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亲职业地位对儿子职业地位流动影响研究的基础上,索罗金概括出工业社会中社会流动的一些特点:(1)所有职业群体都由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成员所构成。(2)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差异变得模糊不清。(3)在某一特定阶层中,父亲及其子女的职业类型的扩散程度较高,世袭现象减少了,与父亲从事相同职业的孩子减少了,同一家庭的孩子可能分散于非常不同的职业群体。(4)父亲的职业地位对孩子的职业地位有很大的影响。非技术工人的孩子大多进入非技术的和半技术的职业,只有少数成功地进入了大企业经营者和上层专业人员的行列;专业人员和成功业主的孩子大部分从事声望较高的职业,几乎没有成为工匠、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的。(5)在分层体系中,等级位置相近或接近的职业群体更容易交换其成员。(6)流动更可能是短距离的,而不是跨越整个分层等级的流动。(7)分层体系中的中间层比两端更稳定。
索罗金的研究引起社会学界对社会流动这一领域的广泛兴趣。社会流动的研究自此兴起,其研究分为美国传统和欧洲传统。美国传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机会平等”和“个人奋斗”成为一种美国的意识形态,对社会流动的经验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的假设认为,现代的“自由社会”是“机会平等”的社会,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导致社会流动的主要因素是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社会位置的不同是由于个人素质的不同,特别是缘于教育和技能上的差别。欧洲传统则强调法律平等和社会结构的作用,认为社会结构在工业化过程中,从“礼俗社会”网络向“法理社会”网络的转变,或从“机械团结”网络向“有机团结”网络的转变,是造成社会流动的主要原因,人们社会位置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主要是一种超越个人选择的结构性安排。这种传统深入人心,以致欧洲学者在发现新的流动现象时,只能将新的流动归为与“结构型流动”相对的“非结构型流动”。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安德森根据经验调查材料的分析提出著名的“安德森悖论”:即教育的平等化过程并没有对社会流动产生促进作用。在此之前,人们几乎一致以为,教育的普及会使社会地位的平等化程度提高。这一悖论对社会流动的研究产生极大的刺激,它既是对美国传统的“机会平等”假设和个人选择理论的挑战,也是对欧洲传统的“法律平等”假设和“结构安排”理论的挑战。
对于这一挑战,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回应。在美国,布劳和邓肯等学者对影响社会地位的变量采取精密和多样的测量方法,通过路径分析,建立了“地位获得模型”。尽管如此,学者们仍很容易证明,所有被用来测量影响社会地位的变量加在一起,还不到实际影响社会地位的变量的一半。在欧洲,法国社会学家布东主张放弃已经走向极端的因素分析方法,而采用“系统方法”。他认为:社会地位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社会结构的地位分配,另一方面也依赖于某些个人特质的分配(特别是出身和教育),正是由于这两种分配的不一致,产生了社会流动的现象。他通过对经验材料的系统分析证明,在地位获得的市场上,个人根据自己的“交换价值”观念做出行动选择,这种选择必然会影响地位获得市场的平衡,进而影响社会结构安排与个人特质安排相一致的程度,由此产生了社会流动。
较新的研究倾向开始注重对制度因素的研究,如美国学者维克多。倪提出的“市场转型”理论和法国学者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的“文化资本”理论,他们都强调和分析了制度安排的惯性对社会流动的影响。
三、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
划分社会流动的类型,有助于更深入、具体地认识社会流动的规律,把握与社会流动有关的各种因素。
1.结构型流动与非结构型流动
根据社会流动产生的原因,可将社会流动划分为结构型流动与非结构型流动。
结构型流动指由于生产技术及社会变革引起社会成员在阶级、阶层之间、地区之间大规模的、整体性的流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人口结构、城乡结构等方面的变化,都会造成结构型流动。结构型流动规模宏大、速度快、变动急剧,其结果往往导致社会结构或人口地区分布上的重大变化。如工业革命之后,社会的产业结构、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社会成员在各产业之间、阶级阶层之间大规模的流动。
非结构型流动,指社会上经常发生的少数社会成员零散的流动。这种流动多由个人原因造成,如某人因业绩卓著而不断得到提升。个人自致因素是造成非结构型流动的基本原因,非结构型流动一般不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
2.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根据社会流动的方向,可将社会流动划分为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又称上下流动,指人们社会地位的升降变化。当人们的社会地位从较低的阶级、阶层转入较高的阶级或阶层,称为向上流动。当人们的社会地位从较高的阶级、阶层转入较低的阶级或阶层,称为向下流动。
水平流动指人们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职业、地区之间的横向流动。大规模水平流动的出现,往往与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有关。水平流动对个人社会地位影响不大,对社会结构的影响较大,如民工潮。
3.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
根据代际关系,可将社会流动划分为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又称一生中的流动、终生流动,指一个人在一生当中的地位、职业、权力、声望等方面的变动。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向上流动,可能向下流动,也可能水平流动。考察多数社会成员在什么年龄、在什么条件下向上流动或向下流动时,看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结构,可以发现社会流动的规律。
代际流动,指两代人在职业、地位、身份、收入等方面的变动,即子女从父母所在的阶级、阶层向另外的阶级、阶层的流动。代际流动的状况,可反映社会进步的程度和社会分层体系的变化。
4.自然流动和人为流动
根据人为因素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可将社会流动划分为自然流动和人为流动。自然流动,指按照社会的需要或个人意愿而发生的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社会流动,一般都是自然流动。
人为流动,指人为干预起重要作用的社会流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流动多是有组织、有步骤的人为流动。中国实行市场调节为基础、计划调节为辅的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为流动在社会流动中仍占一定比例。
四、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
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
1.个人因素
社会学中,通常将影响社会流动的个人因素分为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两类。先赋因素,指个人生而具有或自然得到的属性。如籍贯、家庭背景、排行、亲属关系、性别、肤色、种族、民族、年龄、体质、智商、容貌等。自致因素,指个人经后天学习和自己的社会行动得到的属性。如学历、知识、技能、工作经历、个人成就等。
在传统社会,先赋因素是影响个人社会流动的主要因素。在现代社会,自致因素在影响个人社会流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社会因素
影响社会流动的社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分化重组,直接影响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新的社会分工,产生新的社会行业,提供新的社会职业,并使原有行业和原有职业的地位、作用和面貌发生变化,带来全面的社会流动。
(2)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社会流动普遍被纳入制度化轨道,各种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影响和制约着社会流动的方向、速度与规模。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世袭制、等级制将社会成员牢牢地固定在一定的阶级、阶层之中,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界限明显,等级分明,社会流动只限于等级内部,等级之间的流动受到限制甚至禁止。现代社会的教育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离退休制度等相关制度,直接或间接地规定着社会流动的各种界限,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社会流动的愿望和途径。
(3)文化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社会流动的文化价值观念,主要有社会流动观、社会职业观、社会竞争观。社会流动观是人们对改变生活地域环境和社会地位的基本态度。它受人们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的强烈影响,在传统社会,人们一般“安土重迁”,“知足常乐”。社会职业观中职业声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各个职业对人们的吸引力,影响人们社会流动的欲望和动机。社会竞争观中的竞争意识、竞争欲望,对社会流动也有很大的影响。
五、社会流动的功能
1.社会流动对个人发展的功能
社会流动能够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开拓进取精神。一方面可以使上进的人看到努力的目标,另一方面,使不求上进的人有危机感。通过社会地位的流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社会流动可以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个人原有的社会和社会关系的内容,如个人的权力、责任、义务、价值观念、工作方式乃至整个生活方式,使个人的生活具有新的内容。
社会流动可以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个人不适应某种社会环境、某些社会要求时,通过社会流动可以为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使个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与特长。
2.社会流动对社会发展的功能
社会流动有利于社会保持一种开放式的社会分层结构,不断调整个人与社会分层结构之间的关系。社会分层是一种制度化和结构性的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一定程度的固定和封闭是必然的。通过社会流动,可使其具有开放性,为社会成员改变自身社会地位提供更加普遍和平等的机会。
社会流动有利于拓宽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接触界面,增进社会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了解与相互联系,缓和社会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社会分层可能带来的现实社会冲突,加强社会整合,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社会流动可以促进思想、文化、技术的交流,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面貌,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当然,社会流动不能超过社会的承受力。一旦超过,就会起破坏作用,如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
本章小结
1.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分层的实质,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即不同的社会群体或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人占有那些在社会中有价值的事物,例如财富、收入、声望、机会等。
2.划分阶级的依据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阶层是处于相同社会地位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集团。阶层划分的依据较多,如职业、收入、教育程度、社会声望等。
3.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其实质是以财产关系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最基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不平等,即阶级地位——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阶级不平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4.韦伯的阶级竞争认为,纯粹的财产占有本身仅仅是真正“阶级”形成的初级阶段,与市场机会结合并存的利益,才真正造就了“阶级”。阶级结构不是二元的,而是多元的。客观的产权状况与市场竞争中的个人相互交织,真正构建了阶级。
5.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纯粹的经济标准不足以确定和定位阶级,有必要考察阶级在政治关系和意识形态关系中的位置。阶级进一步会分裂成一些集团和阶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组织资产与资格认定性技能是两种非常重要的资源。
6.新韦伯主义者认为,市场能力的各种具体形式(如生产资料所有权、教育与技术方面的资格证书、体力劳动的力量)在流动上都存在封闭,财产和资格证书是可相互交换、彼此等价的资产。社会网络理论认为,社会结构是人们构成的社会网络,这种网络结构对社会资源的接近与控制呈现出一种金字塔形的结构:越靠近顶部的位置,越容易接近和控制更多的社会资源。市场转型理论认为,社会资源分配由行政性协调系统向市场性协调系统的转型,将导致位置报酬的转型,市场力量将在社会位置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历史因素分析指出,在国家社会主义中,社会分层的结构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过程被构建的。国家通过垄断性权力将绝大部分资源控制在手中,利用政治决策在社会中配置资源,从而影响和决定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机会。
7.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我们划分出当前中国的十大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8.社会流动有利于社会保持一种开放式的社会分层结构,不断调整个人与社会分层结构之间的关系;拓宽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接触界面,增进社会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了解与相互联系,缓和社会冲突;促进思想、文化、技术的交流,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面貌。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分层的根源是什么?有何作用?
2.试比较阶级与阶层的联系与区别。
3.当前中国的社会分层机制有何特点?分层状况如何?
4.试述社会分层研究的理论演进。
5.什么是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有哪些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