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79100000012

第12章 (12)

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若见明时不与明合。明见二性应相乖异。如牛之角。敌对各立。曾不相应。亦如耳根对于明缘。何曾相触。耳但闻声。不缘明故。若以此例见。须不知明相所在。若无明相亦不显见。明见既无。如何分别合与非合二种义耶 三例余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已上破妄显真。唯约心见二门。历缘对境以辨。虽有会通。止就一门而显。次下备约三科七大一切法上。即妄显真。即相显性。广斥世间虚妄分别。说有因缘及自然性。而不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岂唯心见是藏性耶。故次前段有此文来。文五。一正就三科显性二。一会缘入实以总标四。一总指咸真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 总指诸相。前文虽就眼之一门。显真见体离缘绝相非生非灭。略会见之与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而未明三科诸法皆如幻化。故此指也。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故曰浮尘。假托虚伪妄设情。名称幻。无而忽有毕竟无体。称之曰化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此诸幻相本无所依。但是迷真忽然而起。故云当处出生。生即无生。本自寂灭。故云随处灭尽。楞伽经云。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彼之无生即此灭尽也。以妄见取似有浮相。毕竟无体犹如幻事。故云幻妄称相。无体之处。元是菩提妙觉明性。故云其性真为妙觉明体。问幻相不实毕竟无体。何得复云其性真为妙觉明体。答譬如空华。由依翳病观空故有。离空无别华相。空华虽无自性。然以虚空为所依体。若翳病差。华相虽灭。空性不灭。诸法性相亦复如是。幻相虽灭。真性不动。问若如是者。斯则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何得一体立真立妄。答亦如空华翳者妄见。若无翳目。唯见晴空而无华相。故知万法虽真。唯证乃知。非是识心之所能见。以凡夫人。心识粗动。唯见世间粗动之相。执此粗相。为相所碍不见真性。故前文云。迷己为物。故于是中观大观小。故今广破。执丧空明。因兹悟入佛之知见。故华严云。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前文亦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皆斯义也 二别列诸妄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诸法名数不能尽言。但举三科。自摄一切。故云乃至。三科者。谓蕴处界。今于处中别出六根。故有六入。此之三科乃是世间虚妄分别。幻因缘合假名为生。幻因缘离假名为灭。实无有体可生可灭 三斥迷圆实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 殊不知者。斥其异乎能知也。一切诸法本自不生今则无灭。非三世法。故无去来。生灭去来既不可得。如来藏性元自常住本不曾动。周遍湛寂。众生迷倒为物所转。殊不觉知。是迷圆实也 四结显超情

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了毕竟也。迷悟生佛也。亦真妄也。生佛真妄去来生死。一切对待。情谓故有。一真如性尚无此名。况有诸法对待相耶。情忘体现。毕竟无得 二破执显真以别释。四一破五阴二。一总征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梵云塞健陀。此云蕴。古翻为阴。蕴是积聚。阴是盖覆。积聚有为。盖覆真性。此阴有五。摄有为尽。前文总标乃至五阴等皆如来藏。今此别征。逐科推检。令知虚妄本非因缘及自然有。元是藏体妙真如性 二别破五。一色阴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 喻真性本空也。目喻智。空喻理。以果海无别色声。唯如如理及如如智独存

其人无故。不动目晴。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喻迷真起妄也。故事也。瞪直视貌。不由别事。只因自不动目直视于空。目晴劳倦遂见华相。或见毛轮第二月等。故云一切。色阴亦尔。以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动念。现六尘境。即色阴起也 二约喻广破二。一标无生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 空元无华。妄见生起。说谁出来。真元无色。妄分质碍。复何从所 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 破空生也。见华既从空生。不见应从空入。空无内外。何出入之有。设有出入即是实色。不合名空。既非虚空。云何华出。见实物时无华生故。如阿难体是其实色。见汝体时。岂更容有阿难出耶

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 此不破目出。如人从屋出必有入。目既有见能出于华。华应有见。从目出去能华于空。自空归目合见于眼。若此华性虽从目出。而无有见。斯但为翳既从目出去翳虚空。归目之时应合翳眼。若汝执言实不成翳无妨见华。既无翳目。而能见华。见晴明空应是翳眼。云何见空号清明眼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华无所出。色阴不生。本妙真常。何曾起灭。而有说为因缘自然者真为虚妄 二受阴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 喻一真也。宴静。调和。适悦也。骸体也。忘生忘形也。身肢安静。恬然畅适。而无苦乐二境相逼。忽然如其无形一般。斯盖但以舍受相应。不觉此形之有生也。李陵云。每一念至忽如忘生。法中可知

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熟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喻起妄也。妄本无因故云无故。真妄和合如二手相摩。阿赖耶识变起世间。故云生涩滑等。或可二手及空喻根境识。根境识三和合生触。触是受因。从此领纳。故知受阴无明妄念。迷真和合假托而生。故下破之 二约喻广破二。一标无生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 冷暖本无。手合故有。故云幻触。受阴不实。妄缘假生。故无来处 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 破空生也。虚空平等无所不在。岂能选择不触乎身而触于掌

若从掌出。应非待合 已下破掌出。若此涩滑从掌而出。掌未合时何无涩滑

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即触入。臂脱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 若汝执言。掌虽生触。须待合时此触方出。若尔合既触出。离应触入。若触入时。所经之处应亦觉知触入踪迹。若实觉知。触常在体。应须常知。何待合知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既知幻触能生于受。推其触性都无。故知受阴虚妄也 三想阴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想谓取像。想像不实。从虚妄有。故以说酢水生思崖酸起为喻。因说想酸。因思想峻。故有水酸。以想喻想。近取譬耳 酢音醋 二约喻广破三。一标无生

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 以水喻想。今推酢说。说既不有。水从何生 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 因人说梅。梅何有说。故非梅生。若因人说水便口流。口既流水。应合闻说。何用耳闻。口若不闻唯耳闻者。耳既闻说。亦合流水。故云此水何不耳中流出。说不得梅。梅不至口。耳自闻说。水却口流。说梅与水二俱叵得 三类思崖

想蹋悬崖。与说相类 类说应云。如是崖想。不从崖生。不从足入。若崖生者。崖合自思。何待人想。若从足入。足应有思。何须心想。若独心思。此酸只应心中自有。何以足心却有酸涩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说酢思崖。水酸形体。想像虚伪。能所俱空。元是菩提妙觉明性。何因缘自然之有耶 四行阴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行以迁流造作为义。刹那无常念念迁谢。生死死生如旋火轮无有休息。故以瀑流波浪相续无踰越义以为喻也 二约喻广破二。一标无生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即空即水。离空离水。求瀑流体俱不可得。行阴亦尔。本无生处 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 破空生流也。流从空生。空体常在流应常生。虚空性遍流亦应遍。斯则俱见瀑流。应无世界。又如何分水陆空行耶

若因水有。则此瀑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 破水生流也。流从水生。水与瀑流两体应异。水为能生。流为所生。如树生果。果不是树。二俱现在。今且不然。如何因水耶

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 破流即水也。流相漂动。水相澄清。若此漂动便是水相者。至澄清时应非是水。暴流漂动已是水故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 破离空离水也。离空有流。空且无外。何离之有。若离水有。水外求波。故应非理。流既无生。行阴元寂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如前可解 五识阴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频伽好声鸟也。瓶形似彼。识阴无形。在有情身。如瓶盛空。远饷他国者。阿赖耶识为业所使随处受生。此阴若灭彼阴续生。如人擎空远饷千里。死有至时。诸根不通。如塞两孔 二约喻广破二。一标无生

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 虚空非出入。喻识无往来。既无往来。将何为识而了别耶 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 彼方瓶来方也。名本瓶地。空若彼方来于此方。本瓶来处应少虚空。本处既无所少。应知非彼方来。瓶倒之地名为此方。若此方空入于瓶内。先合见空从瓶而出方知空入。出空既无。入空何有。空既无出入。识何曾往来。又此方入者入此方也。其文易解 三结成虚空 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可解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二(之二)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三(之一)

长水沙门子璇集

第二破六入。梵语钵罗吠奢。此云入。亦云处。境入之处也。亦是识生处故。然根境二法俱识生处。今分六根别破故。独以根为入也。文二。一总征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如五蕴初解 二别破六。一眼入三。一标其无体二。一举喻显妄

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借前色阴中见华瞪目。以为喻也。目睛喻觉性。瞪发劳喻妄念忽生。兼目与劳等。即此眼根能结所结。起不离真。故云同是菩提。经文语略。若细论之。即净目喻觉性。因瞪发劳。喻无明不了故成念动。由发劳故见空中华。喻由念动故现妄境界及根身等。兼目与劳下约喻指法也。目即无明动。心劳即所现根境及能见心。此之心境及与动念。俱是菩萨性中无明劳相。无体可得。虚妄发生。犹如瞪目见空中华俱为劳也 二约尘辨无

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像。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 既因动心现妄境界。于此妄境派成根尘。互为对待相形而立。本无自性。体不可得。下文云。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犹如交芦。故云因于明暗发见居中。尘既发根。根还取境。根境既备方成见性。故云吸此名见性等。既因取境而得名见。故知此见从影像生。像喻尘也。起信云。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随其五尘对至即现。明暗尚如影象无体可得。况所发见而有体耶。故云离彼无体 二破成无相二。一标无生

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前文虽云因于明暗。为显根性本无假他而有。就妄分别而似有因。今以四处推穷。体无生处。故此标也 二破生处

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像。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 初破境生。境中自有明暗相背。因明即不见暗。以暗时无明见随明灭故。因暗反此。次破根生。根生即不假明暗。明暗不来。根无自性。此中言根生者。以自望自。非谓破识。亦可胜义望世俗根故云根生。次破空生。若言虚空能生胜义在浮尘内。进既观像。退应观根。又空中自能有见。何关汝之眼入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如前解 二耳入三。一标其无体二。一举喻显妄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耳喻真性。手喻无明。真妄和合名塞。动念初起名劳。由念动故境现。如头作声。兼耳与劳下。此之动念与妄境界。能结之心所现之境。皆是菩提性中无明劳相此中塞耳同彼直视。故亦言瞪 二约尘辨无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浣纱缘

    浣纱缘

    她,生来仙胎,却在一次巧合下,认识了一个神界的女孩。所有人都很奇怪,她们俩为什么这么相似。知道有一天,真相大白之时,大家都明白了,然而当这些迷都揭开谜底时,这个世界,便无法再平静了……
  • 复仇女神之夜之篇

    复仇女神之夜之篇

    长夜漫漫,月影重重,血雨如下,唯有月下美人,女神归来!暗夜降临
  •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是他的谁

    你是他的谁

    不要自我封闭,要去释放,去适应,去融入,去接触这个世界,七年后,我在人群中却在声音之外,那种累的感觉,让我找不到自己的心,让我想逃回去……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无尽的空

    无尽的空

    现实,网游,古代,现代,魔幻,是真是假?唯有感觉依旧存在,无尽的想,无尽的空。这是一场旅程,贯穿了古风,现代和魔幻。没有华丽的竞技PK,唯有情感……
  • 峰回杀

    峰回杀

    一个从大山深处的农家小孩,通过层层考验和磨难,靠坚韧的意志,永不言败的信念,成就自己,惠及他人,逐步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下。
  • 女巫绝对拯救任务

    女巫绝对拯救任务

    神马!樱帝学院招收了一位魔力值只有50的‘天才’?什么丧尸、僵尸都是渣渣,把你们塞回去再说。啥玩意突然出现了丧尸真是吓死宝宝了!“云云最腻害了。”欠揍的桃花眼竟然不慌,一边砍丧尸一边搂着云云大美女。丧尸杀不完,小怪兽就要发飙了!
  • 家有重生妻

    家有重生妻

    上一世,她爱错人,害得夫家灭门,气死父亲,兄姐不再认她,她一步错,步步皆错。最后也只得被赐一杯毒酒的下场。怎料一日却突然醒来,重回少女时光,一切都还只是原来的模样,她爱的和爱她的都完好无缺,从未失去。她带着仇恨和愧疚重生,誓要灭渣男守家人,还要与夫君重续前缘。只是这一世终有不同,她遇到了名为无极的男子与年轻的孟婆,还有前世的明烟法师,三人的出现揭秘了她奇异的前世。她竟是昆仑山一尊女娲玉像所修炼成仙的天仙,因犯天条被罚下界受十世轮回劫难。因她初修人形便得西王母喜爱,西王母暗地派三人助她顺利度过十世,因要防止其不小心转世为畜生,所以三人便要守着她十世。因得三人相助,苏沫儿此生行事顺风顺水,镇天灾灭人灾,扶持不受宠皇子上位,玩转朝堂风云,明烟曰:真是有趣!顺便与夫君生个娃娃度此生,一家人永享天伦之乐!弥留之际,夫问她:“夫人,下一世何去?”答曰:“还来寻你!”
  • 仙域圣尊

    仙域圣尊

    无尽星空,群雄并起,大道一线,有你无我,圣尊之位,谁能称雄?一颗神秘古珠将武域少年带到了仙域,小小少年在不经意间搅动了仙域的风云。这里有绝世妖孽的碰撞,热血激烈的对决,爱恨情仇,包罗万象。仙域世界,武道落没,仙道秘境:一秘淬体、二秘真丹、三秘法元、四秘神魂、五秘大涅,六秘万寿…
  • 幻想种

    幻想种

    每个人都有只属于自己的幻想,当我们的幻想生根发芽,缔造奇迹,就是只属于我们自己的幻想种。(这其实之是我看了动画之后的胡思乱想,新人新书,说不定很多人设不符,有错误请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