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51400000008

第8章 洞察人格(1)

对于人格而言,虽然你的遗传基因和早期经历可能会决定你人格的框架,但是,你未来的自我究竟怎样则完全取决于你自身的努力。正如人格形成的漫长的过程一样,对人格进行认识和重塑也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但庆幸的是,对自己人格进行转舵以确定新的航程,并坚定地走下去你就一定会有所改变。

需要满足与性格形成

按语:

性格教育是否能在课堂里进行?书本、演讲、问答式教育以及劝诫是否是可以使用的最好工具?全日制学校是否能造就出好人?是否好的生活就能造就出好人?是否爱、温暖、友谊、尊重以及善待儿童,对于儿童的性格结构有更重大的影响?本节马斯洛告诉我们,这是由于坚持两种不同性格形成理论,而提出的两种不同的问题和观点。

以列维的实验为例,这种实验一般是取一组刚出生的动物,例如幼犬,使它们的某种需要,例如吸吮的需要,得到满足,或遭受一定的挫折,这类实验包括小鸡的啄食行为,婴儿的吸吮行为以及各类动物的活动。在所有的实验中发现,一个充分满足的需要遵循自己特殊的轨迹,然后根据其性质,或者是全然消失,或者是在实验对象的以后生活中保持理想化的低水平;而在那些某种需要受到挫折的动物身上出现了各种病理现象,其中与我们的讨论关系密切的是:坚持已超过正常消亡时期的需要;大大加强了这一需要的活动性。

需要强调的是,列维关于爱的需要的实验为我们作了重要揭示——揭示了生命早期满足与成年性格形成之间完整的联系。健康成年人的许多典型品质,例如,宽容被爱者的独立的能力,忍受爱的匮乏的能力,爱但又不放弃自主权的能力等,是童年爱的需要满足的积极后果。

如果我们尽可能明确、直观地描述对立的理论,它可以归纳为:充分热爱孩子的母亲在孩子身上,以奖励、强化、重复等方式,培养了一种以后生活中的对爱的需要的力量减弱的倾向。例如,亲吻的可能性减少,更少依恋母亲等。教会孩子从各个方面寻求感情,并对感情有永久的渴望的最好途径是一定程度上拒绝给他们爱。心理学专家们在讲到对孩子进行自由选择实验时,往往将性格品质的形成归功于训练。他们说:“如果孩子从睡梦中醒来,你就把他抱起,那么,他不就学会了在想要人抱他的时候就哭喊起来吗?因为你鼓励了这种哭喊。同样,如果你注意孩子想吃什么你就给什么,难道他不会被宠坏吗?如果你注意孩子的滑稽举动,他不是就学会装憨来吸引你了吗?如果你迁就孩子,他不就会一味地要求放任自流了吗?”其实,要回答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学习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求助于满足理论和机能自主理论。

此外,我们可以从直接观察到的满足的临床效果中,获得另一类关于需要满足与性格形成之间关系的论点的资料。

就生理的需要而言,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不会将食物和水的满足视为性格品质。然而,即使在生理需要的层次上,我们也遇到了相对而言难以决定的两种情况。如果我们可以讨论休息和睡眠的需要,我们当然也就可以讨论它们的挫折及挫折的效果——困乏、疲劳、精力不济、萎靡不振,甚至可能有懒惰、嗜睡等。这就是原始需要满足的直接后果。它们如果不是公认的性格品质,至少对于人格的研究有着明确的意义。这个观点同样也适合于性的需要,如性满足,以及对立面性压抑的范畴。

就安全的需要而言,我们有充足的资料来探讨。恐惧、害怕、焦虑、紧张、担心、不安等,都是安全需要受到挫折的后果。同类的临床观察清楚地显示了安全需要满足的相应效果,如具有安宁感、焦虑以及紧张的消失、对未来充满信心、感到安全等。无论怎样描述,惶惶不可终日的人与感觉安全的人之间有着性格上的差异。

其他诸如爱、归属、尊重、自尊的需要,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些需要的满足引发了如深情、自尊、自信、可靠等特性。

需要满足的特性产生的后果与一般品质(仁慈、慷慨、无私、宽容、沉着冷静、愉快满意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品质)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品质似乎是一般需要满足的间接后果,换言之,即不断改善的心理生活状况的间接后果。

当然,我们还无法判断需要满足的特性产生的后果与一般品质之间的关系,是否是更强有力的决定因素,然而,偏重强调即需要的满足与需要的受挫中任何一方所产生后果的对比是相当明显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问题。

病态人格与完美人格

按语:

马斯洛指出,人类容易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忘记幸福或视之为理所当然,甚至忽略了幸福的价值,他认为这是需要满足引起的病态人格,而如何才能拥有满足、快乐、平和、沉静等完美人格呢?马斯洛认为,所谓适应良好的人格的概念实际是为成长和进步树立了一个低矮的标杆。努力追求真、善、美,而不是假、丑、恶,必须发展一门个性科学,而本节“病态人格与完美人格”的探讨,可以说是开了这门个性科学的先河。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结论:人只要任何一个基本需要受到挫折,就可以将其想象为病人。

一个健康的人根本上就是受其发展和实现自己最充分的潜力和能力的需要促动的。如果一个人存在着活跃的、长期的、具有任何其他意义的基本需要,那么,他就可以被视为一个不健康的人,就像他突然显现出一种强烈的缺钙症或缺盐症一样,他肯定是生病了,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我们使用“病态”一词,我们还必须正视他与他所在社会之间的关系。

对此,马斯洛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含义:既然一个基本需要受到挫折的人应该被视为病人,而这种基本需要的受挫完全是由这个人之外的力量造成的,那么,这个人的疾病完全根源于这个社会的某种疾病。所以,我们就应该给良好、健康的社会下个这样的定义:它通过满足人的所有基本需要允许人的最高意图出现。

似乎人类从来就没有长久地感到满足过,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人类容易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忘记幸福或视之为理所当然,甚至忽略了幸福的价值,这是需要满足引起的病态人格。

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铁的事实:需要一经满足,机体会立即放弃紧张、压迫、危急等感觉,允许自己变得懒散、松弛、被动,允许自己玩耍嬉戏、享受阳光,允许自己注意微不足道的事物、遇事漫不经心、往往无意间获得而不是有意识地追求。换言之,也就变得相对漫无目的了;需要的满足导致了无目的行为的出现。

物质生活的富裕使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疾病。其症状包括,厌倦感,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优越感,对一种不成熟的低水平的眷恋,人与人之间友爱的丧失。显而易见,在任何一段时间里物质生活或低级需要的生活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满足。

我们也必须面对另一个新的、由心理富裕导致病态的可能。也就是说,病的起因是由于患者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护、崇拜、被欢迎所包围,被膜拜到忘乎所以的地步,被推到舞台的中心位置,拥有忠诚的仆人,无论在什么地方,各种需要都能得到满足,甚至成为人们甘愿牺牲和自我克制的对象。

我们所根据的是强烈的怀疑、普遍的临床印象,以及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逐渐形成的观点——单纯的基本需要满足是不够的,对于儿童而言,他们必须去体验坚强、隐忍、挫折、约束、限制等感受。换言之,基本需要的满足最好能被仔细地重新定义,否则,它很容易被误解为无限度的溺爱、无条件的应允、过分的保护以及奉承等。对儿童的爱和尊重必须至少与对自己作为家长或普遍意义上的成年人应得到的爱与尊重协调起来。儿童也是人,但他们不是有经验的人,必须将他们视为对许多事情不了解、对有些事一无所知的人。

另一类由满足引起的病症表现可称为“超越性病态”的东西,即是指生活缺乏价值观念、缺乏意义感、充实感。

对于我们许多人而言,即便是最强烈的快乐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失去新鲜感,惟有体验了丧失、困扰、威胁,甚至是悲剧的经历之后,才能重新认识其价值。对于这类人,特别是那些对实践没有热情、死气沉沉、意志薄弱、对享受人生有强烈抵触情绪的人,让他们去体验失去幸福的滋味,从而能让他们重新认识身边的幸福的意义。人是一种充满内在矛盾的可疑动物。一方面,他禀赋着理性和同情心,尽管我们现在不再坚持启蒙时代的乐观断言,认为只要通过某种政治和教育的改革,人们就能够自然而然过上富有德行的生活,但我们大多数人仍相信,民主是为多数人实现某种程度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常常目睹,甚至那些相当有教养、过着优裕生活的人们,仍可能以一种丑陋的方式在行事。

在马斯洛看来,所谓适应良好人格的概念,实际上是为成长和进步树立了一个低矮的标杆。公牛、奴隶,甚至机器人,都可以具备这种良好的适应能力。

那么,人如何才能无私?如何摆脱嫉妒?如何获得坚强的意志和性格?如何获得乐观精神、友好态度、现实主义态度?如何实现自我超越?如何获得勇气、真诚、耐心、忠诚、信赖、责任感?

当然,对于积极心理学最适当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心理健康的人,但积极心理学更强调对健全的人的研究,如那些自信心的、安全感的、精神愉悦的、富有民主思想的、内心平和的、富有激情的、慷慨善良的人,以及那些创造者、圣徒、英雄、强人、天才等。

什么力量能够产生社会所期待的,如善良、助人为乐、友好、宽容、鉴别力、正义感、好恶感等优秀品格?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什么行为是对事业的献身?什么力量导致人们忠诚地将自身奉献于一项超越自我的事业或使命?

以上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由此,对于个体个体化的研究,我们必须发展一门个性科学。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病态人格和完美人格的研究尚处于浅显的程度,以致于我们的论点是那样的不突出和模糊,但研究是必要的,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下去,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对于人格内容会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成为你自己

按语:

现实生活中,那些被视为近似瘟疫的年轻人,在马斯洛看来,他们本质上都是非常好的人。即使他们有时有各种不良的行为,但马斯洛仍认为,他们就第一流的意义而言也是理想的,他们是在寻求价值,他们很想有什么东西作为献身的目标,作为热忱的追求,作为崇拜、仰慕和热爱的对象。

所有自我实现者都会投身于一项自我以外的事业之中,他们专心致志地从事某项工作,某项他们非常珍视的事业,换言之,即天命或天职。他们从事于命运以某种方式安排他们去做的事,他们做这件事也喜欢这件事,因此,工作与欢乐的分歧在他们身上已消失了。一个人献身于法律,另一个人献身于正义,第三个人献身于美或真理。所有这些人都以某种方式献身于寻求马斯洛称之为价值“存在”的东西。这些存在价值大约有十四种,包括真、善、美等。

这些存在价值的存在给自我实现的结论增添了一系列的复杂性。这些存在价值像需要一样在起作用。那种马斯洛称之为“超越性需要”的剥夺会酿成某种类型的病态,我们可以称之为超越性病态——即灵魂病。例如,总是生活在尔虞我诈之中而形成不信赖任何人的病态。正如我们需要咨询专家帮助以解决因为某些需要未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般病症一样,我们也需要超咨询家帮助治疗因为某些超越性需要未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灵魂病。就某种可以说明和实证的方式而言,人需要在美中而不是在丑中生活,正如他肚子饿了需要吃饭或疲乏了需要休息一样。说得更具体一些,这些存在价值就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意义,但许多人甚至不能认识到他们有这些超越性需要。咨询家的职责可能就在于使他们意识到他们自身中的这些需要,正如传统心理分析家使患者意识到他们那些类似本能的基本需要一样。

咨询家或超咨询家可以帮助那些因存在价值问题而去咨询的人向自我实现的方向运动和成长。实际上,许多年轻人本质上是非常好的人,尽管他们往往爱搞恶作剧,不管怎样,他们就第一流的意义而言也是理想的,他们是在寻求价值,他们很想有什么东西作为献身的目标,作为热忱的追求,作为崇拜、仰慕和热爱的对象。这些年轻人时刻都在进行选择:是前进还是后退?是离开还是趋向自我实现?或许,咨询家或超咨询家可以告诉他们如何才能更充分地成为他们自己。

塑造完美人格

按语:

对于你的人格而言,虽然你的遗传基因和早期的经历可能会决定你人格的框架,但是,你未来的自我究竟怎样则完全取决于你自身的努力。

你的遗传基因不仅能决定你的性别、身体特征、种族,而且能影响你的人格。例如,让同性别的双胞胎出生以后便成长在不同的环境之中,数年后,尽管他们在出生后的经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有的双胞胎却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同样的举止和幽默感,相同的生活情趣,相似的职业和爱好。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了基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同类推荐
  • 道家智慧一点通

    道家智慧一点通

    道在低处,不在高处,平常心即是道。立足于百姓平民,将高深莫测的道家智慧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述出来,而又不离大道,这是本书最为独特的地方。全书不讲“道可道、名可名”之类的东西,直接点击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看似一团乱麻的生活烦恼用道家的智慧梳理得清清楚楚,因为生活就是道,道就是生活,人生之外,别无大道,大道之外也别无人生。
  • 无为胜有为:老子究竟说什么?

    无为胜有为:老子究竟说什么?

    老子思想作为道家思想的源头,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其外儒内道、刚柔相济的观念,制约着中国文人的心理张力结构,规导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自身的完善。老子的思想不仅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的重要思想。老子的思想在当前全球的消费主义化和数字化生存浪潮中具有重要的警世意义。在生态平衡、竞争世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追求物欲等思潮面前,老子无疑是一座警世之钟,他告诉人们要以智慧之言看生命之道、社会之道和宇宙之道。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以和为美

    以和为美

    “和谐文化读本”丛书共五本,包括《以和为美》《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分别介绍和论述以和为美的审美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和气生财的财富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每本书都力图以平实通俗的语言,介绍和展示中外文化中和谐、和睦、和美、和平、和顺的丰富思想,在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分别论述其主要内涵及特征,尽可能旁征博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编辑出版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为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文化提供一套可供大众阅读的基本文本。
  •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它凝结了先民的睿智和智慧,充满了辩证法精神,体现了东方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光辉。本书撷取《易经》五十三个卦辞,结合古今案例,以简洁生动的插图、有趣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易经》的原理,揭示做人处事的诀窍,教你改进做事的方法与手段,顺应穷通,获取成功。本书是指导现代人事业进取的一盏明灯。
热门推荐
  • 代嫁王妃竟成真

    代嫁王妃竟成真

    本人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还请谅解。这本书的封面是作者本人,请勿拿他和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因为一次意外的穿越而联系到了一起。
  • 你所不知道的历史之四国志

    你所不知道的历史之四国志

    本书根据真实历史,加上民间野史和合理想象,向读者全新讲述我国最为脍炙人口的三国时期。旷世奇才诸葛亮到底是文臣还是武将?原著中被罗贯中老先生一笔带过的太平要术究竟是怎样一部奇书?
  • 超体养殖计划

    超体养殖计划

    暗历年,物质风暴之下,地球进入灾变时代,生命开始不断的进化。能力者们不知道他们是被暗神星圈养的兵源,就像暗神星不知道人类的智慧并非来源于传承和窃取。人类的奇特在于,我们一直都靠着学习和探索。结局一开始就被逆转。人类将重新崛起还是再次自我毁灭?一千种能力的对决!尽在——超能养殖计划。
  • 来自一万年以后

    来自一万年以后

    少年罗逸八年平庸,两度险死,却是练就了坚强的意志,本以为自己一生会饱受怪病折磨,却不想因缘获得来自一万年后的“地球网络交易平台”,从此开始了他跨时空的网购时代。来自于一万年后的先进科技纷纷降临地球,罗逸游走于各大国家,势力之间,悄然崛起。儒道佛墨,诸子百家,如今安在哉?宗教改革,圆桌骑士,往昔荣誉是否消逝?“我本善良,奈何世途险恶,我不欲成佛,你又何必逼我为魔?奈何奈何!”——罗逸语录
  • 孽世独立

    孽世独立

    一个存在上千年的古老传说,一个发生在现代都市中离奇死亡案件,年轻少妇为何频频死亡,且个个满脸的满足和幸福,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切?
  • 傲娇小姐的使魔

    傲娇小姐的使魔

    当今时代,一个传承已久的魔法家族中,一名少女召唤出了史上第一个人类使魔,看他们如何玩转都市。。。。。。
  • 通天珠

    通天珠

    十二颗分别代表这世间爱、憎、恨、正、恶、邪、天、地、人、乾、坤、气。一个修士得到其中一颗都是承天地之造化的大气运,被命运选中的少年凭着他那比长城还厚的脸皮,和神秘的神纹究竟能走到那一步?能否打开太古之谜般的上古界域?
  • 星若明兮

    星若明兮

    一个身世为迷的少女,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一个控人命运的神明,一段相望相守的情谊。我已等了你太久,久到忘记了自己是谁。我已寻了你太久,久到抛弃了我的一切。当你有什么不明白的时候,就看星星吧,星星系着神明,他会告诉你答案。星若明兮万事清——其实明的哪是星啊是心啊!
  • 香奈儿No.79

    香奈儿No.79

    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遗忘,那么生命就不会苍凉漫长得让人绝望......面对爱情,有些人只能路过,不配拥有......爱一个人,就是在漫长的时光里和他一起成长,在人生最后的岁月一同凋零......
  • 一念,半生

    一念,半生

    世间的圆满大同小异,残缺却可有万千种演绎。十八个故事,十八段孤独情缘。联合报文学奖首奖得主陈麒凌深度解读爱之无常。她深谙人性之变,又信仰人情之美,笃信求之不得是爱情最好的信仰。在其笔下,佛教苦谛“爱别离”“求不得”被赋予浓烈的宿命主义美感。读她的文字,你是可以略带一点猎奇的。书中女子,或一身孤勇赴会,却在万水千山后蓦然止步;或卑怯柔弱,却会为一个疯狂的念头孤注一掷。藏在文字背后的讲述者有时像是一位天真善言的少女,有时又似惜字如金的沧桑老人,哪一个都是她,哪一个又都不全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