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47800000136

第136章 《大成礼拜杂志》(之四)(13)

答、智仁勇三者。君子之大德也。君子大德以受命。故曰三生万物也。

问、敢问肫肫其仁者何也。

答、君子之至德也。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问、肫肫其仁。即渊渊其渊。浩浩其天也。大道之有所倚。即凝于君子耶。

答、君子以正位凝命。天命之谓性也。率性之谓道也。修道之谓教也。故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问、君子奉天承命。是故笃恭而天下平欤。

答、君子顺受其正而已矣。

问、敢问元午当中。道法弘开之时也。万教归儒。统一全球之会也。君子协和万邦。万夫之望也。其望也如何。

答、易不云乎。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问、师者、体也。弟者、用也。用者、所以代师之劳也。何曰王者之师。天子无北面。中和师。天地之精华。万圣之代表。至尊之上。无以加乎。

答、孟子云。五百年必有王者欤。四科十哲。皆其门也。重师所以尊道。亦即顺天命也。

问、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名位者福也。大德受命何也。

答、大道宏开。三星莅临也。

问、三星者。后天之三元。仁化寿。勇化禄。智化福。福由智得。不必壮老。故紫微年少。禄由勇得。端在躬行。故文昌年中。寿由仁得。持之以久。故南极老翁。是耶否耶。

答、尔其聪明圣智达天之德者乎。未能下学。焉达天也。

问、虚中作实者。勇之事也。躬行匪易。巧内生莲者。智之事也。言行惟慎。开办学堂者。仁之事也。委曲求全。先虚中作实。而后巧内生莲者。诚则明也。故先示曰。至诚受命。诚明曰大德。大德其三道。三道化曰中。允执厥中者。可立天下之大本。人伦道德者。勇之行。忠信之道也。大成者、智之行。忠恕之道也。学堂者、仁之行。中和之道也。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下学而上达。君子之道也。

答、君子之道。所以行之者一也。

问、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者。何以知之耶。

答、大人之道。本诸性也。性则顺天之命而已矣。

问、受天之命在慎。得人物之命在智。智者、阴阳也。慎者、至诚也。

答、君子明而已。君子之明。明明德於天下也。

问、修道以仁。仁者乃能修道欤。

答、仁者之修道也。修道之谓教也。有教则无类矣。(刍谈录)

第一二零礼拜大智隐恶扬善

民国三年七月十七日记

问、子言礼运大同一节。忠信之道也。孔子言忠信。以中和眼光言之。是以人所不能也。

答、中和、忠恕、忠信。儒教之三乘也。顺言之而已。亦犹天地之三教也。分三而合一也。问、天下之无智久矣。天下之无道久矣。天地闭矣。贤人隐矣。道其不明矣夫。道其不行矣夫。乾坤昏乱。阴阳颠倒。是非不明。故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否则同流合污。成混同世界矣。

答、天地闭。贤人隐。君子之智也。天地开。贤人出。君子之道也。天下有君子。则大同成矣。

问、舜好问而好察迩言者。善与人同也。致广大而尽精微也。极高明而道中庸也。收天下之凡阳也。悦天下之人心也。美利以利天下也。此其所以为大智与。

答、中庸不可能也。苟非固聪明圣智达天德者。难道中庸矣。

问、回之为人也。闻一以十。得一善尚拳拳服膺而弗失。颜子其不足语中庸之道也与。

答、回之为言复也。复礼也。果其回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则依乎中庸矣。

问、孔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此道之不行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此道不明也。圣者尚不足语中庸之道也与。

答、君子之道。率性而已矣。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孔子之所愚者、大智也。贤者即愚也。大智而愚也。故当智谋踊跃。愚而贤者。又当委曲求全。故曰大智者。隐恶而扬善。大贤者、好问而好察迩言。用其中於民。於斯为智也。於斯为贤也。於斯为舜也。於斯为回也。孔子之言有所为也。

问、然则智谋踊跃。委曲求全者。中庸之道也与。

答、明乎此。则可与言君子矣。(刍谈录)

第一二一礼拜伦礼之用和为贵

民国三年七月二十四日记

问、伦礼二字。有广狭二义焉。二义之中。又互相为体用也。伦而无礼。固不行矣。礼而无伦。亦不礼矣。孔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礼之用和矣哉。又曰博之以文。约之以礼。礼之用要矣哉。又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礼之用大矣哉。子所雅言。诗书执礼。君子敦厚以崇礼。礼运一篇。所以载大道之行也。伦礼之礼。非君子其孰能语此。

答、有子不云乎。礼之用。和为贵。和必生於中。故君子之道本诸身也。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无执中之学也。先王之道斯为美。君子笃於亲。****兴於仁、伦也。故旧不遗。****不偷。礼也。故曰君子之所以亡天下者。伦礼而已矣。(刍谈录)

第一二二礼拜内外合一即明明德

民国三年八月初一日记

问、子常言智谋踊跃。委曲求全。斯二语者。即君子之所以行道与。

答、智者、得天之道也。谋者、得人之道也。踊跃者、所以得大道、成大德。行大道。成大功。委曲求全者。所以尽精微而道中庸也。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也。

问、闻之曰尽精微者、谦道也。道中庸者、恭敬也。敦厚崇礼者、笃恭之道也。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者。中庸之道也。谦谦君子者。和光同尘也。卑以自牧者。此其所以为大也。故曰舜其大智也与。好问而好察迩言也。然与否与。

答、明乎此。则孔子之温、良、恭、俭、让。可知之矣。

问、读内圣外王。分而二。合而一。一篇笔记。言中为内圣。和为外王。中庸一书。乃可言内圣外王。大学不可言内圣外王欤。

答、此不过就其显者言之耳。内圣外王之为道也。吾於性道谈中。详言之矣。若夫其义。即性道也。故曰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非自成己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为内圣。成物为外王。君子修己以安人。即内圣外王合而为一也。故古之学者为己。以人为大己也。即内圣外王。合而一之也。今之学者为人。忘乎其己也。即内圣外王。分而二也。其合一之说。尤莫明於大学明明德一句。德者。君子之性也。明德者、至德也。明明德者、至道也。明德曰内圣。明明德曰外王。明明德者、明明德於天下也。故曰明明德者。即内圣外王合一也。内圣外王合一者。君子之性道也。君子之本性本诸天。故曰天命之谓性为内圣。君子之性教於人。故曰修道之谓教为外王。率性之谓道者。即内圣外王合一也。内圣者、先天之道也。外王者、后天之道也。内圣外王。分而二者。先后天判而为二也。内圣外王合而一者。先后天一以贯之也。一贯者、即性与天道也。故曰性与天道者。内圣外王在其中也。内圣外王。不分而分也。内圣外王。不合而合也。换言之、即君子至诚之道也。君子至诚以受命。即内圣而外王也。至诚者、君子之所以内圣也。受命者、君子之所以外王也。智仁勇三者。君子内圣外王之大道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一者智也。智者明也。君子之智。明於内者曰内圣。明於外者曰外王。故君子一正心而内圣矣。一正心而外王矣。一正心、而内圣外王合而为一矣。一正心、而内圣外王一而二矣。一而二者、天命也。二而一者、慎独也。故君子必慎独者。天命之谓性也。明此、则皆内圣矣。外王矣。分而二合、而一矣。(刍谈录)

第一二三礼拜修心莫如修神

民国三年八月初八日记

问、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何谓也。

答、尽其心者。尽人事也。知其性者。尽人合天也。知其性则知天者。命之原本乎天。性与天道也。君子之所以知天命。畏天命。存心养性之所以事天。天人之所以合一。君子之所以奉天承命也。故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君子必慎其独也。

问、君子出处有节。随天命而行。未可苟也。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何也。

答、行时中之道也。

问、上智之智在上。上则可以临下。何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

答、上智者不移也。苟用智焉。则多才多艺矣。

问、知真儒者、方足以知佛。知佛而后真知儒。真知儒。则知万教万法。皆由於道矣。

答、三教合源。万教归一也。

问、人有言曰。天命之谓性。天德也。率性之谓道。王道也。修道之谓教。无类也。无类即大同。故君子之道。本诸天。所以统一全球。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不可须臾离也。可离则不足以位天地。而育万物。故君子而时中焉。

答、时中之君子。天子也。代表上帝。天下先赖之以平也。

问、受命方可以为性。此又身外之性命合一。即天人合一。位天地。而育万物也欤。

答、故君子命立而天下平。不知命其何以为君子哉。

问、平天下者。平之以道。治之以法耶。

答、道法并行。所以体上帝之心。行上帝之道。以安天下之民也。

问、道法并行。乃王霸并用与。

答、天下归仁之谓王。行道曰仁者。行法曰刚者。道法并行。所以挽天地之气数。行三教之大道。明明德於天下。统一全球。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也。何霸之云。

问、智谋者、尽人也。踊跃者、合天也。智谋踊跃者。所以超出气数之外。委曲求全者。所以挽回天地之数。大道之行也。渊兮似万物之宗。非委曲求全。不足以中流砥柱。故天降大任。逆来顺受者。至诚方足以受命也。受命而立命。智谋始能踊跃也。智谋踊跃。大德必受命。与天地合其德。代天行道。上帝之子也。常体上帝之心。有不委曲以求全者乎。

答、君子之立命也。难於己。君子於受命也。难於人。君子之行道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上帝之心也。以上帝之心。行上帝之道。焉有不仁者乎。

问、己欲立而立人者。何也。

答、聚有缘也。

问、己欲达而达人者。何也。

答、渡众生也。

问、聚有缘者、道也。渡众生者、法也。道法并行。又君子之所以受命欤。

答、不忘道法。顾天之明命也。君子素位而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何所容心於穷达哉。问、立人者。儒家之言行。达人者、释家之慈悲。儒佛并用。是谓至德。至德必凝至道。何患上帝之不降衷哉。

答、至德而凝至道者。三教合源也。三教合一。而大道行矣。

问、何谓如来。

答、如来者、佛也。身居虚无寂灭界。不生不灭。不劳不苦。无为而总持万物。万物莫不因此而成。即所谓上帝也。居身极乐界中。化身至苦界内。故上帝在我头上。在我心中。如有所来。亦无所去。充塞两间。不可须臾离。故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可以包罗天地。养育群生。即性道也。性道虽大。不由人道。则无由入。故以儒为先。性道虽广。终复於命。故以道教为归。此三教所以同元合源。万教所以当归儒也。

问、修身莫如修心。修心莫如修神。此三教之差点。一元所分。各得其正也。

答、修身之道。行於大同世。修心之道。行於大化世。修神之道。行於神化世。三教递进。大道斯完。

问、人之言曰。大学者、大成之学。大学之道。致大同之道也。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三教合源也。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者。性命双修。一以贯万。万教归儒也。故孔子独系明明德一句。发明内圣外王。以平天下为始。为天地立极。人民立命。人道之发轫。固如是也。

答、大学一书。已隐含三教合源。万教归儒。大同之法。大道之源。特人未之思耳。

问、人之言曰。万教归儒。即上帝之真道。贯一上帝之道。必降衷下民。故曰天命之谓性。降衷下民。即大道在人。故曰率性之谓道。大道在人。即上帝之教行於天下。故曰修道之谓教。君子代表上帝宣化保民。必法三教。以为大德。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法道也。畏天也。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法佛也。性道也。慎其独者。法儒也。人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万教归一。一以贯之。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代表万教。即代表上帝。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大德受命也。天子也。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答、中庸一书。乃大道之行。万教归儒。以上帝立教。故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大同之成。躬行此书也。言大同者。未之思耳。

(大成礼拜终)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修罗鉴

    修罗鉴

    他总是这样,只做他人未敢做之事,只做最令人瞠目之事,他原来最钟爱的白袍如今却换成了血红色。他坐在崖壁的一处洞口前为妻守墓,黑色的长发凌舞纷乱,纤长的手指,似自在飞花,弹奏一曲绝世离殇,双目戏谑迷离,嘴角半挑,似笑非笑着。在刚下过初雪的世界上莫名的刺眼。世人都说为妻守墓应该肃穆哀默,可是他还是以让人看不透的装束和猜不到的姿态出现在众人的江湖。
  • 花心大少,走着瞧!

    花心大少,走着瞧!

    苏暖优肥了胆儿,睡了觊觎很久的权大少爷。只是.....权大少爷被她睡的精神损失费实在太贵,愁坏了苏暖优。于是苏姑娘大摆相亲台,相中俊才无数,希望早日把自己嫁出去卖个好价格。权少爷百般刁难心里还装着个未曾谋面的未婚妻,却将她软玉温香在怀死都不放。苏暖优,你敢嫁?苏暖优胆小,前有未婚妻如豺狼,后有旧爱新欢似虎。她痛哭流涕抱权少爷大腿,奉上全部家当十六块八毛。爷,要不,我养您?
  • 王俊凯一路曲折你还好吗

    王俊凯一路曲折你还好吗

    明星与粉丝,也许没有可能,但就是喜欢。一瞬间的喜欢,冷陌是这样,陈曦是这样,谭林是这样,包括所以粉丝都是这样!或者说偶像的另一半就好像是神奇的,让人羡慕的!她们的爱情必然是曲折的。。。。
  • 情系俄罗斯

    情系俄罗斯

    本书作者从中、俄老百姓之间的日常交往入手,对他在俄罗斯工作期间的所见所闻、对中、俄不同文化理念的所思所想,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领域的描述和剖析。
  • 死亡之作

    死亡之作

    我就是故事主角白沫夕,哈哈,你在看这篇文章是吗?我忘记告诉你了,我没有在看着你,绝对没有,千万不要看后面,后面你已经看了是吗?什么都没有是吧,很正常,我以前也这么认为过。
  • 五代惊蛰

    五代惊蛰

    公元907年,朱温灭唐,晋王李存勖恢复唐后,却陷入声色犬马之中,最终因兵变而死。东川节度使孟知祥在蜀国企图光复中原,潜心经营川蜀十年,建国称帝旋即暴毙。其子孟昶与中原王朝攻伐数十年。前蜀废后高氏企图光复蜀国,利用花蕊夫人迷惑孟昶,但最终两人因爱生情,不料却被俘亡国,双双成了大宋的俘虏。在大宋,花蕊夫人也无端地卷入了赵氏皇族的皇位争夺中。可最终还是逃脱不掉红颜薄命古今同的宿命,与孟昶双双殒命。复仇、复国、治国、灭国,五代不是我们想象的那般的黑暗。乱世中的爱恨情仇展现出久违而别样的五代十国的历史画卷。
  • 妖孽邪帝:绝宠废材邪魅小姐

    妖孽邪帝:绝宠废材邪魅小姐

    她,21世纪人人闻风丧胆的金牌杀手,穿越成了花苑国人人唾弃的草包废材嫡五小姐。倾城倾国却毫无实力。他,花苑国女子人人心中的男神。妖孽腹黑强大。冷酷无情是他的代名词,却唯独对废材的她情有独钟,死缠烂打,穷追不舍。倾尽所有,只为博她倾城一笑。为了父母,她走上了强者之路,他依然陪伴在她的身边。契约,打怪,晋升,看他们携手如何在强者之路上越走越远。千年之前的他与她的纠葛。再次千年轮回,他与她再次相爱上穷碧落下黄泉她与他不离不弃今生绝不在负君
  • 斗转星移之扭转乾坤

    斗转星移之扭转乾坤

    何为魔教?何为正派?要江山还是要美人,有了江山,美人不是她,我要江山又有何用
  • 最后的枪响

    最后的枪响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这是一场一人面向半个世界的战争。
  • 总裁的玩奴

    总裁的玩奴

    三年前,父亲蓄意设计的阴谋将她推到那个陌生男人的身边,做了替嫁新娘,夫妻间该做的事,男人一样没少做,对她身心皆夺却从无爱情,害她怀着身孕被迫离婚、堕入欢场。谁想,纸醉金迷的夜场,二人再一次重逢!这一次她又将如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