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1200000002

第2章

問答題目

問。云何唯識。

答。心外無法。故曰唯識。

難曰。山河大地六塵境界。分明在外。何言心外無法邪。

答曰。山河等者。心相分也。實不在外。

問。何理知之。

答。相見俱依。自證起故。

請說所以。

答。謂心體者。名自證分。自證體上有二功用。一能緣用謂之見分。二所緣用謂之相分。攝用歸體。唯一自證分。此山河等是心相分故不在外。

問。有如何者。請喻示之。

答曰。如蝸牛頭幻生二角。出則似二。縮則一頭。

立三支量

問。法喻雖齊。意猶未決。以何方便使人信極。

答。三藏大師製惡見中特伸比量。立六塵境皆不離心。量云。真故極成色是有法。定不離眼識宗。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因。猶如眼識喻。合云。諸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者。皆不離眼識。同喻如眼識。異喻如眼根。真故極成色。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定不離眼識。

請示後五。

答。如立聲云。真故極成聲。定不離耳識宗。自許二三攝耳所不攝故因。如耳識喻。乃至第六云真故極成法。定不離意識宗。自許六三攝意所不攝故因。猶如意識喻。既六塵等皆不離識。心外無法其理明矣。若汝跳得出這箇圈圚。許汝不信唯心。若跳不出應須敬信唯心法門。如或不信埋沒自己。生死時長。奈汝波吒。

問。立色等境不離自心。於宗因中更置真故等言。何所以邪。

答。各有所防。外人出過。

請細示法。

答。因明疏云。凡因明法能所立中。若有簡別便無過失。若自比量。以自許言簡。顯自許之言。無他隨一等過。若他比量。汝執等言簡。無違宗等失。若共比量。以真故言簡。無自教等失。隨其所應各有標簡。此比量中有所簡別。故無諸過。

問。且真故言。簡何過也。

答。簡世間相違。

問。世間有幾。

答。有二世間。

何者為二。

答。一學者世間。二非學者世間。

請別簡之。

答。言真故者。明依勝義。不依世俗。故不違於非學者世間文。顯依大乘殊勝義立。非依小乘。亦不違於阿含等教。色離識有。亦不違於小乘學者世間之失。

問。真故已知。極成簡何。

答。簡自他不極成者。

請示。

答。疏云諸小乘說最後身菩薩染汙諸色。一切佛有漏之色。若立為唯識。便有一分自所別不成。亦有一分違宗之失。此是他法。自不許者。

問。何者自法他不許邪。

答。疏云大乘宗說十方佛色。及佛無漏色。他小乘宗不許有故。立為唯識。有他一分所別不成。其此二因。皆有隨一一分所依不成。說極成言為簡於此。今者立二所餘兩家共許諸色為唯識故。

問。因云初三攝者。何為初三。

答。顯十八界六三之中初三所攝。不爾。便有不定違宗。若不言初三攝。但言眼所不攝故。便有不定。排不定云。言極成之色。為如眼識眼所不攝故定不離眼識。為如五三眼所不攝。極成之色定離眼識。若許五三眼所不攝故亦不離識。便違自宗。為揀此過言初三攝。

問。眼所不攝復揀何過。

答。疏云此眼所不攝言。亦揀不定。為不言眼所不攝。但言初三攝故。作不定云。言極成之色。為如眼識初三攝故定不離眼識。為如眼根初三攝故非定不離眼識。

問。言非定不離眼識者。何不言定離眼識邪。

答。疏云由大乘師說彼眼根。非定一向離識。故此不定云非定不離眼識。不得說言定離眼識。

問。自許之言。揀何過邪。

答。疏云為遮有法差別相違過。故言自許。非顯極成之色初三攝眼所不攝。他所不成。唯自所許。且寄在因中防彼過故。

請示行相。

答。疏云謂真故極成色是有法自相。定離眼識色非定離眼識色是有法差別。立者意許是不離眼識色。外人遂作有法差別相違言。汝立不離眼識色。舉得同喻眼識却非是不離眼識色。闕第二相。一向難同歸異。因於異轉。闕第三相。既然雙闕。因家後二相一向翻成歒者宗。能令立者宗成相違。不改先因。立能違量。(同伸一有法云)真故極成色。(後陳定相翻云)非是不離眼識色。此翻前陳意許也。(不改先因云)初三攝眼所不攝故。(番異作同云)猶如眼識。為遮此過。故言自許。與彼能違量上作不定言。極成之色為如眼識初三攝眼所不攝故非是不離眼識色。為如自許他方佛等色初三攝眼所不攝故是不離眼識色。若因不言自許即不得以他方佛色而為不定。此言便有隨一過。汝能違量既有此過。非真能破。凡顯他過。必無自非。成真能立。必無似故。明前所立無有有法差別相違。故言自許。外人見說山河大地唯是一心。來敵之云。無情成佛。我終不信。

今問彼云。汝依何意便云無情不得成佛。

彼答之云。無情不會修行。所以不得成佛。

應問彼云何者是修行。

彼答之云。六度萬行。入禪作觀。說法度生。此是修行。

應更問云。如是修行。八識之中何識能耳。

答。唯第六識。

問。餘七何非。

答。第八唯無記。前五雖通善。一向無觀智。第七唯執我。故修行者唯第六識。

應問彼曰。餘七成佛否。

答曰成佛。

難曰。餘七不修行。如何得成佛。

先順例云。餘七不修行。餘七得成佛。無情不修行。無情應成佛。却翻例云。無情不修行無情不成佛。餘七不修行餘七不成佛。應立量云。餘七是有法。應不成佛宗。不修行故因。如無情喻。無情是有法。應成佛宗。不修行故因。如餘七喻。彼來救云。餘七雖無觀智不能修行。六修行時。為助伴故。亦得成佛。

問。如何助伴。

答。六修行時眼觀善色。耳聞善聲等。助成心事名為助伴。應例彼云。六修行時。無情亦為助伴。且如布施象馬車乘國城妻子七寶等物。豈非無情為助伴乎。量云。餘七是有法。不得成佛宗。修行助伴故因。如無情喻。無情是有法。應得成佛。修行助伴故。如餘七。彼復救云。餘七雖不修行。是有情故亦得成佛。

難曰。若爾。闡提之人亦不修行。是有情故。應得成佛。

量云。闡提是有法。應得成佛。雖不修行是有情故。如餘七識。彼又救云。心法有緣慮。所以得成佛。無情無緣慮。是故不成佛。

難曰。闡提心法有緣慮。亦應得成佛。

量云。闡提心是有法。應得成佛。有緣慮故。如大乘心。大乘心是有法。不得成佛。有緣慮故。如闡提心。彼又救云。佛有覺受。方得成佛。無情無覺受。如何得成佛。

難曰。佛身有覺受。汝云得成佛。佛身髮毛爪齒無覺受。應亦不成佛。

量云。佛身中髮毛爪齒是有法。應不成佛。無覺受故。如無情。無情是有法。應成佛。無覺受故。如佛身中髮毛爪齒。

應問彼云。心心所中何法是觀智之體。

答。定慧是。

難曰。定慧觀智體。定慧得成佛。餘非觀智體。餘應不成佛。

量云。餘心心所是有法。不得成佛。非觀智體故。如無情。無情是有法。應得成佛。非觀智體故。如餘心心所。

又問彼云。心心所法四分合成。何故內三分得成佛。相分不成佛。

量云。內三分是有法。不得成佛。心四分中隨一攝故。如相分。相分是有法。應得成佛。心四分隨一攝故。如內三分。彼便救云。相分是外無情。故不得成佛。

難云。若相分是外無情故不得成佛者。佛位應無依報。佛既無依報。人天亦應無依報。

量云。人無是有法。應無依報。相分是外無情故。如佛位。佛位是有法。應有依報。相分是外無情故。如人天。彼又救云。人天依報。我今現見。佛位依報。我不曾見。所以無佛土。

難云。佛土不曾見。汝言無佛土。汝之祖先。汝亦不曾見。汝應無祖先。

量云。汝之祖先是有法。應是無。汝不曾見故。如佛土。佛土是有法。亦應有。汝不曾見故。如汝祖先。彼又救云。眼前現見。方是其有。眼不現見者皆是無。

難云。汝在此中眼不現見北京。亦應無北京。

量云。北京是有法。亦應不有。此中眼不現見故。如佛土。佛土是有法。亦應是有。此中眼不現見故。如北京。應諭彼云。教說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又云根根塵塵遍周沙界。常色塵塵是無情麼。自受用土是無情麼。華藏世界是無情麼。何得對面蹉過赤諱白賴也。細思細思。況無情者。只是自己休昧。敵人至此。可謂弓折箭盡矣。何故無理可伸。無言可對耶。葢以截斷意根摒。却咽喉。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致使目睜而不收。氣喪而不揚。精神減却十分。豪氣全無半點。噫。慙惶銅面具。[巨*寸]耐鑞槍頭。真可謂長蛇陣前弓稍撲地。落馬中傷。塵埃滿面。秤鎚拶到秤稍頭。忽然落地翻斤斗。早知今日事。悔不慎當初。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既然如是應生信敬。努力進修。速出輪迴。如或未然。強項之罪彌天。更造彌天罪犯。甘澤雖廣。不滋無根之木。千佛出世。也不奈你何。裴相國云。鬼神沉幽愁之苦。鳥獸懹獝狨之悲。修羅方嗔。諸天正樂。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爾。人而不為。吾莫如之何也已矣。護法論云。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思之思之。

唐梵番譯

問。云何名為成唯識論。

答。此論成立唯識。名成唯識論。

問。唐言唯等。梵語云何。

答。梵云毗若底。識也。麼怛喇多。唯也。悉底。成也。奢薩怛羅。論也。應云識唯成論。

問。云何今名成唯識論。唐言梵語。次第不同。

答。彼方先所後能。此方先能後所。是以唐梵次序不同。

問。云何西方名為梵語。

答。梵天之語。故曰梵語。

問其所以。

答。每劫初時。梵王親下。以自梵語教導世間。云梵語也。

問。云何此土呼作唐言。

答。此唯識論。唐時翻譯。故號唐言。

問。何名翻譯。

答。普潤大師云。謂翻梵天之語。轉成漢地之言。故曰翻譯。

問。彼此言音有異。能所先後不同。若順此則違彼。順彼則違此。如何翻譯。

答。但隨此方令人易解。義理相符。如是翻譯。

問。此以何據。

答。普潤云。言音雖異。義則大同。宋僧傳云。如翻錦繡。背面俱華。但左右不同爾。

問。譯者何義。

答。普潤云。譯之言易也。謂以其所有。易其所無。故以此方之經。而顯彼土之法。

問。周禮掌四方之語。各有其官。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今通西方之語不云鞮。却言譯者何也。

答。葢漢時多是北方。而譯官兼善西方語。摩騰始至。因而稱譯也。

問。自漢至隋。皆指西域以為胡國。何方梵語也。

答。唐有彥琮法師獨分故云。葱嶺已西。並屬梵種。鐵門之左。皆曰胡鄉。

問。云何名梵。

答。劫初廓然。光音天人。降為人祖。宣流梵音。故名梵也。

問。何以知之。

答。西域記云。詳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則。四十七言。遇物合成。隨事轉用。憑此而知。

問。既一天所製。如何五印語有不同。

答。記云流演枝派。其源漸廣。因地隨人。微有改易。語其大較。未異本源。而中印土特為詳正。

問。五印土言。源遠流長。訛則皆訛。何唯中印土獨為正也。

答。其中印者。閻浮之心。想天初降。必中國乎。故西域記云。辭調和雅。與天同音。氣韻清亮。為人軌則。普潤大師設或問云。玄奘三藏義淨法師。西遊梵國。東譯華言。指其古翻證曰舊訛。豈可初地龍樹論梵音而不親。三賢羅什。譯秦言而未正。既皆訛謬。安得感通。澤及古今。福資幽顯。普潤云。今試譯曰。秦楚之國。筆聿名殊。殷夏之時。文質體別。況五印之別國。千載之日遙。時移俗化。言變名遷。遂致梁唐之新傳乃殊。秦晉之舊譯有異。苟能曉義。何必封言。譬猶設筌罤之雖異。得魚兔之安殊。

問。既翻彼言而為此語。何故經中頗從梵語何也。

答。唐奘法師。論五種不翻。一秘密故。如陀羅尼。二含多義故。如薄伽梵。三無敵對故。如閻浮樹。中夏實無此木。四順古譯故。如阿耨菩提。非不可翻。而摩騰以來常存梵音。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輕賤。

成唯識義

問。成者何義。

答。安立之義。

何以知之。

答。准樞要云。安教立理。名之為成。

問。唯者何義。

答。唯具三義。

何者。

答。一揀持義。二決定義。三顯勝義。

問。揀持何謂。

答。揀謂揀去。持謂持取。

問。揀去何者。持取何法。

答。揀去遍計。持取依圓。

問。何故如此。

答。遍計假而除之。依圓實而存之。

問何謂決定。

答。真中有俗。俗內有真。識表之中。此二決定。

問。為唯爾耶。更有餘說。

答。開題之中有四決定。一者相應。二者能所變。三者能所依。四者理事。

問。復有說否。

答。有說。廣略。廣唯八識。略唯三變。

問。顯勝義。顯於何勝。

答。唯顯心王。勝於心所。

問。心所既劣。應不有之。

答。舉勝攝劣。亦兼心所。

問。何須心所。

答。如言王來。非無臣從。

問。識者何義。

答。了別之義。

問。了別於何。

答。八識各了。自分境故。

問。上來答意何所憑據。

答。疏序中云。成乃能之稱。以安立為功。唯識所成之名。以揀了為義。

問。嘗聞唯字遮無。識言表有。為當遮無何者。表有何法。

答。遮無外境。表有內心。

問。遮無外者。莫是遮其無。却是表有外境麼。

答。不然。遮有令無。名遮無外境也。

問。何以知然。

答。疏云唯遮境有。識揀心空。即其義也。

問。遮有揀空。意旨如何。

答。唯遮境有。恐執有者喪其真。識揀心空。恐執空者乖其實。

問。喪真乖實。其過者何。

答。晦斯空有。長溺二邊。

問。不滯二邊。其理云何。

答。悟彼有空。高履中道。

問。行其中道。為極則否。

答。未必。

問。何以故。

答。若執依圓。還同遍計。

問。不依此岸。不著彼岸。不住中流。是此義否。

答是。

問。如性宗云。二邊純莫立。中道不須安。同此義否。

答。同。

如禪宗云。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錯舉。似此義否。

答。似。

同类推荐
  •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供养仪轨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供养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南诏图传

    南诏图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易斋集

    易斋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药症忌宜

    药症忌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普超三昧经

    普超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以爱为名:命中注定的我们

    以爱为名:命中注定的我们

    昔日初中不良少年因她的一句话而成为人人皆知的黑帮老大。这个身份,是他用浑身无数的伤口换来的。彼时的少女握着手机,哭着、颤抖着说出令人心碎的告白。少女知道,他们不会在一起的,因为,电话那头说着“我喜欢过你……一点儿……”的不良少年,已经有了女朋友。优等生的她不能抢。接下来的初中生活,就这样尴尬的度过。在毕业走出初中校门的前一秒,他拉住她,说出了令她不敢相信的话:我和她分手了,我们在一起吧。他的期待因她接下来的话落了空:对不起,我讨厌不良少年。但,如果你真想在社会上混下去,就混出个出息来!到时候,再来找我。此时,成为了黑帮老大的他,竟遇到了可怜、无助的她……当黑帮老大遇到小清新初恋,游戏开始了……
  • 我在末世有个兑换系统

    我在末世有个兑换系统

    “是否兑换红太狼的平底锅?”嗯,一下子把丧尸给拍飞,可以考虑一下。末世来临,大一学生唐宇偶然间获得了来自高级位面掉落的神奇系统,从此走上逆天之路.............
  • 恶魔来宠我:千金小姐霸道男

    恶魔来宠我:千金小姐霸道男

    “你爱过我吗?”“没有,我一直把你当做妹妹!”“可我从来没有把你当哥哥!知道吗,我很爱你!”“可我爱的是别人!”为什么,爱的是你,狠的也是你,最后伤心的却是我!
  • 离雪歌

    离雪歌

    我自幼便父母双亡,我永远也忘不了那长长的送葬队伍,耳边传来姐姐温柔的声音,我还有姐姐,可那是短暂的,第三天我照样是长长的队伍送走了姐姐,下一个会是我。。。。我学法术是为了什么,为了保护所有人,可是我连你也保护不了,有什么资格说保护其他人
  • 无赖仙主

    无赖仙主

    上一世,他是一个本性善良的现代市井无赖,却因好心助人,反被害死。下一世,他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平行位面的修仙者,却还是个无赖,但已学会了聪明和机智。既然上天给我一个重生的机会,我当然要在这个世界里重振雄风,名扬天下。山河山色尽相好,美人美事享芳华。这就是我,陈小留,一个小无赖修仙的故事……
  • 天痕之索

    天痕之索

    六十年前,来自宇宙之上的降临,世界的秩序混乱了。五十年前,政府的谎言与掌控了生存的必要条件,彻底巩固了权势。四十二年前,在谎言之中为寻求真相,百名奇人义士集结,宫就此诞生。三十三年前,宫凭借强大的力量与其成员的智谋迅速崛起。二十六年前,宫更加空前的强大,成为唯一的紫色组织,使政府军畏惧,政府军开始对宫进行全面战争。十年前,宫最终在政府军的打击下覆灭,最初的百名建立者七十二人死亡,二十八名失踪,宫就此解体,一代神话陨落。破碎的秩序,政府的谎言,天痕的真相,宫的理念,覆灭的神话背后,失踪的二十八名理念塑造者,四分五裂的世界,还未终结的战争,世界的‘根源’。
  • 白露时节离又见

    白露时节离又见

    白露时节,一场相遇,是一场梦。白露时节,一场意外,是一场空了的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时节我还在这儿等你。
  • 黑道公主的爱情

    黑道公主的爱情

    三年前离开,只为了男友的背叛,飞往英国散心认识了一辈子最要好的闺蜜三年后她们丢掉无助与懦弱她们带着强大的势力回归。在父母的耐心劝导下进入了全市最好的高中“天羽学院”。本想混过高中三年就算是对自己的父母有了一个交代。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她们在学院里被爱神丘比特射中了魔箭,找到了一身最爱的人。可是他们在重重困难喝阻挠面前爱情究竟能不能修成正果呢?
  • 雨神是个女孩

    雨神是个女孩

    某歌星的演唱会由于接二连三的巧合,最终陷入舆论的风尖浪口。经纪公司经人介绍,找到了天生拥有特殊灵气的五行侦探解决问题。在一翻调查之后,五行侦探发现,接二连三的下雨事件,其实和一个女孩子有关……
  • 家庭生活智慧全书学做家常菜

    家庭生活智慧全书学做家常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富多样的食品和食物不断涌现,人们一日三餐的饮食菜谱越来越丰富,人们渐渐改变陈旧落后的饮食习惯,希望吃得健康,吃得科学,吃得营养。饮食制作和饮食菜谱也不断发展,这对广大家庭饮食制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书推出了制作菜谱,每个菜谱包括原料、做法等方面的内容,简单实用。并结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可以说是综合的针对性强的饮食生活典范。在讲究吃好的基础上,吃出健康,吃出情趣来。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享受健康,享受健康生活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