏子叶、土豆、地瓜,还有种在田地另一边的西红柿、香瓜和西瓜,而绕着田地边缘还种了玉米。如果觉得天气有点干旱,妈妈就把大大的盆子拿到田中央,用两个白铁皮罐挑水倒进去。然后,用水瓢盛水装在莲蓬头里,给每个畦里长出来的作物浇水,浇到田地都湿透了为止。不知道是从哪一天开始的,才改为把橡胶管长长地连接起来,向蔬菜上洒水。

到了6、7月份,妈妈就开始正式收割自己种的蔬菜。一个星期三四次,也就是说,妈妈每两天就把收割的蔬菜装满手推车,到店村市场去卖。妈妈成了蔬菜商贩。到了那些天的上午,一脸不情愿的爸爸也会在妈妈旁边帮帮活儿。

跟水泵水流下去的水路连起来的田里种着芹菜和韭菜。爸爸和妈妈各自拿着镰刀割芹菜或者韭菜。割下来的菜在一边的阴凉处堆得满满的,妈妈就开始用事先在水里泡得软软的干草把它们捆起来,弄成芹菜捆和韭菜捆。虽然只是用眼睛目测或者用手感觉,但是被绑起来的捆儿却都像双胞胎一样,重量和体积丝毫看不出差异。爸妈一般每次弄四五十捆,如果整整齐齐地排到大盆里,刚好是差一点点装满的样子。

到了星期六放学回家的时候,我也会帮妈妈干活儿。哥哥们有几个觉得妈妈做蔬菜商贩丢脸,但是我从来没有过那样的感觉。到了下午,没有爸爸帮忙收割时,妈妈总是不停地忙来忙去,连我看在眼里都觉得不太好受。所以,我就不停地把摘放在垄沟间的青菜搬过来,交给坐在猪圈屋顶下的阴凉处绑捆儿的妈妈。

因为我们那一带以盛产煤炭而出名,附近的闻庆煤矿大大刺激了当地的消费,所以店村的生意当时还挺景气。妈妈再晚也得在下午三四点之前,拉着装满蔬菜的手推车,赶到差不多三公里外的店村市场摆摊。也就是说,来市场买菜做晚饭的店村主妇们就是妈妈主要的顾客。根据妈妈的说法,她们都是命好的人,“让丈夫去上班,睡到日上三竿,吃完午饭,到处闲逛或者休息一下,然后才提着菜篮子悠闲地到市场来买菜”。

为了拿到店村市场去卖,妈妈平时装上手推车的蔬菜的品种和数量是这样的:一般有两瓢多的青辣椒、用南瓜叶裹起来的小南瓜四五个、菠菜十五六捆儿、可以蒸来包饭吃的嫩嫩的南瓜叶五六捆儿、苏子叶四五十捆儿,还有十五六个茄子、二十捆儿小萝卜、三十捆儿韭菜、十捆儿芹菜。为了不让蔬菜蔫掉,还得把大大的湿布盖在青菜上。平时我帮妈妈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在后面推车,直到上了马路。然后,妈妈就自己拉着手推车,快步前往店村。

有一次,我在后面推着妈妈的手推车,跟着她一起去了店村。当时,因为马路还是黄土路,所以有巴士或者卡车经过的时候,白蒙蒙的土灰像烟雾一样扬起。从黄牛山坡到允直里的路,刚开始有段下坡路,然后就是长长的平地路。从店村入口开始,则变成了柏油路,逐渐还有了一些两三层的建筑。而从那个入口开始,到市场则是几百米上坡路。上坡路很陡,即使我在后面推,拉着手推车的妈妈也还是很吃力的样子,以致我十分怀疑平时妈妈一个人是怎么拉着满满的手推车,走过这样长长的斜坡的。因为是夏天,天气热得厉害,叫人气都喘不过来。这样的天气还拉着装满蔬菜的手推车,真会走得双腿发抖……好不容易,妈妈到了市场蔬菜摊,卸下手推车,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着脸和脖子上哗哗流着的汗。

“口渴了吧?”

妈妈打开装在手推车后面的大水壶,把水“哗哗”地倒出来,先向我递了过来。

“我还好。妈妈先喝吧。”

看到我摇头,妈妈就喝了两个水壶盖的水,喉咙发出“咕嗒咕嗒”的声音。披着干活的上衣,穿着工作裤的妈妈,全身上下已经被汗浸得湿漉漉的,衣服简直是只需脱下来像麻花一样用力一扭,就会滴出汗来似的。可是,妈妈却不管那些,一副衣服很快就会干的样子,找到适当的位置,开始拿出装在手推车运过来的蔬菜摆起来。绿油油的青辣椒和小南瓜摆在橘黄色的布上,旁边漂亮地陈列了茄子、黄瓜,还有在那左右是菠菜捆儿、小萝卜捆儿、韭菜捆儿和芹菜捆儿。

在附近一起做蔬菜买卖的大婶们你一句我一句跟妈妈搭讪:“今天来得早啊!”“怎么来得这么晚啊!”“拿来的东西中韭菜捆儿看起来最好!”“小南瓜太小了!”等等。

过了下午4点,蔬菜摊就开始热闹起来。漂漂亮亮地化了妆的或者虽然是素面、看起来却从来没有在烈日下干过活的脸蛋白嫩白嫩的主妇们,为了买到做晚餐的材料,陆陆续续地聚到蔬菜摊。

“快看这里啊,这些全都是刚刚从田里摘来的,新鲜着呢!先到先得嘞!”

妈妈发挥着对蔬菜买卖驾轻就熟的口才,吸引着路过的主妇们。

“不要光看样子,拿起来看看。韭菜捆儿多重多粗啊!我真的每捆儿都多绑了一把呢!这芹菜也是一样……”

同类推荐
  • 普罗旺斯·山居岁月

    普罗旺斯·山居岁月

    《普罗旺斯·山居岁月》给我们带来他最为驾轻就熟的普罗旺斯乡居生活。梅尔又一次将法国南部乡村的暖阳、和风、浓浓薰衣草香镌刻在他灵动、俏皮的文字之中,字里行间无处不透露出他本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梅尔化身为格林童话中神奇的花衣魔笛手,以粉丝们耳熟能详的娓娓道来的叙述风格,带着我们体味“葡萄酒庄园的微醺”,领略“纵情歌舞的祈愿节”的盛况,见识“普罗旺斯飞车”,考证“汉尼拔的足迹”,聆听“葡萄瓶奏鸣曲”,饱享“芬芳四溢的天堂”的暗香浮动,品味道道“法兰西美食”。我们在跟随梅尔享受慵懒、惬意生活的同时,不时还为他的幽默捧腹大笑。
  • 爱如空气

    爱如空气

    这是一个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新生儿。我热切地期盼我的朋友、我的读者捧出自己那颗真诚、慈爱、友善的心去爱怜她、呵护她、扶持她,让她在爱的阳光雨露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生命如烟花般绚烂,生命是人世间最可宝贵的财富,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人生古来稀。人生是美好的,但也是公平的。
  • 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卷)

    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卷)

    《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卷)》是鲁迅的随笔选。所选作品,不包括《野草》和《朝花夕拾》中的篇目,也不包括鲁迅上世纪30年代写下的大量文艺论战名篇,内容上以社会、思想、文化、生活见闻方面的随笔为主,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偏向于“准风月谈”的那一类文字。这些作品基本上按照发表时间的顺序排列。其中1918-1919的“新青年”时期、1924-1925的“语丝”时期、1933-1934的“申报·自由谈”时期可以说是鲁迅随笔创作的三个高峰期。
  • 我给总统当御医

    我给总统当御医

    李计留先生——一位中非友谊使者,获得总统嘉奖颁发“骑士勋章”的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声名远播的非洲总统“御医”,在当代中国援非医疗史上颇具传奇和冒险色彩:他以精湛绝妙的中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先后“迷倒了”三任总统,对他赞不绝口;他和总统的关系极其微妙,有时亲密无间,有时伴君如伴虎,曾跟随总统到处出访,一享尊贵,有幸列席联合国大会,亦亲眼目睹了总统的婚姻和爱情复杂关系的内幕……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热门推荐
  • 嫣然一笑倾世红颜

    嫣然一笑倾世红颜

    后宫有佳丽,也有好玩的事情发生......
  • 战无神之LOL

    战无神之LOL

    刑灭原是瓦罗兰大陆上的一个普通的平民,在偶然的一次酒馆邂逅中,遇到了改变他一身的神秘女子,这个女子是谁呢…而刑灭他的命运又究竟何去何从呢…
  • 异界邪王

    异界邪王

    去了异界,做啥最合适?当然是天下至尊!逍遥第一,修炼第二。为啥?说第二,谁还敢说第一!实力代表一切,天下第二,谁敢不服!
  • 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的故事

    由王艳娥主编这本《爱因斯坦的故事》以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刻画出爱因斯坦传奇的一生。深入浅出的物理学理论、有趣的故事、饱含哲理的启示都会让读者受益匪浅。爱因斯坦就是一条真理之河,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去看,都会震撼感喟。这就是巨人的力量、人类的骄傲!
  • 小盐粒和妈妈失散之后

    小盐粒和妈妈失散之后

    《最让孩子入迷的科普童话读本:小盐粒和妈妈失散之后(原创经典美绘版)》共35篇科普童话,内容涉及动物、植物、物理、生物、医学、电子等各种不同的题材,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了科普童话的风格和某些写作特点。
  • 终极武尊

    终极武尊

    自从救了那个女人之后,运气似乎接踵而来。炼药宗师和一个高强武者都要收他为徒。那么问题来了!炼药师和武者哪家强?“肯定是武者!”“你怎么知道?”“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我擦,!@#¥#¥%……¥#……&¥%&”武之一途,虽历尽艰辛,成就强者之路,但始终不忘自己的本心,自己的信仰。
  • 妖女狂妃

    妖女狂妃

    她是现代律师,黑道女王,一朝穿越成凤翎国最小的十七公主。传言十七公主面貌全毁,刁蛮任性,满腹草包,胸无点墨!再次重生,她傻气尽去,星眸闪耀,灼灼其华!从此安分守己不再是她信奉的宗旨,有仇必报才是王道!
  • 黄昏下的大宋

    黄昏下的大宋

    《黄昏下的大宋》主要讲述的是宋朝自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历十八帝共三百二十年的故事。依据比较真实、权威的史料,向大家呈现这段精彩纷呈的历史。一个令无数人向往与惋惜的年代,诞生了无数风流人物的年代,最繁荣也最悲情的年代。诸位看官,且听我慢慢道来。
  • 民国大丫鬟

    民国大丫鬟

    萧萧随着清朝格格陪嫁入军阀府,当晚为了保护主子,被恶魔一样的二少爷玷污,她恨透了这个男人,却不知已陷入了说不清的爱恨纠葛中……终有一天,她会拿枪对着他,使命所在,救国为民。终有一日,他愿意放弃总统之位,万里江山,只为得到她的心……这是个关于两只变态的,变态故事。(=。=)
  • 走出通天路

    走出通天路

    玄兽横行的大陆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天材地宝,神奇秘境,拿起你的武器,去闯闯吧,兽吼在身后,风雨与你同行,要的就是你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