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48900000008

第8章

【記】法者。軌持義。謂一事一法。皆軌持故。王者。往也。謂佛所說法。無有高下。平等教化。一切眾生所歸往也。又云王者。自在義。謂以法攝護眾生。令得安樂。故名法王。經云。我為法王。於法自在。又王者。有乎二種。一者輪王。王四天下。二者法王。統攝大千。如世間以輪王為尊。而出世間。以法王為重。故曰無上尊也。梵語阿耨多羅。秦言無上。大論云。如諸法中。涅槃無上。眾聖之中。佛為無上也。三界無倫匹者。依自誓三昧經云。初欲界有四。一****。二****。三貪欲。四婬欲。欲強色微。故云欲界。二****。有二。一****。二****。色強欲微。故云****。三無色界一種。惟****故。色絕欲劣。故云無色界也。倫。等也。匹。配也。謂證佛理境。居常寂光土。其餘九法界中。皆稱眾生。豈能與佛等配乎。如來為三界大師。等視眾生。猶如赤子。無數方便。引出火宅。故云天人之導師。四生之慈父也。我今暫歸依。能滅三祗業者。謂行人以凡情名字之我。而稱我也。暫歸依者。以一瞻一禮。覩其相好之誠。令無量眾生。滅除無始罪垢。而深植慧根也。三祗者。梵語具云。阿僧祗劫。華言無數時。有其三解。一。如俱舍論云。如來始從古釋迦。至尸棄。值七萬五千佛。名初阿僧祗。次從尸棄。至然燈。值七萬六千佛。名二阿祗。僧又從然燈。至毗婆尸。值七萬七千佛。名三阿僧祗。此三僧祗。乃無數中之有數。約如來因中修行六度所歷時論也。又起信疏云。從初發心。至歡喜地。謂之一阿僧祗。從二地。至八地。謂之二阿僧祗。從九地。至等覺。謂之三阿僧祗。此乃無數中之無數。約菩薩修行位次論也。是以即此現前一念信敬之心。勝於如來三大阿僧祗劫。修六度萬行之功。能滅三祗生死之罪。何況稱揚贊歎。若論贊佛功德。億劫莫能盡述。故行願品云。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乃至云。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詞。盡於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菩薩本行經云。阿難白佛言。若使有人。以四句偈。贊佛如來。得幾功德。佛言。正使億百千那由他術。無數眾生。皆得辟支佛道。設有人供養是等衣服。飲食醫藥。床敷臥具。滿於百歲。其功德多否。阿難言甚多世尊。佛言。若人以四句偈。用歡喜心。贊歎如來。所得功德。過於上福。百千萬倍。無以為喻。智度論云。若聞諸佛功德。心生尊重。恭敬贊歎。是人得無量福。知一切眾生得無過者。故言尊。敬畏之心。過於君王。父母。師長之切。故言重。謙遜畏難。故曰恭。推其智德。故曰敬。美其功德為贊。贊之不足。又稱名舉揚。為歎。故華嚴經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虗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

禮佛

【記】禮者。履也。謂進退有度。尊卑有分之儀。增一阿含經云。禮佛有五種功德。一者端正。以見相好。生尊上故。二者得好音聲。以見佛時。三自稱曰。南無如來。至真等正覺故。三者多饒財寶。以見佛時。具花香燈明。隨力供養故。四者生處高貴。以見佛時心無染著。又能右膝著地。長跪叉手禮故。五者得生天上。以念佛功德法爾故。觀音玄記云。底沙佛有二弟子。一釋迦。樂修利他行。所化機先熟。二慈氏。樂修自利行。所化機在後熟。彼佛念曰多人就一人則難。一人就多人則易。欲令釋迦先成道故。乃捨二弟子入山。時釋迦菩薩。隨後入山。尋師不見踪跡。正行次。忽見彼佛在寶龕中。入火界定。威光赫奕。特異于常。行次忘下一足。經于七日。說于一偈。因此精進超於九劫。在彌勒前成佛。本行經云。佛告阿難。往昔有如來出現於世。號弗沙佛。時彼佛在雜寶窟中。我見彼佛。心生歡喜。合掌翹足。七日七夜。以此偈贊歎。阿難。我以此偈贊彼佛已。發如是願。乃至彼佛語侍者言。是人過於九十四劫。當得成佛。號釋迦牟尼。我於彼時。得授記已。不捨精進。增長功德。無量世中。作梵天王。轉輪聖王。以是善業因緣力故。我得四種辨才。無有一人。能與我論。降伏我者。我得成阿耨菩提。轉於無上法輪。既知聖教禮贊功德。不可思議。是故行者。常須作意。不得自惰。恐無常忽至。瞻禮無處。凡見佛時。當以此心此偈。而贊禮也。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普禮真言。

唵。嚩日囉斛(三贊三禮)

【記】天上天下無如佛者。指三界而言。以九法界中。皆眾生報。諸天著樂所盲。不能深達佛理。眾生無明障蔽。不能覺照本源。如來為天中天。聖中聖。三界極尊。誰能與等。非唯竪窮三際。莫與佛等。即橫徧十方。亦無可儔。總而言之。盡虗空。徧法界。亦無有如世尊百千相好。萬德莊嚴。三覺俱圓。十號具足也。第一句贊大。第二句贊多。第三句贊勝。第四句總贊大多勝。故行願品云。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又般若經云。如來智慧如虗空。悉覩眾生去來相。十方一切悉見聞。我當稽首禮法王。今人禮佛發願。若能如釋迦之贊弗沙。亦以此偈。七日七夜翹一足而贊釋迦。其人必定親見釋迦。而為授記。復見千百億釋迦。不出自心也。普賢觀經云。若有晝夜六時。禮十方佛。誦大乘經。思第一義。甚深空法。於一彈指項。除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行此法者。真是佛子。業報差別經云。禮佛一拜。從其膝下。至金剛際。一塵一轉輪王位。獲十種功德。一。得妙色身。二。出言人信。三。處眾無畏。四。諸佛護念。五。具大威儀。六。眾人親附。七。諸天愛敬。八。具大福報。九。命終往生。十。速證涅槃。

集。禮讚須精誠作觀。五體投地。教列七種禮。不可不知。一。我慢禮。謂依位次。以無恭敬。心馳外境。五輪不具。如碓上下。二。唱和禮。謂麤正威儀。心無靜想。見人。則身輕急禮。人去則身墮心疲。蓋心散而口唱也。三。身心恭敬禮。謂聞唱佛名。便念佛想。身心恭敬。精無厭怠。四。發智清淨禮。謂達佛境界。隨心現量。禮一佛。則禮一切佛。禮一拜。則禮法界。以佛法身融通故。五。徧入法界禮。謂自觀身心等法。從本以來。不離法界。佛我平等。今禮一佛。即遍禮法界諸佛。六。正觀禮。謂禮自佛。不緣他佛。何以故。一切眾生。各有佛住。平等正覺。七。實相平等禮。謂前。有禮。有觀。自他兩異。今此一禮。無自無他。凡聖一如。體用不二故。文殊云。能禮所禮性空寂。前三。約事。後四。就理大方廣寶篋經中。智燈聲聞。問文殊言。云何禮佛。文殊言。若見法淨。名見佛淨。若身若心。不低。不昂。正直而住。不動。不搖。其心寂靜。行寂靜行。是名禮佛。比丘不得通肩著袈裟禮佛。死墮鐵甲地獄。除坐禪。受食。通肩不犯。比丘不得披禪衣禮佛。誦經。經行。及禮尊宿。塔殿前行。死變團魚。龜黿之類。及不得覆頭。須露頂。違者結罪。唯除病時。大寒時。凡正信出家受戒者。切須慎之。

【記】五輪著地者。依離垢慧經中。應一一發願。初總願云。我今五輪於佛作禮。為斷五道。離於五蓋。願諸眾生。常得安住。不壞五通。具足五眼。願我右膝著地之時。令諸眾生。得正覺道。願我左膝著地之時。令諸眾生。於外道法。不起邪見。悉得安立。正覺道中。願我右手著地之時。猶如世尊。坐金剛座。右手指地。震動現瑞。證大菩提。我今亦爾。共諸眾生。同證覺道。願我左手著地之時。令諸眾生。離諸外道。難調伏者。以四攝法。而攝取之。令入正道。願我首頂著地之時。令諸眾生。離憍慢心。發無上意。悉得成就。無見頂相。餘義可知。

供淨瓶

【記】進奉曰供。瓶者。汲水之器。用有淨觸之別。此為淨用。亦名德瓶。謂朝暮行持。多功德故。西域記云。裙稚迦。即澡瓶也。此為觸用。佛制比丘。不淨洗潄。不得禮拜誦經故。淨瓶潄口。澡瓶洗手。今則洗潄不行。二瓶失制。雖復禮敬。焉得無罪。

集。梵語軍持。此云瓶。寄歸傳云。軍持有二種。一。磁瓦者。是淨用。二。銅鐵者。是觸用。今所明者。乃淨瓶也。比丘每日清旦。誦經呪畢。用淨瓶。盛淨水。供於佛菩薩像前。欲須瓶盛水時。當觀想佛菩薩尊容。具儀作禮。起已。取瓶。默持此偈呪。

手執淨瓶。當願眾生。內外無垢。悉令光潔。

唵。勢伽嚕迦叱[羊*含]叱莎訶(三遍)

【記】手執者。謂以身而舉。以表事也。內外無垢。悉令光潔者。即事以明理也。內即身心。外即塵境。謂此持戒之心堅淨。則外不染塵勞。內不起煩惱。表裏一如。心地清淨。而智光皎潔矣。故楞嚴經云。根塵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執心虗明。純是智慧。慧性圓明。瑩十方界。即斯意耳。

蕩淨瓶真言

【記】蕩者。謂滌去塵垢也。真言者。樓閣經云。是諸佛之母。成佛種子故。若無真言。終不能成無上正覺然水能蕩其瓶垢。法能滌其心垢。乃事理雙彰之謂也。

集。既禮佛起。持空瓶至淨水所。左手撩衣。右手持瓶。徐徐先取水蕩三次。每次誦此呪七遍。其蕩瓶水。莫仍注淨水中。須棄於外。

唵。嚂。莎訶(二十一遍)

灌水真言

【記】灌者。注也。謂瓶淨堪注水。心清堪受法。水注於瓶。則事成矣。法注于心。則理就矣。

集。既已蕩淨無塵。滿灌淨水。默持此呪。

唵。嚩悉鉢囉摩尼莎訶(三遍)

【記】灌已。持歸本處。行時。不得左右傍視。失儀亂走當屏息諸緣。念佛持呪。一心正道。珍重而行。

集。到佛前。胡跪(右膝著地)。左手持瓶。右手作普供養印念大悲呪七遍。禮拜而退。下晚出水。結印同前。先念大悲呪七遍。心經。往生呪。各七遍。出外散水於淨地。手作甘露印法。口默念。

甘露真言

【記】甘露者。不死之妙藥也。以喻法之殊勝。不可思議故。真言者。乃諸佛秘密之心印也。然甘露能除一切眾生身病。此真言能除一切眾生心病。又瓶能出生無量珍寶。此真言能出生無量功德也。

曩謨蘇嚕婆耶。怛他誐多耶。怛姪他。唵。蘇嚕蘇嚕。鉢囉蘇嚕。鉢囉蘇嚕。娑婆訶(三遍)

集。念時。觀想瓶為如意瓶。流出種種飲食。先諸天。次鬼神。後餓鬼。畜生。各獲飽滿已。又想瓶緒出樓閣。宮殿。珍寶。瓔珞。傘蓋。香花。衣服無不具足。然後說十二因緣法。授彼三歸。令聞法受歸。得法喜三昧。禮拜而去。

【記】如意瓶者。謂瓶如其意。想物即出故。亦名摩尼瓶。華言離垢。此瓶光淨不為塵垢所染。故名離垢瓶。又名帝瓶。即寶藏瓶也。謂能出生種種珍寶故。十二因緣者。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也。展轉感果為因。互相由藉為緣。有三世。二世。一念三種。三歸者。令其歸依佛法僧三寶。出離輪迴故。法喜者。謂聞法懽喜。離苦得樂故。梵語三昧。此云調直定。亦云正受。圭峯云。不受諸受。名為正受。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断命邪医

    断命邪医

    她是神医,也是杀手。再度睁眼,她是凤府天赋卓绝的大小姐,可怜是个无父无母的痴儿,只有暂且掌管凤家的老太太对她视如己出。伯伯叔叔们视她为绊脚石,兄弟姐妹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好,很好!想抢我的位置,不介意放点作料在你的吃食里。嗯?知道我的医术?就不帮你医,姑奶奶我想医就医。偶然让他见到了真面目,他便以脸上的面纱开始了追寻。二人相遇在青楼内,她哭笑不得的说“帅哥,我们不熟啊!”某王爷满含笑意的说了一句:“嗯哼?是谁看着我眼不眨,你要对我的脸负责。”某神医泪流满面:“怎么办?”
  • 寻找梦之彼岸

    寻找梦之彼岸

    修泣月本是一名普通在校大学生,在某天遇到一个奇怪的小男孩,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异能旅程。。。。。。
  • 盖布王国

    盖布王国

    《盖布王国》讲述一个名叫盖布的孤儿无意中钻进了虫洞,来到了黑洞另一端的星球上,这个星球正处于原始时期,盖布便在这个星球上开始了他的冒险之旅,他不断地征战与拓张,立志要将该星球上的五个大陆板块进行统一,在他的统一过程中,他建立起了他的“盖布王国”。
  • 我的青春叫初中

    我的青春叫初中

    我叫杨光,不叫杨过。所以我讨厌我的名字,可我妈说,她希望我的生活可以充满阳光,可以离那些疾病和危险远远的,最好是不受一点伤害。也许是她的愿望太过于真切,所以让一向不爱多管闲事的上帝听见了,他笑了笑,于是我十岁那年,我没了父亲和爸爸。有一段时间我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后来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句话:凡人一认真,上帝就发笑。我讨厌杨光,也讨厌阳光。可我在那一年碰到了一个女孩,她喜欢笑,她也喜欢阳光。我依然不喜欢阳光,但我喜欢上了她的笑,那种很阳光的笑……
  •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困境与突围——新时期散文缘起”、“传统与创新——新时期散文说”、“思想突围——新时期散文变革之社会反思”等。
  • 风云三国之盖世无双

    风云三国之盖世无双

    生逢乱世,大丈夫岂能苟活于世?自当勇有所为,逐鹿天下,建立一番属于自己的丰功伟业!
  • 独自摇滚

    独自摇滚

    他们都是青春里的最佳乐手,但是不得不选择独自摇滚。他们曾经坚信不疑的爱情在某一刻里也会悄然成为记忆,他们过去一直坚守的理想在现实面前也会黯然失色,他们不卑不亢、痛心疾首,但是他们又无能为力、望洋兴叹。大学毕业后的那段日子,最艰难、最迷茫,也最珍贵……
  • 三生石畔三生缘

    三生石畔三生缘

    她,是这世间惟一一个神,也是拯救天下苍生的护国巫女;而他,既是众人敬仰的四皇子,又是众人人唾弃的天煞孤星。他们有着三生三世的情缘,这一世,他们的爱情究竟会何去何从呢?天下苍生的命运会怎样呢?
  • 二战未解之谜

    二战未解之谜

    20世纪中叶,法西斯的幽灵在世界上空徘徊,如今这个幽灵已经被热爱和平的人们燃起的正义之火烧得魂飞魄散。然而,当人们循着历史的轨迹回望云诡波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会发现其中有难以忘却的人物,有惊心动魄的战事,还有感人至深的情怀。而最能引起现代人关注的,便是二战中那些至今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明的未解之谜。希特勒为什么那么神经质而又丧心病狂?他是如何从一个流浪汉发展到迷惑众生、把德国绑上一架超级战车的战争狂人?罗斯福因何在获悉日军即将对美展开攻势后,却又不作战略部署,任珍珠港沦为一片火海?苏联为何在对德作战的战争初期一溃千里……奇怪的巧合、突发的意外,大大小小的二战之谜,引人人胜、令人称奇。
  • 情歌守候心动鱼

    情歌守候心动鱼

    天啊,竟然有人帮她偿还巨额债务,这是做梦吗?恩?让我去当明星?啥?只是冒充明星?拍戏、代言、接受采访忙的不亦乐乎,等等!这里怎么有个妖媚臭男人?啊,你到底对人家做了什么?你不是明星的弟弟吗?不要啊,不要,她可是有操守的替身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