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16500000019

第19章 羡林俯仰:真善明德,惠己及人(3)

北大教授陈平原说,晚年时期的季老虽然处在风口浪尖,褒贬不一,但他始终清醒地保持一个知识者的本色,不会被舆论所迷糊了。保持自我的本色,正是来源于对自我的清醒认知和深刻反思,所以,一个人若想保持单纯的自我,就要学会自省,即使不能像季老那样时时反省,也要经常反省,不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而活得更快乐,更有价值。

莫因恐惧裹足不前

恐惧之心人人皆有,因恐惧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和行动也是异常复杂的。季老认为,不应当恐惧而恐惧的是孱头,应当恐惧而恐惧者是正常的,而应当恐惧却不恐惧者则是英雄。在可怕的事情面前,正常的人表现出来的也许是惊慌失措、六神无主,而英雄则会从容镇定,处变不惊。

季老曾经以《晋书》中的两个典故为例,来说明何谓“孱头”,可谓“勇者”。

晋太元八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强征北方人民,组成八十七万大军南下,想一举灭掉东晋。宰相谢安闻讯脸色不改,命谢玄等统率北府兵八万将士迎战。战斗开始,晋军先头部队在洛涧歼灭秦军,与前秦军在淝水隔岸对峙。晋军屯集八公山,借山上树木林立之利,远远望去好像山头上站满了士兵。

此时苻坚登上寿阳城楼,见晋军阵营严整,又远望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军,心中畏惧,这正中晋军下怀。而后晋军利用战术,要求秦军先稍退,让晋军渡过淝水进行决战。苻坚不虞有诈,一口应允。当秦军后退时,从前的晋军降将朱序乘机高呼:“秦军败了。”于是秦军阵营大乱,一退而不可复止,而东晋军队亦乘胜追击,大败秦军。

苻坚在逃跑途中,听到风声鹤唳,以为是晋军追来,吓得急忙北返。战斗结果可想而知,晋军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

谢玄将书写晋军胜利的信寄至谢安,谢安看了以后便将信放到了床边,继续与客人下期,脸上没有任何喜色。客人很不解,问他为什么不高兴,谢安不紧不慢地答道:“小儿辈已经击败了敌军,也没什么好高兴的了。”

同样一则典故中,苻坚本占足了先机,成败似乎已经成了定局。然而在大兵压境之时,谢安却处变不惊,不惊不惧,真正做到了应恐惧而不恐惧,所以季老称之为英雄。然而,苻坚却因这意外而大惊失色,以至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千古笑谈。

从季老列举的例子中不难看出,虽然他对当惧而惧的人表示理解,但内心深处还是对无所畏惧的猛士充满钦佩之情。所以,基于这种原因,他才会在文章的最后说道:“我们都要锻炼自己,对什么事情都不要惊慌失措,而要处变不惊。”

不过很多人自问做不了英雄,那便可以做一个恬淡之人。《邓析子·无厚》曰:“死生自命,贫富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有句俗语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世人总是看不穿生死和名利,如果连人们最在意的这两件事也看淡了,人也便可以变得无所畏惧。

世间存活的芸芸众生,一生之中可能都不会遇到考验自己勇气的关键时机,所以可能没有机会做大智大勇的英雄,更没有那种看淡生死、贫富的无为心境。但是,勇敢不仅仅是一种行为的展现,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曾经有一个人很想成为一名水手,但是当他第一次看到大海的时候,惊天的波浪让他望而却步。这时候,他遇到了一名老水手,便和他交谈了起来。

水手说:“大海是如此的没理,即使海上有波浪的时候它依然如此令人神往!我想,这样的日子,我的祖父一定会很想和我一起出海。”

年轻人问道:“你的祖父现在何处呢?”

老水手说:“他死在海上。”

“那你的父亲呢?:

“他也死在海里。”

“你没有兄弟可以陪您出海吗?”

“他在一次出海中,遇到了危险,被一条鳄鱼吞食了。”

年轻不禁感叹道:“天啊,那你为何还要当一名水手呢?”

水手问道:“你愿意告诉我你父亲死在哪儿吗?”

“死在床上。”

“你的祖父呢?”

“也死在床上。”

“这样说来,如果我是你,”水手说,“我就永远也不到床上去。”

恐惧是人生命情感中难解的症结之一,它就像是一座休眠火山,令人从内心深处感觉到不安,然而,在季老看来,生命中很多事情都是必然的,没有必要因为这一丝恐惧便裹足不前,我们只要锻炼自己心智,接受生命的必然,对任何事情都不要惊慌失措,认真对待,谨慎处理,便能化险为夷,削弱恐惧。一个人不能无所畏惧,但却可淡看恐惧,即便风浪滔天雨打身,也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口是祸端,谨言慎行

说话也是一门事业,除了哑巴之外,所有人一生都将终身从事。有的人喜欢言谈,有的人则吝于出声,这取决于一个人的秉性,不能强求;听者也各有权利,或选择仔细聆听,或选择充耳不闻,或者干脆在某人开口之前就逃之夭夭。

季老虽然提倡说真话,但他也曾坦言自己只能做到“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因而,说话还是应该有分寸的,只有真正掌握了说话的“度”,才能驾驭说话的艺术。

有一种人喜欢长篇大论、侃侃而谈,一旦开口就如悬河泄水,滔滔不绝;又如水库开了闸门一样,再也关不住,嘴里的话就像是喷涌的水不断外涌。对于这种说话的方式,季老是很不欣赏的。

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这样一位老教授:某大学有一位老教授,道德文章,有口皆碑。虽年逾耄耋,而思维敏锐,说话极有条理。不足之处却也在说话之时,那就是一旦他开口,必然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地说上很久。每当学校召开大会,某老一开口,必有人退席回家吃饭,饭后再回到会场,此时正值某老谈兴正浓。许多会议的时间有限,被某老这么一说,开会领导经常抓耳挠腮,坐立不安,场面可想而知。

季老说,话多而不精便容易惹人烦,就如故事中提到的这位老人,据说有一场博士生答辩会,规定时间是两个半小时,而老教授一开口便旁征博引地讲了两个小时,如此一来,即使其言谈中有再多可取之处,打乱了整个会议的安排也必然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两千多年前,纵横家鬼谷子就认识到“言多必有数短之处”这个道理。“马有失蹄,人有失言”,任何事情都不是滴水不漏的,话多必有空隙和不尽理想之处,不知道何时便触碰到他人的逆鳞,斩断自己的余地,为自己留下隐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聪明者话说三分,点到即止,既留有余地,又显现观点,常能让他人觉得理所当然、乐于接受;蠢人则大相径庭,画蛇添足的语言在他们的言谈中恐怕难以避免。中国人说话做事讲究点到为止,这样既达到了说话的目的,也让对方有思考和回旋的余地。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季老就是这样的人,他的谨言慎行完全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在学术方面,他从来都不会夸夸其谈以彰显自己知识的广博和思想的深邃;在为人处世上,他也是本着平易近人的原则与人真诚沟通,更愿意做他人的聆听者。

古人讲治文应“含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见风雅;下语六分,可追李杜;下语十分,晚唐之作也”。这不但是治学作文的诀窍,也是做人说话的诀窍。话多不等于一个人有见识、胸怀满墨,正相反,常常稀言的人往往是真材实料。季老主张人应该适当保持沉默,而不要把所有的话都挂在嘴边,这也正是“三缄其口”这个成语所倡导的处世方法。

古代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皇帝非常高兴。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一模一样。皇帝非常发愁,泱泱大国,若连这个问题都解答不了,岂不是令人耻笑?最后,一位已经退位的老大臣想出了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入口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就是金人三缄其口的故事,与季老所提倡的“恰当的沉默”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说理三分、意境无穷,实在是大智慧、大修养、大气度、大学问,而再大也就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不过普通人想“三缄其口”,追求这种无言胜有言的境界也是虚妄,平时只要谨言慎行,为嘴巴这个祸端做一个门闩,该开的时候便将其打开,到了该休息的时候,就把它锁上,以防泄露自家的珍宝和弊端,这样便能达到说话的极佳境界了。

谦虚与伟大最近邻

意大利的达·芬奇在《笔记》中感叹道:“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则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谷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谷穗低头向着大地,向着它们的母亲。”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越是伟大的人反而越谦虚低调。

“满招损,谦受益”源自《尚书·大禹谟》,是古代先贤留给后人的警世箴言,更是人生的至理。在季老眼中,这句经过三千年历史校验的名言,是可靠的真理。

中国当代的一位禅宗大师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愈是成熟的麦穗,头垂得愈低。成熟的果实,开花可以向上,结果却都是向下。”有了成就,谦虚更该如影随形,因为只有在保持着内心的谦虚与清醒,才不至于在前行中迷失自我,失去方向。

季老一生为人谦逊,即使已经抵达学术的高峰之后,也依旧保持着平和淡然的姿态。在北京大学东语系校友范梦的记忆中,1957年春天的那个下午,季老对他的一番教导令他受益终生。

1956年,范梦考入北大东语系。因为和季老同为山东老乡,所以非常想单独见季老一面,但由于季老不在北大校园内住,且只给高年级学生上课,加之社会活动比较多,所以一直无缘得见。直到大一下学期,某天范梦经过一间教室时,看到季老正在给高年级学生授课,便一直在门外等到下课铃声响起。当季老走出教室门之后,范梦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给季老鞠了一躬,季老赶紧将他扶正。一番愉快地交谈之后,季老在离开前留给范梦一句话:“好好学习,为咱山东人争气,但要记住,到什么时候也不能骄傲啊!”

就是这句话,牢牢地印在了范梦的心中。即使在1957年经过全国院系调整,他离开北大转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这句话也激励着他摆正心态,不断上进。

后来,范梦成为了一名大学美术教师,打算写一本《东方美术史》教科书在全国美术院校推广。在与季老的短暂交流中,季老如数家珍般的说出了拉斐尔、丢勒、黑格尔等多位西方美术家和他们的美学成就,这令范梦对季老学识之渊博大为赞叹。1989年,季老为范梦的这本书写了序文,其见解之高、眼界之深、文笔之美,令范梦对季老更加敬仰。

然而,当10年之后范梦再次请季老为自己编写的《世界美术通史》作序时,却得到了这样的答复:“我那点关于美术的知识,在前一篇序中已经用罄,再写序实在没有这个勇气和本领了,谨题写大著书名,今寄上,请看看是否可用。”

虽然被拒绝,但是打开季老书信的那一刻,范梦彻底被他折服了。从学识到品行,季老都成为他心中不可逾越的高度。

“美术知识已经用罄”,何等谦虚之人才能淡定从容地说出这句话。现实生活中,更多人往往是眼高于顶,甚至连走路时都一直抬头望天,以至于用自己的脚踏坏了一直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骄傲自满是我们前进中的绊脚石,它就像有色眼镜一样,使我们看不到别人的闪光点,自以为是、止步不前。骄傲自大的人会在自己与外界之间树起一道无形的“城墙”,让人与外界产生隔膜,这使人变得狭隘、自私、目中无人,如井底之蛙,看不到更广阔的世界。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代代传承的话从来都不会随着时光的推移而过时。一个容器若是装满了水,稍一晃动,水便会溢出来;一个人心里若装满了骄傲,便很难听取别人的忠告,吸取别人的经验,接受新的知识。长此以往,必定固步自封,或止步不前,或猝然受挫。其实,人们不应为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成绩感到骄傲,容器的容量是有限的,但心胸却可以扩展到无限。人们若能谦虚处世,脚踏实地一步步朝前走,即使将自己摆在最低处,却仍将与伟大更加接近。

学到一点东西就不可一世、盲目骄傲是可笑而且可怜的,季老那一颗谦虚的心,就如一个无限的容器,即使装满了语言的石子,也还能放入文学的细沙,纵使他人看上去已经满满当当,却依旧可以源源不断的注入文化的细流。一位谦虚的人,总是能够不断学到更多的东西,人生也才能在这不断地日积月累中向上提升。所以,一个谦虚的人,往往也是一位智慧的人;越是将自己置于底端的人,往往越靠近伟大的巅峰。

心如明镜,不染尘埃

“对时势的推移来说,每一个的心都是一面镜子。我的心当然也不会例外。我自认为是一个颇为敏感的人,我这一面心镜,虽不敢说是纤毫必显,然确实并不迟钝。”对于经历了九十余年风风雨雨的季老而言,达到心如明镜、意如止水的境界,似乎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一种习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人心如镜,便能照出世间的无限风光,亦能清晰地察觉世态炎凉,只不过有些时候人的眼睛被外物所蒙蔽,以至于使心也受到牵累而无法参透世间风景。

同类推荐
  • 说话艺术模板

    说话艺术模板

    本书就是为人们在提高说话水平方面提供一种有资可鉴、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基本套路,基本模式和基本方法。一个说话讲究艺术的人,常常是说理切、举事赅、择辞精、喻世明;轻重有度、褒贬有节、进退有余地、游刃有空间;可陶冶他人之情操,也可为济世之良药;可以体现个人的雄才大略,更能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因而。一个人能否把握说话的艺术,对其人生的成败是非常重要的。
  • 人活着,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人活着,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大多数人都是草根阶层,我也不例外。无奈媒体的关注基本在于纸醉金迷的最上层,这仿佛在说我们天生就是错误的,我们不应是这世界的主流,只有成为比我们富有的多的那种人,我们才能被这个世界接受。
  • 提高灵活应变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灵活应变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本书中的各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机敏灵活、随机应变,以机智的方式解决突发事件。这些故事不但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更让我们从中学到了智慧。在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会面临许许多多的突发状况,这往往需要急中生智、沉着应对方能解决问题。那么,就随本书一起,在这些机智勇敢的主人公的带领下,一起感受机智的能量、勇敢的力量吧。
  • 教你30招,天天工作好心情

    教你30招,天天工作好心情

    你是否在职场中也常常遇到这些不如意:本来平起平坐的同事忽然成了你的上级,不经意间听到同事在说自己的坏话,忙活了很久的case被上司毙掉……这些小事都有可能引起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职场坏情绪。如果任由这些负面情绪在心里郁积、生根,到一定程度便会影响你的工作进度、与同事间的关系,甚至会酿成心理疾病。本书提出了30个应对职场坏情绪的高招。也许书中的人都和你一样,曾被职场坏情绪折磨得一筹莫展,但通过这些妙招疏导,及时意识到了坏情绪的存在,并以积极的心态对坏情绪进行控制,从此告别了职场坏情绪,天天工作好心情。看了这本书,你也一样可以做到!
  • 智慧谋略文库·帝王统驭智慧谋略文库

    智慧谋略文库·帝王统驭智慧谋略文库

    本书分“治国方略篇”、“能言巧辩篇”、“文韬武略篇”等十部分。内容有:李斯献言助国兴邦、洪秀全失策丧天国、郑灵公戏言取祸等。
热门推荐
  • 万古地球圣主

    万古地球圣主

    一没落家族少年,浑噩未觉,因祸得福,机缘巧合,获源树道身,得息壤祖精,创无极大道。他于蛮恒森林而出,携两大神缘,行走浩瀚地球,报族仇,屠诸雄,争锋大地,傲耀苍穹。他一路驰骋,横推一切敌,身陷险境,破碎万般法,如乾坤造就,日月衍生,神威盖古今。
  • 总裁的过期情人

    总裁的过期情人

    暧昧的夜晚,衣角纷飞,落了一地,昏暗的房间里,她成了他的情人,三年后,她从情人变成了他的妻子。痛苦和甜蜜在这二年里轮回,最后,他依然对她提出了分手,这一次,她已无退路,那么离开是最好的事!转身,手放在小腹上,她不再回头。可是她不会想到,这才仅仅是一切痛苦的开始!
  • 弑天邪剑

    弑天邪剑

    上古邪族。十亿年前的恐怖传说。在这辉煌世界的法则之中。——————唯有一条亘古不变!.....那就是绝对的力量!看少年凌云如何去追求那令人崇拜的力量,踏足武道巅峰。
  • 探访成功者的足迹(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探访成功者的足迹(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探访成功者的足迹》收录了各个行业的成功典范,诉说了一个又一个从平凡走向成功的故事,目的就是要用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成功并不遥远,成功就在我们身边。实现成功梦想的人曾和我们一样平凡。我们正站在成功的起点,或许已经出发,正驶向成功的彼岸。
  • 漫天桃花静妖娆

    漫天桃花静妖娆

    异世孤魂入住,古林桃树成精,晴天雷声哄鸣响,化娃收养成佳人,开店敛财奔大康,蜂蝶环绕扰清宁,妖魔横生鬼有道,断了红尘修仙人,为保情字闹凡尘,闯天宫,打地府,入西天~~~
  • 樱花烂漫旧时光

    樱花烂漫旧时光

    那一年,樱花真的很美,很旺。樱花轻轻的随着风飘啊飘。爱上了你,不是我的错,也不是你的错,是这份青春错了,错在,我们根本就不应该相见。陪伴,本身就是情愫暗长。我说,我喜欢你。你说,以后吧。我说我等。十年的约定,美丽到自己都感觉迷惘。本是青春年少,他,向我表白,我却为了你,狠狠地伤了他。青春本是如此吧,喜欢就是喜欢了,爱就是爱了。毕业,转眼便是十年。十年没有聊过天的我们,变得陌生了。我又碰见了他。纠纠缠缠,我伤了他,你伤了我。可是,原来,你就是他。后悔。怎能不后悔?你也后悔,不是吗?我离开了,只有这样我才能赎罪。这里很美,巴黎。………………那年樱花盛开,花瓣随风飘,我们再也不分开……
  • 公主偶像

    公主偶像

    太阳初升起,鸟鸣悦耳声。春天的早晨无疑是非常美妙的。但是天不如人愿,一切好像是计划好的一样,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我不知道我的选择对不对,但是我会努力的,努力成为一个-理想中的自己。
  • 界之永恒

    界之永恒

    天地万物一切皆有规律,但在上古之时究其是何原因将此天地秩序打破,突如其来的‘禁门’凭空而现...但这‘禁门’究竟在于何?且‘禁门’的另一端又是何?......Ps:暂停中!!!
  • 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你我一生是朋友

    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你我一生是朋友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 史上最强打脸

    史上最强打脸

    “呵呵,我高考满分的那一年,你们还穿着开裆裤屁颠屁颠跑呢!”“怎么,想跟我学装逼啊?我教你啊!”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色祥云,你以为是孙悟空?不不不,其实是唐易在装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