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26200000047

第47章 分三党廷臣构衅 备六礼册后正仪

却说司马光病殁以后,吕公著独秉政权,一切黜陟,仍如光意,进吕大防为中书侍郎,刘挚为尚书右丞,苏轼为翰林学士。轼奉召入都,仅阅十月,三迁清要,寻兼侍读;每入值经筵,必反复讲解,期沃君心。一夕值宿禁中,由中旨召见便殿,太皇太后问轼道:“卿前年为何官?”轼对道:“常州团练副使。”太皇太后复道:“今为何官?”轼对道:“待罪翰林学士。”太皇太后道:“为何骤升此缺?”轼对道:“遭遇太皇太后,及皇帝陛下。”太皇太后道:“并不为此。”轼又道:“莫非由大臣论荐么?”太皇太后又复摇首。轼惊愕道:“臣虽无状,不敢由他途希进。”太皇太后道:“这乃是先帝遗意,先帝每读卿文章,必称作奇才奇才,但未及进用卿哩。”轼听了此言,不禁感激涕零,哭至失声。士伸知己,应得一哭。太皇太后亦为泣下。哲宗见之对哭,也忍不住呜咽起来。十余岁童子,当作此状。还有左右内侍,都不禁下泪。大家统是哭着,反觉得大廷岑寂,良夜凄清。太皇太后见了此状,似觉不雅,即停泪语轼道:“这不是临朝时候,君臣不拘礼节,卿且在旁坐下,我当询问一切。”言毕,即命内侍移过锦墩,令轼旁坐,轼谢恩坐下。太皇太后问语片时,无非是国家政要。轼随问随答,颇合慈意,特赐茶给饮。轼谢饮毕,太皇太后复顾内侍道:“可撤御前金莲烛,送学士归院。”一面说,一面偕哲宗入内。轼向虚座前申谢,拜跪毕仪,当由两内侍捧烛导送,由殿至院,真个是旷代恩荣,一时无两。确是难得。

轼感知遇恩,尝借言语文章,规讽时政。卫尉丞毕仲游贻书诫轼道:“君官非谏官,职非御史,乃好论人长短,危身触讳,恐抱石救溺,非徒无益,且反致损呢。”轼不能从。时程颐侍讲经筵,毅然自重,尝谓:“天下治乱系宰相,君德成就责经筵。”因此入殿进讲,色端貌庄。轼说他不近人情,屡加抗侮。当司马光病殁时,适百官有庆贺礼,事毕欲往吊,独程颐不可,且引《鲁论》为解。谓:“子于是日哭则不歌。”或谓:“哭乃不歌,未尝云歌即不哭。”轼在旁冷笑道:“这大约是枉死市的叔孙通,新作是礼呢。”谐语解颐,但未免伤忠厚。颐闻言,很是介意。是不及乃兄处。轼发策试馆职问题有云:“今朝廷欲师仁宗之忠厚,惧百官有司,不称其职,而或至于偷。欲法仁宗之励精,恐监司守令,不识其意,而流入于刻。”右司谏贾易,右正言朱光庭,系程颐门人,遂借题生衅,劾轼谤讪先帝。轼因乞外调。侍御史吕陶上言:“台谏当秉至公,不应假借事权,图报私隙。”左司谏王觌亦奏言:“轼所拟题,不过略失轻重,关系尚小,若必吹毛求疵,酿成门户,恐党派一分,朝天宁日,这乃是国家大患,不可不防。”范纯仁复言轼无罪。太皇太后乃临朝宣谕道:“详览苏轼文意,是指今日的百官有司,监司守令,并非讥讽祖宗,不得为罪。”于是轼任事如故。

会哲宗病疮疹,不能视朝,颐入问吕公著道:“上不御殿,太皇太后不当独坐。且主子有疾,宰辅难道不知么?”越日,公著入朝,即问帝疾。太皇太后答言无妨。为此一事,廷臣遂嫉颐多言。御史中丞胡宗愈,给事中顾临,连章劾颐,不应令直经筵。谏议大夫孔文仲,且劾颐污下奸巧,素无乡行,经筵陈说,僭横忘分,遍谒贵臣,勾通台谏,睚眦报怨,沽直营私,应放还田里,以示典刑。诬谤太甚,孔裔中胡出此人?乃罢颐出管勾西京国子监。自是朝右各分党帜,互寻仇隙,程颐以下,有贾易、朱光庭等,号为洛党;苏轼以下,有吕陶等,号为蜀党。还有刘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等,与洛、蜀党又不相同,别号朔党,交结尤众。三党均非奸邪,只因意气不孚,遂成嫌怨。哪知熙丰旧臣,非窜即贬,除著名诸奸人外,连出入王、吕间的张璪、李清臣,亦均退黜。若辈恨入骨髓,阴伺间隙,这三党尚自相倾轧,自相挤排,这岂非螳螂捕蝉,不顾身后么?插入数语,隐伏下文。

文彦博屡乞致仕,诏命他十日一赴都堂,会议重事。吕公著亦因老乞休,乃拜为司空,同平章军国事。授吕大防、范纯仁为左右仆射,兼中书门下侍郎,孙固、刘挚为门下中书侍郎,王存、胡宗愈为尚书左右丞,赵瞻签书枢密院事。大防朴直无党,范纯仁务从宽大,亦不愿立党。二人协力佐治,仍号清明。右司谏贾易,因程颐外谪,心甚不平,复劾吕陶党轼,语侵文彦博、范纯仁。太皇太后欲惩易妄言,还是吕公著替他缓颊,只出知怀州。胡宗愈尝进君子无党论,右司谏王觌偏上言宗愈不应执政。前说不应有党,此时复因宗愈进无党论,上言劾论,自相矛盾,殊不可解。太皇太后又勃然怒道:“文彦博、吕公著亦言王觌不合。”范纯仁独辩论道:“朝臣本无党,不过善恶邪正,各以类分。彦博公著,皆累朝旧人,岂可雷同罔上?从前先臣仲淹,与韩琦、富弼,同执政柄,各举所知,当时蜚语指为朋党,因三人相继外调,遂有一网打尽的传言。本王拱辰语。此事未远,幸陛下鉴察!”随复录欧阳修朋党论,呈将进去。太皇太后意未尽解,竟出觌知润州。门下侍郎韩维,亦被人谗诉,出知邓州。太皇太后初欲召用范镇,遣使往征。镇年已八十,不欲再起,从孙祖禹,亦从旁劝止,乃固辞不拜。诏授银紫光禄大夫,封蜀郡公。元祐三年,病殁家中。镇字景仁,成都人,与司马光齐名,卒年八十一,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谥忠文。

越年二月,司空吕公著复殁,太皇太后召见辅臣,流涕与语道:“国家不幸,司马相公既亡,吕司空复逝,为之奈何?”言毕,即挈帝往奠,赠太师,封申国公,予谥正献。公著字晦叔,系故相吕夷简子,自少嗜学,至忘寝食,平居无疾言遽色,暑不挥扇,寒不亲火。父夷简早目为公辅,至是果如父言。范祖禹曾娶公著女,所以公著在朝,始终引嫌。尝从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在洛十五年,不事进取,至富弼致仕居洛,杜门谢客,独祖禹往谒,无不接见。神宗季年,弼疾笃,曾嘱祖禹代呈遗表,极论王安石误国,及新法弊害,旁人多劝阻祖禹,不应进呈,祖禹独不肯负约,竟自呈入,廷议却不与为难,赠弼太尉,谥文忠。富弼亦一代伟人,前文未曾叙及,故特于此处补出。哲宗即位,擢为右正言,避嫌辞职,寻迁起居郎,又召试中书舍人,皆不拜。及公著已殁,始任右谏议大夫,累陈政要,多中时弊。旋加礼部侍郎,闻禁中觅用乳媪,即与左谏议大夫刘安世,上疏谏阻,大旨:“以帝甫成童,不宜近色,理应进德爱身。”又乞太皇太后保护上躬,言甚切至。太皇太后召谕道:“这是外间的谣传,不足为信。”祖禹对道:“外议虽虚,亦应预防,天下事未及先言,似属过虑。至事已及身,言亦无益。陛下宁可先事纳谏,勿使臣等有无及的追悔呢。”恰是至言。太皇太后很是嘉纳。

既而知汉阳军吴处厚,上陈蔡确游车盖亭诗,意在讪上。台谏等遂相率论确,乞正明刑。有旨令确自行具析,刘安世等言确罪甚明,何待具析,乃贬确为光禄卿,分司南京。谏官尚以为罪重罚轻,啧有烦言。范祖禹亦上言确有重罪,应从严议。于是文彦博、吕大防等,拟窜确岭峤,独范纯仁语大防道:“此路自乾兴以来,荆棘丛生,近七十年,倘自我辈创行此例,恐四方震悚,转致未安。”大防乃不再言。越六日,又下诏再贬确为英州别驾,安置新州。纯仁复入白太皇太后道:“圣朝宜从宽厚,不应吹求文字,窜诛大臣。譬如猛药治病,足损真元,还求详察”蔡确罪大,诛之不得为过,纯仁亦未免太柔。太皇太后不从。会知潞州梁焘,奉召为谏议大夫,道出河阳,与邢恕相晤。恕言确有策立功,托焘入朝时声明。焘允诺,及入京,即据邢恕言入奏。太皇太后出谕大臣道:“皇帝是先帝长子,分所应立,确有什么策立功,似此欺君罔上,他日若再得入朝,恐皇帝年少,将为所欺,必受大害。我不忍明言,特借讪上为名,把他窜逐,借杜后患,这事关系国计,虽奸邪怨谤,我也不暇顾了。”司谏吴安诗与刘安世等,遂疏劾纯仁党确,吕大防亦言蔡确党盛,不可不治。纯仁因力求罢政,出知颍州。尚书左丞王存,本确所举,亦出知蔡州。胡宗愈已早为谏官所劾,罢尚书右丞。乃擢刘挚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苏颂为尚书左丞,苏辙为尚书右丞。会赵瞻、孙固,先后并逝,即进韩忠彦同知枢密院事,王岩叟签书枢密院事,复召邓润甫为翰林学士承旨。润甫曾阿附王、吕,出知亳州,至是被召,梁焘、刘安世、朱光庭等,连疏弹劾,俱不见报。焘等乃力请外补,竟出焘知郑州,光庭知亳州,安世提举崇福宫。文彦博因老疾致仕,右司谏杨康国奏劾苏辙兄弟,文学不正,贾易复入为侍御史,与御史中丞赵君锡,先后论轼。轼出知颍州,寻改扬州,易与君锡一并外用。刘挚峭直,与吕大防议论朝政,辄致龃龉。殿中侍御史杨畏,方附大防,遂劾挚结党营私,联络王岩叟、梁焘、刘安世、朱光庭等为死友,觊觎后福,且与章惇诸子往来,交通匪人。太皇太后即面谕刘挚,挚惶恐退朝,上章自辩。梁焘、王岩叟果上疏论救。太皇太后愈觉动疑,出挚知郓州,王岩叟亦出知郑州。嗣复召程颐入直秘阁,兼判西京国子监,为苏辙所阻,颐亦辞不就职。这便是三党交攻,更迭消长的情形呢。一语结束,可见上文并叙,寓有深意。

元祐七年,哲宗年已十七了,太皇太后留意立后,曾历采世家女子百余人,入宫备选。就中有眉州防御使兼马军都虞侯孟元孙女,操行端淑,秉质幽娴。太皇太后及皇太后两人,教以女仪,格外勤慎,因此益得两后欢心。时年十六,与哲宗年龄相当,即由太皇太后宣谕宰臣,略言:“孟氏后能执妇道,应正位中宫。惟近代礼仪,多从简略,应命翰林台谏给舍与礼官等,妥议册后六礼以闻!”这谕下来,那廷臣自有一番忙碌,彼斟古,此酌今,议论了好几日,方草定一篇仪制,呈入政事堂。吕大防等又详细核订;略行损益,再进慈览。太皇太后传旨许可,当由司天监择定吉日,准备大婚。先期数日,命尚书左仆射吕大防充奉迎使,尚书左丞苏颂充发策使,尚书右丞苏辙充告期使,皇伯祖高密郡王宗晟充纳成使,吏部尚书王存时王存复调入内用。充纳吉使,翰林学士梁焘充纳采问名使。六礼分司,各有专职,正使以外,且省副使,当以旧尚书省为皇后行第,先纳采问名,然后纳吉纳成告期。五月戊戌日,哲宗戴通天冠,服绛纱袍,临轩发册,行奉迎礼。百官相率入朝,吕大防等首先趋入,东西鹄立。典仪官奉上册宝,置御座前。大防率百官再拜,乃由宣诏官传谕道:“今日册孟氏为皇后,命公等持节展礼!”大防等又复拜命,典仪官捧过册宝,交与大防。大防接奉册宝,复率百官再拜。宣诏官又传太皇太后制命道:“奉太皇太后制,命公等持节奉迎皇后!”大防等拜辞出殿,即至皇后行第,当有傧介接待,导见后父。大防入内宣制道:

礼之大体,钦顺重正。其期维吉,典图是若。今遣尚书右仆射吕大防等以礼奉迎,钦哉维命!

后父跪读毕,敬谨答道:

使者重宣中制,今日吉辰备礼,以迎蝼螘之族,猥承大礼,忧惧战悸,钦率旧章,肃奉典制。

答罢,即再拜受制。于是保姆引皇后登堂,大防等向后再拜,奉上册宝。后降立堂下,再拜受册,当由内侍接过册宝,转呈与后。大防等退出,后升堂。后父升自东阶,西向道:“戒之戒之!夙夜无违命!”语已即退。后母进自西阶,东向施衿结帨,并嘱后道:“勉之戒之!夙夜无违命!”后乃出堂登舆,及出大门,大防等导舆至宣德门,百官宗室列班拜迎,待后入门,钟鼓和鸣,再入端礼门,穿过文德殿,进内东门,至福宁殿,后降舆入次小憩。哲宗仍冠服御殿,尚宫引后出次,谐殿阶东西向立。尚仪跪请皇帝降座礼迎,哲宗遂起身至殿庭中,揖后入殿,导升西阶,徐步入室,各就榻前并立。尚食跪陈饮具,帝、后乃就座。一饮再饮用爵,三饮用卺,合卺礼成。尚宫请帝御常服,尚寝请后释礼服,然后入幄,侍从依次毕退。是夜龙凤联欢,鸳鸯叶梦,毋庸细述。历叙礼节,见得哲宗册后,格外郑重,为下文被废反笔。次日朝见太皇太后、皇太后,并参皇太妃,一如旧仪。越三日,诣景灵宫行庙见礼,归后再谒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语哲宗道:“得贤内助,所关不小,汝宜刑于启化,媲美古人,方不负我厚望了。”及帝、后俱退,太皇太后叹息道:“此人贤淑,可无他虞,但恐福薄,他日国家有事,不免由她受祸哩。”既知孟后福薄,何必定要册立,此等处殊难索解?大婚礼成,宫廷庆贺兼旬,才得竣事。惟孟后容不胜德,姿色不过中人,哲宗少年好色,未免心怀不足,可巧御侍中有一刘氏女,生得轻秾合度,修短适宜,面滟滟若芙蓉,腰纤纤如杨柳,夷嫱比艳,环燕输姿,哲宗得此尤物,怎肯放过?便教她列入嫔御,进封婕妤,这一番有分教:

贯鱼已夺宫人宠,飞燕轻贻祸水来。

看官欲知后事,且待下回表明。

朋党林立,为国家之大患,不意于元祐间见之。元祐之初,高后垂帘,群贤并进,此正上下泰交,拔茅汇征之象。且熙丰时各遭摈斥,同病相怜,一朝遇主,携手入朝,乐何如之?奈何程、苏交哄,洛、蜀成嫌,二党倾轧之不足,而复有所谓朔党者,与之鼎足而三耶?然则元祐诸君子,殆不能辞其过矣。若夫册后一事,已成常制,本书于前后各文,俱不过数语而止,独于孟后之立,纪载从详。盖自有宋以来,惟哲宗册立孟后,仪文特备,高后恐哲宗年少,易昵私爱,故特隆之以六礼,重之以宰执大臣,且亲嘱之曰:“得贤内助,所关非细。”是其为哲宗计者,至周且挚,初不意后之竟背前训也。《宋史》中曾大书曰:“始备六礼立皇后孟氏,正为后文废后反照。”故本书亦不敢从略,所以存史意也。

同类推荐
  • 黄金

    黄金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红衫

    红衫

    宇宙,人类最后的疆界。无畏号,星际联盟的旗舰,赫赫有名的英雄舰艇。它在宇宙中执行着一项项伟大的任务,探索新世界,寻找新文明,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宇宙洪荒。对于这一切,刚被调去舰上的低级军官达尔感到既光荣又兴奋……直到他发现:(1)每一次看似寻常的外勤任务,都免不了要遇到匪夷所思的危险;(2)飞船的舰长、首席科学官还有帅气的领航员总能戏剧化地幸存下来;(3)但很不幸,毫无例外,至少有一名军衔较低的船员会在任务中死去。为了拯救自己,为了不让下一次外勤任务成为自己的人生谢幕,达尔和他的伙伴们展开了一场疯狂又惊心动魄的冒险。
  • 夜妆

    夜妆

    郁春带着对现实的不满但是又无可奈何的几近绝望的心情在夜晚乘坐火车做一次没有目的地的旅行,看到同一个车厢的一个男人,回想过往的种种;这个男人的一切都让郁春感到似曾相识,往事的回忆里有着大学时代与尹剑初的甜蜜恋情;而清醒的现实里,有着与丈夫周一洲的生活的种种;而在眼前的浓浓夜幕里,火车没有尽头的向前驶进。这是付秀莹的《夜妆》:细腻而不显繁琐,句句敲击着人的心灵世界。
  • 北漂爱情故事

    北漂爱情故事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群为了生存和理想来首都北京打拼的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和工作的故事,他们每个人身上发生的故事也许在每一个北漂人身上也都曾发生过,是一部令人深思,能够引起北漂群体共鸣的长篇小说。他们的故事绝不是个案,是每个北漂人都曾经历过的故事,必然引起1000万北漂的共鸣!
  • 乌纱

    乌纱

    一个草根百姓成为一名县长,他是如何面对百姓的疾苦的?又是如何面对官员的腐败的?小说着力刻画了主人公通过一系列护民、维民事件,在人与人之间的纠缠和争斗中,生动细腻地展示了对信念、事业、良心所表现出的激情,以及对丑恶和腐败的滋生,作了深刻的鞭苔和昭示。
热门推荐
  • 绝代异能

    绝代异能

    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身患白血病,成为班级的吊车尾。他不想父母为他治病倾家荡产,因而选择隐瞒病情。老师的不解,父母的冷眼,让他倍感心酸苦楚。一次的舍己救人,让他意外开启了异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这算什么……还有无限的恢复能力,无限的进化能力……熟女御姐,百变萝莉,有外冷内热的完美警花,还有温柔体贴的知己红颜……这个时代,注定是郑小池的时代。请关注《绝代异能》
  • 你的小学六年

    你的小学六年

    审视那些充斥在教育中的谎言,除了问题本身都不是问题。
  • 武道天星

    武道天星

    烈焰、玄冰、闪电、晶化……每一种超能力都能让凡人成为强者。声波控制、粒子操纵、原子崩坏……每一种异能都足以焚城裂世。这是一个武道争霸、异能为尊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武道与超能力结合,异能与武技的碰撞。(ps:这是一群年轻人为梦想而战的故事,他们不是为了变强而变强,而是为了撑起别人的天空,才会选择放手一搏。)—————————————————经鉴定,作者才华横溢,文思如尿崩,泉涌不绝。为人有梦想,有坚持,赋予作品真挚的感情,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猪脚之身。综上,此男可托付终身,此书可加入书架,此文值得细细品读~(萌龙鉴定所)
  • 少年,笑一下

    少年,笑一下

    曾有人问陌小北,你后悔遇到李航泽吗?陌小北笑了笑,眼里充斥着未知的神色“我最庆幸的就是在我的记忆里有了他,如果在让我重活一次,我会后悔让唐子翊走,会后悔答应同意顾麒和他在一起,但,我绝不会后悔遇到李航泽,并像飞蛾扑火般爱上他。”也许,这就是命,命中注定了陌小北,李航泽,唐子翊,陌小楠,顾麒几个人的人生,不会平淡
  • 乱世女王:十年沉渊

    乱世女王:十年沉渊

    谢开言是南翎国谢族的预备族长,因疚爱上了白衣王侯叶沉渊,自愿脱离世族,入华朝做氓隶小民。刑律堂族叔谢飞得知后大发雷霆,将她流放到西北边境。娇惯的开言忍受三十刑杖之苦,穿过荒漠渡过百花毒瘴,遍体鳞伤来到叶沉渊面前。此后,南翎国与华朝发生战乱,谢族在一夕之间被覆没殆尽,谢开言下落不明。叶沉渊历经十年艰苦重整华朝势力,手拥兵权自立为太子,离九五之尊只差一步。正值他迎娶理国公主前期,有“炼渊”之称的苦寒极地传来消息——有人炸开了冰川底层,放出了被他囚禁在冰墙里长达十年的谢开言……
  • 爱情全能高手

    爱情全能高手

    谁年轻的时候没爱过一个人渣?牧野是首都市区赫赫有名的太子爷;他是长相妖孽的纨绔子弟,嚣张霸道,自私自利,游在花丛,片叶不沾身。格桑只是首都市区贫民窟的普通穷酸女;只有150CM的平胸小萝莉,因为智商200和囊括了国际不少大奖的荣誉,有幸的成个圣地学院的特招生一枚。他们的孽缘因一条手链,埋下了种。为寻找自己不慎遗失的手链,格桑在圣地学院里到处乱窜,却意外的撞见了香艳场面,自此纠缠不清。6年后的再遇,他们能从迷途的泥沼里挣脱出来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性烟火

    女性烟火

    女作家空灵和她出狱的诗人丈夫来“西部一线天”采风时已是第二年的秋天。第二年的秋天是个什么样的秋天呢?这真是个硕果累累的秋天。这个秋天埋葬了很多往事,又开始了很多新的故事。
  • 英雄联盟之死神轩

    英雄联盟之死神轩

    是游戏还是现实?是人还是虚拟人物?轩抬起头看了看天空,管他呢,活下去就好了。
  • 寻觅风

    寻觅风

    寻觅真理,感受氤氲于字里行间的微智慧。承认谬论,思考聊以慰藉的求知心。
  • TFBOYS之青春恋爱季

    TFBOYS之青春恋爱季

    这是一本关于tfboys的小说,有兴趣的朋友过来看,不喜欢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