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66300000031

第31章 陈寿和《三国志》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几经亡国之痛,一生际遇坎坷。因为聪明好学,为人正直,得到朋友的敬重,却又因为不愿趋炎附势,得罪权贵,忤逆世俗,招致种种非议;所著史书,叙事得法,有人因此称他为“良史”,将他与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等人相提并论,又因为书中曲笔隐讳,记述失实,为当朝统治者隐恶扬善,备受后人责难。这位集褒贬、毁誉于一身的史学家,就是魏晋时期的陈寿。

陈寿(233-297),字承祚,出生于三国时代蜀国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市),历经魏灭蜀、晋代魏的社会变故,病死于西晋惠帝元康年间,享年65岁。

陈寿少年时代拜颇有名气的史学家谯周为师,学习历史。谯周认为他聪明伶俐,文采过人。这段学习经历对陈寿影响很大,所以在很早的时候,他就开始精读古代历史名著《尚书》、《左传》、《史记》、《汉书》,研究撰写史书的方法和体裁,并着手搜集、整理蜀汉地区乡邦人物事迹,在此基础上,写出了《益部耆旧传》十篇。同古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陈寿也不例外地走上了“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出任蜀汉政权的观阁令史,主管文献档案工作。这期间,宦官黄皓****弄权,许多官员都阿谀奉迎,唯独陈寿不这样做,结果多次受到贬斥。偏偏他又不肯向世俗低头,在父死居丧期间,不幸染病后,他不顾封建礼教约束,让婢女给他调治药丸。这下可招惹大祸了,人们议论纷纷,陈寿也因此被罢官;闲居在家。这已经是魏灭蜀、晋代魏之后的事。这样过了几年,经过爱才的晋朝中书令张华的推荐,陈寿先后担任过佐著作郎和著作郎的职务。在任佐著作郎期间,他受人委托,编写诸葛亮事迹,最后于公元274年,编辑成《诸葛亮集》24卷。公元280年,西晋灭吴,中国统一,这时陈寿48岁;开始整理三国史事。在他之前,记述三国历史的书,已有好多部,但都限于一国史事,或专记孙吴,或只写曹魏,而且蜀汉没设史官,国史缺而不录。陈寿利用自己曾是蜀国人,熟悉蜀国历史,又编过《诸葛亮集》、《益部耆旧传》,了解写史方法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并参考关于魏、吴历史的其它著作,创造性地合三国历史为一书,最后撰成魏书、蜀书、吴书共65卷,定名为《三国志》。张华看到这部书,很欣赏,遂推荐陈寿任中书郎。权臣荀勖嫉妒张华,转而迁怒于陈寿,把陈寿从中央调到地方,担任一个地方的太守,陈寿借口母亲年老需要照顾,坚辞不就。母亲临终时,嘱咐他把她葬在洛阳,陈寿照嘱办理,又受到众人的指责,说他没有把母亲归葬原籍蜀中安汉,是不孝的表现,于是再次遭到贬抑。几年以后,朝廷调他任太子中庶子一职,还没来得及到任,就病死于洛阳。

陈寿很有才学,但身逢乱世,朝政腐败,权臣肆虐,生性耿直、不肯屈就的他,自然是很不得志。正如常琚在《华阳国志》里所说,陈寿所得到的地位、名望远远不能反映出他的才能,当时就有很多人为他鸣不平。他生平所著,除《三国志》外,均已亡佚。即便《三国志》一书,也是他死后,经了解这部书的有关官员的请求,由朝廷命地方官派人到他家里去抄录,保存于政府才得以流传下来的。

《三国志》完成后,得到的评价非常高。见到稿本的人都称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张华甚至把他与司马迁、班固相提并论,并且准备让他写《晋书》。当时有一个名叫夏侯湛的史学家,正在撰写《魏书》,待见到《三国志·魏书》以后,自愧弗如,主动毁坏自己的书稿而作罢。这足以说明当时人对陈寿和《三国志》是何等的推崇!我们只须看看《三国志》的编纂方法,就不难理解其中的道理。

前面我们讲过,陈寿之前,关于三国历史的著作已有不少,但都限于记述一国史事,这本身就说明,想写一本融三国历史于一体的史书,绝非易事。而陈寿写这本书,面临的困难就更大了。你想,要把一个头绪纷杂的时代,用长于人物传记的纪传史体归纳为一书,反映出历史的全貌,这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陈寿当时已做了晋朝的官,晋朝是承袭曹魏而统一全国的。在这种情况下,既要真实地反映出三国鼎立的历史面貌,不能任意贬低蜀、吴两国的历史地位,又要不触犯晋代魏而立这一政治现实,爱晋及魏,突出魏在三国中的特殊地位。为了处理好这种关系,陈寿熬费了一番苦心。首先,他摒弃了当时人写三国史以魏为主,附记蜀、吴的做法,独辟蹊径,采用三国历史并叙的体例,然后在体例形式上做了点手脚,让《魏书》居前,并给曹魏的几个皇帝分别加上“帝”字,而蜀、吴的皇帝只称“先主(刘)备”、“吴主(孙)权”,均不加“帝”字,以示区别,但在记事时一律按年叙事,与记魏帝的本纪没有实质上的不同,实际上还是把蜀、吴放在与魏同等地位的,而且书名也反映了他的这一意图:分署《魏书》、《蜀书》、《吴书》,以明鼎足三分之态势,全书又统署为《三国志》,这就如实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面貌,又让当朝统治者无把柄可抓。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对三国历史能够采用这样一个总揽全局的处理办法,足见陈寿是一位很有创见的史学家。另外,《三国志》的“列传”覆盖面很广,举凡三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艺、科技和学术思想领域的重要人物,都被网罗其中;文章简洁,文字精炼,常常着墨不多,就能把人物的神态和心态表现出来;人物个性鲜明,评价公允得当,这些都是备受后人称颂的《三国志》的优点。

《三国志》的优点固然不少,但它也有一些问题,引起后世的批评与责难。其中争议最大、责难最多的就是所谓“正统”问题。《三国志》明显是以魏为正统的,魏国的帝王都列本纪加以记载,蜀、吴的皇帝则只用列传记载。后人认为应以刘姓的蜀汉政权为正统,因为它是承汉朝而立的,魏为异姓政权,属“篡逆”。当然,也有人赞成陈寿的做法,如宋朝大史学家司马光。“正统”论随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完全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这种争论在今天已毫无意义。后世对《三国志》的批评,意见比较一致和集中的是,没能据事直书,曲笔回护太多,替魏晋统治者隐恶溢美太过份了。这一批评,击中了《三国志》的要害。例如,魏国齐王曹芳被废黜一事,完全是司马师一手策划的,事前太后一点也不知道,《三国志·齐王芳纪》却记载了太后的诏令,历数曹芳无道不孝的罪恶,说明他应当被废黜。魏蜀之间的战争,凡魏国取胜的就大书特书,而蜀国取胜的,则一笔带过甚而只字不提。凡比种种,说明陈寿屈从于当权者的压力,替魏晋统治者隐恶扬善,这正是《三国志》思想性较差的具体表现。此外,《三国志》在叙述历史时,大肆宣扬天人感应和皇权神授的迷信思想,过分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反映了他在历史观上的局限性。没有给当时的名医张仲景和发明家马钧立传,更是不可原谅的疏漏。至于只有纪传而没有志,简洁有余,文采不足等等,都是《三国志》的缺陷。鉴于《三国志》的缺点也不少,现在史学界一般认为,《三国志》虽有很多优点,但比起《史记》、《汉书》要逊色得多,甚至不如范哗的《后汉书》。

值得一提的是,《三国志》问世后130多年,裴松之在旁征博引150多种书籍的基础上,为这本史书作注,写出了著名的《三国志注》,同为不朽之作。我们今天研读《三国志》,必须同时看裴注。

同类推荐
  • 赤铃刀

    赤铃刀

    战国乱世,孩子赤条条来到世上,如同雏鹰破壳。雏鹰展翅,临乱世而出英雄,面对身为领袖的敌人们,面对身为敌人的豪杰们,从没有轻易的胜利,从不会有天生的军神。历史从没有金手指,战争从来就是无义。天雨阴霾,怎可能阻挡诹访湖畔的雄鹰展翅翱翔。鸣啼长空,舍性命换回太平天下。
  • 乱弹武侠历史

    乱弹武侠历史

    笔之所至,兴之所及,讲述一个历史与武侠的世界。这里有你熟悉的英雄,亦有你渴望的美女。主角不是好人,看到美女想抱到床上,看到英雄想招至麾下。这里没有节操,只是要挑战你的思维神经,所以请各位看观翻开本书之前,一定要确定你的小心脏,是否如你想像那般坚强。
  • 迷失一零六八

    迷失一零六八

    在整个北宋年间的所有皇帝,说他们最想得到什么?钱?皇帝会没有钱?权?开玩笑吧?美色?逗我玩吧?要说,这些个当皇上的,最斤斤计较的就是那“燕云十六州”了,本来应该是大宋王朝的土地,差这一点就统一了,可是却被鞑子给占了。鞑子占了,怎么抢都抢不来,还弄得自己一身骚,怎么办?这时,突然来了一群人,他们把“燕云十六州”占了,他们还自称是汉人,他们还要向大宋朝称臣,只是,那些占了的土地,您老还是甭想了!于是这批人,在这一片土地上搞改革,嗯?改革?对!还不够,还要民主!民主?对!还不够,还要……还要……一切尽在《迷失一零六八》!————欢迎加书友QQ群:534241652
  • 白马上的三国之陈到传

    白马上的三国之陈到传

    一个聪慧少年生逢汉末,亲眼见到,壮志被现实淹没,初心被黑暗打磨。残酷的乱世中,道义太过脆弱,真爱太过奢侈。若是不甘在湮灭中寂静死去,便在涅槃后青史留名。只可惜史册太短,容不下那么多英雄,民间传说中胜过赵云的陈到,在记载中却无赫赫功名,《三国演义》之后,这名神秘名将终被时光的尘埃掩过。而今,浓雾既散,透过这名忠克勇将的视角,我们逐渐看清了这汗青中模糊的白马旧影,竟然亦是残酷乱世的一个缩影……名将,也是凡人,他们会快乐,会流泪,会兴奋,会痛苦,会不凡地建不世伟业,会平凡的在历史的微光中归于寂寥……生死相随义所至,白马依稀将军影!
  • 兄弟坛

    兄弟坛

    民国鸭城,黄不牛准备抓住大美女欧雅丽,但是七星社一号人物为了体现自己在鸭城多年经营的势力,插手此事,鸭城风波又起,此事情牵连出山崖盟的小人物张正义,他从小就是孤儿浪迹天涯,却因这件事被赶出天涯盟主……
热门推荐
  • 明伦汇编官常典大理寺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大理寺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日落幽蓝剑无痕

    日落幽蓝剑无痕

    本故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以苏远东方面军中国旅七名战士,护送苏火炮专家去延安,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为引子,全方位展现我军民抗日战争中,与日军及其特高课斗智斗勇的战斗故事,全书以现实主义的笔法,细腻刻画了近200个正反面人物,揭示了战争受害者不仅仅是中国人民,也包括日本百姓,故事紧凑,情节跌宕,人物个性鲜明。下部以军旅生活为主线,表现出新一代中国军人的战斗风采和生活画面,面对新时期新常态的考验,他们有的激流勇进,有的沉沦蜕变,败在日本间谍的手下,故事展现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和经济领域的利欲双重性,反映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全方位正能量,视觉新,三观正,信息量大,可读性强。
  • 羽落肩.天使回眸一场梦

    羽落肩.天使回眸一场梦

    前世的一千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今世的他,能抓住她的手吗?他能唤醒她前世的记忆吗。彼岸花开,她带着那滴血的曼珠沙华悄然归来,受到别人的阻止,最终的他们,能在一起吗,还是再次分开……
  • 万妖铸仙剑

    万妖铸仙剑

    自幼失去双亲的半妖龙彦被凡间老人收养,可是老人却意外死于妖怪之手,身为半妖他从此痛恨妖怪。此后他努力修炼,不为成仙,只为斩妖除魔。可是当有一天他知晓自己也是妖怪的时候,他该怎么面对。当他知道自己师傅是杀害自己母亲的凶手的时候,他会怎么做。当他最爱的人死于非命,他会怎么做。当他知道最亲的人对他下毒之后,他会怎么做。当他知道他从来没正眼瞧过的人甘愿为他身入魔道,他会怎么做。当他知道只有他能拯救整个妖族的时候,他又怎么做。本书有点虐心,但绝对值得一看。我会一直更新的,直到写完为止。
  • 辟神

    辟神

    鸿蒙之始一片混沌,不知过了多少元会混沌孕育成熟爆炸开来、是分之为七界、人间、修仙界、冥界、仙界、妖界、魔界、而最后最高层次各大修真大能的归属地却因能量不足未能完成,等待修仙大能完成大任……这样,我们的主角本身拥有吞噬之能的先天灵体协同各大本源之体共辟神界……平衡宇宙!!
  • 战火狂潮

    战火狂潮

    他寄身网游事业,却偶入修炼世界!感悟法诀,五田之躯。踏碎星辰,自创天地!忍一时,岂是懦弱?而是为下一刻爆发蓄精养锐!退一步,岂是畏惧?而是为下一次跳跃提升空间!疯狂的屠戮难泄心头之火!无尽的贪婪难填肆意漩涡!他是冷血无情与温柔多情恰到好处的并存!他是嗜血残暴与天真可爱完美无瑕的融合!狭隘的行为潜藏宽容的灵魂!悦心的话语埋葬敌人的白骨!他成魔?成神?一念之间!
  • 重生之古董大亨

    重生之古董大亨

    曾是战功赫赫的铁血将军,今成被人溺死在西湖里的不入流混混。巨大的身份转变,面对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又该何去何从?活着,就要知道自己要什么、想去那。古董不是人生,只是赚钱实现目的地手段。
  • 重生之星路灿烂

    重生之星路灿烂

    重生了,她带着上辈子的明星梦想继续前进,偶然间得到的魔法宝石,看她如何施展。曾经小看她的,伤害她的,她都会还以颜色,看她如何以计反计对付绊脚石,最终踏上明星之路。现在,巨星诞生记正式开始!*********************欢迎跳坑,每天更新。新人新作求收藏,求推荐~
  • TFboys之情缘千千结

    TFboys之情缘千千结

    她出生于魔术师家庭,一步踏入演艺圈只为了爱!可是,十二年前的偶遇,十年的朝夕相处,精心的照顾,谁才是她的心所属?(tfboys之魔术师少女又名tfboys之情缘千千结。)
  • 那逝去的时光是青春的爱恋

    那逝去的时光是青春的爱恋

    一次离别,终究还是逃不过,“恨”;日后重逢,他会怎样复仇……舍不得,伤害曾经深爱过的她。她,还是爱着他,可是那些藏在心里的秘密,她会说出来吗?!神医,那诱人的解药,是难以割舍还是身不由己;他们的回忆牵连着现在,没有所谓的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和现在。她的梦是真的吗?为什么是未来?还有梦里的人,为什么会出现在她的生活中?流星,很美……星星组成的心形图案,心心相印。他们的回忆,真的是时光对他们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