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48300000009

第9章 五苓散证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症,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多服暖水汗出愈。表热不解,内复烦渴者,因于发汗过多,反不受水者,是其人心下有水气因离中之真水不足,则膻中之火用不宣,邪水凝结于内,水饮拒绝于外,既不能外输于玄府,又不能上输于口舌,亦不能下输于膀胱,此水逆所由名也,势必藉四苓辈,味之淡者,以渗泄其水,然水气或降,而烦渴未必除,表热未必散,故必藉桂枝之辛温,入心而化液,更使暖水之多服,推陈而致新,斯水精四布而烦渴解,输精皮毛而汗自出,一汗而表里顿除,又大变乎麻黄、桂枝、葛根、青龙等法也。暖水可多服,则逆者是冷水,热淫于内故不受寒,反与桂枝暖水,是热因热用法。五苓因水气不舒而设,是小发汗,不是生津液,是逐水气,不是利水道。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上条有表里之症,此条有表里之脉,互相发明五苓双解之义,虽经发汗而表未尽除,水气内结,故用五苓,若无表症,当用白虎加人参汤矣。伤寒发汗解,复烦而脉浮数者,热在表未传里也,故用桂枝,此更加渴,则热已在里,而表邪未罢,故用五苓。脉浮而数者,可发汗,病在表之表,宜麻黄汤,病在表之里,宜桂枝汤,病在里之表,宜五苓散,若病里之里,当用猪苓汤,但利其水,不可用五苓散,兼发其汗矣,要知五苓是太阳半表半里之剂,归重又在半表。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散苓主之。妄发其汗,津液太泄,故胃中干,汗为心液,汗多则离中水亏,无以济火,故烦,肾中水衰,不能制火,故躁,精气不能游溢以上输于脾,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不和,故不得眠,内水不足,须外水以相济,故欲饮水,此便是转属阳明症,水能制火而润土,水土合和,则胃家不实,故病愈,但勿令恣饮,使水气为患而致悸喘等症也,所以然者,其人内热尚少,饮不能多,勿多与耳,如饮水数升而不解者,又当与人参白虎汤矣,若发汗后,脉仍浮,而微热犹在表,未尽除也,虽不烦而渴特甚,饮多即消,小便反不利,水气未散也,伤寒者,伤于冬时寒水之气,太阳卫外之阳微,不足以御邪,故寒水得以内侵,所以心下有水气,胸中之阳,又不足以散水气,故烦渴而小便不利耳,小便由于气化,肺气不化,金不生水,不能下输膀胱,心气不化离中水虚,不能下交于坎,必上焦得通,津液得下,桂枝色赤入丙,四苓色白归辛,丙辛合为水运,用之为散,散于胸中,必先上焦如雾,然后下焦如渎,何有烦渴癃闭之患哉,要知五苓,重在脉浮微热,不重在小便不利。

太阳病,其人发热汗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宜五苓散。此与前上半条同义,前条在大汗后,此在未汗前,即是太阳温病,要知太阳温病,即是阳明来路,其径最捷,不若伤寒中风,止从亡津液而后转属也,饮水是治温大法,庶不犯汗吐下温之误,夫五苓散,又是治饮多之法,夫曰转属是他经戾及,其人平日未必胃实,故预立此法,以防胃家虚耳,仲景治太阳不特先为胃家惜津液而且为胃家虑及痼瘕谷瘅等症矣,全条见阳明篇,此节文以备五苓症。

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未发汗,因风寒而喘者,是麻黄症,下后微喘者,桂枝加厚朴杏仁症,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症,此汗后津液不足,饮水多而喘者,是五芩症,以水灌之亦喘者,形寒饮冷,皆能伤肺,气迫上行,是以喘也,汉时治病,有火攻水攻之法,故仲景言及之。

太阳病,饮水多,小便利者,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此望问法,内经所云,一者,因得之审其上下得一之情者是也,见其饮水,即问其小便,小便利,则水结上焦,不能如雾,故心下悸可必,小便少则水畜下焦,不能如渎,故里急可必,火用不宣,致水停心下而悸,水用不宣,致水结膀胱而里急也。

伤寒汗出,而心下悸,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汗出下当有心下悸三字,看后条可知,不然汗出而渴,是白虎汤症,汗后不渴而无他症,是病已差,可勿药矣,二方皆因心下有水气而设,渴者,是津液已亡,故少用桂枝,多服暖水,微发其汗,不渴者,津液未亡,故仍用桂加减,更发其汗,上条言症而不及治。此条言方而症不详,当互文以会意也。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与泻心汤,而痞不除,必心下有水气故耳,其症必兼燥烦,而小便不利,用五苓散入心而逐水气,则痞自除矣。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前条用五苓者,以心下有水气,是逐水非利小便也,若心下无水气,则发汗后,津液既亡,小便不利者,亦将何所利乎,勿治之,是禁其勿得利小便,非待其自愈之谓也,然以亡津液之人,勿生其津液,焉得小便利,欲小便利,治在益其津液也,其人亡血亡津液,阴阳安能自和,欲其阴阳自和,必先调其阴阳之所自,阴自亡血,阳自亡津,益血生津,阴阳自和矣,要知不益津液,小便必不得利,不益血生津,阴阳必不自和,凡看仲景书,当于无方处索方,不治处求治,纔知仲景无死方,仲景无死法。

五苓散猪苓(去皮)、白朮、茯苓(各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钱)、桂枝(半两),右五味,捣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猪苓色黑入肾,泽泻味咸入肾,具水之体,茯苓味甘入脾,色白入肺,清水之源,桂枝色赤入心,通经发汗,为水之用,合而为散,散于胸中则水精四布,上滋心肺,外溢皮毛,通调水道,一汗而解矣,本方治汗后表里俱热,燥渴烦躁不眠等症,全同白虎,所异者,在表热未解,及水逆与饮水多之变症耳,若谓此方是利水而设,不识仲景之旨矣,若谓用此以生津液,则非渗泄之味所长也。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用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心下悸是有水气,今乘其未及渍胃时,先治之,不致厥利相连,此治法有次第也。

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各一两)、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此方从桂枝加减,水停而悸,故去大枣,不烦而厥,故去芍药,水宜渗泄,故加茯苓,既云治水,仍任姜桂以发汗,不用猪泽以利小便者,防水渍入胃故耳,与五苓治烦渴者不同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总统形象课

    总统形象课

    一个成功的形象展示给人们的是自信、能力和尊严,是外在的视觉审美和内心感受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淡忘。1960年的肯尼迪,外表英俊,穿着优雅,散发着坚定、沉着、自信的魅力,这使得他不仅成为“全民偶像”,更主宰了一个时代;1980年的里根,他的声音、他的幽默、他高超的演技征服了所有美国人;2008年的奥巴马,修长的身材,剪裁合体的西装,极具亲和力的微笑,冒雨与选民相见的“作秀”,让选民们不得不把选票投给这个皮肤黝黑的中年人。
  • 遇见错过的你

    遇见错过的你

    一段相遇太早或太晚都不能成就一桩姻缘,期待在最好的时候遇见你,不如是在最适合的时候和你牵手。你们相遇的太早,却不能相爱,我们相遇的太晚,我却被陷入第三个人的尴尬。再重逢,发现爱过伤害还在,忘不掉的旧爱,爱不起的新欢,这就是命运留给我最好的答案。
  • 天域灵主

    天域灵主

    天域大陆,至强如林。一滴泪,可焚海;一丝念,神魔灭。一呼一吸间,天地变,万物难衍!冥冥之中,少年一朝血脉觉醒,带着对家族石碑秘密的探寻,追随父亲的脚步,踏天路,夺造化,枯年华,焚天煮海,做灵力主宰之王!
  • 神魔齐世:缘错劫

    神魔齐世:缘错劫

    她本是仙,却被六界所不容。事到如今,她是仙是魔,也不干旁人的事了,既如此,为何,不能神魔共存呢?费尽心机,终是将那玄冥之力收为己身,可是,如今她这副神不神,魔不魔的样子,还有什么资本去爱他。
  • 著作权:案例探究与分析

    著作权:案例探究与分析

    思想、感情的表达是指要作为著作物被认可,必须是人们精神活动的表达。因此,仅仅是一些数据或者历史事件的记载(如神州六号的发射新闻纪录,餐厅菜单等),不能说是思想或者感情的表达,因此不属于著作物。
  • 让孩子懂得感恩的50件事

    让孩子懂得感恩的50件事

    本书属家庭教育类。书中从感悟教育的细节入手,从50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感悟教育的必要性和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
  • 重生千金魔女:大人我错了

    重生千金魔女:大人我错了

    风云突起,恶魔重生。前世被敬重的继母和疼爱的妹妹害得家破人亡,最终选择自焚结束生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却不想招惹了他。“大人,夫人杀了曹副局长。”秘书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嗯。”合上文件起身离开。“大人你去哪里?”“回家烧水,等夫人沐浴更衣。”他是妖王,却甘愿为她一个人下厨房还有……上床。
  • 鸿儒

    鸿儒

    其实我并不是一无所有。无字天书虽然一片空白,但是我心里有字,白纸也成为文章。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没有人懂呢?——小黑头
  • 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

    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图说中国通史-隋唐卷

    图说中国通史-隋唐卷

    隋唐五代,上接秦汉魏晋南北朝,下启宋元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承上启下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尤其是隋唐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继秦汉之后的第二次大一统局面。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较为清明,民族关系融洽,中外交往频繁,文化光辉灿烂,泽被四方。隋唐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昌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