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26200000030

第30章 刘太后极乐归天 郭正宫因争失位

却说天圣六年,同平章事张知白卒。越年,参知政事鲁宗道亦殁。知白,沧州人,虽历通显,仍清约如寒士,所以殁谥文节。宗道,亳州人,生平刚直嫉恶,殁谥简肃。刘太后亦亲临赐奠,称为遗直,嗟悼不置。宋史称刘为贤后,职是之故。曹利用举荐尚书左丞张士逊,入为同平章事。既而利用从子曹汭,为赵州兵马监押,偶因酒醉忘情,竟身着黄衣,令人呼万岁。事闻于朝,遂兴大狱,毙杖下,利用亦为内侍罗崇勋所谮,发交廷议。张士逊奏对廷前,谓:“此事系不肖子所为,利用大臣,本不相与。”太后怒道:“你感利用恩,应作此说。”王曾又进奏道:“这事与利用无干。”太后复语王曾道:“卿尝言利用骄横,今何故替他解释?”曾答道:“利用素来恃宠,所以臣有微辞,今若牵连侄案,说他为逆,臣实不敢附和。”太后意乃少解,乃罢利用为千牛卫将军,出知随州。张士逊亦罢职。利用出都,复坐私贷官钱罪,安置房州。罗崇勋再遣同党杨怀敏,押利用至襄阳驿,恶语相侵。利用气愤交迫,竟至投缳自尽。原来利用自通好契丹后,以讲和有功,累蒙恩宠,平素藐视内侍,遇有内降恩典,辄力持不与,因此结怨宦官,至遭此祸。死非其罪。宋廷遂任吕夷简同平章事,夏竦、薛奎参知政事,姜遵、范雍、陈尧佐尧叟弟。为枢密副使,惟王曾任职如故。

先是太后受册,拟御大安殿,受百官朝贺,曾力言不可。及太后生日上寿,复欲御大安殿,曾又不可。太后勉从曾议,均就便殿供帐,当即了事。太后左右姻家,稍通请谒,曾更多方裁抑。太后心滋不悦,但不好无故发作,只得再三含忍。不意天圣七年六月间,天大雷雨,电光乱掣玉清昭应宫内,竟射入一大个火团,四处爆裂,霎时间裂焰飞腾,穿透屋顶。卫士慌忙赴救,用水扑火,偏偏水入火中,好似火上浇油,越扑越猛,烈烈轰轰的烧了一夜,竟将全座琳宫玉宇,变成一片瓦砾荒场,只剩得长生崇寿二小殿,岿然尚存。天书已经殉葬,供奉处原可不必,一炬成墟,要算皇天有眼。太后闻报,传旨将守宫官吏,系狱抵罪;一面召集廷臣,向他流泪道:“先帝竭尽心力,成此巨宫,一夕延烧几尽,如何对得住先帝?”枢密副使范雍抗声道:“如此大宫,遽成灰烬,想是天意,非出人事,不如将长生、崇寿二殿,亦一律拆毁,倘因二殿尚存,再议修葺,不但民力不堪,就是上天亦未必默许哩。”中丞王曙,亦言是天意示戒,应除地罢祠,上回天变,司谏范讽且言:“与人无关,不当置狱穷治。”乃下诏不再缮修,改二殿为万寿观,减轻守宫诸吏罪,并罢废诸宫观使。惟对着首相王曾,竟说他燮理无功,罢免相职,且令他出知青州。宋自仁宗以前,宰辅稍有微嫌,免职外迁,多为节度使,曾以首相罢知州事,乃是少见少闻,这可知刘太后的心理呢。

又过一年,仁宗年已逾冠,秘阁校理范仲淹,请太后还政。疏入不省,反将仲淹出判通州。翰林学士宋绶,请令军国大事,及除拜辅臣,由皇上禀请太后裁夺,余事皆殿前取旨。这数语又触忤太后,出绶知应天府。会仁宗改元明道,经过月余,生母李氏病剧,才由顺容进位宸妃。她自仁宗为刘后所攘,始终不发一言,平时安分自守,未尝示异。宫中咸惮刘太后,哪个敢泄露前事;所以仁宗年龄日长,仍视刘太后为母,并不自知为李氏所生。及李宸妃殁后,刘太后欲用宫人礼治丧,移棺出外,吕夷简独入奏道:“闻有宫嫔薨逝,如何未闻内旨治丧?”太后矍然道:“宰相亦干预宫中事么?”夷简答道:“臣待罪宰相,事无大小,均当预闻。”太后不悦,遽引帝入内;须臾复出,独立帘下,怒容可掬道:“卿欲离间吾母子么?”夷简不慌不忙,竟毅然奏对道:“太后不顾念刘氏,臣不敢多言。若欲使刘氏久安,宸妃葬礼,万难从轻。”夷简此奏,仍是为太后计。太后性究灵敏,一闻此言,不禁点首。有司奉太后意旨,只上言本年岁月,不利就葬。夷简又道:“葬即未利,殓应加厚;宫中举哀成服,择地暂殡,难道也不可行么?”太后乃语夷简道:“卿且退,我知道了!”言已趋入。内侍押班罗崇勋,亦欲随进,夷简竟将他扯住道:“且慢!烦申奏太后,宸妃当用后服成殓,且把水银满盛棺内,他日勿谓夷简未曾道及,致贻后悔。”崇勋允诺,入白太后。太后令如言照行,停柩洪福寺中。

既而宫中失火,诏群臣直言阙失,殿中丞滕宗谅,秘书丞刘越,均请太后还政,借赎天谴,两疏俱不见报。翌年春季,太后欲被服天子衮冕,入祭太庙,参政薛奎进谏道:“太后若御帝服,将用什么拜礼?”太后不从,竟戴仪天冠,着衮龙袍,备齐法驾,至太庙主祭。皇太妃杨氏,皇后郭氏随从。太后行初献礼,拱手上香,皇太妃亚献,皇后终献。礼毕,群臣上太后尊号,称为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祭毕归宫,感寒成疾。仁宗为征天下名医,诣京诊治,终归无效,逾月竟薨。年六十五,谥章献明肃。旧制后皆二谥,称制加四谥,实自刘太后为始。刘太后临朝十一年,政令严明,恩威并用,左右近侍,不稍假借,内外赐与,亦有节制。三司使程琳,尝献武后临朝图,太后取掷地上道:“我不作此负祖宗事。”是鱼头参政一奏之功。漕使刘绰自京西还都,奏言:“在庾储粟,有羡余粮千余斛,乞付三司!”太后道:“卿识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否?他四人曾进献羡余否?”绰怀惭而退。至太后晚年,稍进外家,宦官罗崇勋、江德明等,始乘间窃权,所有被服兖冕等事,多由罗、江二竖,怂恿出来。至太后弥留,口不能言,尚用手牵扯己衣,若有所嘱。仁宗在旁瞧着,未免怀疑,送终以后,出问群臣。参政薛奎即答道:“太后命意,想是为着兖冕呢。若再用此服,如何见先帝于地下?”随机进言,是薛奎通变处。仁宗乃悟,遂用后服为殓。且因太后遗嘱,尊杨太妃为皇太后,同议军国重事。

御史中丞蔡齐,入白相臣道:“皇上春秋已富,习知天下情伪,今始亲政,已嫌太晚,尚可使母后相继称制么?”吕夷简等终未敢决,适八大王元俨入宫临丧,闻知此事,竟朗声道:“太后是帝母名号,刘太后已是勉强,尚欲立杨太后吗?”夷简等面面相觑,连仁宗都惊疑起来。元俨道:“治天下莫大于孝,皇上临御十余年,连本生母尚未知晓,这也是我辈臣子,未能尽职呢。”得此一言,足为宸妃吐气。仁宗越加惊诧,便问元俨道:“皇叔所言,令朕不解。”元俨道:“陛下是李宸妃所生,刘、杨二后,不过代育。”仁宗不俟说毕,便道:“叔父何不早言?”元俨道:“先帝在日,刘后已经用事,至陛下登基,四凶当道,内蒙外蔽,刘后又讳莫如深,不准宫廷泄露此事。臣早思举发,只恐一经出口,谴臣尚不足惜,且恐有碍皇躬,并及宸妃。臣十年以来,杜门养晦,不预朝谒,正欲为今日一明此事,谅举朝大臣,亦与臣同一观念。可怜宸妃诞生陛下,终身莫诉,就是当日薨逝,尚且生死不明,人言藉藉呢。”《宋史·李宸妃传》,燕王入白仁宗陛下为宸妃所生。又《宗室诸王列传》,德昭、元俨各封燕王,是时当为元俨无疑。俗小说中,乃说宸妃被逐,由包拯访闻,后来迎妃还宫,刘后自尽,至有断太后打黄袍诸戏剧,种种妄诞,诬古实甚。仁宗闻言,忍不住泪眦荧荧,复顾问夷简道:“这事可真么?”夷简答道:“陛下确系宸妃诞生,刘太后与杨太妃,共同抚育,视若己子,宸妃薨逝,实由正命,臣却晓明底细,今日非八大王说明,臣亦当待时举发呢。”夷简亦多狡诈,故摹拟口吻,适肖生平。仁宗至此,竟大声悲号,即欲赴宸妃殡所,亲视遗骸。夷简复奏道:“陛下应先顾公义,后及私恩。且刘太后与杨太妃,抚养圣躬,恩勤备至,陛下亦当仰报哩。”仁宗只是哀恸,不发一言。元俨语夷简道:“杨太妃若尊为太后,李宸妃更宜尊为太后了。”夷简乃转白仁宗,仁宗略略点首,当即议定杨太妃尊为太后,删去同议军国事一语。李宸妃亦追尊为太后,谥曰章懿。一面为刘太后治丧,一面连日下诏,责躬罪己,语极沉痛。既而仁宗幸洪福寺,祭告宸妃,并易梓宫,但见妃面色如生,冠服与皇后相等,水银之效。乃稍稍心慰。还宫后私自叹息道:“人言究不可尽信呢。”自是待刘氏如故。刘美一家,应感谢夷简不置。惟召还宋绶、范仲淹,放黜内侍罗崇勋、江德明,罢修寺观,裁抑侥幸,中外称颂新政,有口皆碑。

吕夷简揣摩时事,条陈八议:(一)议正朝纲。(二)议塞邪径。(三)议禁货赂。(四)议辨佞壬。(五)议绝女谒。(六)议疏近习。(七)议罢力役。(八)议节冗费。说得肫诚恳切,语语动人。仁宗大为感动,遂召夷简入商,拟将张耆即张旻改名。夏竦、范雍、晏殊等尽行罢职。惟姜遵已殁,不在话下。夷简自然如旨。越日复入朝押班,但听黄门宣诏,除张耆等依次免职外,着末又有数语云:“同平章事吕夷简,着授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这数语似天上迅雷,不及掩耳,惊得夷简似醉似痴,不知为何事许旨,致遭此谴?一时不及问明,只好领旨告退。还第后四处探听,无从侦悉,嗣托内侍副都知阎文应密查,方知事出郭后,不觉愤恨异常。看官欲究明此事原因,由小子补叙郭后历史,以便先后贯通。郭后为平卢节度使郭崇孙女,与石州推官张尧封女,先后入宫。尧封即尧佐弟。天圣二年,拟册立皇后,仁宗因张女秀慧,欲选正中宫,刘太后不以为然,乃改立郭后。后虽得立,不甚见亲。这次偏冤冤相凑,由仁宗步入中宫,与郭后谈及夷简忠诚,并言把从前谄附太后诸人,一并罢斥。郭后本未与夷简有嫌,独随口相答道:“夷简何尝不附太后,不过机巧过人,善能应对,所以得瞒过一时呢。”却是真话。仁宗听了,不觉也动疑起来,因不令中书草制,竟手诏罢免夷简,复召李迪入相,用王随参知政事,李咨为枢密副使,王德用佥书枢密院事。

不到数月,由谏官刘涣疏陈时事,内有“臣前请太后还政,触怒慈衷,几投四裔,幸陛下纳吕夷简言,察臣愚忠,准臣待罪阙下。臣受恩深重,故不避斧钺,渎陈一切”云云。仁宗览奏,记起前事,又以夷简为忠,后言非实,因复召还夷简,再令为相。且擢刘涣为右正言。涣与夷简,明是串通一气。又命宋绶参知政事,王曙为枢密使,王德用、蔡齐为副使。夷简再入秉政,日伺后隙,可巧宫中有两美人,一姓尚,一姓杨,均邀宠眷。郭后未免怀妒,常与两美人相争。一日,后与尚氏,同在仁宗前侍谈,两语未合,又起口角。尚氏恃宠成骄,不肯让后,居然对詈起来。郭后愤极,也不管什么礼节,竟上前动手,批尚氏颊。一骄一莽,厥罪维钧。尚氏当即悲啼,后尚不肯干休,还要再批数下。仁宗看不过去,起座拦阻,谁意郭后手已击来,尚氏闪过一旁,反中仁宗颈上,指尖锐利,掐成两道血痕。惹得仁宗恼起,诃斥郭后数语,引尚美人出还西宫。尚美人装娇撒赖,益发激动帝怒。内侍阎文应,本与夷简友善,夷简正托他寻隙,遂入奏仁宗道:“寻常民家,妻尚不能凌夫,况陛下贵为天子,乃受皇后欺凌,还当了得。”仁宗半晌无言。文应又道:“陛下颈上,血痕宛然,请指示执政,应该若何处置?”仁宗迭受激动,便愤然道:“你去召吕宰相来!”文应通报夷简,夷简立刻趋入,向御座前请安。仁宗指示颈痕,并述明底细。夷简道:“皇后太属失礼,不足母仪天下。”仁宗道:“情迹殊属可恨,但废后一事,却亦有干清议。”夷简道:“汉光武素称明主,为了郭后怨怼,竟致坐废,况伤及陛下颈中,尚得说是无罪么?”引东汉郭后为证,绝妙比例。大约郭家女儿,是祖传的泼辣货。仁宗乃决计废后,复与夷简商得一策,只称后愿修道,封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居长宁宫,并敕有司不得受台谏章奏。中丞孔道辅,与谏官范仲淹、孙祖德、宋庠、刘涣,御史蒋堂、郭劝、杨偕、马绛、段少通等,联名具疏,入呈不纳。乃同诣垂拱殿,俯伏同声道:“皇后乃是国母,不应轻废,愿待召赐对,俾尽所言。”说了数声,但见殿门紧闭,杳无消息。孔道辅忍无可忍,竟叩镮大呼道:“皇后被废,累及圣德,奈何不听台臣言?”俄闻门内传旨,令至阁中与宰相答话。道辅等乃起至中书,见夷简已经待着,便语夷简道:“大臣服事帝后,犹人子服事父母一般,父母不和,只可谏止,奈何顺父出母呢?”夷简道:“后伤帝颈,过已太甚,且废后亦汉、唐故事,何妨援行。”道辅厉声道:“大臣当导君为尧、舜,怎得引汉、唐失德事,作为法制?”夷简不答,拂袖径入。道辅等乃退去。翌日,昧爽入朝,拟留集百官,与夷简廷争。甫到待漏院,即闻有诏旨下来,略言:“伏阁请对,盛世无闻,孔道辅等冒昧径行,殊失大体。道辅着出知泰州,仲淹出知睦州,祖德等罚俸半年,以示薄儆。自今群臣毋得相率请对”云云。道辅等乃嗟叹数声,奉旨而去,于是废后之议遂定。小子有诗咏此事道:

废后只因嫡庶争,宫廷构衅失王明。

当年若得刑于化,樛木何由不再赓?

郭后既废,尚、杨二美人,益得宠幸,轮流伴寝,几无虚夕,累得仁宗生起病来,下回再行分解。

刘太后生平,有功有过,据理立说,实属过浮于功。垂帘听政,本非宋制,而彼独创之;衮冕为天子之服,彼何人斯,乃亦服之。设当时朝无忠直,不善规谏,几何而不为武后耶?史官以贤后称之,过矣。八大王元俨,为仁宗叙明生母,声容并壮,岂吕夷简等可望项背?宜其传诵至今。俗小说中误为德昭,又何其谬欤?郭后误批帝颈,不为无过,然试问仁宗当日,何以宠幸二美人,致有并后匹嫡之嫌乎?夷简挟怨,同谋废后,酿成主上之过举,史犹目为贤相,抑亦过谀。经本回一一揭出,事实既真,褒贬悉当,较之读史,功过半矣。是谓之良小说!

同类推荐
  • 侦探思维游戏:插图版3

    侦探思维游戏:插图版3

    据科学家研究得出:人脑中有2000亿个脑细胞,可储存1000多亿条信息,思想每小时游走300多公里,拥有超过100兆的交叉路线,平均每小时产生4000种思想,是世界上最精密、最灵敏的器官。爱因斯坦、牛顿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超凡的想象力靠的是长期不懈的培养和锻炼。《看图推理:侦探思维游戏3》并非是枯燥乏味的习题,而是有趣好玩的推理游戏。要破解书中的各种谜题,读者除了拥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必须细心寻找各种足丝马迹,认真分析,假设推理,最终才能破解它。通过这个过程中,读者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分析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 高平作家丛书:风雨山村

    高平作家丛书:风雨山村

    这是一部描述20世纪90年代后期太行山上一个小山村因煤矿引发的种种矛盾的现实主义乡村小说。
  • 婚姻的不等式

    婚姻的不等式

    于蓝想过一千种结婚的可能,唯独没想过闪婚。何青想过一万种抛弃女人的方式,唯独没想过要结婚。可是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竟然奇迹般地走到了一起,并且他们就要结婚了。当于蓝发现爱情和婚姻根本不对等时,她迷惘过,伤心过,失落过,绝望过……她记得马晓妮曾说过:“结婚,无非是为了更好的各取所需。”后来,她才真正的明白:结婚,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各取所需,它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繁华落尽,平淡是真。或许,这就是家!一种心灵的归属感!
  • 爱情细节

    爱情细节

    首次从心理和人性弱点角度重新诠释婚外恋,小说讲述了一段饮食男女的婚外情。当中有算计、有真情、有痛苦、有欢愉,题材俗而又俗,手法却是全新的。这里没有所谓的道德评价,没有惯见的激情缠绵,有的是男女主人公之间探幽入微的心灵碰撞,纤毫毕现的生活场景。笔法轻灵婉转而不失通透,叙事如行云流水,开阖有度,语言娟秀雅致间杂着看破人情世事的幽默,读来让你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 情欲抗体

    情欲抗体

    “情感心灵天后级作家”、“悲情风格的都市言情作家”双人鱼最有冲击力的小说。乔诺十岁遭遇父母婚变;母亲遭受羞辱,欲与乔诺服毒自尽;乔诺侥幸保命,去了瑞典;十年后,父亲病危,乔诺回国,邂逅陆宇,她用蔷薇般的芬芳诱惑他;一切如她所愿,她却身陷其中,原来她对他不仅是诱惑。她能否全身而退?当那首沧桑的情歌又唱起时,她绝望地听到自己的心对他说:我在这里!
热门推荐
  • 乘龙攀天

    乘龙攀天

    元始龙祖开创山海,如意宝珠光芒尘封。易术少年天生残疾,百日筑基苦难修武。两大势力夹缝求生,青梅竹马为爱挺身。祖师附体冲破孤境,因缘际会乘龙攀天。
  • 恶魔之城

    恶魔之城

    试想某一天,当那些藏在暗处的恶灵门突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时候,开始攻击我们人类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事业受挫的崔书叶以及他精神即将面临崩溃的儿子,意外的成为了保护我们的恶灵猎手的时候,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而当他们站在恶灵这一边的时候,我们的世界又将遭受到怎样的危机?这是一部都市小说,也是一部恐怖小说,更是一部奇幻小说。
  • 暴世征战

    暴世征战

    (这个大概类似于穿越火线里的个人战,如有不好,请见谅。)前几年,爆发了一场因病毒引起的丧尸狂潮,好不容易因为我的父亲和他的兄弟们而平静下来。过今年后,他们走了,我刚好十八岁,我浑浑噩噩的过了几天后。这个世界,又乱了,因为人性的丑恶,我就此踏上了我父亲的旧路。这个暴力的暴世就此疯狂!
  • 随身未来空间

    随身未来空间

    一颗珠子,知未来,在经历了自己的一生之后,果断的选择了拜师学艺!医术、谋划、武功、口才、琴艺、舞蹈、就连美容都学了个遍!一次失败的赚钱,让她从此踏上注定不凡的一生……
  • 晚忆十年微风

    晚忆十年微风

    很多年以后,褚南乔笑意吟吟:“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就觉得你好高冷,后来才发现并不是。”第一次见面时,褚南乔正想跟发小出去吃烧烤,而褚父不允许。正当她气鼓鼓的准备上楼时,乔牧就这样和他父亲出现了,乔牧看着小小的褚南乔,第一次有了异样的感觉。但是仍然由于平时不喜欢说话的习惯,愣是一个字没说。乔牧温和的笑笑:“不对,我跟你第一次见面比这还要早。你不知道罢了。”那时候他刚放学回来,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正蹲在路边,温柔的喂着流浪小狗。他就那样安静的站了几分钟,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褚南乔:“原来你蓄谋已久!”乔牧:“管这么多干嘛,我喜欢你是真的。”
  • 惑情

    惑情

    “女人是我的宗教”,在有限的青春里,我不停地去追逐那生命里奢侈的爱情,不曾料到:一段情,一道伤,真心付出却始终没有一个结果。我不懂,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够在一起?爱了,恨了,相爱的人也就散了;哭了,累了,两颗心同时都碎了;飘摇了,动荡了,似乎终于解脱了;坚强了,振作了,最后还是分别了……冰雪聪明的乔敏,善良美丽的雨心,妩媚动人的姚洁,娇小可爱的若雪,到底谁才是我的归宿?在这物欲横流的大都市,曾经相爱的两个也许早就迷失在欲望的另类国度。
  • 网游之冰与火

    网游之冰与火

    李凡幸运地被选中进入到真实生存游戏《魔幻世界》之中,从开始了一段奇幻的游戏世界真实生存体验之旅。遍野的魔兽,耀眼的魔法技能,凶残的Boss,重情重义的兄弟,琳琅的物品,拉风的装备,六大种族,九大职业,在这个充满魔幻的世界里,你将会领略到寒冰刺骨烈火焚身冰与火的击撞火树银花般的绽放《网游之冰与火》且看一个平凡法师如何运用冰火元素在魔幻世界啸傲九天!读书交流群:280635412
  • 重活一年

    重活一年

    叶欢,济国上市公司XRON的人事总监,年仅28岁。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令他锒铛入狱,最后被挚友毒死狱中!但是他至死都不明白这场变故的原因,以及为什么挚友会杀死自己?带着无尽的屈辱和愤怒,叶欢重生了。他重生在灾难发生的前夕,重生在一年前!叶欢得到了重活一年的机会,但是他能够改变这即将要发生的一切吗?新书已完本,请放心阅读。
  • 从六场出发(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从六场出发(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小说讲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东北林场“六场”里三个结拜少年从小到大各自不同的命运,进而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六场的时代变迁。小说分为十个章节,前半部分写六场:纯美、烂漫、如梦如幻。当现代文明入侵这块淳朴大地时,在大时代背景下,故事的主人公们走上了一条“走出林场”的现实之路。后半部分侧重现实的残酷、都市的荼蘼、压抑与迷失,进而前后形成对比,最终诠释出“抵达”还是“出发”?精神层面的前行与出发、抵达与归宿成了作品最终试图寻找的所在。
  • THE MASTER OF MRS

    THE MASTER OF M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