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16400000019

第19章 缪凤林、张荫麟、李源澄、吕思勉讲秦汉史(8)

董仲舒的办法,与贾、晁不同者有两点,一是既不能彻底均富,也要不使过于悬殊。二是尊重奴婢的人格。盖贾、晁大体沿袭法家重农轻商的政策,而仲舒则本于儒家的王道政治。董仲舒不仅是想把儒家的王道政治来推行,并且对于均富的理论有高深的发挥。《度制篇》曰:

孔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故有所积重,则有所空虚矣。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圣者则于众人之情,见乱之所从生,故其制人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今世弃其度制,而各从其欲,欲无所穷,而俗得自态,其势无极,大人病不足于上,而小民赢瘠于下,则富者愈贪利而不肯为义,贫者日犯禁而不可得止,是世之所以难治也。

其言均富不单是政治上的作用,而且有道德上的作用,不单是为贫人有益,亦且有利于富人也。董仲舒限民名田的主张,在中国田制史上,自有其崇高的地位,不待言也。而儒家士大夫下与民争利的学说,董仲舒更发挥得透辟。仲舒《对策》云:

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古之所予禄者,不食于力,不动于末,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与天同意者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乎!此民之所以嚣嚣苦不足也。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民安能如之哉!是故众其奴婢,多其牛羊,广其田宅,博其产业,畜其委积,务此而亡已,以迫踅民,民日削月腹,寝以大穷。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穷急愁苦而上不救,****不乐生;民不乐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此刑罚之所以蕃而奸邪不可胜者也。故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此上天之理,而亦太古之道,天子所宜法以为制,大夫之所当循以为行也。

为不与民争利的学说,找出上天之理的根据来。唐中叶以来,政府在田制的根本上,弃而不谈,仅仅注意整理赋税,可以说限民名田的学说已无影响了,但不与民争利的学说,仍为贤士大夫所奉行,社会上不以贫穷为耻,而以殖财为戒,所以不致造成大资产阶级,仁人之言,其利溥也。

(四)是关于人才的出路问题。从积极方面说是选贤兴能,为国家服务,从消极方面说,使才智勇力之人有了出路,亦替国家消患于亡形。苏子瞻“战国任侠”,把这个道理发挥得很清楚,以为秦之亡就是由于太不为一般智勇辩力的人谋出路。我们古代用人,大概是出于学校、选举、制科三途,其规模在汉朝大体定了,实是大一统政体下要政之一,所以各朝都要照办。这种制度的特色,是以智力相竞争而不关于财富,中国社会是看重做官的,但是茅屋可以出公卿,任子的职位很低,后来已取消了,所以没有固定的阶级制度,这种办法《董仲舒传》说皆自仲舒发之。仲舒《对策》云:

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无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南,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今吏既亡教训于下,或不承用主之法,暴虐百姓,与奸为市,贫穷孤弱,冤苦失职,甚不称陛下之意。是以阴阳错缪,氛气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皆长吏不明,使至于此也。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选郎吏,又以富訾,未必贤也。且古所谓功者,以任官职称为差,非谓积日累久也。故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是以有司竭力尽知,务治其业而以赴功。今则不然。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浑毅,未得其真。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夫如是,诸侯、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

仲舒所言可分为学校养士、州郡贡士、出身不以官荫与富訾、用人不限年格诸端。皆典制书中选举学校中的重要问题,虽有出入,而大端在于是也。

(五)是以尚德教代替秦之任刑罚。在这方面贾谊言之最为痛切,其《陈政事书》可以观也,董仲舒在这方面的创见是在替他找出理论的根据来。仲舒《对策》云:

臣谨案《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于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为也;正者,王之所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正王道之端云尔。然则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天使阳出布施于上而主岁功,使阴入伏于下而时出佐阳;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终阳以成岁为名,此天意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之不可任以治安,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为政而任刑,不顺于天,故先王莫之肯为也。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与!孔子曰:“不教而诛谓之虐。”虐政用于下,而欲德教之被四海,故难成也。

关于此类的理论,《春秋繁露》更多。在儒家的学说中,礼乐、刑政本是并重的,但是因为政者任刑以为治,故为救弊而发为任德教不任刑罚之言以矫其失,董仲舒的政治哲学,以天志为最高原则,是在借此束缚君权,虽近于宗教,然此宗教乃是诗的意味,故可贵也。后世尽管还是有酷吏,但是不敢冒为残民以逞的谬论,仲舒之惠我黎庶者大也。

(六)关于思想问题。有形的是以六艺为国教,无形的则在于培养善良风俗。我们要先把秦朝的风俗看看,然后知道董仲舒及其他儒生之功。贾谊《陈政事疏》对于秦之恶俗历历言之,兹举其节以见其大概。其言曰:

商君违礼义,弃仁恩,并心于选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秦人有子,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援钮杖彗耳,虑有德色;母取瓢碗箕帚,立而谇语。抱哺其子,与公并倨;妇姑不相悦,则反唇而睨。其慈子嗜利,而轻简父母也,念罪非有伦理也,其不同禽兽崽焉耳。然犹并心而赴时者,日功成而败义耳。蹶六国,兼天下,求得矣,然不知反廉耻之节,仁义之厚,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天下大败;众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壮陵衰其乱至矣。

秦之习俗风尚,与汉以后纯然两样,这完全是由于法家与儒家政治主张之不同,大一统政治之不能不采用儒术,乃自然之势,非少数人的好恶所能为也。

从上面所举的许多方面,可以看出儒家政治之特色与其长短。中国社会之形态,在汉朝已大体有了定型,我想对于中国政治社会方面有个大概的认识,所以选了这个题目。我这篇文章里面的董仲舒,只是汉代今文学运动的一个代表而已。

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

张荫麟

儒家在汉朝成立之初,本已开始崭露头角。高帝的“从龙之彦”,固然多数像他自己一般是市井的无赖,但其中也颇有些知识分子。单讲儒者,就有曾著《新语》十一篇,时常强聒给高帝讲说《诗》、《书》的陆贾;有曾为秦博士,率领弟子百余人降汉的叔孙通;而高帝的少弟刘交(被封为楚王),乃是荀卿的再传弟子,《诗》学的名家。高帝即位后,叔孙通奉命和他的弟子,并招鲁国儒生三十多人,共同制作朝仪。先时,群臣都不懂什么君臣的礼节,他们在殿上会饮,往往争论功劳;醉了,就大叫起来,拔剑砍柱。朝仪既定,适值新年,长乐宫也正落成,群臣都到那边朝贺。天刚亮,他们按着等级,一班班的被谒者引进殿门,那时朝廷中早已排列了车骑,陈设了兵器,升了旗帜。殿上传一声“趋”,殿下的郎中们数百人就夹侍在阶陛的两旁;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都向东站立;文官丞相以下都向西站立。于是皇帝坐了辇车出房,百官传呼警卫;从诸侯王以下,直到六百石的吏员依了次序奉贺,他们没一个不肃敬震恐的。到行礼完毕,又在殿上置酒,他们都低着头饮酒,没有一个敢喧哗失礼的。斟酒到第九次,谒者高唱“罢酒”,他们都肃静地退出。高帝叹道:“我到今天才知道皇帝的尊贵呢!”于是拜叔孙通为太常(掌宗庙礼仪,诸博士即在其属下,故亦名太常博士),赐金五百斤。他的助手各有酬庸,不在话下。高帝本来轻蔑儒者,初起兵时,有人戴了儒冠来见,总要把它解下来,撒一泡尿在里边。但经过这回教训,他对于儒者不能不另眼相看了。后来他行经鲁国境,竟以太牢祀孔子。

高帝死后,儒家在朝中一点势力的萌芽,虽然给道家压倒,但在文景两朝,儒家做博士的也颇不少;儒家典籍置博士可考者有《诗》、《春秋》、《论语》、《孟子》、《尔雅》等。而诸侯王中如楚元王交、河间献王德皆提倡儒术,和朝廷之尊崇黄老,相映成趣。元王好《诗》,令诸子皆读《诗》;并拜旧同学申公等三位名儒为中大丈。献王兴修礼乐,征集儒籍,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言行谨守儒规。山东的儒者多跟随着他。

武帝为太子时的少傅就是申公的弟子王臧,武帝受儒家的熏陶是有素的。他初即位时,辅政的丞相窦婴(窦太皇太后的侄子)和太尉田蚡(武帝的母舅),皆好儒术;他们乃推荐王臧为郎中令——掌宿宫殿门户的近臣,又推荐了王臧的同学赵绾为御史大夫。在这班儒家信徒的怂恿之下,武帝于即位的次年(建元元年)诏丞相、御史大夫、列侯、诸侯王相等荐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来朝廷应试。这次征举的意思无疑地是要网罗儒家的人才。广川大儒董仲舒在这次廷试中上了著名的“天人三策”。在策尾,他总结道: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同时丞相卫绾也奏道:

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

这奏给武帝批准了。卫绾不敢指斥黄老,因为窦太皇太后的势力仍在,但仲舒所谓“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则把黄老也包括在内了。当文景时代,太常博士有七十多人,治五经及“诸子百家”的均有。经董、卫的建议,武帝后来把不是治儒家五经的博士,一概罢黜了,这是建元五年(前136年)的事。

武帝又听王臧、赵绾的话,把申公用“安车蒲轮”招请了来,准备做一番制礼作乐的大事业,和举行一些当时儒者所鼓吹的盛大的宗教仪式。

儒家的张皇生事已够使窦老太太生气的了。更兼田蚡等把窦氏宗室中无行的人,除了贵族的名籍,又勒令住在长安的列侯各归本国——住在长安的列侯大部分是外戚,且娶公主,不是窦老太太的女婿,便是她的孙婿,都向她诉怨。建元二年,赵绾又请武帝此后不要向窦太皇太后奏事。她忍无可忍,便找寻了赵绾、王臧的一些过失,迫得武帝把他们下狱,结果他们自杀。同时窦婴、田蚡也被免职,申公也被送回老家去了。但过了四年,窦老太太寿终内寝,田蚡起为丞相。儒家终底抬头而且从此稳坐了我国思想史中正统的宝座。

同类推荐
  • 清末英雄传之沧海横流

    清末英雄传之沧海横流

    作品简介:小说以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为依托,用简洁鲜明而不失细腻的笔触,形象描绘了主人公们的反海盗、捉土匪、中科举、反贪官以及与封建落后势力作斗争而最后辞官的传奇经历,提出了忠臣与英雄人物在那沧海横流的封建落后势力的强压下是难以发挥作用的,需要后来几代人不断努力,国家才有前途的主题思想。作品故事曲折动人、引人入胜,有蕴含哲理的清新笔调与刻划人物的心理的叙事艺术,把独特海域风光和诱人气息的海洋文化介绍到文学领域中来。作者:蕃炘
  • 恨无痕

    恨无痕

    恨,这世上为何无我的痕迹!你,又为何,能名传千古!(本故事纯属虚构,切莫当真,如有雷同,算你抄我。)
  • 武威通志-人物卷

    武威通志-人物卷

    本书是武威历史上第二部地市级地方志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武威市编纂的第一部通志,是武威及武威人民几千年来文化历史的记录。
  • 大唐神朝

    大唐神朝

    隋唐十八好汉,个个不得了,秦叔宝一锏断江,李元霸一锤碎岳,尉迟恭横行万军中。作为主角的刘礼也不差,一柱擎天!
  • 红流纪事:武装暴动第一枪南昌起义

    红流纪事:武装暴动第一枪南昌起义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热门推荐
  • 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从小混混到宠妃:迷糊王妃

    从小混混到宠妃:迷糊王妃

    她是一个骗吃骗喝的小混混,不小心捡了一个小男孩,却是落难的皇裔。迷迷糊糊招惹上一个臭无赖,又是堂堂一宫之主。为了保命,匆匆忙忙把自个儿嫁了,要命的是,对方竟然是传说中杀人不眨眼的南王殿下。想逃离这乱七八糟的几雄相争,但始终逃不出她的前世今生,唯美轮回,千年前欠下的夜后命格。她游戏人生,任何地方都可以是她的舞台,乐此不疲地扮演任何角色,戏散退场,无牵无挂。因一次误会,莫名成了冰山王爷的妃子。他却许她自由,只为她历经繁花后,偶尔的回眸。第三个简介:他身有残疾,她精灵古怪,他生性冷淡,她从来凉薄。他们相遇,是天雷勾动地火,还是那场前世未尽的情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若盛开俊凯自来

    你若盛开俊凯自来

    喜欢你,喜欢了十年。但这一刻,我不喜欢你,我爱你。“从开始到未来,我只为你。”“从开始到未来,我一直都在。”
  • 恶魔凌少芯凌相约

    恶魔凌少芯凌相约

    在女主慕容芯倩八岁的时候,救了一位小男孩,那男孩竟是亚洲第二北冥家族的太子爷———北冥凌寒,离别之时,男孩拿出两条水晶手链,一条白色,一条黑色,他将白色手链送给女主,黑色手链留给自己,并且约定一定还会再相遇的。谁知,女主第二天便出国了。十年后,女主回国。当她找到男孩时,却又和从小一起长大的明鼎哥哥在一起,得知真相的女主,又会何去何从呢???
  • 尘镜

    尘镜

    我追求的是平等,而你却要独霸世界。我追求的是自由,而你却要掌控一切。我只想做一个平平凡凡的人,可是你却要做无所不能的神。你我之间,必有一战!......本书主角没有绝世功法,没有逆天法宝,没有机巧奇遇,没有王霸气势。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但面对历史洪流,他有逆流而上的勇气,他有坚不可摧的信念。即使,他将敌对的是整个世界。
  • 临区

    临区

    传说中的临界分为东南西北四国,在这个世界中,充实着神秘莫测的术式,弥漫着权力与欲望的争夺。【斯努比亚】命运与轮回的巨口,【克洛亚】与【追猎者】的摩擦。十二【使徒】的复苏,被命运锁玩弄的祖鸣,无意中或得定点卷入了临界的斗争。那些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目眩神迷的强大术式,开始不断出现在祖鸣眼前。那些帝国统治者之间讳莫如深的恩怨纠葛,也渐渐显现了真相的影踪
  • 铁血之子

    铁血之子

    铁血系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拥有强大武器和健壮体魄的战斗种族。不过很遗憾,虽然我们从影片中看到了铁血战士强大冷酷的一面,但对于一个智慧种族来说,这却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便有了这部作品,让我们随着铁血与人类的混血儿楚霸一起成长,去揭开神秘种族——铁血战士冷酷面具下的爱恨情仇,去发现酷爱猎杀,因战斗而强大,视杀戮为艺术的铁血种族的进化历史。铁血和异形之间的战斗已经无法满足铁血迷的欲望,我们需要更多的战斗,本书将通过楚霸的眼睛来欣赏铁血与更多种族的战斗。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关注本书。本人是第一次写书,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也请大家多多点击收藏本书,我也会努力写作来回报大家。
  • 我的迷幻人生

    我的迷幻人生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从二十多岁的男人回到了十五岁的少年,从此靠着前世记忆一飞冲天,身边美女成群,
  • 星空之证

    星空之证

    随着能量大潮的来临,人类终于有了进军星空的机会。然而,就像海边小水坑中的小鱼,在涨潮时迎来的不仅是成长的机会,还有凶猛的捕食者。无论如何,人类想要成为星海一员,首先要证明自己可以在星海中生存下来;可以在星空中自由漫步,这就是----星空之证......
  • 放开那个警花

    放开那个警花

    小职员郭林,撞上了刁蛮警花,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护士、教师、军官、白领也陆续登场,这究竟是桃花运,还是桃花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