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13200000007

第7章

誦真言時。觀一白色[亢*欠]字。飛在食器上。使其頓空。極令清淨。如火燎枯草。滅盡無有餘。於其空處。應觀三箇金色噴[口*(隆-一)]字。變成七寶鉢盂。盂中有白色唵字。流出勝妙飲食。皆乳酪醍醐及麵蜜等淨味。默念唵啞吽二十一徧。加持極令廣大。正應偈中云。加持甘露食。徧滿虗空界。復伸四轉輪印。拶吽[口*邦]斛。想前來所請三寶海會分明顯現。再伸五供施寶錯運心等印呪。將上次第所成諸供。於此一時而奉獻之。想三寶歡喜攝受。問。要空此器及食者何也。答。食乃欲界段食。器即銅錫瓷木等器。諸天尚厭。況世尊乎。今則遣其麤而變其妙。方堪奉上諸聖賢也。次則結印而奉獻此食。

以此甘露食(至)奉食印。

此以二手作掬水勢。而捧上來七寶鉢盂貢獻甘露。每念真言一徧。各彈指一聲。初一分奉佛并法。次一分奉菩薩聖僧。後一分奉顯密護神。以表一彈指。頃持一食而徧供恒沙諸佛耳。并取警覺去塵義。如法華云謦欬彈指聲。震動大千也。次振鈴念奉食偈。仍分三分。求索願事。奉食後復讚者。正明三寶是人間最勝福田。應受人天供養也。

我今奉獻甘露食(至)圓滿一切智。

世尊者。十號之總稱。大慈者。萬德之首也。妙相莊嚴者。即百福莊嚴相也。明解者。謂世出世間無不了知。法華云。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約如理智也。楞嚴云。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皆知頭數。此約如量智。權實並施。故云圓滿一切智也。上句歎功德。屬福足。下句讚智解。屬慧足。兩足既尊。應受人天供養。應作四生師範。故能施福慧也。

能施福慧(至)我讚禮。

應施福者與之福。應施慧者與之慧。猶如大海。脩羅飲之亦飽。蚊蟲飲之亦飽。不以百川普會而增。不以萬派裂分而減。不以魚龍鼓之而濁。不以珍寶聚之而清。又應時而潮。知機而化。故喻之如海也。具此最勝一義。故諸如來我讚禮也。

自性本體(至)脫惡趣。

自性者。即法寶自性也。法有教理行果。謂法體上本離欲染。猶如蓮花處污泥而不染。即理也。若依此理。即教也。而起諸波羅密。即行也。則能永脫惡趣。速超道果。即果也。良以眾生貪瞋熾然。障蔽自心。故起諸業。羈滯三塗。今修六度。則能對治貪等諸業。以對治故。則三界因亡。四生果絕。所以能脫惡趣也。又云。自性離欲者何。論云。於真如法。勝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性本無慳貪。隨順修行檀波羅密。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隨順修行羼提波羅密等。是故必須先悟自性清淨。然後修行。則一修一切修。一斷一切斷。一證一切證。根本既清。則六度萬行不修而自圓。以本體具故。依此修行。又何惡趣而不免乎。

以為甚深(至)我讚禮。

此之理趣。甚深微妙。即理與行。稱為法寶。於彼妙法我讚禮也。

解脫道中(至)堪恭敬。

三乘四果。稱為解脫。而大乘菩薩超勝彼等。故云勝解脫也。此是聖僧戒定嚴身。六和自備。守護律行。如護明珠。能作後昆之模範。堪受人天之供養。故云堪恭敬。

勝妙福田(至)我讚禮。

此是凡僧。以僧雖有聖凡之別。皆是紹隆佛種之人。如影響眾生。與聖僧俱生。如常隨眾住處。與佛同住。應供於龍宮天上。說法於王宮內院。有如是德。故我讚也。既稱頌矣。想三寶歡喜攝受。求索願事必蒙允許。自我及法界至此而止。於中乘大願力而修三密。建壇設供。總名福慧雙修也。夫建壇設供本乎行願。屬作福門自利邊事。若入觀音大悲剎那禪定。則能長養悲智。成就利他事也。有福無智。恐墮人天因果。故當修此禪定。則有智矣。故經云。因依禪定。得無漏智。既具福智。等同諸佛。然後於法界之中。能作廣大利益。是故此定宜當入也。自此已下。總名大悲利生分。故先舉偈云。

普陀洛伽(至)觀自在。

普陀洛伽。山名也。乃菩薩入定之處。隨緣赴感。即普門示現。有叩皆應。無剎不周。一稱其名。皆得離苦。如洪鐘在架。隨扣擊以無虧。月映寒潭。處波浪而不散。此所以為觀自在。前稱觀世音。此名觀自在者何也。自在二字。總二利而彰號。一自利。二利他。自利者。謂菩薩用般若空慧。照了心色。清淨圓融。事理不二。此自利也。復念眾生八苦所逼。不知出離。隨類應機說法度脫。令其皆得自在。此利他也。由自利故。發智德之源。由利他故。立恩德之事。成智德故。則慈起無緣之化。成恩德故。則悲含同體之心。以同體故。則心起無心。以無緣故。則化成大化。心起無心。則何樂而不與。化成大化。則何苦而不收。何樂不與。則利鈍齊觀。何苦不收。則冤親普救。斯乃菩薩之大慈大悲。故稱自在耳。問。既云在定。云何能赴感度生。既言常在。又焉有出入之理乎。答。此定名所作定。即剎那大悲定也。古訓劫波。是時之最長。剎那。乃時之最促。如壯士執利劍斬一籰絲。每一絲上有八十剎那。則時促可知矣。既曰時。而迅速若此。則此時者乃無時之時也。正明無時而不在定。即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之性定也。既性是定。焉有常與無常。出之與入。然何妨於出入。畢竟出入無礙。去來自由。順逆不干其懷。動靜不失其照。始稱自在禪定。所以終日在定。無時不應機。雖常應機。未常離本定。故華嚴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週。而恒處此菩提座。又云。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淨名云。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即此之謂也。

南無無盡(至)微妙身。

南無者。承順之詞。菩提心者。即覺心也。三世十方一切諸佛。無不先發此心而後滿行證果。我今欲起行利生。故亦承順三寶而誓發此廣大心也。既發是心矣。惟願菩薩慈悲攝受。令我速證聖身。心便興慈運悲行行利生而無障礙也。此四句。乃歸敬請加之意。

次入觀音三摩地。

表白舉。令行人知時也。梵語三摩地。此云等持。即平等任持之意。亦名正定。謂不偏不倚之謂正。不昏不掉之謂定。亦云正受。不受諸受。是名正受。如大火聚。名觀音三摩地者。此定名大悲剎那定。入此定時。能於剎那間普利羣生也。

澄心閉目觀心中。

澄心者。即入止也。謂止其心。如碧潭澄水。湛然不動。即內心不起也。閉目者。即運觀也。謂收視返觀心月梵字。不復緣於餘境。即外緣不入也。祖師云。內不放出。外不放入。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問。何故先澄心而後閉目耶。答。謂境由心現。心因境有。二者相因。故令妄想之波念念不斷。今欲達境唯心。故先澄其心。則境無因矣。後閉其目。則心無託矣。各住法位。當體無生。始名為定。故楞嚴云。於外六塵不多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瑠璃內懸明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是人即獲無生法忍。

圓滿皎潔淨月上。

自性本來圓滿皎潔。若秋月之無雲。圓而滿。則無德不備。皎而潔。則無照不週。體用之別也。

字種放光成蓮花。

謂自心月上。有金色[口*紇]哩字。放光增長成蓮花。此字乃大悲菩薩。取證真理。利生妙智。又從光而證者何也。楞嚴云。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涌百寶光。光中出生千葉寶蓮之謂也。肉髻者。表最上頂法也。百寶光者。表心光普照也。蓮花者。方因即果。處染常淨。喻圓頓法中。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但離妄緣即如如佛是也。

花中有一觀自在。

此是字種增長自身所成之觀音也。初從理起事。事有依中現正。正中現依。普賢現身。毛現樓臺。諸佛栴檀塵中。現佛菩薩幢旛等雲。是其事也。

相好具足無比對。

此稱讚之詞也。偈文太略。應說一面二臂。其身金色。花冠瓔珞。頂戴彌陀。嚴好殊特。無與儔侶而並對也。

左手執持妙蓮花。

左手表實智。無分別故。執持花香。實相無相。巧喻蓮花。表實相契實智理也。

右手於葉作開勢。

右手表權智。有作用故。於葉者。謂花開蓮現。表因花既敷。果德自彰也。作開勢者。謂開權顯實。見究竟果也。若逐一表之。則金光明疏云。法性身者。非是凡夫二乘下地之所能見。唯應度者示令能見。此即無身之身。無相之相。一切智為頭。第一義諦為髻。八萬四千法門為髮。大悲為眼。圓通為耳。中道為白毫。無漏為鼻。十八空為舌。甘露為口。四十不共法為齒。弘誓為肩。三昧為腰。如來藏為腹。權智實智為手。定慧為足。如此等為莊嚴法身也。上皆自覺。下是覺他。行菩薩行也。

菩薩思惟(至)之蓮花。

謂此覺悟之花。人人本有。箇箇不無。一切眾生無不各具。與諸菩薩本是同體。如何迷頭認影。懷寶迷邦。而不自覺。誠可悲愍。如世尊覩明星悟道之時。讚歎曰。奇哉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而不得證。若離妄想。無師智自然智皆悉現前。我當為彼而開導之。此中思惟。即行者思惟。不可打作兩橛。何者。所證理同也。各具者。如經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之意也。

清淨法界無惑染。

蓮花是喻。清淨法界是法合耳。謂一真法界。本來清淨。一塵不立。無有煩惱惑染。如蓮花之不著水也。六祖云。何期自性本是神變。何期自性本自圓成。何期自性本自祕密等。

八葉各有一如來。

自此至晃耀五句。通自他說。約他。則言一切眾生平等共有此花。與如來入定向觀自在。約自。則言行人與八如來同時入定也。以上蓮花不曰八葉。至此而獨言八葉者何也。八葉。表八識也。一花。表一心也。八葉總是一花。八識總是一心。上來菩薩已轉識成智。唯是一心。故不曰八葉。今眾生不能掀翻識海。截斷情流。歸於心原。八識熾然。故此獨出八葉也。各有一如來者。起信論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亦能生一切法。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不覺有本末之殊。覺有始本之異。本覺為如。始覺為來。始本不二。名為如來。此獨第八識有此義。從第八識復轉起前七識。楞伽經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藏識既具。則前七識亦具如來之義。故經云。眾生身中。念念有如來成正覺般涅槃。又云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何也。謂若一念緣起無生。是人與佛何殊。其或識情不斷。即此號曰眾生。斯蓋就機而說。若約行者已轉八識成四智。四智皆能現身說法。有如來義也。

如來入定(至)觀自在。

如來面向菩薩者。謂此菩薩即過去正法明如來。以故不分主伴。又蓮花即因果同時。而菩薩亦因果同時也。花是因。蓮是果。今果尚有菩薩。即因該果海也。花上有如來。即果徹因源也。萬法顯必同時。一際理無先後。冥真體於神化之域。彰德相於重玄之門。自非竿頭進步。絕後再甦。焉能測如是之境界也。入定者。即同行者所入之剎那大悲定也。問。既曰面向。前四面可。後四得不背也。答。謂圓通之身。本無背向。如雞犀枕。面面皆正。豈同眾生分段之身。向東則背西。面南則背北。如大通智勝佛坐於道場。諸梵天等。東看則曰在西。南觀咸曰在北。寧有一定之向哉。知道者更須向無向背處看。

項珮圓光(至)及晃耀。

上句彰殊勝身。下句彰殊勝境。若在法上。明眾生心。從本以來具無漏智。炳煥靈明。洞徹不昧。經云。世尊語金剛慧菩薩言。我以佛眼。觀一切貪欲瞋恚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污染。德相具足。如我無異。楞伽云。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眾生身中。為蘊所覆。煩惱所纏。臨濟云。有一無位真人。在汝赤肉團中放光動地。正明即眾生心中有如來智慧德相。故云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上十四句。總顯理事二種法界。下二句。方入理事無礙法界。

次想其花(至)虗空界。

次想者。欲行人以三昧光照彼心花。令其心開意解。即得以理相應。其花舒大者。以事攬理成。故能漸舒大。理隨事變。故能徧法界。未有事不依理。故隨理之事。一一如理圓滿。遂令一塵普徧法界時。諸塵皆徧。一多無礙。大小相容。此是理事無礙法界。

思彼覺華(至)共廣大。

思彼本覺之華。光明朗照。窮十法界。元是一真。與如來海會同時廣大。更無二致也。何謂如來海會。有無量光明徧照法界。令彼諸覺花亦能徧照法界。互無障礙。交涉重重。如一室千燈。光光無雜。此事事無礙法界也。

心若不移(至)諸眾生。

上句自覺。下句覺他。上來思惟。即是起行。心若不移此定。遂能興無緣慈。運同體悲。愍諸眾生。起於哀救。即是利他行也。何以故。以諸眾生懷寶迷邦。持珠乞丐。本自是佛。迷而不覺。枉入諸趣。我今證此廣大無礙境界。當以慈光普照。令彼頓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如類我也。

覺花蒙照(至)觀自在。

彼之覺花。果蒙吾光一照。如千年暗室。一燈能破。當下永脫苦惱。心花頓開。覺地圓淨。便同菩薩無差別也。

蓮花漸收同己量。

同类推荐
  • 太极祭炼内法

    太极祭炼内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维摩经疏

    维摩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儿初生护养门

    小儿初生护养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永嘉郡记

    永嘉郡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孝经纪事

    孝经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谍海潜龙

    谍海潜龙

    他,来自未来世界的一名超级杀手,因被恐怖组织算计,灵魂穿越到了民国时期的北平,附体在一个跛脚的军统特工身上。为了理想和信仰,他加入了共产党。从此,他走上了一条别样的、充满爱恨情仇的潜伏之路。谍影重重,尔虞我诈。他利用自己来自未来的智慧,与机诡狡诈军统斗智斗勇,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任务。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年代,谱写出了一段跌宕起伏的谍血故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姻缘命定之我本无心撩男神

    姻缘命定之我本无心撩男神

    不管是久别重逢的总裁前任,还是相识恨晚的精英律师,都是世人眼中年轻有为,长相绝佳的的完美男神。但即便如此,她也没想过要跟他们中的谁发生点什么。直到,那名为爱情的情绪在他们心里苏醒。是跟余情未了的前任旧情复燃,还是跟似曾相识的律师修成正果?姻缘早有命定……命定?其实是读者投票说了算!非你不可是爱情,刚好合适是婚姻。不完美的爱情,就是生活。双男主(分先后)也可能是双结局人物事件均无原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日更,有事会提前说
  • 缘生前世

    缘生前世

    阳光明媚、风和日历,本该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可是这一天蓝冰的人生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爸爸的公司破产,爸爸因为指使会计做假账,被送进了监狱,妈妈因受不了打击心脏病复发离自己而去,交往了三年的男友勾搭上了自己的好朋友,她就连自己的身子也没能保住。万念俱灰、心灰意冷的她最终选择了自杀。可当她再醒来时却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从此她便在这里开始了她新的人生……
  • 异族:争霸

    异族:争霸

    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种族,在杀戮中前行,巅峰之上谁与争锋
  • 六洞山传说

    六洞山传说

    “六洞山”位于浙江省兰溪市,为当地风景名胜。作者为民间说书艺人,以奇特的想象力赋予六个山洞各种神话传说,有公鸡、蛟龙和蚯蚓之间的故事,也有秀才勤奋努力中举后获得爱情的传说,故事以弘扬社会正气为主,生动活泼,有民间故事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特点。
  • 风雨清城

    风雨清城

    对于一个人,一个少年人,一个内心平静,表面躁动的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人来说,如何在清淡如水的日子里添加一些甜的、酸的,抑或是辣的、苦的滋味,确实一个值得去思考,然后去创造的事情。
  • 最毒不过商家女

    最毒不过商家女

    未嫁先被休,商简意成了郾城最大的笑柄。青梅竹马当众羞辱,嫡姐庶妹心机算计,已无家可归她成了过街老鼠,却遇父亲暴毙,与母亲狼狈入狱成了杀人犯,亲母惨死只为保她无虞。浴火重生,她誓屠尽害她之人为母亲填坟……
  • 奉子相夫

    奉子相夫

    才死三天,未抬出门,就有人来打娃,惦记老公?岂有此理,孰可忍,孰不可忍!占了人家的躯壳,做了人家的娘,好歹替人家出头,维护奶娃权益,夺回奶娃他爹,看正妻死而复生,坚决打击狐媚小三......啥?俺没资格?俺可是三媒六聘,八抬大轿抬进你家大门,拜了天地宗祠牌位的!有木有?到底有木有?
  • 惹上恶魔不放手

    惹上恶魔不放手

    他们说,她是幸运儿,三嫁圣斯修大学风云人物。他们说,她是倒霉鬼,克夫克己克友又克女儿。她为了他,为了承诺,离开,背负了他所有的怨恨。她为了让他康复,嫁给他,承诺女儿永远是他的。但她的付出却是一片辛酸。如果一切能重来,她又该如何?她茫然了!
  • 绝对溺宠:腹黑校草你站住

    绝对溺宠:腹黑校草你站住

    “哥哥,你不是说不要我了吗,干嘛还要缠着我?”她的脸鼓鼓的,问他。他却直接把她推到墙上按住就是吻。[微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