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94600000014

第14章 我们为什么会随大流——从众(1)

明知有错,为什么还去执行——服从

《红楼梦》中贾宝玉娶妻的那一段,王熙凤偷梁换柱,将宝钗披上盖头,配上黛玉的丫鬟送去结婚典礼蒙蔽宝玉。可是宝玉在知道真相之后,并没有休妻,而是和宝姐姐恭恭敬敬地成了亲。同时,人们都知道宝玉“腹内原来草莽”,平生最憎恶的就是些“正统”的学问了,但他还是去参加了科举考试,并取得名次。

宝玉深爱黛玉,却在婚姻中选择了服从,这理由很多:为了不让年迈的贾母伤心,不让母亲担忧,不让宝钗难堪;宝玉深恶科举,却也选择了服从,这理由也许是:给父母、给贾家一个交代。

所谓服从,是指个体在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的压力下,被迫产生的行为,目的就是符合他人和社会要求。《礼记·内则》:“四十始仕,方物出谋发虑,道合则服从,不可则去。”孙希旦《礼记集解》:“服从,谓服其事而从君也。”后称顺服、遵从为服从。服从自古就造成了很多社会悲剧,比如陆游不得不服从母亲之命休了唐婉。

服从在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服从权威与领导,是一件简单又自然的事情。这是因为从儿童时代起,我们就接受着家庭与社会的服从教育,听话的孩子被赞为好孩子,不听话就要受到惩罚。这种服从的意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从父母、从学校、从工作单位不断地被强化,最终使服从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

因此,服从命令、接受要求,似乎是我们经过条件反射建立起来的“第二天性”。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服从理解为是为了符合社会团体所定立的标准,个人自觉自愿地服从普遍通行的行为方式。因为只有这样,个人才能与社会相适应,并扮演与之相应的社会角色。

社会心理学家曾作过关于服从的现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5%的汽车司机都能绝对服从交通规则,而拒不服从者仅占0.5%。

196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着手进行了一项服从实验,以研究个人对权威人物的服从情况。这一实验被视为有关服从实验的典型性实验,并取得了令人震惊的结果,在社会心理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米尔格拉姆首先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公开招聘受试者,每次实验付给4.50美元的酬金。结果有40位市民应聘参加实验,他们当中有教师、工程师、邮局职员、工人和商人,年龄在25~50岁之间。实验时主试告诉这些应聘者,他们将参加一项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的实验。实验时,两人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教师。谁当学生谁当教师,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学生则必须记住这些词。然后教师呈现某个词,学生在给定的四个词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如果选错,教师就按电钮给学生施以电击,作为惩罚。

实际上,每组被试中只有一个是真被试,另外一个是实验者的助手。抽签时,总是巧妙地让真被试当老师,而助手则当学生。

实验开始,充当学生的助手与充当教师的真被试分别安排在两个房间里,中间用一堵墙隔开。在“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这是为了在“学生”做出错误选择时,可由“教师”施以电击惩罚。而且,实验者把“学生”用带子拴在椅子上,向“教师”解释说是为了防止他逃走。“教师”看不到“学生”,他们用电讯传声的方式保持联系。

给“学生”施以电击惩罚的按钮共有三十个,每个电钮上都标有它所控制的电压强度,从15伏特开始累计,依次增加到450伏特,每四个电钮为一组,共七组零两个。各组下面分别写着“弱电击”、“中等强度电击”、“强电击”、“特强电击”、“剧烈电击”、“极剧电击”、“危险电击”,最后两个用“××”标记。

事实上这些电击都是假的,但为了使作为“教师”的被试深信不疑,首先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伏特的真电击,作为处罚学生的体验。虽然实验者说这种电击是很轻微的,但已使“教师”感到难以忍受。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故意多次出错,“教师”在指出他的错误后,随即给予电击,“学生”发出阵阵呻吟。随着电压值的升高,“学生”叫喊怒骂,随后哀求讨饶,踢打墙壁,当电击为315伏时,“学生”发出极度痛苦的悲鸣,已经不能回答问题;330伏之后,“学生”就没有任何反应了,似乎已经昏厥过去。此时,“教师”不忍心再继续下去,问实验者怎么办。实验者严厉地督促“教师”继续进行实验,并说一切后果由实验者承担。在这种情况下,有多少人会服从实验者的命令,把电压升至450伏呢?

实验结果令人震惊,在这种情况下,有26名真被试者(占总人数的65%)服从了实验者的命令,坚持到实验最后,但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另外14人(占总人数的35%)做了种种反抗,拒绝执行命令。

米尔格拉姆在实验结束之后,告诉了被试者真相,以消除他们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该实验证明了服从行为的普遍性,抛开实验本身是否道德这个问题不谈,实验结果确实发人深省。我们不难发现,命令者的权威、服从者的道德水平、服从者的人格特征以及情境压力等因素对于服从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人在社会,面对权威人物和权威的事物、理论,总会感到很大的压力,但是无论有多么大的压力,我们都要学会冷静、清晰地分析问题,不盲从,不错误地跟从、服从,选择自身的行为,做一个有主心骨的人。

你做啥,我做啥,就能跟着幸福吗——信息影响

“唉,老公,你看,那边怎么有那么多人排队啊?”老婆小丽指着前方已经排出100多米的长队说道,“是不是在抢购什么打折商品啊?老公,家里好像没洗衣粉了,我们也过去排队吧,要是在打折的话就一次性多买点。”

没等老公说话,小丽就拉着他排起了队。几分钟后,小丽身后又排了20多个人。

当小丽随着队伍拐过墙角时,发现大家原来是在排队上厕所,不禁哑然失笑,羞红了脸,急忙拉住老公的手说道:“快走!快走!别丢人现眼了。”

老公还没回过神来,问道:“老婆大人,怎么了,不是要买洗衣粉吗?”

“买什么洗衣粉,你看看我们排的是什么队!简直是丢死人了。”

第二天,小丽把这件事告诉她最好的朋友小米,小米在电话那头乐得哈哈直笑。

“喂,死丫头,我还想听你几句安慰话呢,你竟然笑我!居心何在!”

“没居心,没居心。”小米说道,“有一次,我看到几个人抬头望天,我以为他们在看什么,于是也抬起头看天,可是看了半天我也没发现有什么名堂。我就问旁边的人,结果他说他也不知道在看什么,后来我才知道最先抬头望天的那个人是在想问题,这是他的习惯。说来说去,我们就是不能自己辨别事物才爱去凑热闹。”

看见有人排长队,就以为是在抢购商场的促销产品,结果队伍排得越来越长;看到有人抬头望天,就以为天空中有什么奇异景致,也跟着抬头望天,一人传十,十人传千,结果形成了众人齐抬头的壮观场面。小丽和小米碰到的情况其实就是“从众心理”在作祟。

从众心理是指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其施加的压力而使个人产生的在思想与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的心理。通俗地讲,从众心理就是我们常说的随大流。小丽和小米的表现就是受信息影响而引发的从众行为,收到外界信息不做理智处理,反倒进行自我误导,跟风随大流。

一位石油大亨死后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于是他灵机一动,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人们纷纷向地狱跑去。

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大亨了。这时,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石油大亨就是利用错误信息来引导参会人员的,所以参会者才会一窝蜂似的涌向地狱。但当所有的参会者都去了地狱的时候,石油大亨又被这个信息影响,“难道地狱真的有石油吗”,于是也跟风去了地狱。生活中,有不少爱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例如某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而获得了成功。事实上,人们受信息影响导致从众也可能犯大错误,而导致整个社会环节的瘫痪。

2005年,小明拿着高考志愿表不知从何下手。他很喜欢化学,可以说在化学方面很有天分,他的理想是成为像门捷列夫那样伟大的化学家。他早就想好了,要报化学专业,就算不是重点大学,普通学校也可以,只要学化学专业,他觉得自己就是为化学而生的。但真的开始填志愿的时候,小明却犯了难,现在报纸、电视上都说未来几年计算机很热门,而且班上大多数人也都报了计算机专业。他打电话给在外地上大学的大表哥,表哥说“现在计算机很火啊,我们计算机专业的学姐学长毕业都成了香饽饽了,这是时代的大趋势啊,你报化学多冷门呀,这年头很少有企业招化学专业的人”。思来想去,小明在专业那一栏还是填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9年,小明又陷入了找工作的困惑。原来由于他并不喜欢计算机,不愿意花精力编代码,上课时心都飞到化学系的实验室去了,结果四年专业学无所成。更主要的是,小明发现,计算机人才遍地都是,供远远大于求,自己这种菜鸟就更难找到工作了。此时,高考报志愿的表弟打来电话“表哥啊,听说建筑专业很热啊,你看我是不是……”

小明的悲剧就是因为他四年前因为信息影响导致从众,最终自食恶果。社会中像小明一样的人很多,导致某个专业很多人就业难,企业又招不到真正精专的人才,香饽饽变成烫手的山芋,成为社会的一个棘手问题。这就像在村子里,如果有人种洋葱致富了,别人就会受到信息影响“原来种洋葱会致富”,于是第二年邻近几个村都种洋葱,导致洋葱降价,大家一起赔。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人们接收的信息来自方方面面,网络、电视、报刊,他人的传播,乃至自己的主动获取,当信息变成一种压力,就会引发人们的从众和盲目跟风。要想利用这些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辨认和筛选就成了我们重要的任务,只有我们心明眼亮,理智地处理所获得的信息,才不会被错误信息误导而盲目从众,才能做个“明白人”。

演唱会上到底是谁要你跟着挥手跟唱——一致性引发从众

人们对演唱会并不陌生,就算没有亲身参加过,也从电视上看过。明星在台上卖力地唱,下面无数的观众和粉丝更加卖力地挥舞着荧光棒,挥手尖叫着。即使明星不喊“朋友们,跟我一起唱好吗”大家仍然投入地跟着哼唱。而这个场面的形成并不一定是明星本身的歌声有多动听,而是当有人情不自禁地跟唱时,身边的人就会被他感染也跟着唱。所以有些演唱会要在台下安排人“领掌”“领唱”,就是想用一致性压力引导观众从众。

从众心理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用我们最通俗的解释就是“人云亦云”,或者是“随大流”。很多人有这样的心理:“既然大家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吧。”“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了。”比如,四个人一起去吃午饭,你看着菜单,小声嘟囔着:“今天吃什么呢?要不来一份炸酱面吧!”这时同伴中的一个人说:“我要一份牛肉面。”接下来其他两个人也都附和说:“我也吃牛肉面。”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也会说:“那我也和你们一样吧。”这种随大流的现象,恐怕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

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心理实验:让五位大学生围坐着一张桌子,实验者请他们判断线段的长度。每次呈现一组卡片,每组包括两张,一张卡片上有一条垂直线段,称为标准线段;另一张卡片上有三条平行线段,其中一条与标准线段一样长,另外两条要么长了许多,要么短了许多,要求大学生们把那条与标准线段等长的线段找出来。按理说,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做出准确无误的选择。

同类推荐
  • 周末读点社会心理学

    周末读点社会心理学

    这是一本有关社会心理学的通俗读物,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与严肃规范的学术论述结合起来,如丟自行车与所有物自我,超女现象与同辈群体效应、剩男剩女与三分之一效应等,通过对社会现象、文娱热点、时事政治等的解读,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生活化、故事化、趣味化,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有关社会心理学的著名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
  • 自我的实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自我的实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开掘心理,发挥潜能,追求人生的最大成功和幸福,这就是全面推出这套书的主旨。
  • FBI心理洞察术

    FBI心理洞察术

    心理洞察是一门学问,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在沟通的过程中通过形体动 作、语言、表情、情绪变化、谈话的逻辑性、眼神来推断他人的心态等。在最短的时间内洞察他人心理,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主动权。 FBI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已经掌握总结出这个世界上最卓有成效的心理洞察术。让我们翻阅《FBI心理洞察术》,跟着FBI一起掌握了其中的精髓,一定能够运用心理战术轻松驾驭他人的想法,成为人际交往中的大赢家 。《FBI心理洞察术》由姬小安编著。
  • 奇妙的男女心理学

    奇妙的男女心理学

    这个世界,女人总想变着法地改造男人,男人总想变着法地躲避女人。男人和女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幸福不能像打开盒子一样简单?本书告诉男人、女人要珍惜拥有,互相理解,给自己、给爱人营造一个心灵的港湾。本书带你走进人的内心,和你一起去窥视男人和女人的那些心事。
  • 哈佛精英教育全书:怎样培养未来的精英

    哈佛精英教育全书:怎样培养未来的精英

    《哈佛精英教育全书——怎样培养未来的精英》是一本写给所有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尤其是青年人)看的书。不管你处在人生的什么阶段,只要你愿意学习,追求上进,那么,你一定能从本书中学到进步的经验,找到杰出的楷模,领悟成功的真谛,获得奋进的力量,得到受益一生的智慧。
热门推荐
  • 洛入凡尘

    洛入凡尘

    单纯的像一张白纸的女主,恋上一个断七情六欲的上仙,纳尼?这不是自掘坟墓吗?话说丫头已经十六岁了还每日和一个老男人同床共枕,这如何了的?别人的爱你也能随便送人,丫头以为这是送礼攒人品啊!一念为善,苍生起,一念为恶,万物灭,断恶念,扬善念,看小小女子如何度情劫,趟爱河,顺便把三界和平也保了。有点搞笑有点虐,不过还是求宠幸,专宠更是萌萌哒!小小这厢有礼了······
  • 夏日蓝天

    夏日蓝天

    这是一部讲述暖男和霸气“女王”的小说。三年前的匆匆离别,三年后的不期而遇。他和她,在天府之国,又将发生怎样的美丽故事。
  • 绝世商女:蛇蝎美人骨

    绝世商女:蛇蝎美人骨

    一句“既然你心如蛇蝎,就去和毒蛇相伴吧”就彻底把她打入了绝望的枯井。无论身心都饱受煎熬,她的一生,都太过轻信于人。以至于最后葬身于蛇窝枯井,扫过周围丝丝缠绕的毒蛇,她缓缓伸出了双手,发誓:“今日你们喝了我的血,吃了我的肉,如有来世,我真希望可以跟你们一样,变得剧毒无比,无人敢欺。”黑暗之中她破魂重生回到四年前,面对这个她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她游刃有余的化解了一个个危机,笑看庶出的妹妹以及姨娘们演的一出出戏。那一双深邃的眼眸,迷乱了众人,那一身绝对的风华,只为她而更加耀眼。在万蛇护航之下,且看他与她如何在这风云变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抹柔情。
  • 金箍神咒

    金箍神咒

    我要那诸佛,尽皆埋骨;要那苍天,为我而泣;要那苍生,重获自由!弹指摧毁诸天殿,神榜留名万古传。金箍绝世灭妖邪,踏破天庭觅自由!!!————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里面有我的热血,也有我的臣服。
  • 桃花小宝

    桃花小宝

    穿越?我挑挑眉毛,还算淡定。穿越成了一个神仙?我捏捏额角,春哥保佑。穿越成了一个名为淘宝的神仙?我抚抚心脏……只余下瞠目结舌的份儿。拿着N97的自称为我师父的家伙,坐在距离二十一世纪几万万年前的一个古代妓院的梨木花雕软榻上,笑眯眯的说,淡定淡定,桃花的桃,此种雷同,纯属巧合。好吧,看你们近景魔术玩得那么好,姑且先相信你们吧!………………不久后,我也玩起了一把顺流的“近景魔术”。而窗外,便是绵延三十里灼灼桃林。有个眸盼漆黑如墨的男子,站在桃树下,微微对我笑。我想,也许是时候,一头栽进那名为爱情的陷阱里了。……………………我是分割线………………………………6月PK,大麦泪奔求票啦~~~收进你们的书架,洒下你们的票票,大麦求支持求人气!
  • 一百五十赞佛颂

    一百五十赞佛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衣飘飘

    青衣飘飘

    枕边出现的纸飞机,竟是穿越契机。前世今生,似梦似幻。天意注定,苏青衣,你该如何抉择?冷酷王爷可是真爱?一切疑惑无从而知,草木之神兽会一一解答。
  • 你所不知道的怪诞心理学

    你所不知道的怪诞心理学

    你觉得能够从一个人的笔迹里面看出他的个性吗?你觉得有些人为什么就爱给自己找不自在?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会对一个观点有不同的见解和争论吗?你知道现在的“男身女相”和“女身男相”都是为什么吗?你知道颜色和减肥之间存在关系吗?你觉得“笔仙”和“灵魂出窍”是非常诡异难辨的事情吗?在这本书里,描述了许多怪异的现象,在这些千奇百怪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人类在不同层面的秘密心理。我们探索的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就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里。
  • 穿越之挑衅王爷

    穿越之挑衅王爷

    她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可怜虫身上。丈夫宠爱侧妃,竟然连她到底有没有死都不管,直接下葬了。一朝醒来,她已经不是她了。欺负她是吧?好的,加倍让你还回来。不让别的女人进门是吧?好的,她偏偏来者不拒,看你怎么跟她斗?
  • 真.异能无双大突袭

    真.异能无双大突袭

    过去兴趣来时写的,后来自己直接草草编了个结局结束,如果有人看下去的话,我会再重新开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