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字长庚,无锡人。东晋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文学家。他的著名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是中国书画史上的巨作。
顾恺之出身于一个士族家庭,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他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年轻时向当时著名画家卫协学画。顾恺之对人物画尤其有兴趣。在学画过程中,他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多思,逐渐认识到绘出人物形态并不难,最重要的在于刻画内心,要使人物能够传神;而要达到使人物传神的关键在于所绘人物的眼睛。基于这样的认识,顾恺之一反汉魏时代作画时的古拙之风,特别注重传神,最重视画像之后的点睛之笔。他画人物时,画好后并不马上落墨点睛,而是要等好多天以后,经过深思熟虑,才点上眼睛,使其大小、上下、深浅,没有一丝一毫的偏差,达到以假乱真、生动传神的效果。
顾恺之成年后,已经在画坛小有名气,尤其擅长画人物画像。二十多岁时,有一次他为江宁(今南京)的瓦棺寺画维摩诘的像。顾恺之殚精竭虑,费时一个多月完成画像,但是在画完后又故意空着眼珠的部分没有点。后来,善男信女们闻听维摩诘像绘成,奔走相告,聚集到一起来参观。当他们发现维摩诘像没有眼珠,面面相觑,十分惊讶。这时,顾恺之不慌不忙,提笔蘸墨,挥毫点睛。就在顾恺之点完睛后一刹那,画像顿时转眸欲语,丰神焕发,光彩照人。这一奇妙的变化使围观的善男信女惊叹不已。消息传开,前来观看画像的人络绎不绝,人们施舍的善款也源源不断,顷刻之间便超过百万钱。由此,顾恺之四方闻名。
顾恺之以画人物画闻名。他画人物画,善于用紧劲连绵、循环不断的笔法,如风趋电疾,洒脱飘逸,这使他的画达到了外形酷似、其状逼真的境界。与此同时,顾恺之还十分重视人物的神韵,努力达到以神动人。他十分注重使人物的内心活动与表情动态的一致;以人物面部的复杂表情,来表现其内心的丰富感情。顾恺之的人物画,神态潇洒、线条流畅、衣角飘举、优美生动,对当时与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南朝陆探微、张僧繇,唐代阎立本、吴道子等,都曾临摹过他的画迹,从他的绘画中吸取过营养。
除了人物画外,顾恺之还善于绘风景画。他认真观察山水,师法自然,使水墨渲淡与青绿色彩相得益彰,以表现草木华滋、云雾显晦、峰峦出没、平淡天真的秀丽风光。他的画不拘一格,充满了艺术魅力。他所给树木植物排列的行状,好像人伸开手臂的模样;他画的一座座山峰,好像密密麻麻排开的梳齿。有时候,他把水画成波澜不惊,有时又把人画得比山大,充满了生趣。
顾恺之后来任大司马桓温、荆州都督殷仲堪的参军,开始他的幕僚生涯。在纷争的官场和复杂的社会中,顾恺之以佯狂躲避是非,他为人风趣幽默,率直通脱,大智若愚。
顾恺之除擅长绘画外,还精于诗文,他的诗文情辞俱美。世人称他有才绝、画绝、痴绝。
顾恺之除在绘画上有惊人技艺外,还对具体的绘画技巧作了细致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绘画理论,表达了他的美学观点。他认为美术家只有通过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才能达到“迁想妙得”的传神的艺术效果;他反对以空对空的创作法,主张画家要熟悉生活、了解人们的内心活动,这样才能画出好的作品。他的这些见解,对后世绘画理论起了启蒙和奠基作用。
晚年顾恺之任散骑常侍。他的绘画技艺也愈精妙。他的笔法外拙内巧,构思精微,神气飘然翰墨间,人皆称他的人物像独得神韵。顾恺之享年62岁,传世之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庐山高会图》、《水雁图》等。他开辟了画史的******,因此也有人称他为“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