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85200000118

第118章

天集·杂证谟诸虫

经义

《厥病篇》曰:肠中有虫瘕及蛟 ,皆不可取以小针。心肠痛, 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 也。以手按聚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也。 腹 痛,形中上者。

《口问篇》帝曰:人之涎下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饮食者,皆入于胃,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补足少阴。

《五癃津液别篇》曰: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

《上膈篇》曰: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虫为下膈,下膈者,食 时乃出。(详噎膈门)《气交变大论》曰:岁木不及,收杀气行,寒雨害物,虫食甘黄,脾土受邪。岁土不及,复则收政严峻,名木苍凋,虫食甘黄,气客于脾。

《论疾诊尺篇》曰: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脾脉微滑为虫毒 蝎腹热。

论证(共三条)

虫之为病,人多有之,由于化生,诚为莫测。在古方书虽曰由湿、由热、由口腹不节、由食饮停积而生,是固皆有之矣。然以常见验之,则凡脏强气盛者,未闻其有虫,正以随食随化,虫自难存;而虫能为患者,终是脏气之弱,行化之迟,所以停聚而渐致生虫耳。然则或由湿热,或由生冷,或由肥甘,或由滞腻,皆可生虫,非独湿热已也。然以上数者之中,又惟生冷生虫为最。即如收藏诸物,但着生水,或近阴湿,则最易蛀腐,非其义乎?故凡欲爱养小儿,即当节其水果,以防败脾,此实紧要之一端也。至若治虫之法,虽当去虫,而欲治生虫之本以杜其源,犹当以温养脾肾元气为主,但使脏气阳强,非惟虫不能留,亦自不能生也。余制有温脏丸方,最所宜也。

一、虫之为病,其类不一,或由渐而甚,或由少而多,及其久而为害,则为腹痛食减,渐至羸瘠而危者有之。凡虫痛证,必时作时止,来去无定,或呕吐青黄绿水,或吐出虫,或痛而坐卧不安,或大痛不可忍,面色或青或黄或白,而唇则红,然痛定则能饮食者,便是虫积之证,速宜逐之。

《本事方》云:心虫曰蛔,脾虫曰寸白,肾虫如寸截丝缕,肝虫如烂杏,肺虫如蚕,皆能杀人,惟肺虫为急。肺虫居叶之内,蚀人肺系,故成瘵疾。咯血声嘶,药所不到,治之为难。

论治(共四条)

治虫之剂,凡虫势骤急,上攻心腹作痛者,宜扫虫煎先治其标。若虫积坚固者,宜猎虫丸、遇仙丹、木香槟榔丸、百顺丸之类主之。或稍缓而质弱者,宜芜荑散、化虫散之类主之。丹溪云:打虫方用楝树根、槟榔、鹤虱,夏取汁,冬浓煎饮之。又万应丸最妙。

一、治虫之法,按丹溪云:上半月虫头向上,易治,下半月虫头向下,难治。先以肉汁或糖蜜引虫头向上,然后用药。此皆法之善者,然此惟缓治之法耳。然虫证甚急,又安能必待其时乎?且以望前望后辨虫头,亦若渺茫无据,惟先用香饵而虫头可引,岂非望后之治,亦自有法。又何虑其难治也。

徐东皋云:治虫之方固多,而用之者不知其法,则亦不能下虫。如丹溪云虫头向下之时,必须俟其向上,法当行于月半之前也。若虫得食,则不食药,亦不能下虫,而徒泻其虚也。故虽有方,不知其法,则方亦不效。凡欲下虫,必先一日不食,而使虫饥,次早五更用油煎肉,嚼之良久,腹内虫闻肉香,头皆向上而欲食,乃以鸡蛋煎饼和药,嚼而食之,须臾服葱汤或白水,少少以助药力下行,不超时而虫俱下,甚至数升。然后以白粥补之,随服补剂调理脾胃,而疾可悉愈。

一、验治法。昔一人患心腹大痛,或止或作,痛不可忍,凡用去积行气等药,百方不效。但于痛极时须用拳捶之,痛得少止,而旋止旋作,久不能愈,日加困弊,莫测其故。忽一胡僧见之,曰余能治也。遂令病者,先食香饵,继进一丸,打下一硬嘴异虫,遂愈。此因虫啮肠脏,所以痛极,捶之,则五内震动,虫亦畏而敛伏。不捶而虫得自由,所以复作。此亦验虫奇法。故凡见心腹痛证,但用揉按,重捻而痛得暂止者,多有因虫而然也。

蛔虫(共五条)

凡诸虫之中,惟蛔虫最多,其逐治之法总若前条,然旋逐旋生,终非善策,欲杜其源,必须温养脾胃,脾胃气强,虫自不生矣。故凡逐虫之后,或于未逐之先。若欲调补脾肾,则如归脾汤、温胃饮、******煎、理中汤,或理阴煎之属,皆所宜也。若欲兼虫而治之,则惟温脏丸为最善。凡治虫之法,或攻或补,自有缓急先后之宜,所当详辨,不可任意忽略也。

《巢氏病源》曰:凡腹中痛,其脉法当沉弱,今脉反洪大者,是蛔虫也。

《医余》曰:蛔虫亦九虫之数,人腹中皆有之。小儿失乳而哺早,或食甜食过多,胃虚而热,生虫。令人腹痛恶心,口吐清水,腹上青筋。用火煨使君子与食,以壳煎汤送下,甚妙。然世人多于临卧服之,又无日分,多不验。惟月初四五里五更而服之,至日午前虫尽下,可用温平和胃药调理一二日。凡虫在腹中,月上旬头向上,中旬横之,下旬头向下。故中旬下旬用药则不入虫口,所以不验也。牛马之生子,上旬生者,行在母前,中旬生者,并肩而行,下旬生者,后随之。猫之食鼠亦然。天地自然之理,物皆由之而莫知之。

伤寒门有吐蛔、蛔厥证治。呕吐门有吐蛔治法,并吐蛔治按。肿胀门有孙一奎蛔虫按,俱当参阅。

《外台》用苦楝汤治蛔虫。

寸白虫(共三条)

此虫长寸许,色白,其状如蛆,母子相生,有独行者,有个个相接不断者,故能长至一二丈。治寸白虫无如榧子煎,其效如神。

《本事方》云:用《良方》锡灰、芜荑、槟榔者极佳,五更服则虫尽下。以此为末,用石榴根煎汁送下三钱,或丸服亦可。

《庚志》云:赵子山,字景高,寓居邵武军天王寺,苦寸白虫为患。医者咸云:是疾当止酒。然以素所耽嗜,欲罢不能。一夕醉于外舍,至夜半口干舌燥,仓卒无汤饮,适见廊庑下有瓮水,月色下照,莹然可掬,即酌而饮之,甚甘如饴,连饮数酌,乃就寝。迨晓虫出盈席,觉心腹顿宽,宿疾遂愈。一家皆惊异,验其所饮,盖寺仆日织草履浸红藤根水也。

小儿疳虫(名曰疳)

小儿疳 ,亦由饮食过伤,致成疳积。身热腹大,面黄,四肢无力,昏睡,鼻烂汁臭,齿龈生疮,或下痢黑血。皆腹中有虫故也。宜九味芦荟丸、追虫丸、四味肥儿丸、七味肥儿丸、蟾蜍丸之类主之。虫去之后,仍当调补气血。

应声虫(共二条)

《泊宅编》云:水州通判听军员毛景得奇疾,每语喉中必有物作声相应。有道人教令诵本草药名,至蓝而默然。遂取蓝捣汁饮之,少顷吐出肉块长一寸余,人形悉具,自后无声。

陈正敏《遁斋闲览》载杨 中年得异病,每发言应答,腹中有小声效之,数年间其声渐大。有道人见而惊曰:此应声虫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读本草,遇虫不应者,当取服之。 如言,读至雷丸,虫无声,乃顿服之,遂愈。后正敏至长沙,遇一丐者亦有是疾,环而观之者甚众。因教服雷丸,丐者亦愈。

九虫

《千金要方》云:人腹中生虫,大率有九,皆能食人脏腑。一曰伏虫,长四分,群虫之主也。二曰蛔虫,长一尺,生发多则贯心而杀人。三曰白虫,长一寸,子孙相生,其母转大,长至四五丈,亦能杀人。四曰内虫,状如烂杏,令人烦满。五曰肺虫,状如蚕,令人咳嗽。六曰胃虫,状如虾蟆,令人呕吐胃逆喜哕。七曰弱虫,又名膈虫,状如瓜瓣,令人多唾。

八曰赤虫,状如生肉,令人肠鸣。九曰蛲虫,致细微,形如菜虫,居广肠之间,多则为痔,剧则为癞。因人疮痍,即生诸痈疽、癣 、 疥、龋虫,无所不为,其害匪细。凡此诸虫,大则根据附脏腑之间,小则侵蚀肌肤之内。若元气尚实,未为大害,稍有虚损,遂肆其毒,甚至如劳瘵杀人,及传尸疰怪,或应声溪鼠之类。而非理之可测者多矣。业医者,不可不究其所致之本,及治之之法也。

同类推荐
  • 诸法本无经

    诸法本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献帝春秋

    献帝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田遗稿

    东田遗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摄大乘义章卷第四

    摄大乘义章卷第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阿育王譬喻经

    阿育王譬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绝世巫女:本尊带毒
  • 哈儿行骗记

    哈儿行骗记

    不敢说是各类骗术的极大成者,低劣的骗术,实用的技术,看了之后定能对你有所帮助,最起码以后不会为这些小道道买单。当然如果你的心够黑,又想赚点钱,此书必看!当然了,如果你依葫芦画瓢的话,必须把菩萨供高点,多烧点香。
  • 俏女三娶四嫁

    俏女三娶四嫁

    现代的古董女木挽心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碰到了古怪神婆,谁知惹怒神婆,大晚上的撞鬼掉入下水道,一觉醒来竟成木府二小姐。看到镜中的自己貌美如花,她也稍稍欣慰。于是在古代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开始了一段神奇又古怪好笑的古代之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气冲天系列15

    霸气冲天系列15

    杀人有罪吗?当你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当你带着不凡的使命去杀人的时候,当你不杀人便被别人杀的时候--你不杀人,便即意味着死亡,意味着有罪……
  • 盗墓大贼

    盗墓大贼

    盗墓之派,走墓为尊。世人只知盗墓四大派:摸金、发丘、搬山、卸岭,却不知还有我走墓人一脉。走墓者,看阴阳,过万墓,望往生,尸山鬼海亦不惊!一代枭雄曹操尸归何处?一代天机卧龙先生埋骨何方….刘阿斗是否真是扶之不起?赵括又是否只懂纸上谈兵….千僵冢、万尸岭、江底鬼船…..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浮现在我眼中。两手盗尽天下墓,双眼看破历史轮!
  • 神扇军师

    神扇军师

    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一座绚丽的文学宝库,珍藏着浩如烟海的内容健康、纯朴乐观、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学瑰宝。它植根于民间,融幽黙、风趣、机智、巧合等元素于一体,以其通俗易懂上口易记而得以广泛流传。它源远流长,在某种程度上,它给正史以弥补,给名著的孕育奉献了营养,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基本上都是先有零散传说而后成书。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以扬善惩恶为主,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并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如果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平淡……
  • 武路至尊

    武路至尊

    武灵大陆,武者每突破一境界,都会觉醒灵宫,而后将天地间的一项事物灵化为自身【武灵】。不灭天功,传奇圣器,神兽妖魂,上古神通…传说,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能灵化为武者的武灵。而这种灵化,都离不开【灵师】的帮助!边荒小城少年陆东,意外融合一位灵道大师的残魂,从此青云直上,以无敌之姿,镇压诸天,一步步问鼎武路至尊。
  • 腹黑王爷宠上天

    腹黑王爷宠上天

    第一次见他,眉眼如画的他温雅如玉,陌上无双,只是腹黑毒舌的性子让她决定对他退避三舍。再次相见时,如贵公子一般的他早已名满四国,绝代无双,但腹黑的本性也与日俱增。本想远离危险的蓝雪涵,却日渐深陷他的柔情之中无法自拔。一步步的温情攻陷,一次次的无法抗拒。让这爱情的怒焰点燃了四国的风起云涌,拉开了金戈铁马的帷幕。当清雅腹黑的他,邪肆不羁的他,冷酷残忍的他碰上风华无双的她,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说课听课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说课听课

    尽管人们对于课程的本质及其界定千差万别,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课程观是有传统与现代之别,封闭与开放之分的。有的课程观是封闭的和滞后的,不符合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趋势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有的课程观是开放的和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为了树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现代课程观,抛弃学科本位主义,更好地理解历史学科改革的必要性,以便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潜能,本章主要内容着重研究课程相关理论:背景、平台和桥梁,把握课程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下)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下)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其中,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法规则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