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这样规模宏大的工程,劳动群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隋炀帝强征几百万民工,要他们带着工具和口粮,去开挖运河。男人不够,就以妇女补充。恶劣的劳动条件,严苛的官吏监督,使饿死累死的民工不计其数,其中十分之四五的民工惨死在运河工地上。当时有个督工的将军名叫麻祜,非常残暴,谁做慢了,就用棍子毒打,人们把他看作吃人的妖魔。沿河地区的小孩哭闹,只要一听大人说:“麻祜来了”,就吓得立即止住了哭声。谁知在那些岁月里有多少农家的田园荒芜了,有多少妻子成了寡妇,婴儿成了孤儿,挣扎在死亡线上!繁徭重役的可怕,竟致使不知多少人忍痛砍下自己的手足。伤残者可以避免役死他乡,故而被称作“福手福足”。
隋炀帝在修运河同时,还下令在两岸筑起御道,种上杨柳树。从长安到江都,沿途建造离宫40多处。他派人强征民间美女住在离宫,备其淫乐。大运河筑成后,隋炀帝率领文武百官以及和尚、道士、尼姑,还有皇族家眷、宫女奴婢,乘坐数千艘大船到扬州看“琼花”。巡游船队首尾相接,长达200里。隋炀帝乘坐的那艘最大的龙船,就有200尺长,4丈5尺高,船上还盖了4层的宫殿,100多间房子。每个房间里都有宫女。岸上有8万多名纤夫拉船,卫士沿途保护,隋炀帝一次又一次巡游。每到一处,几百里之内的州县,都要“贡顿献食”。最多的一州要送100多车。而且,饭菜都是山珍海味,美食佳肴。他们吃不了就投到大运河里。隋炀帝对献贡丰厚的州县官吏加官提职,对稍不如意的就免官降职、甚至砍头。因此,地方官吏为升官发财,拼命搜刮百姓。社会阶级矛盾急剧尖锐起来。隋朝很快就在农民起义浪潮中灭亡了。
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便利了我国的水运事业,使南北交通有了显著的改进,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的联系,对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全国的统一,起了很大作用。大运河开通以后,南方的稻米,丝绸源源不断北运,供给北方。隋朝在河南修建了许多粮仓,里面储存着南方运来的大量粮食。由于运河的开通,运河两岸的扬州、杭州等许多城市繁荣发展起来。唐朝有诗人形容当时扬州的繁荣说:“有地惟成竹,无家不养鹅;春风荡城廓,满月是笙歌。”到唐宋时期,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发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人们感叹地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对黄河起了分流的作用。每当黄河涨水季节,部分河水通过永济渠和通济渠泄出,减少了黄河的压力。大运河开通以后,数百年间,黄河未发生大泛滥。
后来的各个朝代,从维护统治阶级切身利益出发,都继续使用和修复大运河。元朝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移到北方。因而,需要一条直通南北的运输线。元世祖忽必烈,在公元1289年下令开凿会通河。这条河北始临清,南到东平路(今山东境内)的安山。又从北京到通县间开了一条通惠河,与原有的河道沟通。这样一来,由杭州到北京,就可以不绕道洛阳直接到达。而隋朝开凿的部分河道由于年久淤塞,未加清理,逐渐废弃。现在的大运河,基本上是元朝的河道。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是他们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世界上人工开通的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比世界上著名的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早100多年,长度是它们的十几倍乃至几十倍。大运河和万里长城同样闻名于世界,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时俗共重,以为规典”
现在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汉语拼音,很容易掌握汉字的拼读方法。但是,我国古代却没有这些音标符号。那么,古人是怎样读音的呢?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有必要了解汉语音韵学发展的知识。
汉语音韵学是一门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沿革。辨析字音中的声韵,以及它在不同时期分合异同的科学,以研究汉语声、韵、调三要素为基本内容。我国音韵学起源很早,东汉末年一些学者受到传入中国的印度梵文拼音原理的启发,采用反切汉字的方法来注字音。孙炎作《尔雅音义》,被后世奉为反切法的创始人。曹魏李登作《声韵》,把汉字分为宫、商、角、徵、羽而不分韵部;西晋吕静作《韵集》仍按宫、商、角、徵、羽分卷,并立韵部。这两部书是我国最早的韵书。南北朝时期,研究音韵学的人更多,著作多达数十种,形成了“音韵锋出”的局面。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李概《音谱》、杨休之《韵略》、沈约《四声》、潘徽《韵纂》、周彦伦《四声切韵》等等。然而,这些音韵书因作者地缘关系,都夹杂土音,南方语音清切,而病在浮浅鄙俗;北方语音质朴,但病在声音重浊。另外南方语言夹杂吴、越土音,北方语言混入戎、狄胡音。诸家韵书各是其是,相互非笑,音韵无法统一。当时一些有识之土非常注重校正语音,例如南北朝时期著名音韵学家颜之推就主张用语音比较淳正的金陵、洛阳语音正音。隋朝统一全国以后,陆法言的《切韵》终于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应运而生了。
陆法言,名词,字法言,以字行,河北临漳人,隋太子诜马陆爽之子,官为承奉郎,是隋朝著名的音韵学家。隋文帝初年,陆法言和刘臻、颜之推、卢思道、魏彦渊、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8人共同讨论音韵,大家一致认为古今音调不同,各家韵书因依据方言或反切旧文不同而存在分歧,南方吴楚语调过于轻浅,北方燕赵过于重浊,西方秦陇读去声象入声,西南梁益读平声象去声;吕静等人的韵书各有错误,南方和北方取韵不同。大家一起讨论南方音系和北方音系各自是非,古今变化,想要选择精密反切标准,根除注音疏漏错误。讨论结果多数由颜之推、萧该最后决定,陆法言笔录。在后来的10多年中,陆法言参考了各家音韵、字书校订原来的讨论稿。于公元601年编成《切韵》5卷。
《切韵》是我国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韵书,可惜现在除一篇陆法言写的序文保存下来以外,正文内容全部散失了。近代以来发现王仁煦的《刊谬补缺切韵》的3种唐写本,其中英人斯坦因和法人伯希和从敦煌盗走的《刊补切韵》残卷,基本上是陆法言原书的片断,为我们了解《切韵》一书的内容提供了宝贵材料。
陆法言编撰《切韵》的目的,是要统一南北朝以来南北语音的歧异,他认为如果用于诗文创作,那么语言清浊可以通用;如果要从音韵学角度审正语音,那就应该轻浊有别。由于看到了诸家韵书中的韵部分合存在分歧,《切韵》在分韵方面采取了从分不从合的原则,有些字韵尽管诸家相同,《切韵》也分开。在音韵分类方面更加细致准确。
现在通行的说法是《切韵》共收12158字,如朱天俊、陈宏天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文史工具书手册》就持此说。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唐封演《闻见记》。然而唐孙愐根据陆法言《切韵》加字编著的《唐韵》序言则说是“今加三千五百字,通旧为一万五千字”。唐长孙纳言为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所作的序言也说“加字六百,用补缺疑”。据此可知,《切韵》收字实际数目应该是11500字左右,封演所说的12158字乃王仁煦增补600字后的数字。《切韵》共分193韵,其中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每部声韵分为1卷,平声字数太多分为2卷,平声上卷26韵,平声下卷28韵,共计5卷。在193韵中,所收韵字有些有二三种读音,分在不同韵中,有的在同一韵中也有二三种读音,这可能是在符合当时实际语音区别的情况下,兼顾方言、古音的缘故。《切韵》这种分韵体例,是在总结前人基础上提出的,长孙纳言说:“这一体制酌古沿今,无以复加。”这句话可以作为本书内容的定评。
陆法言在《切韵》序言中只说到经过他们反复讨论,确定了统一的音韵,但没有明确说明统一的标准,因此引发了后人的歧议。一种意见认为《切韵》是综合古今南北语音,例如清人江永在《古韵标准》一书中说它综合各地方的语音,细细剖析,审定音切,具有脉络条理,认为《切韵》代表综合音韵。另一种意见认为《切韵》统一于一时一地之音,其中有人认为以金陵方言为标准,例如王国维就说它是六朝之音。周法高认为是以长安语音为标准。陈寅恪认为是以洛阳音为标准,他认为北魏、东魏、北齐以来洛阳为天下之中,文化发达,可为南北正音,江南大族又都是从洛阳迁移而去,保留了洛阳之音,因此《切韵》的语音系统和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域相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切韵》并非只是综合南北语音,而是以洛阳、金陵语音综合形式为基础,参考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读书音而定的。周祖谟认为《切韵》是一部极有系统而且审音从严的韵书,它的音系不是单纯以某一地方行用的方言为标准,而是根据南方士大夫所使用的稚音和书音,折衷南北异同而制定的一个严整的音系。这个系统既然是由南北文学之士共同讨论制定的,必然和南北语言都能相适应,是公元6世纪文学语言的代表系统。
上面各家的争论中,周祖谟的说法比较接近事实。在相互讨论音韵的8人中,刘臻、萧该是南方人,卢思道、魏彦渊、李若是北方人,辛德源、薛道衡是西北人,颜之推更是出身南方士族,又长期定居北方,精通南北语言。既然经过大家讨论决定,可以说诸人都同意颜之推、萧该的韵类,不可能是一时一地的方言。颜之推说他们的讨论是折衷于金陵、洛下;陆法言说是讨论南北音韵是非、古今音韵变化;魏彦渊也说经过反复讨论,疑难问题都解决了,当事人的这些说法更直接证明了《切韵》的综合韵书性质。《切韵》既不是某一地方的方言韵语,更不是简单地混合各地方言和古今语音,而是一部以实际的雅音如字书音读为依据的系统完整的韵书。颜之推本人非常注重标准语音,一事一物不经过考察不敢随便说,他家的孩子从小就学习正确的发音,可知他精通正音。陆法言也谈到《切韵》是以前代和当代的字书为依据,考订诸家音韵是非而成。正因为他们态度认真、取舍有法,《切韵》才得以反映当时社会上认同的标准语音,基本上可以作为公元6世纪共同语音音系的汉语代表作。正因为这样,这部书才得到后人很高的评价和重视,王仁煦说《切韵》出现后“时俗共重,以为规典”,长孙纳言说它“酌古沿今,无以加也”。自从有了《切韵》一书,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韵书都失去了存在价值,逐渐散佚;后世学者都通过这部书推究上古和中古音韵,可见它为音韵学奠定了基础。
但是,《切韵》也有不足之处。这就是所收的字少,而且不正书形,解释字义简缺。因此,唐代有不少人为它加字、笺注。其中比较著名的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对《切韵》错字缺字做了训补,并增加600字,同时在辨别字的形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弥补了陆法言的不足。愐《唐韵》为《切韵》加字3500,并增加了注解,不但注释字义,而且诸如州县名号、姓氏源流,事物名称、异闻传闻都引证古书加以说明。李舟《切韵》以类排列韵部,四声次序顺承不乱,奠定了宋代《广韵》的基础。
根据上面的文字分析,我们可以对失传的陆法言《切韵》有一个基本完整的认识。
《切韵》是综合古今南北多种语言,吸取前人韵书各种长处而写成的一部音韵著作,由于它所代表的音系是南北朝隋代的社会标准语音,所以后人不论考正古音还是撰著诗文,都奉《切韵》为典范。唐宋两朝的韵书在体例上都和陆法言的韵书同属一系,可见,《切韵》对奠定音韵学的基础是有功绩的。正因为如此,我国著名学者范文澜先生把隋朝《切韵》统一了汉语书面声韵和秦朝小篆统一了六国文字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对国家的统一事业都是一种重大的贡献。
儒、道、佛“三教论衡”
现在人们经常说一句口头语,叫做“三教九流”。这句话大多用来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也用来泛称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然而,这个成语的由来起始却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两件大事。
所谓“九流”,便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诸子百家,包括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名家、墨家、农家等等;“三教”便是后来的儒、道、佛三家。南宋时期有个大学者陆九渊,在给王顺伯的一封信中说道:“中国的学术流派以及各种思潮很多,儒家有儒家的学说,道家有道家的学说。佛家有佛家的学说,从大的方面划分都可以归入这三家中去。”虽然说西方基督教耶稣在时代上和儒家创始人孔丘、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相先后,然而中国人并不知道耶稣降生之事。基督教在中国流传从明清以来虽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但比起佛教来就微不足道了。儒、道、佛三教之间虽然没有出现西方新旧教之事那种兵连祸结、杀人流血事件,却也相互排挤。争论不休,这便是隋唐时期的“三教论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