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思“两个历史必然”
一、提出问题
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就提出了“两个历史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以下简称“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而且这个科学结论早已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现实所证实。可为何今天还要重提这个话题呢?
主要是因为现在大部分人对“两个必然”结论的科学性、正确性产生了怀疑,而且在我们党员队伍中,持这种怀疑态度的也大有人在。在2001年上半年,对某部党员所进行的专题调查的情况来看,该部党员总的情况是好的。但是,从调查中也反映出许多问题。比如,在理想信念(“两个必然”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实际上就是理想信念的问题)上,有相当一部分人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偏差。表现在: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是不大可能实现的目标;认为社会主义虽然在理论上讲优越于资本主义,但实际上做不到;认为共产党员可以信仰宗教,甚至参加伪气功、“******”邪教、宗教、封建迷信等活动。
共产党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如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相信“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不相信共产主义能够实现,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不支持、不拥护,应该说这连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都算不上,又如何谈得上先进?如果我们的党员都是这样一种状态,我们的党又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信服呢?如果我们的党都是由这样一些党员组成,我们这个党还能叫“共产党”吗?所以,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信“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不相信“两个必然”的历史趋势,就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不踏踏实实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是空头的共产主义。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就必须坚信“两个必然”。这种信念不是嘴巴上说坚定就坚定了,必须通过教育,通过自己的正确认识,切实改造世界观,才能坚定起来。否则,口头上说得很好听,心得体会文章也写得很好看,但从内心仍然不信,或者将信将疑,都是不行的。我们常说要从思想上入党,也是这个道理。
二、原因分析
大家对“两个必然”产生怀疑的原因大概不出乎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影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在20、21世纪已过时了,不适用了。
二是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挫折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联邦德国统一民主德国等的事实,有人认为这是共产主义的大失败。资本主义国家弹冠相庆,因为原预计的1999年的“不战而胜”提前了整整10年。
三是帝国主义腐而不朽、垂而不死的事实,让大家不能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今天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兴旺,比如美国已保持了连续近10年的经济增长,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全球化似乎也已意味着资本主义取得了在全球的胜利等等。
四是“趋同论”的影响。除中国外,仅剩的5个(朝鲜、越南、蒙古、老挝、古巴)社会主义国家也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有人认为这种局面是在向资本主义投降,最终是要走向资本主义(对加入WTO不正确的认识等);或者说两种制度最后会融合成一种既不“姓资”也不“姓社”的什么主义。我们说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如果非要说趋同,也只会是资本主义将会向社会主义趋同。
五是党内腐败分子的消极影响。这些早已背叛了党、背叛了人民的党内腐败分子极坏地损害了党的形象,极大地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四信”。
三、解决问题
(一)“两个必然”的提出
自从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萌芽以来,工人阶级就开始与资本家不断地斗争。这种斗争是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迫切地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这个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相继完成了从革命的民主主义向科学的共产主义的转变,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句话后来就被概括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即“两个历史必然”“两个必然”。
(二)马克思、恩格斯何以得出“两个必然”的结论马、恩得出“两个必然”的结论,是建立在科学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认真总结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实践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主观臆断的。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他们合著的《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系统地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的原理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与之相联系的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根据这个规律,人类社会历史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它们的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只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它必然要被更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所代替,从而得出了“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
一是全面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得出的规律性结论。
马、恩他们俩都才气横溢、智力过人、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追求真理,都系统地学习、研究过文学、法律、哲学、历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经济学等知识、文献资料,积极观察、认识和投身于社会实践、革命活动。他们在坚持学习和研究基本理论的同时,又承担着领导和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任。在艰苦的研究过程中,在不断总结革命运动实践的宝贵经验和失败教训的过程中,他们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使共产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他们详尽地研究、考察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以《资本论》为代表,马克思主要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史。恩格斯则利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等文献所提供的大量科学材料,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阐述了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客观规律。通过这些考察和研究,他们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得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的趋势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其基本次序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前四种社会形态的更替,在马克思的时代已为历史所证实,正是从这前四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规律中,马、恩科学地预见了更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是共产主义社会。根据他们所创立的新历史观,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历史发展经历了部落所有制(原始社会)→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奴隶社会)→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在未来,共产主义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这几个阶段,其中包含了“两个必然”的结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也提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他认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原始社会)、古代的(奴隶社会)、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代替它后,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应是专指有阶级对抗的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资本主义)而“告终”,这里面也蕴含了“两个必然”的结论!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对整个阶级社会的历史做了考察,认为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应不包括原始社会)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他们从奴隶社会一直考察到资本主义社会,最后明确地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二是科学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所得出的必然性结论。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自从资本主义一产生就开始了。虽然在资本主义萌芽和上升时期,大部分的人们对资本主义的扩张、原始积累行为持赞扬态度,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人权、民主、平等、自由充满神往。但有识之士特别是空想共产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始终不断地进行批判、抨击,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积极的设想。比如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本末倒置的世界”,认为“一切人都应当劳动”,统一组织生产以代替私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傅立叶深刻地揭露工人的贫困是由资本家的“富裕”造成的,认为在未来社会中,劳动应是乐生的需要,主张消灭城乡对立和对妇女的压迫;欧文则提出应该建立公有制社会,他和傅立叶都进行过这种公有制的“公社”试验。
马、恩在批判地接受了空想共产主义的有益内容后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他们不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资本主义会被共产主义所代替,而是在仔细地考察、解剖、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后,才科学地得出“两个必然”的结论的。特别是马克思,他的主要精力就是放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黄楠森等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就说:“马克思一生主要的不是研究一般社会、社会一般,而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集中体现在《资本论》中。学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同志都知道,在马克思那个时代,商品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细胞”,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单纯的要素,包含着资产阶级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和“尚未展开的一切主要矛盾”。所以,正是因为马克思首先分析了资产阶级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列宁语),从最基本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入手,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一层一层的解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以及相互关系的一步一步的揭露,终于解开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容的全部秘密,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从而也就得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时,他同恩格斯一起已经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所以在这部长篇巨著中,是运用唯物史观来考察资本主义的,故而得出了正确、科学的结论。他在书中写道:“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三是深刻总结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得出的现实性结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生是为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一生。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开篇这样讲道:“(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马克思是直到逝世时,还在贫困、病痛交加中写他的《资本论》!恩格斯直到晚年都在指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在整理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可以说他们一生中都是在领导、指导和亲身参加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的实践性。马、恩正是因为亲身参加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科学地总结了这些实践经验,所以得出的“两个必然”的结论是正确的、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