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98200000033

第33章 李开复:世界因你而大不同(4)

李开复说,他不能忍受上司们总是给他“非常好”“不错”“棒极了”之类泛泛的褒奖。同理,当他的属下做出成绩时,他们显然也不愿听他说出这种缺乏内涵的话。作为高科技公司的员工,大家最大的愿望就是老板真正理解并重视自己的贡献。所以,李开复在工作中不会盲目地用空话、套话来褒奖下属,他会在员工确实做出了成绩时,及时并具体地指出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将员工的业绩公之于众。

李开复总会给部门内的全体职员发电子邮件,说某个员工在上一周的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并详细说明他的工作成果,描述他在工作中展示出来的优点和特质,列举他的工作对于公司的重要价值,给出具体的表彰意见。这种激励员工的方式能够真正赢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可对企业的凝聚力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些成功的管理方法,让李开复在微软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也为他增添了更多的人格魅力。

【复制成功:管理者的每一种鼓励都能够激发下属的热情】

俗话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为了激励员工获取更大的成功,柯达采取多种激励手段激励自己的员工。首先,柯达给员工提供最直观的、丰厚的薪资奖励,各种福利、奖励一应俱全,并根据员工的业绩表现,灵活地进行调整。其次,柯达公司会给员工写感谢信,召开嘉奖会。每当员工取得工作上的成就,做出业绩时,柯达会及时给员工发一封感谢信。柯达也会及时地通过嘉奖会的形式对员工出色的表现予以肯定,激励员工继续取得更大的进步。再次,当柯达高层领导人来访公司时,公司会安排业绩突出的员工和公司领导人共进午餐,这不但为员工接触高层领导提供了好机会,更是对出色的员工的肯定与激励,使他们在众人羡慕的眼光里更懂得努力工作,积极进取。最后,对于在柯达重大的工程、项目、事件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柯达会给予经济上和精神上的特殊嘉奖,让员工倍感自己在公司的重要性。在这些奖赏措施的激励下,每一名柯达员工都干劲十足,柯达公司也在稳步发展。

人在社会中生存,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美。当员工作出贡献,而企业只是简简单单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时,员工心里的成就感一定无法得到满足。而当企业在公开场合给予员工一些直观的奖励和荣誉时,员工的个人荣誉感和成就感就会得到满足,他们在精神上就会受到鼓励,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和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增强自信心,不断督促自己继续努力。

远离平庸,寻找激情

“我觉得每个人都要找让自己有激情的环境,在有激情的环境可以做出对公司有贡献的事情,如果在一个苍老的机构、官僚的机构、没有激情的机构,您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公司,因为您做不出有激情的事情,还不如到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地方。”

——李开复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在激情中奋斗,李开复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当微软日益平庸的时候,他选择了离开,去寻找新的激情。

微软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慢慢步入中年阶段,开始缺少过去的那种激情,越来越显得平庸。微软创始人盖茨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对微软2005年前后的创新很不满意。在微软低迷的时候,Google每一个月都会有一个重要的应用创新推出来,而且都是很好玩、很酷的东西,而微软可能需要两三年时间,即使最快,至少也需要半年才会有创新。

在微软,主要承担技术研发方面责任的李开复,曾因为微软在中国业务缺乏进展而遭到了比尔·盖茨的痛斥,让他感觉“自己之前的工作全是白费心机”。他不确定盖茨这个信号的含义,或许是无视成绩,或许是侮辱。这件事情直接刺激了李开复,他知道职业经理人的命运。时间把他推向了一个困境,他不得不考虑离开,以寻找一个更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对于一直做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的李开复来说,去Google很正常,因为Google具有更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2005年5月7日,他曾向Google的首席执行官和两名创办人毛遂自荐,称自己是“在微软里从事与Google关系非常密切工作的执行副总裁”,并且在电子邮件中写道:“看看我在微软的工作和考虑一下我能为你们做些什么。”邮件中还附有微软对他的很高的评价。

Google立即做出了承诺,如果来Google,可以让他担任中国总裁。他将不仅仅涉及研发,还会涉及管理、经营、市场等。Google给李开复提供的职位更具有挑战性。

李开复在7月5日向上级领导提出辞呈,半个月后就到Google上任,这个时间应该说相当短。

7月20日,微软将Google告上法庭,称其非法挖用微软高级人才李开复。一石激起千层浪,微软和Google分别发表各自的声明和反击,好在这个事情并没有直接牵扯到李开复本人,出来说话的是他的原东家和新东家。

李开复表示,虽然他不能谈及有关法律的事情,但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执著地追逐自己的选择。当然,在追求的过程中不能违背法律,不能做没有诚信的事情,他表示“我相信在这个方面我的处理应该符合这些原则”,后来就选择了沉默。

在2005年7月加入Google时,因为被卷入法律纠纷,李开复学会了用务实发挥影响力。当时,他离职的事实公布后,许多媒体因为被误导,以为他的离职违背了合约,就发表了一些不合事实的言论,甚至有许多子虚乌有的控诉、恶意杜撰的故事传遍了中国的互联网。那时,他的律师朋友提醒他:对于媒体的报道,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在官司旋涡中,我们个人不能出面解释,否则不但越描越黑,而且可能给对方提供更多材料。法官的决定则是我们可以间接影响的,我们一定要努力打一场漂亮仗。至于可直接影响的方面,是我们可以广搜证据、找寻证人、理解法律、准备对质时证实对方谎言的证据。

于是,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李开复不再订阅报纸,不再上新闻网站,不再被流言飞语所惑。他一天花16个小时苦读法律,在对方提出的近30万份文件中用最新的搜索工具找到他们需要的文件,和律师一同起草他们的答辩状,一次又一次地做出庭排练。

9月出庭时,他们最终获得了胜利,法官允许他在Google工作。在庆功宴上,一位律师在向李开复敬酒时说他不像个被告,而像个职业律师,甚至估计他的价值相当于两个律师。事后,律师问他为何如此镇定地每天埋头看文件,难道对外面风雨交加的媒体报道都不在乎吗?李开复告诉他:“不是我不在乎,而是我不想浪费时间在那些我无能为力的事情上。”

最值得一提的是,李开复回到中国开始工作后,没有花任何精力试图引导或改变媒体,媒体的报道却自然而然地完全转变成正面报道——事实胜于雄辩,他开始工作的事实战胜了任何一篇负面文章。就这样,李开复在Google开始了他新的职业经理人生涯。

【复制成功:激情是追求成功人生的不竭动力】

每个人都希望有卓越的成就,但有些人一提到自己的梦想时却毫无激情,对自己所做的工作也是混日子,长此下去怕很难有什么大的突破。

激情是来自于人内心的一股力量,它促使你不断前进。当你提到你的未来时,双眼能够闪烁着光辉,那么你对它是有足够的激情的。每个人心里都有激情的种子,但许多人由于对生活感知的麻木,渐渐地将其隐藏在心中的某个角落。激情是追求卓越人生的不竭动力,并且还可以传染给你身边的人。

一位受邀演讲的人,原本预定只演讲45分钟,后来却足足讲了2个小时还欲罢不能。演讲结束时,在场的1万名听众起立鼓掌达5分钟之久。到底是什么精彩的演说内容,得到这么热烈的反响?他演说的内容还不及他演说的方式重要。听众是被演说者的激情感动,大多数人根本记不清楚他说了些什么。

一旦缺乏激情,军队将无法克敌制胜,艺术品将无法流传后世;一旦缺乏激情,人类就不会创造出震撼人心的音乐,不会建造出令人难忘的宫殿,不能产生驯服自然界的各种强悍的力量,不能用诗歌去打动心灵,不能用无私崇高的奉献去感动这个世界。也正是因为激情,伽利略才举起了他的望远镜,最终让整个世界都拜倒在他的脚下;哥伦布才克服了艰难险阻,领略了巴哈马群岛清新的晨风。

用心挖掘你的激情吧,如果连自己都打动不了,又如何让别人喜爱你?命运之神也只会眷顾热爱它、对它抱有极大激情的人。

每一种角色都是规划的胜利

“在不同的时刻戴不同的帽子,每一种都是我喜欢的。这样我可以充分享受做我自己的状态,并且每一种状态,我都会做到最好!”

“每个人都要有工作和私生活的平衡,过于努力地工作,把自己累坏了,把家庭关系弄坏了,这是非常不值得的。”

——李开复

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家庭中,在父母面前我们是孩子,在孩子面前我们是父母;婚姻中,我们扮演着丈夫或者妻子的角色;在工作中,我们是领导或者员工;在学校里,我们是学生或者老师……生活不是一条单行线,而是纵横交叉的经纬线,所以我们经常同时扮演多种角色。

李开复的人生进行了多次选择,也进行了多种角色的转换。当年他离开了高校,如果不离开就继续扮演老师的角色。他由科学家转换成工程师,由工程师转换成职业经理。经过一系列的转变,他获得了一大堆的头衔:老师、总裁、博士、丈夫、爸爸。每扮演一种角色就会戴上一种帽子,当人们问他最喜欢哪顶帽子的时候,他回答:“在不同的时刻戴不同的帽子,每一种都是我喜欢的。这样我可以充分享受做我自己的状态,并且每一种状态,我都会做到最好!”

做Google(中国)的总裁,让李开复很喜欢,因为Google是一个了不起的公司,还有那么多的聪明人跟他一起工作,做有意义的搜索产品让他感到很自豪。

同类推荐
  • 红烧肉一样的项目管理

    红烧肉一样的项目管理

    本书不是小说,不是学术著作,不是模板集,也不是关于成功的励志书。它只是一本以故事为叙述形式的项目管理说明书。如果你看完之后说“这个故事真有趣”,作者会觉得很遗憾;如果你说“这个故事教会了我如何管理项目”,作者会大大地张开双臂——庆祝《红烧肉一样的项目管理》的目的达到了。读完《红烧肉一样的项目管理》,会让你明白:只要在职场混,人人都需要懂项目管理;只要手头有工作,人人都可能是项目经理。项目管理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是像做红烧肉一样简单的工作技能。
  • 管人用人有心计

    管人用人有心计

    本书正是一本讲解如何用人管人的参考书,从以下六个方面介绍了用人管人的重要心法。一、把人才看作企业的无价之宝,立足于企业的根本,选择适用的人才。二、全面考察人才的能力,将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力。三、主动与下属交流,通过积极的交流方式达到高效沟通,进而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四、员工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报酬,还需要一定的精神食粮。
  • 闽南民企的百亿与百年

    闽南民企的百亿与百年

    百亿,一个闽南民企难以逾越的“龙门”;百年,一个华夏民族富不过三代的“咒语”!如何突破?针对闽南民企的现状,本书作者根据十几年的咨询工作及在上海、浙江和闽南民营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实践经验,从探讨“闽南民企的核心竞争力”入手,明确指出,品牌、技术、资金、渠道和人才等等单一因素都不可能真正助力闽南民企做大做强,要实现“百亿”和“百年”,闽南民企必须着眼于“现代化管理机制”的构建,这才是王道。
  • 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

    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

    本书分为六章,内容包括: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战略的调整与优化、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利弊分析及战略选择、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策略的调整与优化、中美贸易摩擦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中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战略等。
  • 中国企业的跨文化战略思维:文化融通

    中国企业的跨文化战略思维:文化融通

    本书主要立足于中国文化,同时以美国文化作为参照系,力求融通中美文化,为中国企业人的战略思维构建跨文化的框架基础。全书由三篇组成:第一篇全球化飓风中的神州——冷观中国企业的生存现实,由外而内地进行中国企业生存环境的本土分析、文化反思以及未来展望;第二篇“我们自己该琢磨些什么——反观中国企业人的生存状态”,由内而外地对中国企业的人为脉象进行基于文化视角的解读;第三篇‘圆形文化’和‘方形文化’之间的讨价还价——走在中美(欧)管理文化之间的本土解释”,为中国企业人的思维提供了基于跨文化框架的战略基础。
热门推荐
  • 坏坏校草狠爱小丫头

    坏坏校草狠爱小丫头

    他说:“丫头,我输了。在你面前,输得一榻糊涂。我收回那年对你说过的话,求你,别再逃了。”他救她,换来却是别人蓄意谋杀,死里逃生却得了脑震荡以及失忆。她为报答他,入豪宅全心全意侍候他。他伤好却忘记了她,她无所谓。重归学校,发挥其恶魔本色,百般凌辱欺负她。当看到她身边如此完美的少年时,他嫉妒得差点疯了。只是,世事沧桑,千帆过尽,只影向谁去?
  •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限恐怖的轮回

    无限恐怖的轮回

    斐天只是个宅男,他以为他一生都会平庸下去,但是。。。他来到了这个名为无限的世界里,他会这么办?是拼命求生?还是无奈的死去?围绕这他,一连串不对劲的事情接连发生,他又会怎么做?(ps:一星期三章保底,可能偶尔会爆发,大家见谅我这个当学生的吧。)
  • 灌篮之我是藤真健司

    灌篮之我是藤真健司

    附带灌篮系统的穿越故事……小说,不止一面。品格,始终如一。如果看的还过眼的话请多支持。
  • 求野录

    求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之与尔同行

    快穿之与尔同行

    消遣所作,小白文,欢迎各位指点,不喜勿入,勿喷,感谢!!
  • 当时,青春年少

    当时,青春年少

    大学毕业之后,我们逐渐的走入社会,慢慢的忘记那些关于青春的故事。我想当我们老的都走不动的时候,还能记得那些年少时明媚的回忆。所以我通过这些文字,趁着阳光正好,微风不躁,我还未老,记录那些年少的我们所执着的青春往事。
  • 错缘之冥渊

    错缘之冥渊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是否会有不同的结局;我们之间的缘,是错,可我从未后悔认识你;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对你说出“我喜欢你”,会不会太晚......
  • 九黎天葫

    九黎天葫

    本书主要的修炼设定类似于凡人流,也加入了自己的一些东西。除了精彩的修仙世界,还有热血争霸,凄美爱情等。另外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多多收藏,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谢谢。
  • 穿越之莫恋红尘

    穿越之莫恋红尘

    纯真的爱恋遇上恶毒的阴谋,校园爱情的纠葛原来缘自古代,那个不知名的时代,一段轰轰烈烈的生死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