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55400000001

第1章 崇拜心理概论(1)

崇拜心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物,是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的思维力、想像力等发展的必然。崇拜心理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柱,是要补充现实中的不足。

崇拜心理的界定

崇拜心理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犹如心灵中燃烧的熊熊圣火,它使人感到有所寄托,有所期望,有所追求。科学、正确、适度的崇拜心理能够引导人们走好人生之路,并产生正确的行动方向和行为后果,带来美好的人生。

所谓崇拜,《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尊敬钦佩。”另外,英文词典,崇拜是用“worship”一词来表达的,意思是“①礼拜、礼拜仪式;②崇拜、尊敬、敬慕;③[古]名誉、尊严、威严”。因此,东西方对“崇拜”的解释大致相同。但是,细看英文单词的释义,我们发现,崇拜含有“礼拜、礼拜仪式”的意思。因此,崇拜心理表现形式来源于宗教中的仪式。

“崇拜心理”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有着悠久的渊源关系,它是伴随着人类原始文化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崇拜”是从崇拜自然物而产生的,接着是图腾崇拜、神灵崇拜、水崇拜、附会以超自然力的人物的崇拜、偶像崇拜、英雄崇拜等发展而来的。换句话来说,崇拜的首任对象——自然崇拜本身,就是宗教的一种原初形式,而以后的继任对象,分别都是宗教的一种原始形式。因此,说崇拜是与“宗教和宗教仪式”相关联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崇拜崇拜心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总是与宗教和宗教仪式相关联,但是也逐渐有了自己独立的发展迹象,特别是当发展与“英雄崇拜”时,其独立性已相当明显。尽管在“英雄崇拜”的社会心理中,仍然有将英雄作为偶像来崇拜的心理和行为,但是作为“英雄崇拜心理”本身,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心理。其中的偶像崇拜成分己降到次要和从属的地位。

下面看看其他的权威性词典对“崇拜”的解释。

《汉语大词典》是这样的解释的:“①尊重拜授;②尊崇奉拜;③尊重敬佩。”《中文大辞典》对崇拜的解释是:“尊敬也。”《辞海》对崇拜的解释是:“①尊崇钦佩之至。②宗教的基本要素之一。指对所信奉的精神作(如神、仙、鬼、怪等等表示尊崇而采取的某些行为(身体的动作、喊或唱某些祈祷、赞美词)。目的主要在于对所信奉对象进行感恩和祈求护佑。不同宗教有不同的崇拜对象,如自然宗教有自然崇拜,部落宗教有图腾崇拜,文明社会的宗教有偶像崇拜、神灵崇拜等。故崇拜对象也是对崇教进行分类的依据之一。”

对“崇拜”含义的理解,还有一种解释虽然不严密,但是本质含义突出,也比较准确,这就是苏国红在《嫉妒及其负作用的抑制与转化》一文中的解释:“人在‘现实’与‘理想现实’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就是崇拜。”这个解释虽说不是正式为崇拜下的定义,但从本质上阐述了“崇拜”的念义。苏国红在进一步解释“崇拜”的含义时说:“崇拜与被崇拜者之间,一般都具有不可比性,崇拜者能够清醒地看到两者之间的差距。崇拜中表达了人渴望、羡慕、敬佩、赞美、欣赏等情感,体现了希望成功,追求完美的心态。”

综上所述,可以为崇拜下一个不成熟的定义:崇拜是崇拜者对被崇拜者所怀有的一种尊敬、钦佩的情感和心态,一般来说是在两者之间有在不可比的情况下发生的,反映了崇拜者希望成功和追求完美的渴望。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崇拜含义的独立性,特别是排除与宗教的相关性和必然的连带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崇拜心理。

崇拜心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特指在社会印象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发生“光环效应”(晕轮效应),而形成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把认识对象看得完美无瑕,而导致盲目信赖、崇尚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结构。崇拜心理在心理机制上,时常具体地表现为情感失控、情绪狂热、缺乏正常的独立自主精神,片面强调个体的作用并加以神化,未免有失偏颇。

“崇拜心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物,是伴随意识觉醒的认识发展出现的社会心理状态,体现了人类对自我和环境的理解和体验。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状态,其正向效应是,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产生了值得信赖、崇拜的心理目标而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向上的热情和执著追求的意志行为。

人类是学会了使用火才使自身与动物有了区别,因此,人们对“火”的崇拜心理是相当强烈的。

崇拜心理的根源及其发展

历史上,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心理学家却曾有过论述。唯心主义者认为崇拜心理是人的一种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因而具有不容选择的特性,具有先天性。一些早期唯物主义者由于具有认识的局限性不彻底性也对崇拜心理的解释、论述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从根本上真正揭示出崇拜心理的来源及发展。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崇拜心理是具有思维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素质,它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人的世界观的体现和反映。心理学研究表明,崇拜心理的形成过程同其他思想意识的形成过程一样,具有阶段性,是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的深刻融合和高度统一。崇拜心理虽然是一种主观心理意识,但它的来源却是客观世界。同其他心理一样,崇拜心理是在人同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发展的。

崇拜心理来源于客观世界,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不断深化,崇拜心理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崇拜心理具有历史性、社会性、阶级性。

在人类历史上,人类通过对经验知识的缓慢积累,才从蒙昧、落后、野蛮的社会上开到文明社会的。人类的崇拜心理从低级到高级,从不科学到科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崇拜心理具有两向性心理特征。这种特征既来源于客观世界本身的对立统一性,也来源于人对客观世界认识。下面,我们从认识根源、心理根源、社会根源来探讨崇拜心理的来源及发展。

崇拜心理产生的认识根源

当人类能把自己从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状态中分离出来,并且能够思考诸如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力达到某种高度时,崇拜心理就随之产生了。

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总是受到一定条件制约的,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印象,总是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部分和精神状况所限制。”这就是说,每个时代的人类的认识水平除要受到时代的制约外,还受到人类本身认识水平的制约。因为这种认识水平的制约,使人对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有限和无限的矛盾总是处于一种有限的认识之中。然而人又不甘心于这种有限的认识,总是企图达到对理想的现实和无限的认识。但是由于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各种真实关系缺乏实际的客观认识,始终对其认识处于一种贫乏状态,人就自觉地,或逐渐自觉地用幻想代替现实发展,用幻想的无限来代替真实的无限,这就是崇拜心理产生和发展的认识根源。

下面具体地从有限和无限的矛盾、现实和理想现实的矛盾来探讨崇拜理产生和发展的认识根源。

有限和无限的矛盾

从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的发展来看,崇拜心理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产物,从现实来看,崇拜心理的存在则是人类的一种心理需要和精神支柱。之所以是一种心理需要和精神支柱,因为它是人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无限和有限矛盾的一种精神武器。因此,崇拜心理的形成与发展,是有限和无限对这矛盾存在和发展的结果。

本质上人类的存在和理解应该说是无限的,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处在有限的、现实中的人,面对自我意识和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如果没有一种无限的精神来支撑,就必然处于种种不安和恐惧中。这时崇拜心理就成为解决有限矛盾和无限矛盾的特殊心理。以神灵崇拜心理为例来说:对神灵的崇拜不仅仅是出于人类对自然的恐惧及由此而产生的需要保护的意识。更重要的是,神灵崇拜心理同时体现了人类对于自身局限性的超越,体现了人类提升自己价值的愿望。神灵、上帝等等被崇拜拜对象,都代表着一种永恒,一种无限的终极价值所在。这就是人们对于无限的崇拜,是人类为了克服自身有限性的一种心理需要。人们对神灵的崇拜,表达的是一种力求扩展、提升自己的原望和社会心理。这种用幻想来弥补有限,用超越把握无限,用未来补充现实的崇拜心理,是生活在有限和无限的矛盾中的人类所必需要的,是现实生活所需要的。举个例子:

清代道光年间,江苏丹徒一带举办庙会。赶庙会者摩肩接踵,河面上的行船也增加了不少。一天,一位美貌的妇人坐船来赶庙会。船一靠岸,这妇人付了船资之后,急匆匆举步登岸,可是稍不留神,一只脚踏入淤泥之中。妇人满面通红,又急又羞,抬头一看,近旁有一尼姑庵,于是在众目睽睽下疾行入庵。正在这时,船老大高声叫喊起来:“糟了,这妇人所给船钱一百,却是阴间所用的冥币!”于是急忙往尼姑庵与妇人理论。众人尾随而去。来到尼姑庵,遍寻不见刚才那位妇人。众人议论纷纷,正要诘问庵中尼姑,船夫突然看见观间立像一只脚尽是淤泥,众人大惊失色:“难怪刚才这妇人遍寻不见。”“坐船美貌妇人一定是观音显灵!”船夫惊奇之余,伏地叩首,将冥资焚于炉中。其他人无不合声诵佛,祈求观音菩萨保佑。此后,这一门庭冷落的尼姑庵,香火不断,施主不断。十几年之后,其中隐情外泄:当年的船夫和那位美貌妇人,都被庵中尼姑买通。美妇入庵后,立即将脚上淤泥移于观音足下,自己则卸装改容,躲藏起来了。

这个小故事绝不能纯从“骗人”的角度来理解。如果要说“骗人”,那么庵中所塑的观音像本身就是用人们对偶像迷信来“骗人”的。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巧妙地用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心理来化解有限和无限矛盾的一种方式。按照人们对神灵偶像崇拜心理来说,尼姑庵是不应当“门庭冷落”的,然而尼姑庵确实门庭冷落了,这就意味着本来全为完美的,有无限法力象征的尼姑庵,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处身的“有限”性(被冷落)。为了想恢复它受人无限崇拜的原有作用,尼姑略施小计,用所谓观音显灵的假象,使香客又重新对尼姑庵无限崇拜起来。神灵偶然本身就是幻想的产物,连神灵都是幻想的产物,那么,尼姑想出观音显灵的计策自然是符合对神灵偶像崇拜的心理的。试想,如果观音不灵,何以能使崇拜心理发挥化解有限和无限矛盾的作用。

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人们在看到社会存在腐败现象时,就要不约面同地越发崇拜起历史上的清官,如“包青天”的形象,这实质上也是基于用无限来化解有限的一种心理。社会中有腐败现象,自然就有无能的官吏,这无能的官吏不能制止腐败,就证明其能力有限。而“包青天”的能力是无限的,也就必然能够惩治腐败。所以,人们对清官的崇拜心理,就是用幻想的方式化解现实当中有限和无限矛盾的一种社会心理。

当人们在现实中缺乏一种成功的把握,缺乏信心时,便有可能在精神上产生对超自然力的依赖感。费尔巴哈就把意志与能力之间、原望与获得之间、目的与结果之间、愿象与实现之间、思想与存在之间的对立与矛盾,看成是宗教的前提。因为人在意志、愿望、目的和想象中可以不受限制,但在能力、获得、结果和现实中要受到多种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这种矛盾单靠人的现实力量是不能解决的,但在幻想中能得到解决。崇拜心理与宗教不同的是,随着崇拜内容和对象的不断发展变化,崇拜心理的幻想给人带来了影响,积极的情感是主要的,如对现实中英雄人物的崇拜心理。崇拜心理除能给人以安慰外,还能给人一定的鼓舞和积极奋发向上的精神推动力量。因此,与宗教相比,崇拜心理在化解有限和无限的矛盾中是有许多优越之处的。崇拜心理给人们带来的大量的积极情感,是宗教给人带来的某些积极情感所难以比拟的(宗教带来的大量是消极的情感)。其中主要表现在宗教总是要用固定不变的崇拜对象来慰藉人类的心理。而崇拜心理的崇拜对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这就体现了这种心理的积极情感是无限的,发展的。而宗教则是有限的,因定化的。

现实和理想现实的矛盾

所谓现实,是指客观存在的事情,是指人的现存状态、现存环境(其中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一种具有综合性、模糊性特征的客观存在。综合性特征是指人的现存状态、现存环境是各种因素、各方面总和的特征;模糊性特征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理解是不完全清晰的特征。人不仅仅生活在科学研究的现实中,而且生活在“理想现实”之中。人都要认识现实和理解现实,并概据一定的认识和知识来改造现实。但是,人一来到世界上,就始终生活在矛盾之中,其中现实和理想现实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成为人们似乎永远解不开的情结。那么,而对现实与理想现实的矛盾,人们是怎样去解决的呢?

同类推荐
  • 马斯洛精选集:动机与人格

    马斯洛精选集:动机与人格

    《科学心理学》这是美国作家马斯洛的一部心理学著作。它在书中提出人对爱或尊重的需要和对真理的需要完全一样,是“神圣的”。“纯”科学的价值同“人本主义”科学的价值几乎是平等的。人性同时支配着二者,甚至没有必要把它们分开。爱和理性完全一样,都是人性的。成长被看作是一系列日复一日的无尽抉择,每次抉择不是退向安全便是趋向成长。在这过程中,必须一次一次地选择成长,必须一次一次地克服畏惧。科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这个基础就是人类价值,而且科学自身也构成了一种价值系统。
  • 现代应酬心理学

    现代应酬心理学

    按照心理学家所说,应酬当是一种实现行为目的手段或工具。应酬的“峰巅效果”也就是是最佳效果,既在绝无强迫的气氛里,使对方按照你的意志去做。应酬的全过程,是把人你的一份意思传达给别人,使对方受到感应,从而自动地帮助你、迁就你或同意你的要求,接受你的思想意识的潜移默化。因此,应酬可以理解为一个社会心理概念,应酬的最终目标是为自己的群体营造一个实现目的的良好的通道。
  • 治愈系心理学

    治愈系心理学

    本书精心为读者开设心理自助课,深入人的从欲望、内心、灵魂、人际、生活习惯等方面,帮读者疗愈心灵,拥抱幸福。?
  • 心理学与微表情

    心理学与微表情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运用身体语言,挥挥手,露出微笑,皱下眉头,这些都是基本的身体语言。当你与熟悉的人交流,或者与陌生人擦肩而过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留意对方的身体语言——表情、身体姿势、手势、腿脚动作等,这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可靠渠道。当你能够轻松地看懂身体语言,娴熟地运用身体语言的时候,就可以向别人展现一个更丰富、更有魅力的自我,同时更加准确和透彻地理解对方的心理,减少工作和生活中的摩擦和误解,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一个身体语言高手自然也是一个沟通的能手,掌握并熟练运用身体语言会让你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 生活心理操控术: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生活心理操控术: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心理操控术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到自己心理的支配。不同的心理会促使人们采取不同的活动,即使在相似或者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人们的心理不同,所选择的行动也会有所不同。
热门推荐
  • 金氏文集

    金氏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阿三的爱情

    阿三的爱情

    大学毕业的阿三,遇到了生命中的两个女生,何去何从?
  • 魔剑恩怨

    魔剑恩怨

    常昊和萧天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十八岁那年他们一起拜元始天尊为师。常昊心术不正坠入魔道,萧天阻止常昊不成,被迫同归于尽。但肉身散尽的常昊不甘被杀,转入轮回,元始天尊保萧天魂魄不散,将他所有意识封印起来让他转世轮回于藏剑世家。常昊却轮回于铸剑世家,天赋异禀的他们将有一场生死对决,自己世家被灭的萧天,独自背负一把自己世家封印了千万年的绝世魔剑,行走江湖,历练己身,到底萧天能否完成师命将常昊斩杀呢?他能否为藏剑世家报仇呢?
  • 腹黑娇妻:老公,战么

    腹黑娇妻:老公,战么

    她是全球通缉的罪犯特工。一朝死而复生,却嫁给富可敌国的暗夜总裁。他说她手黑,不配当他的妻子。她说他心黑,丢人是她的老公。恰逢月黑风高,她手拿匕首,媚笑说“正好杀人灭迹。”他邪魅一笑,“黑灯瞎火,老婆大人不觉得更适合肉搏吗?”“唔……”
  • 甜美娇妻,霸道总裁么么哒

    甜美娇妻,霸道总裁么么哒

    第一话“啊!救命啊!你放开我。”安若汐娇小的身子用力的挣扎着。“分开她,不然我对你们不客气”这时一个男孩子跑了过来稚嫩的脸上出现了一丝凶狠“哟!怎么你小子还想英雄救美啊。那我就不放了”这时安若汐聪明的咬了一下小混混,疼的他放了手,“啊!给我抓住她”小男孩拉起安若汐的手就跑,不过小孩子怎么可能跑到过中学生呢!很快两人被抓住了,小男孩把安若汐紧紧的抱在怀里不让安若汐受伤。第二话“你是谁啊!我不认识你,对不起啊”“没关系,我认识你就行。”
  • 酷短信之祝福满堂

    酷短信之祝福满堂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一家亲

    一家亲

    作品以一个普通县城为背景,叙述了张氏一家,母亲与其六个子女之间,六兄弟姊妹之间,以及各个家庭之间的故事。在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今天,社会在变革,变革中的人们努力适应着这个社会,又不断冲撞着这个社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决定个人意识,个人意识反作用于社会意识。变革年代矛盾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社会生活波澜壮阔,家庭生活也是暗潮涌动,波诡云谲,夫妻可以反目,亲兄弟如同路人,养老是活生生的现实,其间的酸甜苦辣,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尽现读者面前。无论发生了什么,生活都要继续,亲情永远是亲情,家与国,国与家,原来是如此的不可分割,如此的紧密相连。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你是不是也感同身受呢?
  • 追梦锐雯心

    追梦锐雯心

    他以为他将这样度过一生,他以为他始终只是个衰小孩。但是,一封来自【阿瑞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改变了他。
  • 奉天承运之搞笑女帝

    奉天承运之搞笑女帝

    额,容我想想,这算不算是拆书女帝???不断透剧给你看???全是美男后宫实现女屌丝的幻想,哎呀一句话,这书哎哟,不错哦~~
  • 妖尾之空间魔导师

    妖尾之空间魔导师

    这是一个空间魔法师在妖精的尾巴的故事,适当暧昧,11神马的就???强烈鄙视那些抢原主角女朋友的家伙!!更新不会太快,不过保证完本!新人写书不容易,求支持!写的不好就不要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