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27000000002

第2章 还有一扇门没有敲

1815年10月初,距日落前约一刻钟,有个人走进了小小的迪涅城。此人中等身材,体格粗壮,四十六七岁。一顶皮檐便帽压齐眉心,把他那被太阳晒黑、淌着大汗的脸遮去了一部分。从他那黄粗布衬衫里露出一部分毛茸茸的胸脯,他的领带扭得像根绳子,蓝棉布裤子的一个膝头成了白色,一个膝头有了窟窿;一件破旧褴褛的老灰布衫,左右两肘上都已用麻线缝上了一块绿呢布;他背上有只布袋,装得满满的,也扣得紧紧的;手里拿着一根多节的粗棍,一双没有穿袜子的脚踩在两只钉鞋里;光头,长须。

名师导读

通过对人物的外形和装扮的描写,刻画出一个不修边幅、放荡不羁的人物形象;从“窟窿”、“破旧褴褛”等词可以看出其生活之穷困。【外貌描写】

他走到巴许维街转角的地方,朝市政厅走去。但是一刻钟后又出来了。有个警察坐在门旁的石凳上,那汉子脱下他的便帽,向那警察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警察没有答礼,只仔细打量了他一会儿,就走到市政厅里去了。

那人向一座旅舍走去,它是这地方最好的旅舍了。

主人听见门开了,头也不抬地说:“先生要什么?”

“吃和睡。”那人说。

“再容易不过了。”主人回答说。这时,他转过头,目光射在旅客身上,又接着说:“……要付钱的呀。”

“射”写出了旅舍主人眼光之尖锐,内心之警惕。【用词准确】

那人从袋里掏出一个大钱包,回答说:“我有钱。”

“好,我就来伺候您。”主人说。

那人把钱包塞回衣袋,取下行囊,放在门边的地上,手里仍拿着木棍。

但是,主人总在打量这位旅客。

最后,主人说:“我说,您要我说出您的姓名吗?您叫冉阿让。现在您要我说出您是什么人吗?您进来时,我心里就有些疑惑,我已派人到市政厅去过了,这是那里的回信。您认识字吗?”

他一面那样说,一面把一张完全打开了的纸递给那客人看。客人在纸上瞟了一眼,低下了头,拾起他那只放在地上的布袋走了。

名师导读

冉阿让求宿遭到了拒绝,这是为什么?纸上写的又是什么?巧妙地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下文。【设置悬念】

他沿着那条大街走去,信步穿过许多街道,都是他不认识的,他感到饿得难熬。天要黑了,他向四周望去,想发现一处可以过夜的地方。

刚才在那家华丽的旅馆吃了闭门羹,他便想找一家简陋的酒店,一所穷苦的破屋。恰好在那条街的尽头,有一家酒店。

“来的是谁?”那老板问。

“一个想吃晚饭和过夜的人。”

“好的,这儿有饭吃,也有地方可以住。”

他进去了。那些正在喝酒的人全都转过头来,打量了他好一会儿。那老板向他说:“这儿有火,晚餐也正在锅里煮着。您来烤烤火吧,伙计。”

他走去坐在炉边,把那两只累伤了的脚伸到火前,他的脸仍被那顶压到眉心的便帽半遮着。

“压”、“半遮”形象地写出了冉阿让怕被人认出的心理。【细节描写】

酒店老板突然把手放在那人的肩上,向他说:“你得离开此地。”

那人转过身来,低声下气地说:“唉!您知道?”

“我知道。”

“他们把我从那个旅舍里撵了出来。”

“又要把你从这儿赶出去。”

“您要我到什么地方去呢?”

“到旁的地方去。”

那人提起他的棍和布袋,走了。

名师导读

冉阿让的投宿又遭到了拒绝,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设置悬念】

他走过监狱,监狱的大门上垂着一根拉钟的铁链。他便拉动那口钟。

墙上的一个小洞开了。

“看守先生,”他说,一面恭恭敬敬地脱下他的便帽,“您可愿意开开牢门让我住一宿?”

里面答道:“监牢又不是客栈。你得先叫人逮捕你,这门才会替你开。”那小墙洞又闭上了。

他走到一条有许多花园的小街,看见一所小平房的窗子里有灯光。他从那玻璃窗朝里看,那是一大间用灰浆刷白了的屋子,屋子中间有桌子,桌子旁边坐着一个四十岁左右喜笑颜开的男子,他用膝头颠着一个小孩逗他跳跃。一个年轻的妇人在他旁边喂另外一个婴孩奶。父亲笑着,孩子笑着,母亲也笑着。

寥寥几笔,描绘出一幅温馨和睦的家庭图。连续三个“笑”,体现出家庭的温馨。【描写细腻】

他在玻璃窗上极轻地敲了一下。

他听见那妇人说:“当家的,有人敲门。”

那丈夫立起身来,拿着灯,走去把门开了。

他是一个半农半工模样的人,身上围着一件皮围裙,围裙里有一把铁锤、一条红手巾。

“先生,”那过路人说,“请原谅。假使我出钱,您能给我一盆汤,让我在园里那棚子里的角上睡一宿吗?”

“您是谁?”那房子的主人问。

那人回答说:“我是从壁马松来的。我走了一整天,我走了12法里。您同意吗?假使我出钱?”

“我并不拒绝留宿一个肯付钱的正派人,”那农人说,“但是您为什么不去找客栈呢?”

那过路人感到为难,回答说:“我不知道,他们不肯接待我。”

那农民的脸上立刻露出戒惧的神情,他从头到脚打量着那陌生人,忽然用一种战栗的声音喊着:“难道您就是那个人吗?……”他又对那外来人看了一眼,向后退了三步,从墙上取下了他的枪。

名师导读

“戒惧”、“战栗”写出了农民的警惕与害怕。【用词准确】

“求您做做好事,”那人又说,“给我一杯水吧!”

“我只会给你一枪!”农民说,随后他把门使劲儿关上了。

天越来越黑了,阿尔卑斯山中已经起了冷风。那人从苍茫的暮色中看见街边的一个花园里有个茅棚,他朝茅棚走去,门很窄,像个洞。他趴下,然后爬了进去。里面相当温暖,地上还铺了一层麦秸。他在那上面躺了一会儿,他实在太疲倦了,一点儿也不能动。这时,他忽然听见一阵粗暴的声音。他抬起眼睛,黑暗中瞧见在茅棚的洞口现出一只大狗头。

原来那是一个狗窝。

他慢慢地从那狗窝里爬了出来,骂道:“我连狗也不如了!”

名师导读

“爬”写出了冉阿让的狼狈之态,“我连狗也不如了!”这句话则是冉阿让内心愤怒的发泄。【动作、语言描写】

他已经疲惫不堪,完全绝望,便在印刷局门前的石凳上躺了下来。

恰巧有个老妇人从天主堂里出来,看见他躺在这里,便说:“您就睡在这石凳上吗?”

“我已经睡了19年的木板褥子,”那人说,“今天要来睡睡石板褥子了。”

“您总不能就这样过夜呀。也许会有人做好事,让您住一宿。”

“所有的门我都敲过了,没有一个地方不把我撵走。”

老妇人推着那人的胳膊,把广场对面主教院旁边的一所矮房子指给他看。“敲过那扇没有?”

“没有。”

“那你就还有一扇门没有敲,去敲那扇门。”

他去敲了那门。

“请进来。”主教说。

他走进来,样子凶恶可怕,简直是恶魔的化身。

主教用镇静的目光瞧着他,他正要开口问那新来的人需要什么,那人大声说:“请听我说。我叫冉阿让,是个苦役犯,在监牢里过了19年。出狱4天了,现在我要去蓬塔利埃,那是我的目的地。我己经走了4天了,我有钱,但困极了,也饿得很。您肯让我歇一下吗?”

直接交代自己的身份,原来“苦役犯”的身份是其一直遭拒的原因。【解开悬念】

“马格洛大娘,”主教吩咐仆人,“加一副刀叉。”

“您听见了没有?我是一个苦役犯,一个罚做苦役的罪犯。我是刚从牢里出来的。”他从衣袋里抽出一张大黄纸,展开说:“这就是我的护照,黄的,您瞧。这东西害得我处处受人撵。我在狱中19年。就这样!大家都把我撵出来了,您肯收留我吗?您肯给我吃,给我睡吗?您有一间马房没有?”

“马格洛大娘,”主教说,“您在壁厢里的床上铺上一条白床单。”

主教转过身来,朝着那人。“先生,请坐,烤烤火。等一会儿,我们就吃晚饭,您吃着的时候,您的床也就会预备好的。”

到这时,这位叫冉阿让的人才完全懂了。他那副阴沉严肃的面孔显出惊讶、疑惑和欢乐,好像一个疯子,低声慢气地说:“真的吗?您不撵我走?一个苦役犯!您叫我‘先生’!和我说话,您不用‘你’字。‘滚!狗东西!’人家总那样叫我。您是有天良的人!并且我有钱,自然要付账的。对不起,您贵姓?您是个好人。您是客店老板,不是吗?”

名师导读

主教的回答完全出乎冉阿让的意料,“惊讶”、“疑惑”、“欢乐”写出了其神态的变化,“低声慢气”与前面的“大声”形成鲜明的对比。【神态描写】

“我是一个住在此地的神甫。”主教说。

“您是人道的,本堂神甫先生。您没有瞧不起人的心,一个好神甫。那么您不要我付账吗?”

“不用付账,”主教说,“留着您自己用吧。您有多少钱?”

“109个法郎加上15个苏。”那人说。

“109个法郎15个苏。您花了多少时间赚来的?”

“19年。”

“19年!”

主教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马格洛大娘进来了,拿来一套餐具。“马格洛大娘,”主教说,“您把这套餐具摆在靠近火的地方。”他又转过去朝着他的客人:“阿尔卑斯山里的夜风是够受的。先生,您大概很冷吧?”

主教坐在他身旁,轻轻按着他的手。“您不用向我说您是谁。这并不是我的房子,这是耶稣基督的房子。这扇门并不问走进来的人有没有名字。您有痛苦,您又饿又渴,您安心待下吧,并且不应当谢我,不应当说是我把您留在我的家里。与其说是在我的家里,倒不如说您是在您的家里。这儿所有的东西都是您的。在您把您的名字告诉我以前,您已经有了一个名字,是我早知道了的。”

那个人睁圆了眼睛,有些莫名其妙。“真的吗?您早已知道我的名字了吗?”

“对,”主教回答说,“您的名字叫‘我的兄弟’。”

名师导读

主教在慢慢感化着冉阿让,写出了主教的博爱。【语言描写】

主教望着他,向他说:“您肯定吃过一些苦吧?”

“脚上拖着铁球,睡觉只有一块木板,受热、受冷、做苦工、挨棍子!说错一个字就得关黑屋子。病在床上也得拖着链子,狗还快乐些呢!19年!现在还得带张黄护照。”

主教说:“您是从苦地方出来的,如果您怀着善心、仁爱、和平的思想,那您就比我们中的任何人都还高贵些。”

马格洛大娘把晚餐拿出来了。主教说:“请坐。”主教依照他的习惯,先做祷告,再亲手分汤。那人贪婪地吃起来。

名师导读

“贪婪”写冉阿让的吃相,可见其饥饿的程度。【用词准确】

主教说:“冉阿让先生,您是要到蓬塔利埃去吗?”

“那是指定的路程。”

吃完饭,主教对客人说:“先生,我来引您到您的房间里去。”

主教把他的客人安顿在壁厢里,那里安着一张洁白的床。

从接纳到谈话到安排食宿,主教的态度和前面一些人的态度完全不同,彰显出人性之善良。【对比修辞】

半夜,冉阿让醒了。

冉阿让生在市里的一个贫农家里。他幼年识字,成人以后,在法维洛勒做修树枝的工人。冉阿让生来就好用心思,很小时就失去了父母。他的父亲和他一样,也是个修树枝的工人,从树上摔下来死的。冉阿让只剩一个姐姐,姐姐是个寡妇,有7个子女。把冉阿让抚养成人的就是这个姐姐。姐夫死时,7个孩子中最大的8岁,最小的1岁。冉阿让刚25岁,他帮助姐姐抚养7个孩子,以报答她当年的抚养之恩。在修树枝的季节里,他每天可以赚18个苏,然后他就当割麦零工、牧牛人、苦工。有一年冬季,冉阿让找不到工作,家里没有面包吃,7个孩子饿得哇哇乱叫。天主堂广场上的面包店老板,一个星期日的晚上正预备去睡时,忽然看见一只手从一个打破的洞里伸进来,把一块儿面包抓走了,他赶忙追出来,捉住了他。

这个偷面包的人正是冉阿让。他被指控为“入室行窃”,被判服5年苦役。从那时起,他已不再是冉阿让,而是24601号。姐姐怎样了呢?7个孩子怎样了呢?谁照顾他们呢?从此后他一点儿也不知道。

在监狱里,他只听到过一次关于姐姐的消息。说她只带着一个孩子,最小的那个男孩。其余的6个到什么地方去了?不知道。每天早晨,她到一个印刷厂去做装订工。早晨6点就得到厂,那印刷厂里有个小学校,她每天领着那7岁的孩子到学校里去读书。只不过她6点到厂,学校要到7点才开门,那孩子只好在院里等上一个钟头。

到了第4年年末,冉阿让有了越狱的机会,他逃走了,第二天晚上,他就被逮住了。判决延长拘禁3年,一共8年。到第6年他又有了越狱的机会,又被逮住了。加禁5年,一共13年。到第10年,他又越狱,仍没有成功。又被判加禁3年,一共是16年。他试了最后的一次,又加了3年,一共是19年。1815年的10月,他被释放了。他是在1796年关进去的,为了拿一个面包。

冉阿让生来就燃着灵性的光。他终日受着棍棒、鞭笞、镣铐、禁闭,但他却没有片刻停止过思考:一个面包,就判19年,可是,他愿意如此去拿这个面包吗?他想拼命工作,但没有工作;7个孩子要养活,可是他却无法养活!一个面包,判19年!法律在处罚方面所犯的错误,难道不比犯人所犯的错误更严重吗?

名师导读

这段话点明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揭示社会背景】

加重处罚绝不能消除过失!

他审判社会,并且判了它的罪。

出狱时,他听见有人说“你自由了”,冉阿让起初以为得到新生命了。但他很快又想到,既然拿的是一张黄护照,所谓自由也就是那么一回事。释放并不等于自由,他出了牢狱,但仍背着罪名。

凌晨两点,冉阿让醒了。旧恨和新愁在他的心里翻来倒去。

名师导读

“旧恨”和“新愁”使冉阿让夜不成寐,承接了上文,同时又为下文的偷银器做了铺垫。【承上启下】

他爬起来,拿起先头放在床上的短铁钎,右手握住那根钎,屏住呼吸,放轻脚步走向隔壁主教的卧房。

冉阿让用指尖推开门,他听到主教熟睡时均匀安静的呼吸。

冉阿让朝壁橱走去,他见钥匙在上面,便打开橱,拿出一篮银器,把银器放进布袋,跳过墙头逃了。

次日,马格洛大娘慌慌张张地向主教报告:“银器被昨天晚上那个人偷走了!”

主教柔声向马格洛大娘说:“首先,那些银器难道真是我们的吗?我占用那些银器已经很久了,那是属于穷人的。那个人是什么人呢?当然是个穷人了。”

马格洛大娘的惊慌失措和主教的柔声细语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主教对穷人的同情之心。【对比修辞】

正在这时,三个警察拎着冉阿让的衣领进来了。

主教跑上前去迎接冉阿让:“呀!您来了!我真高兴看见您。怎么!那一对银烛台,我也送给您了,您可以变卖200法郎。您为什么没有把那对烛台和餐具一同带去呢?”

冉阿让睁圆了眼睛,瞧着这位年高可敬的主教。

主教对警察说:“这些银器是我送给他的,你们误会了。”

听主教这么说,那些警察走了。

这时冉阿让感觉很复杂,有些晕眩。

主教走到他身边,低声向他说:“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您允诺过我,您用这些银子是为了成为一个诚实的人。”

冉阿让回忆不起他曾允诺过什么话。主教一字一字叮嘱他说:“冉阿让,我的兄弟,您现在已不是恶一面的人了,您是在善的一面了。我赎的是您的灵魂,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救出来,交还给上帝。”

名师导读

“一字一字叮嘱”写出了主教对冉阿让教诲的耐心,表现了主教的仁慈、博爱。【语言描写】

冉阿让离开了主教,逃也似的出了城。瞎跑了一早晨,没吃东西,也不知道饿。他被一大堆新的感触控制住了。他觉得自己怒不可遏,却又不知道怒从何来。说不出是受了感动还是受了侮辱,但是他记住了主教的名字:米里哀。当落日西沉时,他坐在一片荒凉的荆棘后面。

他忽然听到一阵欢乐的声音。他转过头,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穷孩子顺着小路走来,嘴里唱着歌,腰间插着一只摇琴,背上背着一只田鼠笼子。那孩子一面唱,一面又不时停下来,拿着手中的几个钱,做“抓子儿”游戏。孩子停在荆棘丛旁,没有看见冉阿让,他将一把钱抛起来,然后接住,他相当灵巧,每次都个个接在手背上。可是这一次他那个值40个苏的钱落了空,向荆棘丛滚了去,滚到了冉阿让的脚边。

运用“抛”、“接”等动词,写出了小孩的灵巧。【用词准确】

冉阿让一脚踏在上面。

孩子的眼睛追随着那个钱,他一点儿也不惊慌:“先生,我的钱。”

“你叫什么?”冉阿让说。

“小瑞尔威,先生。请您把我的那个钱还我。”

那孩子使劲推那只压在他的钱上面的铁钉鞋。“我要我的钱!我要我值40个苏的钱!”

冉阿让忽然站起来,脚仍旧踏在银币上,说:“你究竟走不走!”

那孩子吓坏了,从头到脚哆嗦起来,逃了,他拼命跑,不敢回头,也不敢叫。过了一会儿,那孩子不见了。

冉阿让哆嗦了一下,他忽然看见了那个值40个苏的钱。他急忙向那孩子逃跑的方向走去。他使出全身力气,吼出无比凄惨的叫声:“小瑞尔威!小瑞尔威!”

名师导读

这段话十分形象地写出了冉阿让良知被唤醒后的表现。【动作、神态描写】

他遇见一个骑马的神甫,问他见没见到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背着一只田鼠笼子。那神甫说没有看见。

冉阿让把那个值40个苏的钱和两个5法郎交给神甫。“给您的穷人。”他说。

名师伴你读

品读与赏析

读完这一章,我们了解了主人公冉阿让的不幸遭遇。从监狱出来之后他投宿多次被拒,旧恨和新愁使他故伎重演,偷了主教的银器,幸而得到主教的包容和感化,使他决心再创新生。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人们对冉阿让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出人性的善恶。冉阿让转变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其实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和好的引导。

学习与借鉴

1.设置悬念:冉阿让前后三次求宿都遭到拒绝,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那张纸上写的是关于他的什么内容?小说在故事情节的推移中不断设置着悬念,吸引着读者的阅读兴趣。

2.描写细腻:本章中涉及多个人物,作者综合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出人物的形象和品质。

3.运用对比:作者在文中多处运用对比,如社会的冷漠和主教的善良,在对比中更好地刻画出人物的形象,有利于主旨的表现。

同类推荐
  • 成功教师必知的22条军规

    成功教师必知的22条军规

    参考网络上很流行的“做教师的22条军规”的部分条款,结合新课程理念,以成功需要具备的素质为核心,参照国内外多位成功教师成长的案例,从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分为“看清自己的职业特点”、“拥有一颗平常心”、“策划让未来更精彩”、“受欢迎是给教师的一枚勋章”、“抓住细节,成就专业”、“关注就要让学生感受到”、“互动激发学生快乐的思考”、“彰显个性的教学创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等成功教师必知的22条“军规”。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是每位老师一直努力追求的,成功的教师都有相同的成功法则。
  • 追求灵动的品德课堂

    追求灵动的品德课堂

    本书所说的品德学科教学涵盖了本学科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是把重心落在了一至六年级这个阶段),主要指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品德学科教学活动,即品德学科的教师,根据国家品德学科教学标准,通过品德学科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使他们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责任感的教学过程。然而,当我们去认真观察品德学科教学现状的时候,我们的心是痛的。但或许因为痛,我们才更希望去寻找灵动的感觉。
  • 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作为一名教师,谁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谁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快乐地学习成长。那么,在课堂上靠什么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呢?怎样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呢?本DVD就会告诉你让课堂生动有趣的法宝,告诉你让课堂高效的精髓。手把手的教你,案例式的解读。
  • 快乐心灵的经典故事

    快乐心灵的经典故事

    并不是只有伟大的事情才能称之为经典。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是一种态度和状态。经典是在擦拭百叶窗时聆听一曲咏叹调,能使心灵愉悦的经典故事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 大学生幸福心理课

    大学生幸福心理课

    本书以心理健康知识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帮助大学生用更积极阳光的心态去追求幸福人生为目的,紧紧围绕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心理困惑,如自我成长、学习困惑、人际交往、情绪困惑、压力管理等,展开了系统的阐述。本书结合当前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新时代对个体积极心态,以及高心理素质的要求,通过“身边故事”“理论快线”“ 探索自我”“实训操练”“感悟成长”五大模块,突出心理课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环环相扣的内容设置,让大学生在实战体验中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热门推荐
  • 苏格兰牧羊犬

    苏格兰牧羊犬

    苏格兰牧羊犬儒雅高贵的气质让无数爱犬之人为之倾倒。那总是骄傲地高高昂起的头颅,是它永恒的标志。它们虽然高傲,但并不缺乏温柔的一面。电影中那只叫做莱西的苏格兰牧羊犬,面对主人,它是如此的温柔可心;面对险途,又是如此的坚韧刚强。从而它成为了所有人心中的银幕经典。如果你是苏格兰牧羊犬的主人,那么你是幸运的。因为会有这样一只犬,陪伴你度过美妙的十数年,它会用温暖的眼神一直注视着你,会用一生的挚爱与忠诚伴你左右。全书分为七章,第一章犬种整体介绍:第二章预备篇;第三章喂养篇;第四章家庭护理篇;第五章美容篇;第六章健康医疗篇;第七章训练篇。
  • cf穿越火线

    cf穿越火线

    穿越火线外衣下,是一本轻松爽快的都市文,请耐心、仔细的瞧一瞧……
  • 小儿惊癎门

    小儿惊癎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者至尊:念魂

    灵者至尊:念魂

    异度空间的精灵之气诞生的美丽女子,把自己交给了她爱的男人;背负家仇的少年努力让自己变强,为了父亲的冤仇,更是为了从异度空间的主宰空间之主“姆奈异”的手中夺回自己心爱的女人,为了自己的信念,用热血和神奇的念力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切,本书不黄,走的是轻松幽默的路线喜欢就收藏加推荐。灵者的世界充满着杀戮与血腥,热血肝胆的少年如何实现自己的宏图伟愿,如何一步步的变强,站在灵者世界的巅峰。让我们共同见证古岚的成长之路吧,让我们共同为他加油,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中国式管理的38个关键细节

    中国式管理的38个关键细节

    本书考察了现代企业管理的诸多方面,结合了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运用古代思想中的管理理论精华对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企业管理的诸多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见解。本书分别从企业战略实施、企业决策管理、企业文化造就、企业形象策划、企业用人之道、企业人文管理、企业管理机制、企业营销策略八个方面形象生动地做了讲解,希望本书有助于企业领导做好企业管理工作。发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运用古代思想精华,在不断深入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中国企业一定能够在企业管理上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之路。
  • 十年之后恶魔不再像天使

    十年之后恶魔不再像天使

    十年前,她和他在摩天轮上相识,他突然之间大发善心,要带她去他家。她欣然接受;十年前,他当着她的面,和另外一个女孩子跳舞。虽然她只是把他当做哥哥,但是,她还是希望他的第一支舞可以和她跳;十年前,她费尽心思做的礼物,他不在乎,当做垃圾;十年前,他知道她为了这个礼物有多么辛苦,但是,他还是不屑一顾。十年后,她费尽心思,下决心要找他报仇;十年后,当她准备报仇的时候,却猛然发现,自己爱上了他;十年后,当另外几位男生插进来的时候,她的心开始摇摆不定;十年后,当他不想理她时,却发现自己爱上了她;十年后,是他追她,她爱上他,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 故事集:999个故事

    故事集:999个故事

    那些年的999个小故事,超甜蜜的爱情感觉,超炫酷的心跳瞬间,你,准备好了吗?
  • 复仇吧,精灵公主!

    复仇吧,精灵公主!

    三个美丽的女孩,因为家里人的背叛而相遇,她们准备报仇,进入了恶魔岛,并发现了自己隐藏的能力……十年后,她们华丽回归,为报仇进入了圣樱学院,遇见了他们,她们和他们之间会擦出什么火花,她们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本书乃民国七年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国文讲义之汇编,撰写者分别为无锡钱基博、吴江薛凤昌、吴江沈昌直,时在戊午暑期,意在为初学者习国文辟一从入之门耳,三书于国文奥义、作法、根底各有侧重,惟指示大略,令习者得乎其法,明乎其径,优而游之一也,故名之。
  • 末世之红警天下

    末世之红警天下

    因为一场流星雨而引发的灾难,人们在末世中苦苦挣扎,赵云意外得到了红警系统,在能够自保之后,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犹豫的心书友会49717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