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會釋教意者。佛教俗諦有二門。一常門安立義。二無常門推破義。常門破斷。無常門破常。此二教同出而異陳。雖教不竝立。而執須竝除。理須同會前論主即動以說靜。使靜不異動。則令二教相即顯不二理。恐行者不曉斯旨。乃假外賓。引佛無常教義質之。意令動靜不二之旨。與佛教常無常不二之理無殊矣。文二。初引教詰難二。初人法雙標二。一約教理立難。
噫。
傷不平之聲。教理相違故。
聖人。
聖通也。孔子對哀公曰。聖人者智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也。今此方釋宗。皆指佛為聖人。蓋就應迹人倫。窮達理事。無所不通。故曰聖人。佛德難思。且就正徧知義釋之耳。
有言曰。人命逝速。速於川流。
文引。涅槃經云。人命不停過於山水。今小易其語。言命者。不相應行中一法曰命根。即第八賴耶識體。是受生總報主。來為最先。去為最後。此識體上有連持。計屬一報色心之功曰命根。乍生乍滅不停。如川水疾流。此則說無常教。詮無常理也。
二約行果定難。
是以聲聞悟非常以成道。
難者恐雖有教理未必可信。故以行果成立教理決定也。聲聞者聞聲教證道之人也。成道者證偏真性也。聖人說無常教。聲聞聞之悟苦集滅道。現在無常破煩惱障。滅我執心。證我空真理。故八輩聖人。通號聲聞。
緣覺覺緣。離(平)以即真。
梵語辟支迦羅。此云獨覺。亦云緣覺獨覺人自悟。緣覺者稟教。今取緣覺也。緣是所覺境。即三世十二因緣。覺是能了智。即生空觀。由聞無常教故。覺三世萬法緣聚暫有。緣離本空。故云即真。雖根利勝於聲聞。破執障證我空偏真理不別。
二牒前正難。
苟萬動而非化。(牒前也)豈尋化以階道。
非化者不遷也。階道者次第證道故。且萬物不遷。無常教理則虗設。豈有二乘尋此變化教理。次第得聖道耶。二乘既得道。方知無常教理非虗。將恐論主所說不遷教理。未可取信。
二就理釋通二。初歎無常教理幽深。
覆尋聖言。
三思曰覆。尋聖言即前無常教也。
微隱難測。
歎俗諦不二理難測也。微謂微妙事法。不可以常無常定相思議。隱謂隱密不二之義。潛密在於教下。故難可以言教測度。
若動而靜。似去而留。
據上說教詮事。則似云動去在物理。則動而常靜。去而常留。乃聖人不二之本旨。上句明立教。下句明詮事。故有重句也。
可以神會。難以事求。
神解必可契會。事相固難推求。
二明常無常幽深教理文三。初明教異意同二。一就本教顯異同三。初明執殊教異二。初明異。
是以言去不必去。閑人之常想。
閑防也。人心起常見。聖教說諸法無常以防禦之。非謂定無常。
稱住不必住。釋人之所謂往耳。
釋解也。人執無常遷往。聖教說萬物常住因果決定以解之。令捨所執。非謂定常。
二責異。
豈曰去而可遣。住而可留耶。
可定也。去住二教為破斷常二執。二執若除。教不定立。故知教雖異而意同歸也。
二證成教異意同。
故成具云。
成具光明定意經也。
菩薩。
梵語。具云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三義釋之。如金剛疏。
處計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
證上言去不必去閑人之常想。
摩訶衍論云。諸法不動。無去來處。
證上稱住不必住釋人之所謂往。此上證教異。下顯意同。
斯皆導達羣方。
群者不一也。方法也。經論法門不一。皆為導達執情故。
兩言。
常門說住。無常門說去。
一會。
常無常理一以會之。何也。且萬法雖生滅不停。而生滅各位。雖不失本位。而起滅何常。既動靜不殊。則理本自一。蓋俗諦不二之旨。縱隨機各陳。理無殊致。即聖人之深旨微隱難測也。
豈曰文殊而乖其致哉。
不可以常無常教異。而謂不二之理有殊。故知物不遷之談。足以盡聖人俗諦教意也。
三述成不二。
是以言常而不住。稱去而不遷。
言常稱去。是兩言為對二執。常即不住。去即不遷。是動靜理一也。
不遷故(牒上下句)雖往而常靜。
即動以見靜也。如於生死中見生不到死。生死各住。例諸法亦然。
不住故(牒上上句)雖靜而常往。
即靜以見動。雖死生各住。而生死不停。此下二句。但翻覆文異。語意是同。
雖靜而常往故。
牒上即靜而動。
往而弗遷。
以顯動而常靜。
雖往而常靜故。靜而弗留矣。
但反上准之。前是以靜為首。靜即動。動即靜。今是以動為首。動即靜。靜即動。以顯兩言一會矣。
二寄外教顯異同。文二。初舉此方儒道。說動以顯靜。
然則。
牒上動靜不二宗也。
莊生之所以藏山。
莊子內篇太宗師章云。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郭注云。無力之力。莫大於變化。今取彼意。山有鬱茂。欲其不凋。若藏之於陂澤者。變化暗易。豈能令停固。昧者不知耳。
仲尼之所以臨川。
論語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今亦借意。仲尼以人事速變。勸進學立德。此二聖人。大同佛教說無常破常。而其教意必使捨一取一。豈令即當而達無常耶。
斯皆感往者之難留。豈曰排今而可往。
排推也。可定也。莊孔二教皆感歎遷往之事。難以停留。乃一向見動。論主所見者。豈謂推排今物定有遷往耶。即動中見靜。已顯上往而弗遷之意也。
二舉西土隣人說常以顯無常。文四。一標正意。
是以觀聖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見得也。
以前動靜不二之理。而觀察佛聖人設教之心。必當如是者。則不可以人情所見。而得其意。
二推常執。
何者。
推上人情所見。下釋。
人則謂少壯同體。
少則幼年。三十曰壯年。同體者。凡人謂少壯同是一身。
百齡一質。
齡年也。百年處世亦一軀質。
徒知年往。不覺形隨。
徒虗也。虗知有少有壯年年遷往。而不覺形隨年變衰盛體殊。由不覺故。而執同體一質。此是滯常之情。
三引彼文。
是以梵志出家。
梵者具云梵摩。此云清潔寂靜。即淨也。西土事天婆羅門。此稱為淨志。亦云淨行。出家者即彼事天修遷之法。十五入山。以艸果為衣食。至三十歸家納妻生子。令種族繼世。至五十再入山永不歸。故曰出家。
白首而歸。
有一梵志。三十不歸。人皆曰死。白首之年而歸。
隣人見之曰。昔人尚存乎。
隣近也。五家曰隣。隣居識者曰昔人。梵志三十不歸。謂死矣。今尚存。此乃隣人執常也。
梵志曰。吾猶昔人非昔人也。
猶尚也。上句牒隣人指吾尚為昔人。下句語之曰少年。昔人已謝。我今年老。故非昔人。此乃梵志滯無常也。
隣人皆愕然。非其言也。
愕驚也。隣人堅執。聞說非昔人也。故驚愕不信其言。故曰非其言也。此上所引。雖梵志執無常。隣人執常。唯寄隣人常見以顯無常。故下結云。
四顯無常。
所謂有力者負之而趨。昧者不覺。
此借莊子文結斥也。隣人雖執昔人尚存。而不知莊子所謂無常有力者負之而走。新新不住。念念不停。蓋隣人昧者不覺此無常之理。然則隣人執常唯見昔。梵志執無常唯見今。若以今昔各住。常即無常。合此二見方為正理。今但寄隣人執常。結顯無常。即前云靜而弗留矣。
其斯之謂歟。
其是也。斯此也。謂則言也。莊子云昧者不知。今隣人不知常中有無常。正是此言也。歟語助耳。
二顯教權意實前。雖明教異意同。恐未知其同異之旨。故今示之。令達權實也。文五。初雙標教意。
是以如來。
是應身如來。說俗諦常無常教故。
因羣情。
群者不一。即斷常二執故。
之所滯。
滯有無二境。此上所治之病。以為起教之因。
則方言以辨惑。
聖人立常無常方便之言。辨柝其惑情。即能治之藥。
乘莫二之真心。
照常無常理不二者曰真心。乘運此心而設教故。
吐不一之殊教。
吐說也。對二執說二教也。
乖(教異)而不可異(理一)者。(牒上同異)其唯聖言乎。
唯獨佛教有此言異而意同。
二雙明權實。
故譚真。
動中說靜曰談真。
有不遷之稱。
破執無常者。撥喪因果之流也。
導俗。
俗見多保守生事。故靜中說動以導接之。
有流動之說。
無常剎那不停。古今代謝。上顯教權。下明意實。
雖復千途異唱。會歸同致矣。
千者言其多數。途道也。雖因執設教說有多途。若契會所歸之理。必須動中見靜。靜處見動。故曰同致。則知教權而意實也。
三責執教之情。
而徵文者。
徵執也。前執文詰難之者。
聞不遷。則謂昔物不至今。
前境同見異中以昔不至今。論主曰靜而非動。難者聞之。乃謂是靜也。
聆流動者。而謂今物可至昔。
聆聞也。聞上人命逝速之動。乃謂今物可去曰動。此亦不離前文動而非靜之情耳。難者既未達不二之旨。故於昔物不至今見靜。乃以今物可至昔為動。竝為情計。故前責曰往物既不來。今物何所往。情既未破。尚執動靜二教生難。下責執動之見云。
既曰古今。而欲遷之者何也。
既曰古則住古。今則住今。而執惑之者。欲遷今為古者。意之何也。
四遣無常之見。謂前難者。執無常教理行果詰難。上既顯二教理同。故今遣彼偏執也。
是以言往(牒無常教)不必往。(遣執也)古今常存以其不動。
古今各存一世而不動故。豈聞無常便謂定往。或作往昔釋之。意欲遣執常教之者。但今正破執動設難之者。故不從也。
稱去(亦牒無常教也)不必去。(遣執也)謂不從今至古。以其不來。
前之遣執。令知古今各存。此之遣執。令達今不去古。古不來今。竝就無常教中說此常理。與前即動求靜。教理相照故。
不來故。不馳騁於古今。
馳騁者去來不息也。
不動故。各性住於一世。
古住古今住今故各一世也。
五結成不二。
然則。
牒上教權有異意實為同。
羣籍殊文。
諸經說常無常。
百家異說。
諸論說去說住。
苟得其會豈殊文之能惑哉。
若契會常無常不二之旨。則殊文豈能為惑也。
三重宗教意復顯不遷。文四。初宗教顯意。
是以。
牒上佛教對機有異理意是同。
人之所謂住我則言其去。
今人執常論主語之。以無常此宗無常立教。
人之所謂去我則言其住。
人執無常論主語之。以常此宗常立教。
然則去住雖殊。(對機教殊)其致一也。
前句即常中說無常。後句無常中說常。故知全動見靜全靜見動故同致也。非但後宗如此。前動中求靜本意如斯。
二引證幽深。
故經云。正言似反。誰當信者。
正理之言說常無常似有相反未達不二之理者疑而不信者。字是牒經。古疏云。此文出普曜經。
斯言有由矣。
斯言者不信之言也。因由理不二而言二。故不達者多不信矣。
三推釋動靜。
何者(微上致一之義)人則求古。於今謂其不住。
凡人今時不見古物執古物遷而不住。
吾則求今。於古知其不去。
論主古時不見。今物知今物在今而不去。
今若至古。古應有今。古若至今。今應有古。
反釋。
今而無古。以知不來。
古住古而不來。
古而無今。以知不去。
今住今而不去此上順釋也。
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於一世有何物而可去來。
事者今時事在今古時事在古。
四結示不遷。
然則。
牒上動靜不二。
四象風馳。
春夏秋冬曰四象。四時遷變馳疾如風。
璿璣電卷。
尚書云。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璿即玉名。璣衡皆王者。正天文之器。衡則橫於上。璣則動於下。竝以玉為飾。故曰璿璣玉衡七政。謂日月五星。璿璣下轉。王者端視於玉衡寸穴。則知其天文變動。以審政事。今借彼意。唯取璿璣轉動。若閃電之疾速故曰電卷。古多謂璿璣是北斗之二名者。恐非其說。
得意毫微。雖速而不轉。
毫微者毛端至小也。若於一毛端達性相時分各住本位。則萬物皆曰不遷。雖見四象璿璣速。若風電之不停。而位位各住即動而靜矣。上因外人不知論主動中說靜。故執無常教理行果致難。已明權實同異。會不二之旨。不殊於佛教。今即動顯靜結成令行人再照前不遷之旨。定為俗諦所宗。或曰若然者。二乘道果孰是非耶。答權則為是實則為非今此論廢權立實之教。二乘道果正當所破。謂彼偏滯無常教故。若達動靜不二之理。自然空有雙照。捨權歸實竝契中道。故知前引二乘行果為難。理不極成。上明會釋教意竟。
大文第三因果結益者。聖人立教必有所益。既即動以顯靜。已知俗諦理實。如是今舉因果者。令悟由因住古果。亦住今故佛教說因成果定萬劫難逃。豈謂萬法無常。能逃因果不遷之益其在茲焉。文二。初就果推因。文六。初正明。
是以如來。
就佛舉果也。然如來有二身。全智歸理曰真身。全理起智曰應身法。相宗說佛有二身謂。法報化報。中有自報他報。今他報合化為應身。自報合法為真身。真身寂滅。本非因致。縱假了因所顯定非生因所生俗諦門中未明此義今正就應身如來以果推因也。應果身相地前地上所見多種廣如諸教所辨。又此特就如來果上。推因不遷者。以顯此論宗在一乘無二無三故。
功。
業也。明應果往因。曰功始自十信初心中間四十一位。所修十波羅蜜萬行之因。俱名功業也。
流萬世。
水動曰流。言萬世者萬舉多數世者時分也。梵云劫波。此云時分。起信論。明信心。尚經十千劫。況入住已來歷三。阿僧祇。其中所修功業。今言萬世者。蓋指遠因遷流。至果已經多劫故也。
而常存。
果上知昔因在昔故曰常存。
道。
說文曰所行之謂道又道路也。皆取可履踐義行人。以智詣理所作皆真曰修道。此則以修正行曰道。道即因也。
通百劫而彌固。
彌久也。昔日行道流通至果。雖經多劫定知在昔。故曰彌固。
二引喻。
成山假就於始簣。
論語云。譬如為山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假者籍也。簣者土籠即取土之具。既籍始簣之土疊之成山。即簣土住。初而不滅以喻。昔日功業常存也。
修途託至於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