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57800000015

第15章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原理(1)

古往今来,人类就不停地在寻求各种自以为能获得幸福的秘诀,各代许许多多的哲学家著书立论、探讨人生,都是旨在指示人幸福的途径。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不少学者和论著都把他归结为“经验主义的幸福论”,或者称为“现实主义幸福论”。其实,若就其具体内容和性质而言,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更是一种德性幸福论。

一、友爱是生活中最必需的东西

生活中,一个人缺少友爱是可悲的,青年人缺少友爱,会犯更多的错误;老年人缺少友爱,不能受到很好的照顾;而壮年人缺少友爱,则行为会有所欠缺。所以说拥有友爱,才能使自己生活完满。友爱有多种类型,如亲属的爱、对老人的爱、对非血缘人的爱。真正的友爱是永恒的,它属于有德性的人。

生活中需要友爱,没有人愿意过缺少朋友的生活,从某方面讲,友爱也是某种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那些富有的人和大权在握的人更需要朋友。因为对朋友的馈赠是最大的,最为人所称道的,如若没有朋友,他的财富又怎样蓄藏和保全呢?因为财产越多,危险也就越大。在贫穷和其他的灾难之中,只能希望朋友的帮助。友爱对青年人可以帮他们少犯错误;对老年人则加以照顾,帮助他们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对壮年人则帮助他们行为高尚。爱人的人受到称赞,友爱把社会团体联系起来。爱朋友的人受到赞扬,广交友被看作是高尚的事情,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高尚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朋友是善良的人。

人们不可能喜爱所有的东西。只有可爱和有用的东西才为人所喜爱。亚里士多德认为,有用的东西就是由之生成善和快乐的东西。由此可见,善和快乐才是喜爱的目的。每个人都喜爱对其自身是善的东西,而可爱的东西只是一种总体上的善,个别的善对个别的人是可爱的。每个人所喜爱的善并不像自身存在的样子,而是对他所显现的那个样子。

友爱是得到回报的善意。很多的善意是看不见的,但亚里士多德认为,它们是善良的、有用的。在这些善意之中,可以有某个人去回报同样的善意。如若他们互相之间都有着善意,然而对此却无所察觉,那样怎能说是朋友呢?

相互爱着的人们因为希望对方善良而去爱。有些人为了相互利用,而不是为了自身而相爱,他们都为了从对方得到好处。同样,有些人是为了快乐而爱,不是为了与聪明的人相交往,而是为了使他们自身愉快,那些为了利益而爱的人是为了对自己的好处,那些为了快乐而爱的人,是为了使自己快乐。这都不是为了自身而爱,而是为了有利和快乐。所有这样的友爱都是偶性的友爱。如果一个人被爱,并非由于他是个朋友,而由于他们能提供好处,能提供快乐。这样的友爱很容易散伙。以实用为目的建立起友谊的人不那么喜欢生活在一起,他们彼此又时常感到有些讨厌。凡是没有助益的事情对交往也就无关紧要,只有在希望得到好处的时候他们才会快乐。

善良者的友爱和德性都是完满的。他们互相希望在善上相似,他们都是就其自身而善的。那些为了朋友自身而希望对方为善才是真朋友,因为这些都是为了自身而存在,并不是出于偶性。只要善不变其为善,这种友谊就永远维持。只有德性才是恒常如一的。

只有有德性的友爱才能称得上永恒。只有在这些善良的人们中,爱和友爱才是最大和最善的。不过像这样的友谊是罕见的,这样的人也是少有的。这需要相互熟悉和时间,正如俗话所说,只有吃尽了咸盐,人们才能相知。除非两人互相表示友好并互相信任,否则就不可能被接受,不可能做朋友。有些人很快就好了起来,并且想要成为朋友,然而没有友爱和相知,也就不存在友谊。想要很快地建立友爱那就不是友爱。

那些接受荣誉的人,要求被爱多于爱人。奉承者则相反,往往奉承者的地位较低,或是装作为别人的朋友。然而,大家似乎又公认友爱更多地是在爱之中,而不是在被爱之中,其证明就是,母亲总是以爱为喜悦。有一些母亲把自己的孩子交出去哺育,她们在爱着并知道这一切,但是并不索取爱的回报。如若她们两者都做不到,只要看一看子女们的飞黄腾达也就心满意足了。

广交友的人为人称赞,他们常处于爱之中,爱也成为他们的德性。在朋友中,只要得其所值,这样的人就是长久的朋友,保持着不变的友爱。

亲属的友爱样式较多,但都由父爱母爱派生而得。生养者把子女作为自身的一部分,照拂备至,子女们则把双亲当做自己存在的来源。双亲对他们的孩子所知道的更多,被生育的则对他们的生育者所知较少。与被生育者对生育者相比,生育者更依恋被生育者,被生育者是属于生育者的。而生育者却不属于被生育者。双亲对孩子的爱,在时间上也更长些。孩子们一出生就立即得到照顾,孩子感觉到他们的父母则是在一段时间之后。

从以上所说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母亲有那么强烈的爱。生育者把后代当作自身来爱。孩子们爱双亲则是把他们当作自身的来源。兄弟们相互地爱,由于是自然地出于双亲。这种与他们相关的相互同一性,就造成了他们的互爱。由此人们就说血脉相通,骨肉相连等等。也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同-的存在,只不过是处于分散中而已。

对善和尊长的爱表现在后代对祖先和神的爱之中。因为他们恩高德厚,是后代的存在和一出生即得到哺养与教育的原因。这种爱和非亲非故的友爱相比,能给予更大的快乐和利益,因为他们的生活有着更多的共同之点。在兄弟的友爱和哥们儿的友爱中,有许多共同的东西。由于兄弟们更为接近,从生下来就相互关心,出于同源,并且在一起长大,受着同样的教育,所以性格也就相同,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并且最为可靠。

夫妻之爱源于自然,而共同生活不仅是生儿育女,因为在其中双方还有其他的生活需要。男子和女子相互帮助,把自己所固有的特长投入共同事业中去。由于这样的缘故,在这样的友爱中既有利益又有快乐。如若他们为人正直,也可能是合于德性的,所以由此感到快乐。孩子们是维系的绳索,没有孩子就容易离异。爱情之所以瓦解,是因他们爱的目的没有达到。

二、快乐最适合人类的天赋

提到“快乐”,是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的,它可以使现实生活更为完满,如人们的青春年华。所以,人们有理由去追求快乐,在实现过程中,有的快乐是高尚的,有的则是卑贱的,对于前者,我们应努力去追寻,而对于后者,我们应鄙弃,因为它并不是真正的快乐。

人们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快乐也因此融入人类的生命,并对德性和幸福产生巨大的作用和影响。有些人说,快乐就是善;有些人则相反,说它完全是恶;有的人则认为,即使快乐不是恶,把它算做恶才益于世道人心。因为,大多数人都孜孜以求,成为快乐的奴隶,快乐确实是人皆向往的事情,不过大多数人对它不能加以辨别。

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是所有生物孜孜以求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高贵的善,痛苦就其自身就为一切生物所逃避,那么,它的反面就是为一切生物所欢迎。其次,凡是不以他物为手段,不以他物为目的而选择的东西才是最可贵的,这就是快乐。

经历过饥饿痛苦的人们,会体味到饱食的快乐。但并不是所有的快乐都是这样。学习的快乐就无痛苦。对于那些不正常的快乐,可以说那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对身体状况恶劣的人,就不应认为存在快乐,要说有的话,也只是对于这些人的快乐,正如对患病的人没有健康,没有甜,没有苦一样。对害眼病的人也说不上哪些现象是白的。快乐的种类不同,来自高尚的快乐有别于来自卑下的快乐。如若不是一个公正的人,就不能享受公正的快乐,正如不懂音乐就不能享受音乐的快乐。

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智力永远处于儿童水平,虽然儿童总会体味极大的快乐。有许多事情积极去做,尽管不会带来快乐,如观看、记忆、认知、具有德性等,我们还是要选择它们。

快乐能够使活动完满如青春年华,在活动中体味快乐的感觉。只要是一方面有被思想的、被感觉的,另一方面有判别力和思辨力,那么在实现活动中就将有快乐存在。

快乐使得人们乐于从事选择的事情,这样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完满,人们也由此去追求快乐。至于我们到底是由于快乐而选择生活,还是为了生活去选择快乐,目前且不去管它。两者是紧密相联的,谁也不能把它们分开。没有实现活动,快乐就不得以生成,惟有快乐才能使一切实现活动变得完满。

人们追求能为自己带来快乐的活动,这从相异的快乐妨碍活动可以得知。亚里士多德对此进行了举例说明。一个爱长笛的人,在聆听长笛演奏时,就听不进谈话,因为与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相比,他更喜欢长笛。听长笛的快乐消灭了谈话的快乐。如若两种实现活动同时进行,这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快乐中更大的一方抵消了另一方。快乐的差距越大,妨碍作用就越是明显,以至于使另一种活动完全停止。所以,当一个人过于高兴的时候,他什么也做不下去。例如,人们在剧场上吃甜食,表演得越坏,他们吃得越香。既然人们的活动为本己的快乐所加强、延长和改善,又为异己的快乐所损害,显然,快乐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甚至可以说,异己快乐会造成本己的痛苦,本己的痛苦可以消灭实现活动。如果一个人感到写和算对他是痛苦的,他就不肯再写,也不肯再算了,因为这些活动是种痛苦。

实现活动有多种类别。有的正直高尚、有的邪恶下流,前者经常受到选择,后者应当予以回避,还有些活动无所谓处于两者之中的状态。它们的快乐也是如此,每一种活动都有自己所固有的快乐。属于正直活动的快乐是高尚的,属于邪恶活动的快乐是下流的。很显然,那些公认的下流快乐应该说并不是快乐。

三、幸福是人生的目的

幸福与快乐一样,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幸福是人们最高贵部分的德性,它是人生的目的,有了它,人生才能完满。就幸福存在状态而言,它离不开勤劳,愈勤劳愈高尚,人也就会愈幸福。所以说,幸福存在于人们的实现活动之中,当然这类实现活动应符合德性。

幸福与品质不同,品质是潜在的,无论幸运的人,还是不幸的人都可以具有优秀品质。幸福不是游戏和娱乐,只有儿童和有权势的人才把时间消磨在游乐之中。恰恰相反,幸福就自身而被选择,它是自足,是实现活动自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毫无所求。在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里,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是严肃的劳动,把辛苦生活说成游戏,岂不荒唐。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正因它为最终,为目的,才成就其完满。

幸福才是人生的目的。幸福决不在游戏中。幸福本身就是目的。把辛苦的工作说成是为了游戏的无效劳动,未免太幼稚了。幸福生活就是合乎德性的生活。幸福生活离不开勤劳,我们说,勤劳胜于娱乐以及和游戏有关的事情。我们认为,不论群体还是个人活动,都是越勤劳,就越高尚,所以高尚的人实现活动,其本身就是优越的,从而是更大的幸福。随便什么人都能享受肉体快乐,奴隶也不比出身高贵者差。但没有人肯和奴隶共享幸福,除非是属于生命的。所以,幸福决不在这些消遣之中,它在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之中。

人们最高贵部分的德性就是幸福。不管它是理智还是别的什么,它自然地是主宰者和向导者,怀抱着高尚和神圣,认为幸福应伴随着快乐。德性活动中最大的快乐公认为是合乎智慧的活动,所以,哲学以其纯洁和经久而具有惊人的快乐。

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人们往往会为了闲暇而忙碌,在大的方面,人们会为了和平而战争。

如果一个人想做一件伟大的事情,就应全力去做,去追求不朽。要按照自身中最强大的部分而生活。它的体积虽小,但能量巨大,其尊荣远超过一切。如果一个人不去选择自己的生命,而去选择别人的生命,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任何本己的东西,自然就是最强大、最可喜的东西。对人来说就是合乎理智的生活,所以,这种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还指出,幸福是思辨的。人以自己具有思辨活动而幸福。其他动物没有幸福,因为他们全不会思辨。凡是思辨所及之处就有幸福,哪些人的思辨活动越多,他们所享有的幸福也就越大,不是出于偶然而是基于思辨,因为思辨就其自身而言就是荣耀。所以,幸福当然是一种思辨。

思辨需要有外部条件,身体要健康,需要食物以及物品的供给。一个人可能并不是大地和海洋的主宰,但可能做着高尚的事情,从事高尚事业。有中等水平,一个人就可做合乎德性的事情。这一些也就足够了。只要合乎德性活动,一个人就有幸福的生活。

后来的梭伦也很好的描述了幸福的人们。他认为,他们具有中等的财产,做着最高尚的事情,过着节俭的生活。只要有一个中等的财产,人们就可以做他所应该做的事情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式富人的99条人生经验

    中国式富人的99条人生经验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无限的生财之道才是无价之宝,汇聚顶级商业精英创富智慧,指引普通老百姓通往致富之路。开启富人的财富密码,打通我们的致富之路。
  • 心灵漫步

    心灵漫步

    本书论述心理辅导发展历程及区域性心理辅导的本土化、区域性实证研究以及推进的发展模式。
  • 开阔眼界的时尚故事

    开阔眼界的时尚故事

    时尚绝不是跟风。时尚是刹那间的心动,不求缱绻情长,只是张扬声与色的酷炫;时尚是精致的生活态度,触摸是洒脱、体面、陶醉和风情万种的思绪。
  • 最伟大的激励:影响20世纪人类的励志文献

    最伟大的激励:影响20世纪人类的励志文献

    在21世纪,中国面对着经济发展与文明崛起的两大命题。相应地,中国人也面对双重的挑战,一方面是创造财富,力争上游,出人头地,另一方面是内心充实,喜乐幸福,能够体会并认识到生命的意义。由于这种双重性,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中国人需要借鉴的激励资源就不应该只局限于“心态”和“技巧”,还应该包括“品德”这一根本。 每个人都守着一扇由内开启的改变之门,谁都不能替他们开门。不过,假如有一些伟大的、深刻的、直抵灵魂深处的敲门声传来,他也许会早一点、快一点给自己开门。
  • 给老公诊断

    给老公诊断

    婚姻是女性的第二次生命,嫁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将关系到女人一生的幸福,嫁对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分析男人,不同年龄阶段的男人有着不同的情感和心理特点,本书结合男性的年龄、心理等特征,详细阐述理性的婚恋观及选择伴侣的要点,通过装扮、内涵积累、爱情博弈学等方面指导女性找到适合的伴侣。
热门推荐
  • 王俊凯:分离101次

    王俊凯:分离101次

    如果说,她是那张被露水沾湿的纸巾,他是一把锋利坚韧的刀,那么他的出现,必定会让她粉身碎骨......他们无法逃避命运,就让爱恨离别深深地刻在他们心中......分离必不可少,生生世世的分离,那样的命运依旧插翅难逃......
  • 缠爱小新娘:吸血殿下,深深宠

    缠爱小新娘:吸血殿下,深深宠

    安雪儿遇上了一件奇怪的事,每当满月,她的脑海里总会突然浮现出一些残破的记忆———而那是她已经忘却的过去。“苏生……是谁?”遥远悠久、血腥狂野的记忆渐渐拼凑起来,呈现出来的竟是那卑鄙吸血鬼的恶行。但她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她是何曾喜欢上了一个吸血鬼老大,并且还是愚蠢幼稚无知不可信的一见钟情?不,不对,杀死苏生的不是皇者流光!不是!是那个丑陋吸血鬼杀的苏生!跟流光无关!一再这样提醒自己,却没有任何作用。她梦里的紫发少年,还活着吗?“我和苏生,你选谁?!”“我……”“我选她就够了。”
  • 晚霞过尽旭日晴

    晚霞过尽旭日晴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并不是所有的爱都如愿,既然如此,那就为自己,为自己的梦想而活吧!文霞决定带着梦想重新开始――做最顶尖的美发师!不管前路如何漫漫,总要戚戚走下去,路上遇到谁,都要继续前行!
  • 重生为纸

    重生为纸

    人类与吸血鬼短暂和平相处了50年,然而吸血鬼猎人与圣器的突然猛增威胁到了吸血鬼的生存。大修道士的当初定下永世和平的契约就此打破。野心勃勃的吸血鬼背叛领主逃亡到人类世界并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迫不得已之下使用禁咒召唤出..一张纸。吸血鬼,人类,谁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野心,私心,走向荆棘的道路。飘忽不定的灵魂何以安放?逃避了那么久的现实你也该醒醒了——摇桃。————————————————第一卷写的实在是。。大家可以从第二卷看也无妨,应该没有什么大影响。。真心话【咳咳】
  • 倾世云华:谁暖了夏

    倾世云华:谁暖了夏

    本是黑道上的至尊女魔头,却因一个小小的变故,而魂穿异世,没有玄力?看我突破大无极,成为世界的主宰!上古神兽是我的契约兽,神器在手后顾无忧。看我如何颠覆众观,成为女王。还有妖孽美男在侧,谁与我斗?(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末代阴阳师

    末代阴阳师

    我十四岁那年,爷爷用我的八字压住了一口来历不明的红棺,还让我把它当媳妇儿……
  • 与麦迪尔走过的春夏秋冬

    与麦迪尔走过的春夏秋冬

    如果每个人的旅程都有一个终点,如果平淡无可避免,那你就唱一首歌出发,每迈出一步都有不一样的风景,到达终点时你仍然平庸,却欣赏了半生繁华、一路高歌。《与麦迪尔走过的春夏秋冬》,麦迪尔继《一个故事说给你听》后的一本回归之作。
  • 空间扭转

    空间扭转

    这本书描述了一个平凡的子龙通过网络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在游戏里面生存,并且逃出游戏世界
  • 抗日军魂之火凤凰

    抗日军魂之火凤凰

    此文围绕一个真实的故事改变而成,文中主要体现中国56个民族,在面对外敌来侵时,团结一心,共同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勇事迹,以及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主要体现,故事中体现了男女主人公,在经历了天塌地陷的磨难后,仍然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顽强的奋斗精神。他们用异军亦非的方式,把中华民族绝不服输的精神,表现的淋淋尽致。
  • 草根争王

    草根争王

    他从世俗中来,踏着血海,迎着光明,带着自我信仰的光环!他只想多取几个老婆,多生几个娃娃,当个富家翁,让孩子当上富二代!可是世事如麻,仙魔争霸,僧儒道鬼妖魔纷争,而他只是一草根!他只是一个会扔石头的猎户,可以双手飞石,从军中被一名仙师逼着做了逃兵,从此走上修行风云路。主人公信仰格言: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往而不利,我乘风破浪,我永远直前,我不向困难低头本书群号:65839836,求票,求收藏。东方经典玄幻,值得一看,收藏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