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29100000028

第28章

宝髻菩萨品第十一之一

尔时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坐师子座。放大光明犹如日月。得大自在犹如梵释。功德高显独如须弥山。法界甚深犹如大海。于大众中演说正法。初中后善字义真正。具足清净班宣梵行。为诸菩萨净于法印。令诸菩萨闻已修集。尔时东方过九万二千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善华。其土有佛。号曰净住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化众生宣说正法。有一菩萨名曰宝髻。与诸菩萨其数八千。没彼世界欲来此土。赍妙宝盖欲奉如来。其盖周覆一千世界。及诸香华欲供养佛。妙音说偈赞叹如来

若诸人天得睹佛  则为获得大利益

如来所受苦无量  勤精进故得菩提

往昔精进修菩提  超过一切诸菩萨

为令众生得利益  故转无上正法轮

如来如是难得见  所说正法亦难闻

获得人身亦复难  诸根具足亦如是

若诸众生行不善  亦不能作三善业

若人欲得大利益  应当觐见释中尊

若欲听受无上法  并见十方诸菩萨

具足三十二妙相  应当速诣大宝坊

今若不种诸善根  后必不得大涅槃

若欲具足人身者  应当速诣娑婆界

若欲破坏三恶道  欲受人天微妙乐

获得无上无比乐  应当诣于娑婆界

大医今施甘露味  除灭众生诸烦恼

如来商主大法王  今日演说无上界

宝髻菩萨说是偈时。其声遍满大千世界。时舍利弗闻是偈已即白佛言。世尊。如是偈音何处演说。佛言。舍利弗。东方过于九万二千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善华。其土有佛号曰净住。彼有菩萨名曰宝髻。与八千菩萨俱来至此。是其所说。其声闻乎大千世界。劝诸众生令修善法。尔时宝髻菩萨。与八千菩萨。及无量人天。来至佛所。头面礼拜。白佛言。世尊。善华世界净住如来。致敬问讯。起居轻利气力安不。眷属大众乐受法不。世尊。我从彼来至此世界。为听菩萨净行法印。唯愿如来。普为一切。大慈怜愍分别解说。令诸菩萨闻已修集。破坏一切烦恼习气修菩萨行。了知一切众生之心。能修菩萨所有行相。能得解了智慧之行。能知一切烦恼等行。能修菩萨所修法行。能深观察一切罪过。身得无碍见一切佛。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我今当说如是净行十分之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四行。何等为四。一者波罗蜜行。二者助菩提行。三者神通行。四者调众生行。波罗蜜行者。是愿方便。助菩提行者。是修道方便。神通行者。是调心方便。调心方便者。是菩提心坚固方便。善男子。云何名檀波罗蜜。檀波罗蜜即是净行。能坏痴心能修舍心。修舍心已能一切施。若有菩萨能一切施。即得四种无分别心。何等为四。一者不分别众生。二者不分别法。三者不分别心。四者不分别愿。是名为四。不分别众生。是可与是不可与。此多与此少与。此上与此下与。此恭敬与此轻慢与。此全与此半与。此持戒此破戒。此福田此非福田。此得大报此不得大报。此是正见此是邪见。此行正聚此行邪聚。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得如是心。名不分别心。无憍慢心。无上下心。无挂碍心。是平等心。真正之心。平等施戒。平等慈悲。无有分别犹如虚空。是名不分别众生。不分别法者。菩萨终不作是分别受者为说不受不说。受法者施其所须。不受法者则不供给。终不观察凡夫之人不可惠施。贤圣之人则应布施。是名不分别法。不分别心者。观诸众生心皆平等。不为报施。无内外贪。非为名施。不求果施。所爱之物施已不悔。为摄众生故行惠施。是名不分别心。不分别愿者。施时不为得帝释身梵王之身转轮王身魔身长者大臣之身。亦复不为大自在故。大眷属故。不为上有。不为声闻辟支佛乘。乃至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而行布施。是名不分别愿。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惠施时。具足成就如是四事。则得远离八不正见。一者我见。二者众生见。三者寿命见。四者士夫见。五者常见。六者断见。七者有见。八者无见。是名为八。复得远离四种功德。一者凡夫功德。二者声闻功德。三者缘觉功德。四者余习功德。如是施已。不观四相。一者常相。二者乐相。三者我相。四者净相。能净四法。一者净身。二者净口。三者净心。四者净愿。远离三碍。一果报碍。二声闻碍。三悔心碍。善男子。菩萨修行如是施时。远离三畏。一者憍慢畏。二者上慢畏。三者魔业畏。菩萨修行如是施时。具四种印。一者内空印。二者外空印。三者众生空印。四者菩提空印。如是施时具四精进。一者满众生故具足精进。二者护佛法故具足精进。三者为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具足精进。四者净佛土故具足精进。是时复得具足四念。一者念菩提心。二者念欲见佛。三者心常念慈。四者念离烦恼。如是施时净于三事。一者自身。二者他身。三者菩提。如是施时净于四智。一者界智。二者众生满足智。三者愿智。四者助菩提智。善男子。菩萨若能行如是法。则能净于檀波罗蜜。善男子。云何菩萨净于尸波罗蜜行。善男子。有一种净。所谓菩萨怜愍一切世间众生。胜于声闻辟支佛慈。能坏魔业调诸众生。具足无量功德宝聚。无有放逸。复有二种。一者于诸众生。不生恶心。二者调诸众生令向菩提。复有三种。一者净身。远离一切身恶业故。二者净口。远离一切口恶业故。三者净意。远离一切贪恚邪见故。复有四种。一者劝诸众生令持禁戒。二者劝诸众生具足净戒。三者能调诸毁戒者。四者见持戒者。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复有五种。一持戒已不生憍慢。二见毁戒不生轻慢。三见持戒心无嫉妒。四终不求声闻之乘。五者不念辟支佛乘。复有六种。一者念佛。为过戒故。二者念法。为过戒已心不生悔。三者念僧。为能具足如来戒故。四者念戒。为不求诸有果报故。五者念施。为能一切悉施与故。六者念天。为欲具足诸善法故。复有七种。一者深信一切佛法。二者勤行精进。为得佛法故。三者具智。为知一切诸佛法故。四者闻已能说一切佛法故。五者供养父母师长和上。六者畏于现在未来恶业。七者有惭愧心。复有八种。一者不为利养显异惑众。二者不说自事。离一切故。三者不赞供养。心知足故。四者行圣种性。乐善法故。五者随头陀法。不惜身命故。六者乐于寂静。离说世事故。七者深心乐法。厌三界故。八者至心护法。不惜身命故。复有九种。一者离九恶心。过九众生所居处故。二者念净。三者念修。四者增长善法。五者心乐寂静。六者离烦恼热。七者庄严舍摩他。八者勤行精进。九者不欺众生。复有十种。一者净身三业。二者净口四业。三者净意三业。四者远离嫉妒。五者离谄曲心。六者至心念戒。七者为持戒故。勤行精进。八者软语。为调众生。九者受身为众生使。十者于诸福田不生轻慢。善男子。菩萨修行尸波罗蜜。有二种净行。一者有心有相及以庄严。宁舍寿命终不毁戒。二者无心无相及无庄严。于一切法心无所著。复有二种。一者净于内入。二者不求一切外入。复有二种。一者常愿菩提之心。二者不观本向菩提戒相。善男子。云何菩萨净羼提波罗蜜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受骂不报口业净故。受打不报身业净故。受嗔不报意业净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虽受骂辱所以不酬。护众生故。受诸楚毒所以不报。护后世故。被截手足慈心不嗔。护菩提故。见有求者。心不生嗔。为四摄故生慈心故。增菩提道故。坏悭贪心破魔业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念佛已。行于忍辱。受一切苦。为得佛身故。善男子。复有菩萨修于忍辱。为欲具足得十力故。复有菩萨修于忍辱。为欲成大师子吼故。复有修忍。为知三世无挂碍故。复有修忍。为得大慈大悲力故。复有修忍。为得具足一切智故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力。能成就忍。一者智力。二者修力。以智力故观于身心。是故为忍。以修力故不着诸法。是故为忍。复次善男子。净忍菩萨则能观察一切法中无有众生。是故修忍。一切诸法其性解脱。是故菩萨观一切法。无忍无嗔。若于诸法心无所著。是名为忍。善男子。菩萨有二忍。一者观如法身。二者观如法界。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是观二法者。是名菩萨净羼提波罗蜜行。善男子。云何菩萨。净毗梨耶波罗蜜行。若菩萨摩诃萨于诸修行不息不悔。于诸善法心无厌足。亦乐修行五波罗蜜。常求庄严一切善法。拥护正法乐宣说之。调伏众生心无休息。过于声闻辟支佛乘。拥护一切诸佛正法。修诸苦行其心不悔。终不丧失本昔善根。广修多闻心无厌惓。为众走使不生愁悔。是名精进。如是精进云何名净。若能观身犹如影像。口无言说心毕竟净。以尽智观诸灭法。以无生智知诸有尽。如是观时则能庄严三种精进。一者体庄严。二者觉庄严。三者分别庄严。复有三种不着精进。一不着眼。二不着色。三不着识。乃至法亦复如是。是名不取不舍精进。具足如是勤精进已。不取惠施不舍悭贪。不取持戒不舍毁戒。不取忍辱不舍嗔恚。不取精进不舍懈怠。不取禅定不舍乱心。不取智慧不舍愚痴。不取善法不舍恶法。不取佛道不舍二乘。是名二种勤精进也。是二精进能具佛法。复有二种。所谓内外。若菩萨能修如是勤精进者。是名毗梨耶波罗蜜行净。善男子。云何菩萨净禅波罗蜜行。若菩萨摩诃萨。取诸禅支观诸禅支。观已入定。既入定已。不贪着色受想行识。是名为禅。非着眼禅乃至意禅。是名为禅。非着色禅乃者法禅。是名为禅。非着地水火风空禅。是名为禅。非着日月释梵自在天禅。是名为禅。非着欲界色无色禅。是名为禅。非着此彼禅。是名为禅。非观身心禅。是名为禅。非着上下禅。是名为禅。非着四取禅。是名为禅。非着众生寿命士夫我人相禅。是名为禅。非着常见断见有无见禅。是名为禅。非毕竟尽漏禅。是名为禅。非入定聚禅。是名为禅。非得沙门果禅。如是禅者。非毕竟行禅。名空调伏禅。非真空禅。名无相调伏禅。非真无相禅。名无愿调伏禅。非真无愿禅。是菩萨具足成就大慈大悲一切空行禅。云何名为具一切空。若能不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慈悲喜舍。四谛菩提。智慧誓愿庄严。舍摩他毗婆舍那。解脱惭愧。是名诸佛方便三昧神通无碍智。摄取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不为二乘之所染污。断诸习气。具足无量大神通智。为诸众生之所归依。庄严世法及出世法。能善调伏一切众生。渡于四流生死大海。能断一切所有系缚。净诸法性。是名性寂静。非向法寂静。亦取向法舍性。了了向法盲性。有闻向法聋性。勤调伏向法停住。凉灭寂静。调伏炽然。是名一切行空。善男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悉善知画。其中或有善能泥涂。或能磨彩。或晓画身不晓手足。或晓手足不晓面目。时有国王。以一张[疊*毛]与是诸人。而告之言。凡能画者。悉来聚集于此[疊*毛]上。画吾身像。尔时诸人悉来聚集。随其所能而共作之。有一画师。以缘事故竟不得来。诸人画已持共上王。善男子。可言诸人悉集作不。不也。世尊。善男子。我说此喻。其义未显。善男子。一人不来故。不得言一切集作。亦不得言像已成就。佛法行者亦复如是。若有一行不成就者。不名具足如来正法。是故要当具足诸行。名为成就无上菩提。说是法时。六万菩萨于一切行。得具足空。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净般若波罗蜜。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十二慧。一者知过去无碍。二者知未来无碍。三者知现在无碍。四者知有为无碍。五者知无为无碍。六者知一切世作无碍。七者知出世无碍。八者知辩才无碍。九者知实无碍。十者知世谛无碍。十一者知第一义谛无碍。十二者知诸众生利钝无碍。是名为慧。难破能破。难观能观。难解能解。譬如金刚不可沮坏。是名出世之慧。毕竟慧。一切众生真解心慧。难行难入难见。甚深难可习学。正见正聚。远离诸见及以习气。自知了了知见一切众生之心。法智义智无所贪着。旷大光明无诤无迮。善知时节过于时节。护正法聚。毕竟觉正觉实觉。远诸垢秽不为一切之所呵责。一行无行。一切众生行。无足迹行。虽离一切世间之行。亦不远离一切世行。虽离世界不离佛土。虽离一切诸行庄严。亦不远离调伏众生。虽离诸行不离善行。虽离众生心行因缘。不离知于众生心行。虽离世行不离世法。虽离诸身亦入众生心。是名为慧。如是智慧甚为难得。非善根纯熟终不能获。不能常修行善法者。亦不能得如是智慧。菩提树下乃能得之。真知法性诸佛所护。度至彼岸。知一切法施甘露味。是故名为般若波罗蜜。善男子。如是智慧。毕竟了知一切缘一切相。一切众生心之所行。以是义故名为智慧。如是智慧有二寂静。一者知碍相寂静。二者知无碍相寂静。复有二种。一者无觉净。二者离诸见净。如是智慧菩萨摩诃萨常游众生利钝根中。众生心中。一切法中。观诸烦恼即是智慧。菩萨虽住诸界。多住佛界。能善观见十方世界。离一切盖。悉是一切佛法根本。具足一切无上佛法。不学诸法不离诸法。不坏一法不成一法。菩萨成就如是智慧。能作功德能读诵说一切佛法。一切福德悉能得之。皆能修成一切善法。是名菩萨净般若波罗蜜行。说是法时。二万二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八千菩萨得无生忍。五百比丘漏尽意解。十千天人得须陀洹果。尔时一切天与人同声而言。世尊。若有人能信是经者。当知是人诸佛所护。何况有能受持读诵书写供养。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净菩提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观身念处。有二种行。一者不净行。二者净行。不净行者。观身不净臭秽充满。无常无住诳诸凡夫。净行者。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今因是不净之身。得净佛身。得净法身。净功德身。一切众生所乐见身。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观身身已。能净二行。一者无常。二者常。菩萨摩诃萨观身无常毕定当死。如是观已。不为身故造诸恶业邪命自活。修三坚法。一者身坚。二者命坚。三者财坚。如是观已。能为众生而作给使。即得远离身口意曲。菩萨如是观身无常。得如是等无量功德。云何为常。菩萨摩诃萨观无常已则得常身。因无常故得功德身。因无常故。不断佛种法种僧种。善男子。又复常者即是无尽。无尽者即是无为。无为者即是一切智所行处。一切智所行处者。是空无相愿。又复常者即是虚空。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犹如虚空。是名菩萨摩诃萨常行。善男子。复有菩萨修身念处。观察一切众生之身。毕竟当是如来佛身。如如来身法身亦尔。如是二身我身亦尔。是名菩萨观无漏身。菩萨尔时所得善法。随其多少悉是无漏。以如是法。发愿回向一切种智。得无漏已终不起漏。所言漏者即是三漏。所谓欲漏有漏无明漏。菩萨了了知三漏已。为众生故生于欲界。亦复不为欲漏所污。色无色界亦复如是。无明漏者已拔其根。何以故。拔无明故则无见漏。菩萨摩诃萨修身念已。于是身中。不见我及我所不生憍慢。离我我所故。不求不取一切财物。不求取故于物无诤。以无诤故即是寂静。夫寂静者即是忍辱。住于忍辱不上不下。不上不下者即如法住。如法住者。不行善法不行恶法。不上下已即得善友。得善友已遇善知识。遇善知识故得闻正法。闻正法故不以漏心向有漏法。是名过于诸漏境界。过漏境已常入禅定。既入定已。乃至一法不生觉观。无觉观故。不作一法不变一法。是名如法。是名一切法平等。若得如是诸法平等。是名一切智。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是观身念处。是名观身身念。善男子。菩萨尔时次观受念处。于有受者生慈悲心。向诸众生作如是言。毕竟乐者断一切受。若人能断一切受者。即是常乐。菩萨尔时随所受者生慈悲心。若自若他受乐受时。远离爱心生于慈心。若受苦时。远离嗔心生于悲心。若受不苦不乐。离无明心生于舍心。是故菩萨受乐受时不生贪着。受苦受时不生嗔恚。受不苦不乐不生无明。菩萨尔时观一切受无常苦无我。见受乐者即知是苦。见受苦者如痈如疮。见不苦不乐受是不寂静。观于乐受即是无常。观于苦受即是空无。不苦不乐即是无我。菩萨尔时作是观已。见是诸受即是无受。见一切受即是有为。若是有为即是生灭散漏无住。如是观已。不见于我不见受者。是名菩萨大智方便。因是方便。见一切受无常生灭。观一切法悉是空无。无受无受者无作无作者。从缘而生从缘而灭。无属无取于诸因缘不生觉观。因无觉观。作如是言。诸因缘法皆悉是空。菩萨摩诃萨如是观时成受念处。能令身心皆悉寂静。知一切行。是名一切智。是名受受念处。云何菩萨修心念处。菩萨摩诃萨住菩提心。观是心性。不见内入心。不见外入心。不见内外入心。不见阴中心。不见界中心。既不见已作是思惟。如是心缘为异不异。若心异缘。则一时中应有二心。若心即缘。不应复能观于自心。犹如指端不能自触。心亦如是。作是观已。见心无住无常变异。所缘处灭。即知是心非从缘生非不缘生。非常非断非内非外非有非无。观心如是。不妨如法知心寂静。是名菩萨修心心念。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观心非色不可睹见。非是觉观。是名菩萨修心念处。如心心数亦如是。如心数心行亦如是。如心行心所求法亦如是。如所求法。菩提亦如是。如菩提一切善法亦如是。菩萨若观心。如猕猴画水朝露蜂王鱼母。如河如焰。如想远事独行无身。常转无停。贪着诸界次第生灭。能摄如是无量之心。令住一处不动不转。不漏不错不乱不散。是名舍摩他。菩萨若能作如是观。是名成就观心心念处。是名知心境界。是名知心法界。是名知心真实之相。是名知心真实之性。即是广知即真净知。了知真知实知如幻。是名知法。名知心性。名知心尽。名无取知无挂碍知。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善知一切众生心性。知已如应而为说法。如知自心性。知一切众生心性。亦复如是。如自知心相。知一切众生心相亦复如是。如知自心空。知一切众生心空亦复如是。如观自心平等。观一切众生心平等。亦复如是。作是观已不动法界。是名菩萨修心心念处。善男子。云何菩萨修法念处。菩萨摩诃萨作如是观。法出法灭。无我众生寿命士夫。无生无灭无没无出。是名法性。若能求法是名出法。若不求法是名灭法。若善不善。出者从缘灭者从缘。如是观时观于三行。所谓恶行善行不动行。是三行中。我当常行福善之行。为十善法。十善法者。为净身业。欲求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不能害。净口业者。凡有所说众乐听受。净心业者。于诸众生其心平等。常入禅定。净四无碍智。净慈心故施众生常乐。净悲心故。无量世中为众生受苦其心不悔。净于十力。为知众生诸根利钝。净四无畏。为知众生障无障故。净十八法。为知三世无障碍故。净一切佛法。为一切众生无能胜故。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观。于诸善法及诸功德。不生厌足亲近善行。远离恶行及烦恼习。真实了知于不动行。虽知不贪心得自在。随愿往生非结业生。生于欲界为众生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得善方便。观法念处。修集庄严助菩提法。远离一切障菩提垢。得是功德。不着常见不着断见。离是二见行于中道。夫中道者有二种法。一者不善念。二者无明。是二法中心不放逸。是名中道。复有二法。一行二识。复有二法。一者名色二者六入。复有二法。一触二受。复有二法。一爱二取。复有二法。一有二生。复有二法。一老二死。是二法中不放逸者。是名中道。如是中道。世间智慧所不能见。不可宣说不可显示。无有相貌无色无处无取无舍。清净寂静。善男子。夫中道者。不可眼见。乃至不可触触。亦无至处亦世出世。不可宣说非多非少。故名中道。善男子。我与无我名为二边。若有说言非常非断。非命非士。非想非非想。非觉非非觉。非实非虚。非此非彼。非有非无。非有为非无为。非行非非行。非生死非涅槃。不作如是。是名中道。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观法法念。不分别法界。如法界众生界亦如是。如是二界名虚空界。一切诸法悉入法界。夫法界者即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无分别。是名观察一切法。等见一切界即是法界。虽明了见而心不着。以不着故则无分别。菩萨摩诃萨不以肉眼天眼慧眼观法念处。何以故。如是三眼无相貌故。是故观法则以法眼。虽了了知而心不着。虽复不着不失法界。是名佛智。能知如是甚深法界。亦不失于一切智念。是名菩萨修法法念处。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何故修集是四念处。为欲远离四颠倒故。修身念处为离净倒。修受念处为离乐倒。修心念处为离常倒。修法念处为离我倒。又离四食。修身念处离于抟食。修受念处离于触食。修心念处离于识食。修法念处离于思食。又复远离识四住处。修身念处离住色处。修受念处离住受处。修心念处离住想处。修法念处离住行处。复离五阴。修身念处远离色阴。修受念处远离受阴。修心念处远离识阴。修法念处离想行阴。是名菩萨净四念行。善男子。云何菩萨修四正勤行。菩萨摩诃萨常乐修集一切善法。未生恶法为不生故勤行精进。已生恶法为远离故勤行精进。未生善法为令生故勤行精进。已生善法为住不失故勤行精进。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无量世修集善行。是故性善。不以方便令恶不生。若有菩萨修四正勤心得自在。四正勤者。菩萨尔时心及心数与大慈悲和合共行。故名正勤。菩萨尔时次第修集四如意足。一者欲。二者心。三者进。四者慧。专念至心念于菩提。是名为欲。修大悲故觉心轻便。是名为心。远离恶法是名精进。得方便故名之为慧。菩萨修四如意足已。得四自在。一者寿命自在。以自在故。虽生短命自得长寿。为调众生。与长寿者演说正法。于长寿中能现短寿。随是菩萨所生之处。若天若人得命自在。二者身得自在。以自在故。随心作身随心作色。示现威仪为众生故。菩萨若欲于诸众生其身同等。高大微小悉皆能作。三者得法自在。以自在故。能知一切世出世法。示诸众生一切世事。于出世行心亦不退。明知甚深十二因缘。得无碍智。能为众生说种种法。无量众生闻是法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四者愿得自在。以自在故。令四大海合作一海。不来不去无有动转如本不异。亦令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合为一山。不来不去无有动转如本不异。于四天王三十三天无所妨碍。欲令三千大千世界。悉作金宝七宝栴檀华香璎珞。虚空水火皆随意成。是名菩萨得四自在。善男子。菩萨若得四如意足。则得面见十方诸佛。与共语言进止一处。一切梵天帝释四王。阿修罗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亦复如是。云何净严四如意足。善男子。若能供养父母和上师长有德。见诸众生先意问讯。柔软与语如语而作。视诸众生其心平等。善心正心恭敬心惭愧心。远离贪欲嗔恚愚痴。无欺无贪无姤无悭。营他事业如己所作。无势力者助其力势。泥涂之处发治土石。河涧沟渠造作桥梁。或以身负或施船济。常施众生所须之物。口不说他衰恼之事。亦不讥刺他所犯罪。有犯罪者能如法除。遮诸烦恼令不生起。所重之物能以施人。既施之后心不生悔。为诸众生发愿回向。信心以善劝诸众生。不惜身命少欲知足。于他利养心无悕望。常念出家亦劝众生。念善知识无心舍离。于怨亲中平等无二。以种种乘施行路者。羸乏之人施床卧具。有恐怖者能为救护。视诸众生如父母想。不轻毁戒施贫财物。有病瘦者给其医药。施恩于他不自称说。终不断绝三宝种性。常念无为。远离世事一切诸恶不善之法。不为世法之所污染。不失菩提至心之念。是名庄严净四如意足行

同类推荐
  • 前世三转经

    前世三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孝经注疏

    孝经注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紫皇炼度玄科

    紫皇炼度玄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招杨之罘

    招杨之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Wilhelm Tell

    Wilhelm Te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星杳

    星杳

    在塔罗牌命理中愚人正挂象征着命运的开始;倒挂却显得一番困境……无论有怎样的能力:洞察别人的心思承受别人的痛苦三轮梦境指向命运的罗盘是恶魔的唆使,还是怨念的报复?无论有怎样的结局:洞察别人的心思承受别人的痛苦主宰着每个人的生命时钟,却没办法停止死亡的过程……伪装……谁,是Suxy?
  • 紫霞志

    紫霞志

    命运就是这样,结局是怎样的,也无人知晓!默小言是选择了曾经的伙伴,还是同门师姐。经历着一次次的生死,总有一人能得到幸福!
  • 走地菩萨记事

    走地菩萨记事

    似是而非、若隐若现,这不正是一切神秘力量给人的第一印象吗?不相信的一笑置之,相信的为之入迷.
  • 红颜倾君心

    红颜倾君心

    陈恩心:他走了却又来了,陈恩心惊呆的看着他擦身而过。想喊他的名字,却又开不口,像是被人扼住了脖子。她是那么的想他,那么的想他啊。思念成海化成泪流下…你等着我,我这就到你身边去,绝不再放弃!南宫哲,你还欠恩心一份爱情你知道吗?南宫哲:这女子总看着像旧识,但却又不知何时何地遇见过。心总会在看见她莫名时悸动,许是喜欢她单纯的模样又许是喜欢她鬼灵精怪的样子…陈恩心,你只能是属于我的,你要的我都给你你永远陪着我可好?
  • 第一萌妃:狐王追妻万万次

    第一萌妃:狐王追妻万万次

    一朝穿越,顾浅浅横跨三个时空寻找三世恋人,是妖娆美艳的九尾狐王?是仙姿潇洒的天宫上仙?还是霸气冷傲的千年魔王?“嗷,都喜欢怎么选?点兵点将……”正当顾浅浅左右为难时,一个十岁萌娃突然出现,抱着她大喊“亲亲娘亲!”“等等……我是你娘亲,你爹爹是谁?”于是,一大一小的两只,开始了一场逆天的五界寻亲大战!
  • 萌妻宠上天:男票,你大姨妈来了

    萌妻宠上天:男票,你大姨妈来了

    一场意外,系花跟男神顾易互换了身体,之后,他们是这样的。一向意气风发的大神,窝在床上,捂着肚子,看着窗外的风景,享受大姨妈的痛感…一向考试前才冲刺的秦安宁,一跃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成为了同学眼中的学霸“男神”,日子过的不要太爽了。每天被数不清的萌妹子围着,人人喊着她大神,除了偶然会蛋疼之外…
  • 玛丽亚的舞毯

    玛丽亚的舞毯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艾依驾到

    艾依驾到

    艾依为了救夏敏慧,用自己的硬智商和武力解决掉了几个看似身高一米七,八的小混混。随后竟被同学莫名起了一个叫做“A娘”的称号。结交的朋友也随着奇妙的缘分走到了一起,江凌硕看起来开玩笑的戏弄,白锡然学霸一样帅气的教书方式,和顾甲乙死缠烂打的撩妹技能,把三个女孩搞得总是心跳加速,六个人的关系渐渐越来越近,这大概是初中最好的时光吧?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呐喊
  • 水浒传

    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