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29500000011

第11章

此下正示非有非無之義。非有故牒上通鑒不為有也。謂靈知即無知。故所以有非有也。

非無故無知而知。

非無故。牒上辨相不為無也。謂無知之體。本自靈明。所以無非無也。良由體用知無知。雖有二言。定無二相。

三結不二深旨。

是以知即無知。無知即知。

全用是體。全體是用。如波即水。全水即波也。

無以言異。而異於聖心也。

無以者勸不可也。不可見前知無知言異。而謂聖心體用有異也。

三境智問答二。初以境求知難。文三。初汎敘難端。

難曰。夫真諦深玄。非智不測。

前云以無知之般若。照彼無相之真諦。躡前先敘境智。反難無知也。真諦無相。唯般若實智能照。自餘不可測度。故曰深玄。

聖智之能。在茲而顯。

茲此也。由見真諦。故名聖智。般若功能在此真諦。而表顯之也。故前曰真諦無兔馬之遺。般若無不窮之鑒也。

二引經成立。

故經云。不得般若。不見真諦。真諦則般若之緣也。

經文語反。由般若故見真諦也。下成立經意云。真諦為發智之緣。故聖智之能。在茲而顯也。

三結難有知。

以緣求智。智則知矣。

若以所知發智之緣。推求於智。既有照理之能。智必有知。何謂無知般若耶。

二心境同無答三。初以理正答。文三。初正答。

答曰。以緣求智。智非知也。

此明境智體同用異。且夫真境無相。真智無知。今上句約用縱之。以真境求真智。義分能所。下句就體奪之。真智無知。即真境無相。理實無二。故清涼曰。智體無自。即是證如。

二推釋。

何者。

推也。以緣求智。何以智無知耶。下釋。

放光云。不緣色生識。是名不見色。

緣慮也。識以了別為義。經是簡妄反顯也。般若不緣慮色境。而生分別妄識。是名般若不見色。若妄心則緣境生分別。故有知見。則知難者以智為知。乃是認妄為真也。

又云。五陰清淨故。般若清淨。

此明真心真境。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也。清淨者。本來寂滅也。色心既本自清淨。故般若體性清淨無知。故曰以緣求智。智非知也。

三結顯。

般若即能知也。五陰即所知也。所知即緣也。

此三也字。前二即結上經旨。後一生起後文。以前段就體。推釋同虗。此中約用結顯。義分能所境智。經云般若清淨。即靈智無知。以為能覺也。五陰清淨。即真境無相。以為所覺也。此乃以無知心覺心無知。義分能所耳。下句生後。此所知無相境。即發般若之緣。由了無相。方曰般若故。

二簡辨真妄。此下論文。由前難者以緣求智。以智為知。執妄為真。故今簡辨令了真妄。文四。初總標境智。

夫知與所知。

總標也。真妄二智。俱曰能知。真妄二境。同名所知。

二真妄對辨。

相與而有。

相者當對也。與者共同也。難者以妄智對境。有知有相故。

相與而無。

主家義分能所。以真智對境。無相無知故。

相與而無。故物莫之有。

物者指心境也。莫之者不能也。真心境則同虗寂。不能令有。

相與而有。故物莫之無。

妄境智則同幻有。故不能令無。

物莫之無。故為緣之所起。

妄境為緣。起妄智之分別。

物莫之有。故則緣所不能生。

生起也。所緣之境本寂。不能起能緣之分別。

緣所不能生。故照緣而非知。

境寂心空。故智照所緣。而無分別。故上答曰。以緣求智。智非知也。此釋真境智義也。

為緣之所起。故知緣相因而生。

境為緣而起智。是以能知所緣相因。而生分別。故古者曰。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此即上難者云。以緣求智。智則知矣。

三結示起由。文二。初正示。

是以知(妄智)與無知(真智)生於所知矣。

迷自心則執境。智起起之則境生。故妄智曰有知。了自心則境寂智虗。虗而不二。故真智曰無知。故前問者答者俱曰。以緣求智而有知無知之異者。葢迷悟之不同耳。

二徵釋。

何者。

真妄二智。何故同生於所知。

夫智以知所知。取相故名知。

妄智迷真心外取相。故知妄境也。

真諦自無相。真智何由知。

真境本無相。真智以無知而契之。故曰何由知。

四釋成所以二。初牒所以。

所以然者。

有何所以故。妄境智則知緣相因而生。真境智則緣所不能生耶。故今牒之。

二釋成。文二。初釋妄。文二。初正釋。

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於知。

事本空無。妄智不達。執之為有。見有境起。

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

因有境故智有分別。故有知心起。

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緣法。

既境智相生。即智為境。緣境為智。緣緣會故。境智同有也。

緣法故非真。非真故非真諦也。

從緣境智。緣會則生。緣離則滅。既有生滅。故非真諦門中乃稱為妄也。

二引證。

故中觀云。物從因緣有故不真。

證上可知。然中觀文有二句。上句證前。後句標下。故今取義便。隔彼後句。以就次科也。

二釋真三。初標。

不從因緣故即真。

不藉因緣生者。方名真實。標也。

二釋。

今真諦曰真。真則非緣。

今真諦門中無相真境。與無知真智。是一心理智。假分能所。實無二相。既非緣有。故名曰真。

真非緣故。無物從緣而生也。

無物者。境智既不從緣。故無緣生境智之物。所以曰真境真智無相無知也。

三引經。

故經云。不見有法無緣而生。

真諦門中不見有境智之法。故無緣相生。上明所以竟。故知難者以妄問真也。簡辨已畢。

三結答前問三。初述成無知。

是以真智觀真諦。未甞取所知。智不取所知。此智何由知。

述成真境智。顯無知義。以真智不取。是觀真諦義也。

二釋妨除疑。

然。

領前也。智實無知。如何契理。下釋云。

智非無知。但真諦非所知。故真智亦非知。

智非木石之無知。但以照而常寂。故真境無外相。即真智無知爾。

三結難非真。

而子欲以緣求智。以智為知。

此牒彼執妄也。

緣自非緣。於何而求知哉。

責迷真也。緣自非緣者。真境非外緣。如何發智有所知耶。

四兩關問答二。初不取違知難。文二。初牒論敘難。

難曰。論云不取者。

牒上云智不取所知者。下敘難。

為無知故不取。為知然後不取耶。

開兩關也。

二兩關正難。

若無知故不取。聖人則冥若夜遊。不辨緇素之異。

夜遊者。暗中遊方也。緇素者黑白也。智若無知故不取。則聖心冥昧。如人夜行。豈辨境之黑白。何以云真智觀真諦也。

若知然後不取。知則異於不取矣。

若先有知。後不取者知。即是取與不取有異也。

二知即不取答二。初雙非有無。

答曰。非無知故不取。又非知然後不取。

不同木石無知。不同妄想有知。木石絕靈照。妄想居攀緣。般若離二邊。故非此二。而說不取也。

二正答不二。

知則不取。故能不取而知。

當靈鑒時。本無取著。故能無取著。而長鑒知。如摩尼珠現色。而本無色。無色而常現色。此乃全用即體。全體即用。知與不取。說雖前後。義實同時。

五是當問答二。初無當違有難。文二。初牒論敘難。

難曰。論云不取者。

牒上知即不取故能不取而知。正難下句也。

誠以聖心不物於物。故無惑取也。

誠實也。不物於物者。不執著於物也。既無惑取之心。故曰不取。

無取則無是。無是則無當。

是當之言。諸教少有。此論多說。凡兩物不別曰相是。敵對曰相當。亦猶彼此是非。蓋諸法相望之通名也。今明境智相當相是。故曰是當。今且以智曰是。境曰當。釋之。真心真境同虗。故無惑取。則無心是於境。亦無境當於心。此即難者解不取之義如是也。

二以無難有。

誰當聖心。而云聖心無所不知耶。

誰何也。心無是境無當。但可云無知。以何當對於聖心。而云有知耶。無所不知者。有知也。此則難者但解其體。未達其用。故為此難也。

二有無雙融答三。初領問。

答曰。然無是無當者。

前難者雖解境智同真。未了即真心境。故以無難有。今先領彼所解。後示體用雙融之正義也。

二正答。

夫無當則物無不當。

境則全理之事。無相即相。

無是則物無不是。

智亦全體之用。無知即知。

物無不是。故是而無是。

知即無知。照而常寂也。

物無不當。故當而無當。

相即無相。觸事而真也。若達此知無知不二。相無相無殊。則何疑前云知即不取。故能不取而知也。

三引證。

故經云。盡見諸法(境智歷然)而無所見者也。

智無知。境無相故也。

六取捨問答二。初捨有滯無難。文三。初呈解立難。

難曰。聖心非不能是。誠以無是可是。

此因上是而無是。故立此問。遣後人之餘疑。非不能是者。即上云是也。顯有照鑒故。誠以無是可是者。意謂由境無所是之相可是。故曰無是。此以有知之智。對無相之境。故曰是而無是也。

雖無是可是。

境雖無相可是。

故當是於無是矣。

聖心必須對於無相境也。

二引經成立。

是以經云。真諦無相故般若無知者。

經是正義。真諦無有無相。般若無有無知也。今難者解意不同。意謂般若是有知。由真諦無相可得故。般若無知也。者之一字牒經。不自領經意云。

誠以般若無有有相之知。

信經所說。則知般若定無照有之知。以顯唯照無也。

三正難滯無。

若以無相為無相。有何累於真諦也。

為是也。累滯也。聖心若以無相真境。是無相者。有何所以。滯累此真諦。而取於無相耶。雖不取有。少異於妄心。若取於無。何殊於斷見。故此疑問也。

二取捨俱離答二。初直非所難。文二。初正破。

答曰。聖人無無相也。

般若無此取無相之心也。

二推釋。

何者。

同类推荐
  • 会昌解颐录

    会昌解颐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友渔斋医话

    友渔斋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具足经忧波提舍

    三具足经忧波提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答王郎中

    答王郎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官灯仪

    三官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那年的盛夏之我们终将逝去的爱情

    那年的盛夏之我们终将逝去的爱情

    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乔少五年前将那个女人宠的人神共愤,也深深亲手伤害了女孩的家人,女子曾立下誓言,和男子老死不相往来
  • 有一种温暖叫感恩

    有一种温暖叫感恩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温暖一生的棉鞋;爱在热血中奔流;一杯浓浓的牛奶;每天付出一点爱;幸福的套袖;幸福已经满满的等。许多人为了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则短小的文章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感动源于生活中的每一次花开草枯,日落月出。而微型小说就是生活的浓缩。如雨后新荷凝聚的水滴,晶莹剔透,折射着世界的每一缕阳光。
  • 点绛唇Ⅰ:傀儡后妈

    点绛唇Ⅰ:傀儡后妈

    十元买一次交欢,自己在他心里比一个低贱的女人还不如。她唯一的错,就是自己长了一张和他最爱女人一样的脸。就连他的孩子不过是为了传宗接代的产物而已,怎么这个后妈当得这么悲惨?难道后妈就只能是恶毒的代名词么?为什么还会被他吃得死死的?
  • 倾城仙缘:常娥传

    倾城仙缘:常娥传

    常慧娘被凡间太子的抛弃,决心再不理会男女之情。抛尘绝凡,飞升仙界做仙子。一定要叫别人瞧一瞧,自己也不是软弱无能的!只道仙界是世外桃源,却也是要这样勾心斗角,这般被世俗所困扰。天帝的喜爱,云宫将军的守护,师弟的追随,已被赐名为‘常娥’的常慧娘终究摆脱不了情爱的纠缠。既然仙界也是如此,就只能不断向上,绝不要像在凡间那般,被人瞧不起,被人戏弄!星汉迢迢,月宫缈缈,看常娥勾勒出属于她的仙界神话,倾城仙缘。
  • tfboys之初恋的美好

    tfboys之初恋的美好

    tfboys在一次偷溜出去玩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女孩,并对她有了好感,但这位女孩并不认识tfboys,她有着自己的梦想,但是她的闺蜜喜欢tfboys,所以她和她的闺蜜一起来到了重庆..........
  • 穿越之皇后逃上瘾

    穿越之皇后逃上瘾

    眼前这位长的玉树临风,美的惨绝人寰,帅的一塌糊涂的男子是谁?某女流着口水,一双水眸中飞出两颗红心。“请问公子贵姓?年方几何?有无婚配?”高贵低沉的声线响起,“小依,你不认识我了么?我是君宝啊?”嘎???君宝不是一个小屁孩么?怎么一转眼变成这样?晕!!华丽丽的的倒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巨星之成长之路

    巨星之成长之路

    从被欺负的女孩到霸气外露的女星。一次次的绝望,一次次的经历,一次次的伤心,让她懂得了我不要做被人歧视,瞧不起的女孩,而是让别人崇拜,让别人害怕的人!以前的我已经没有了,只有现在的人!你们!给我等着!(某女阴险的笑),(我是第一次写书希望不要被批的太惨)
  • 火影之七代重生

    火影之七代重生

    当鸣人当上七代目火影后,却突然返回了六岁时,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拭目以待吧!由于本人是一枚高中生新人,有时候更新不稳定,内容不怎么好看,请各位多多包涵,不要喷偶
  •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解析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解析

    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表现。为了实现人的主体性,保证社会活动的正常开展,法律必须对公民的人身权利予以保护,对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进行惩罚。
  • 三小姐的贴身侍卫

    三小姐的贴身侍卫

    他,七岁被拐卖到国外一个神秘的组织,被训练成了没有情感的杀人机器,体内更是被灌注了无尽的神秘药剂。整整十年,世界上死在他手里的人,已经没了准确的数字。十年后,十七岁的他,回到了曾经的那个神秘而伟大的国度,却和美女校花结下不解之缘,更是在因缘际会之下,走上了一条他曾经都不敢想象的通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