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13200000009

第9章

摧滅罪障與諸惡業。猶如劫火洞然之時。菩薩以大威力一唾即滅。然劫火雖滅。一噓猶能復生。我今以金剛杵摧碎彼罪山。當體如微塵。永不復合也。勾罪經云。自身增長四面八臂觀音。前面青色。右黃。左綠。後紅。想心月輪上青色[口*紇]哩字放光。照前六道所召之罪結成罪山。前兩手結摧罪印。左願上怛囉字。是離塵義。右忍上吒字。悟一切法性不可得義。並金色。名菩薩入甚深般若波羅密門。右第二手持杵。表摧滅一切有情法破煩惱軍故。右三手箭。表能穿破諸苦惱故。右四手劍。能斷一切憍慢鎧故。左第二手持鉤。表鉤出有淵所居故。左三手弓。表發智機應當度故。左四手絹索。攝取一切所應化故。身出火光。坐日輪蓮花。足踏烏麻怖畏。誦呪時。二中指搖動。至後一徧。拍手作聲。觀彼罪山如瓦塔而倒。問。罪無實體。云何摧耶。答。正謂之無。故今摧之。若決定有。不能摧也。其業障亦有二種。一者業障。二者報障。其業障中。復有現行種子。其現行種子之中。復有定業不定業二種。今摧罪真言。正滅不定業也。偈云。自身觀世音。莊嚴極威猛。四面各變色。青黃綠紅整。八臂形現間。有印手俱秉。杵箭劍右列。鉤弓索左儆。蓮花日輪坐。足踏烏麻影。梵語烏麻怖畏。此云白澤神獸。澤音鐸。大論云。其形體白紅燄。方頰大骨。眉高而廣。口鼻方正。利爪尾長。膚色光潔。似麟無角。似龍身短。有大威力也。

定業不可轉(至)定業印。

上來召摧。皆滅不定業也。尚餘有二種諸佛出世不通懺悔之業。今當破之。偈云。決定之業。理固難轉。今藉禪定印呪觀想之力。遂能轉彼無始障難。與一切罪業當下消滅。如湯消冰也。當想自身於心月上觀青色[口*紇]哩字出光。照諸鬼眾所有定業當下消滅。應想自性清淨本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名破決定業也。大乘千鉢經云。諦觀心鏡。照見心性。唯照唯清。唯照唯淨。徧現十方。廓週法界。朗然寂照。無有障礙。迦葉佛偈云。一切眾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罪性本空(至)懺悔滅罪印。

上來不定與定業。悉已破之。未及於彼發露懺悔。先申偈文。令知懺悔之方。若論罪福之性。本來空寂。皆由汝之妄心造作。妄心若滅。罪相奚存。如毗舍浮佛偈云。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心罪兩妄。當體真寂。真如體上。一切罪障如紅爐點雪。欲覓罪性。了不可得。非但懺悔罪障。即無始根本無明。亦從此截斷矣。故曰。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於生死。如是始名真懺及與理懺也。念真言時。自身觀自在菩薩。應想二屈指上并心月上有白色[口*紇]哩字放光。入彼法界有情身中。如日爍露之狀。罪垢消鎔。猶如墨汁。從足流出。滲至金剛際。問。前已摧破。今復懺者何也。答。前時召摧皆有三密之力摧滅罪性。至此方是於彼發露懺悔。謂自此懺悔之後。永不復作也。罪屬黑業。故以墨汁表之。自召至此。是滅業障竟。

諸佛子等(至)無有餘。

文顯不釋。

一滴清涼水(至)施甘露印。

以上業障雖滅。報障猶存。如本罪人。雖超其罪。甦其刑罰。而身形[乞*頁]瘦。容顏憔悴。兼之久困牢獄。身體飢羸。當施之以湯藥飲食。方盡惻隱之心。今則身雖無罪。報障未轉。故此以甘露施之。正欲除其報障也。月密明點本。并蘇魯巴本。續云。自身想觀自在菩薩心月輪上白色[口*紇]哩字放光。照前鬼眾。并右忍指上有一月輪。輪中有白色[鋄-又+ㄆ]字。流出甘露。如水銀色。是真智所成。左手力智點水。彈洒虗空。如細雨而下。觸此水者。悉具色相。猛火息滅。普得清涼離飢渴。消滅心報障。

汝等自從無量劫(至)離諸障難。

業火已息。復具色相。而咽喉究竟未通。故當與彼而開通之。先申偈。正申其閉塞之由。謂汝等自從無始以來。廣造惡業。起諸慳貪。我慢邪諂。空腹高心。由此等業。故墮餓鬼。腹大咽小。所以千萬劫。不聞漿水之名。二六時中。唯受烈燄之苦。我今持誦密言。令汝咽喉通達無礙。所受之食。得上法味。不復變為膿血鐵糜也。應觀自身觀自在菩薩心月輪上字種放光。照諸有情。想左手掌中有青色[口*邦]字。變成青色蓮花。花上有白色阿字。流出性水。極甚清涼。右手忍禪點水。彈洒虗空。彼諸有情觸此水者。咽喉自開。通達無礙。便能出聲接如來名。此一段是滅報障竟。問。已前俱用[口*紇]哩字。至此又用阿字何也。答。阿字是語種。故以三本續用之也。

南無寶勝如來(至)悉皆消滅。

以前來業報既盡。復為彼等稱讚七佛名號。令其聞名覩相。永離苦海。究竟常樂之意也。涅槃云。聞常住二字。尚七世不墮地獄。況如來萬德者乎。華嚴云。設聞如來名及所說法。不生信解。亦熏成種。自然成佛。如人食少金剛(云云)。問。七佛還有前後優劣者乎。答。佛佛道同。無有優劣。所謂語等字等法等身等是也。前後次第者。以諸佛因地。各有大願。利益眾生。故以此功能列之。當前者前。而後者後也。初以離苦趣。業火未息。故先藉寶勝如來名號。令彼得聞。沃滅業火。聞此佛名。即能滅塵勞之火也。

南無離怖畏如來(至)清淨快樂。

業火既已停息。方離幽暗之處。乍覩光明之境。人天混聚。凡聖交參。不無驚怖之狀。故次以離怖畏如來名號。令彼聞之。便得永離驚怖。常得安樂。

南無廣博身如來(至)得甘露味。

恐懼已息。針咽永透。故稱此如來名號。令彼聞已。一聆洪名。壅塞門開。業火永熄。清涼通達。所受之食。不復變為鐵丸銅汁也。

南無妙色身如來(至)最為第一。

雖食甘露。而色相猶然不滅。當稱斯佛名號。令彼聞矣。一聆洪名。便得不受醜陋。而得相好圓滿。到此方脫鬼畜形也。

南無多寶如來(至)受用無盡。

色相雖具。而衣冠不整。受用乏少。復令彼聞如來名號。便得莊束整齊。財寶豐足。稱意所需也。

南無阿彌陀如來(至)入不退地。

既已適其所願。恐在閻浮信心難堅。又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雖蒙法化。難階不退。故稱彌陀名號。一聞其名。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花化生。而入阿[鞥-合+(白-日+田)]越致地也。

南無世間廣大威德自在光明如來(至)如瑠璃珠。

復稱此名號者。所謂統眾德而大備。爍羣昬而獨照。一歷耳根。遂得五種功德。設在世間。世間中尊。如悉達初生。即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又不受異生之身。相好端嚴。威德廣大。如太子墮地。貴壓羣臣。又有大自在力。所向如意。飛行自在。無諸阻礙。又得金剛不壞之體。具大智慧之因。身心明徹。如瑠璃珠。不歷僧祇。頓悟法身。具此等義。可謂盡善盡美矣。此滅煩惱竟。

諸佛子等(至)無上道。

此總言七佛如來誓願廣大。拔濟眾生離苦得樂。若一稱名。便能千生離苦。證無上道。救拔餓鬼經云。佛告阿難。若人欲求長壽。福德增榮。滿足檀波羅密。每於清晨及一切時。取一鉢盂盛以淨水。置少飯麵及餅食等。右手按器。作無量威德陀羅尼法。誦變食真言二十一徧。後稱五如來名號。謂多寶。寶勝。妙色身。離怖畏。廣博身。稱名號已。彈指七徧。至晚取其食器。傾之淨處。作此施已。諸鬼神等皆獲充足。捨此身已。必生天上。如是供養。與佛無異。復增名者。彼佛願力接引眾生往生極樂。故加增之。重在戌亥二時。若遇是時。於事無益。凡持戒居山者。亦可作此法。結來生緣。每於清晨以鉢盛水。安置佛前。持大悲呪二十一徧。至午供佛飯一器。持變食真言二十一徧。至晚持尊勝真言二十一徧。稱七如來名號。然後散食。次與彼受三皈。發菩提。受佛戒。施法食。圓滿行人利生之事也。

次與汝等皈依三寶(至)三菩提。

皈依三寶。能免三塗。自受之後。當如法護。遠離邪徑。直趨覺岸。越此無由矣。婆龕亦云步欠。即實相義。所謂一切法等同虗空。離諸色相及障礙也。實相無相。無相不相。故名實相。即有一性一體三寶之義。次與彼發菩提心。發有二義。一開發。二顯發。行者則云顯發。眾生當云開發本有覺心也。故下申偈云。

今所發覺心(至)能取所取執。

此偈即理趣六波羅密經發心之偈。覺心者即菩提心。遠離性相等者。若依於性。則平等寂靜尚無生佛之殊。焉有上求下化之事。依相發心。恐墮二乘。相有生滅染淨。千差萬殊。楞嚴云。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以世間相。體非常住。依此發心。恐墮凡夫。揀此二過。故不依也。乃至不依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能取所取。即心境惑業根緣等而發其心。謂但有依。即是取捨生滅之心。非無住真心。故曰遠離諸執也。

諸法悉無我(至)空性圓寂故。

云何要離一切諸法。以一切法無實主宰。本來平等猶若虗空。豈虗空而復有所依耶。經云虗空無所依。云何知如空耶。謂自心昔本不生。今亦不滅。一相無相。週徧清淨。名為自性涅槃。空寂如之。故取為喻。非謂虗空即涅槃性。何也。以虗空是頑然無知之物。豈比靈覺之性昭昭不昧了了常知。古人云不同虗空性自神解者是也。

如諸佛菩薩(至)是故志心禮。

諸佛菩薩既必依如上等法而發其心。我今亦以此而發心。以故至心頂禮也。

次與汝等發菩提心汝等諦聽。

諸佛與我皆發是心。是故汝等亦當依此法式而皈依三寶發菩提心也。華嚴云。欲見十方一切佛。欲施無盡功德藏。欲滅眾生諸苦惱。宜應速發菩提心。

假使熱鐵輪(至)菩提心。

上來藉偈開導彼岸。欲其速發大心。今正教彼誓發大心也。如世尊發菩提心時。有大力魔王逼佛皈降。若不爾者。即飛熱鐵輪摧碎汝頭。佛即誓曰。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為此苦。退失菩提心。魔聞已。讚曰。日可令冷。月可令熱。無上道心。難可退轉。若得成佛。先應度我。故今借此偈以儆其堅固道心。不可遇緣即退也。出報恩經。

次結發菩提心印。

誦真言時。應想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於一念間。融成一廣大月輪。如中秋夜中霄無雲之時。極甚清涼皎潔。與虗空齊等。於月輪中想一金色阿字。如秋毫之末非有非無。當爾之時。不得加於了知。上無佛可成。下無生可度。中無行可修。煩惱菩提等若知花。生死涅槃猶如昨夢。此為大要。學者於此宜用心焉。不惟為鬼神作利。行者不久亦就此中了解者矣。四食之中。識食之義。見在此處。何者。謂開發眾生本有覺性。頓同諸佛妙明真性。

今為汝等(至)不被染壞。

當知此心是成佛正因也。行願品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從三皈至此。方是破煩惱障。何則。以諸煩惱。非定不伏。非智不破。智慧一起。諸惑自除。猶如明生暗絕。今發大心。智慧從茲而起。一受大戒。禪定因之而生。定慧具足。何患無明煩惱而不能破乎。此名斷惑。足可徵矣。

次與汝等受三昧耶戒(至)得佛法分。

上來既發大心。堪受三昧耶戒。而入佛子數也。先申梵網經偈。汝等受佛戒。即光明金剛寶戒也。一受此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矣。何也。夫行與佛同。受佛氣分。既遊道胎。親奉覺胤。十身靈相。一時具足。豈非佛子乎。即圓教十住位。金剛三昧耶經云。明悟佛性者。如是之人。不存二相。雖不出家。不住在家。雖無法眼。亦不具戒。能以自心無不自恣而獲聖果。大乘千鉢大教經云。如來心法。金剛自性。本來清淨。究竟寂滅。名之為戒。果悟此戒體性。一切寶戒自圓。頓入如來位。名為。佛子也。次結印誦呪者。是平等義。除障義。警覺義。金剛頂經云。如入壇輪。證三摩地。一切義法。皆悉具足。三聚淨戒。俱時圓滿。應想印中有白色[鋄-又+ㄆ]字放大光明。普照所召一切有情。蒙光照觸。三世諸佛戒波羅密一時圓滿。法界善法。想為光明。流光灌頂。貯彼身中。身同普聖。坐大月輪。紹諸佛職。為佛嫡子。次以舍利弗自肯之詞而喜諭也。戒即法身。悟此者如初生也。又非四生之生。乃從如來口生。從法化生也。內障既淨。外相自嚴。又發大心并受佛戒。方名法器。堪受法食。淨名云。於法等者。於食亦等。若非其器。縱受甘露。翻成毒藥。如獅子乳。要瑠璃瓶貯之。若非其器則裂。既稱佛子。當施之以法食。資養彼等法身慧命。不斷佛種也。

汝等冥陽諸有情(至)終無能盡。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冥伐

    冥伐

    一个传承自远古的神秘种族,他们所拥有的能力是什么?为何每一次的现身,换来的都是无尽的恐慌?他们出现又是在象征着什么?下一次的现身又是何处?他们的身份何人知晓?是身不由己?还是如世人所说,他们是……
  • TFboys校园恋情

    TFboys校园恋情

    这本小说是三人一起写的,要是那里不好你们可以提意见,我们修改的。
  • 墨风传

    墨风传

    一对兄妹,原本家族显赫,以武传家。旧皇突然去世,在这皇权更替的关键时期,凶暴残虐的大皇子,悍然兵变。主角一家,一夜之间10岁以上全部被抓处死,父亲,祖父,叔叔全部战死。只剩兄妹两人,也被发配极寒之地。然而故事从这里才要开始,大皇子何以不声不响隔断内外城?如何会有这么一批高手,令号称护国武神一家,毫无还手之力?超世俗力量介入的影子。一切的疑团要靠这两兄妹一步步解开。
  • 圣狱天使

    圣狱天使

    天使与恶魔自古就为对立于世,废柴高中生初尘染,死后却诡异的成为天使!而后,在童汐等伙伴的引导下,在一场守护圣洁与魔鬼的争斗中,铺开一条回不去而又未知的冒险之路。
  • 倾世暖宠:星光天王请签收

    倾世暖宠:星光天王请签收

    音乐系高材生玩转电音世界,却一不小心玩过了头,误惹EDM天王,她对天发誓,她真不是故意的。什么!要捧她出道?某女点头如捣蒜。什么!还有代价?某男笑得像只狐狸。喂,本宫卖艺不卖身啊!
  • 第一王座

    第一王座

    披荆斩棘不畏险,勤修苦练为什忙?一朝明悟了真道,天地齐贺封为王!这是一个仙道崩坏,力量为尊的时代!这是一个百家争鸣,天地封王的时代!在这个大道昌明的世界,道果凝为王座,无数天才强者相争……苏山!一个十五岁少年,在飞扬的青春中,挟着那无尽的血与火,一步一步踏上了第一的王座!……苍茫大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 荒祖录

    荒祖录

    本书分八卷,每卷讲述或热血,或缠绵的玄幻言情故事。书中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还从现代和古代,从小孩到成年人,从女人和男人的不同视角,向读者展示同一个故事,不同的情感。看本书的同时,傲娇的小莲和呆萌的始霖还会教你很多历史知识和品牌艺术鉴赏哦!
  • 灵甲

    灵甲

    无尽位面,无垠大陆,少年崛起于人族却不想····但我命由我不由天··誓要踏上强者之路,登临无上绝巅
  • 魔都诡话

    魔都诡话

    逝去的灵魂,面对活着的恋人,何所是从?家庭的压力,遭遇内心的自由,如何抉择?感情的执着,碰撞欲念的放纵,投身何处?徘徊于生与死的界线,辗转于爱与恨的边缘。得道与得情,成仙与成亲,这是个问题。这一切的根源,只是因为————他们都是男人……
  • 禁欲姑娘vs兽性王爷:娘子不乖

    禁欲姑娘vs兽性王爷:娘子不乖

    某日,奚筠沐浴完身,摸索着上榻睡觉,只感觉被窝比平日里要暖上三分,不禁有了暖意,便往里靠了靠。可这背后硬邦邦的木栅栏怎的就便成了热乎乎的还会上下起伏的肉墙?奚筠猛的明白了些什么,身体僵硬的挪动着,想要不引起注意的离开床。可腰间被一股力量所抱回,那人靠在奚筠背后使劲的蹭着,附在奚筠的耳畔亲昵的说“今晚我在这睡……”奚筠略作挣扎,奈何背后的人太大力气,只好答应“那你不许打鼾,不许磨牙,不许做过分的事!”“我既不会打鼾也不会磨牙,可后一个,怎么办啊,我今晚来是在这睡你的啊~”那人鼻梁蹭着奚筠的玉颈,一手悄无声息的游进奚筠的衣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