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71300000016

第16章 寒热门(2)

外热内寒 外寒内热 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阴盛也。

皮热而热者。阳盛也。仲景云。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黄 建中汤汗之。病患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越婢汤发之。若杂证外热内寒者。理中汤敛之。外寒内热者。火郁汤散之。

上热下寒 上寒下热 热发于上。阳中之阳邪也。热发于下。阴中之阳邪也。寒起于上。阳中之阴邪也。寒起于下。阴中之阴邪也。脉经云。阳乘阴者。腰以下至足热。腰以上寒。栀子豉汤吐以升之。阴气上争。心腹满者死。阴乘阳者。腰以上至头热。腰以下寒。桂苓丸利以导之。

阳气上争。得汗者生。若杂证上热下寒。既济汤。兼大便秘。既济解毒汤。火不归源。八味丸。

上寒下热。五苓散送滋肾丸。虚阳下陷者。加减八味丸。

经云。疟先寒而后热者。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先热而后寒者。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

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如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肌肉。故命曰瘅疟。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 然。热止汗出。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 。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

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凡治疟先发时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金匮云。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肌肉。

疟之寒热更作。因阴阳之气互为争并。若阴衰离绝其阳。而阳亦不并之阴。故阳独发。但热而已。其少气烦冤者。肺主气。肺受火抑故也。手足热者。阳主四肢。阳盛则四肢热也。欲呕者。

火邪上冲。胃气逆也。内藏于心者。阳盛则火气内藏。而外舍分肉之间也。消烁肌肉者。火盛则肌肉烁也。此条合后条温疟观之。亦可以白虎汤治瘅疟也。

白虎专于退热。其分肉四肢。内属脾胃。非切于所舍者乎。又泻肺火。非救其少气烦冤者乎。设其别有兼证。岂不可推加桂之例而加别药乎。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疼。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内经言温疟先热后寒。仲景言温疟则但热不寒。有似瘅疟而实不同也。瘅疟两阳合邪。上熏心肺。所以少气烦冤。消烁肌肉。温疟脉如平人。则邪未合而津未伤。阳受病而阴不病。以其人素有痹气。营卫不通。故疟发于阳不入于阴。所以骨节烦疼。时呕。邪气插格之状有如此者。惟用白虎汤以治阳邪。而加桂枝以通营卫。斯阴阳和。血脉通。得汗而愈矣。至于伤寒前热未除而复感风寒。脉阴阳俱盛之温疟。与其脉如平者。迥乎不同也。

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散主之。

邪气内藏于心。则但热而不寒。是为瘅疟。邪气伏藏于肾。故多寒而少热。则为牝疟。以邪气伏结。则阳气不行于外。故外寒。积聚津液以成痰。是以多寒。与素问少阴经证之多热少寒不同。方用蜀漆和浆水吐之以发越阳气。龙骨以固敛阴津。云母从至下而举其阳。取山川云雾开霁之意。盖云母即阳起石之根。性温而升。最能祛湿运痰。稍加蜀漆。则可以治太阴之湿疟。方后有云。湿疟。加蜀漆半分。而坊本误作温疟。大谬。此条本以邪伏髓海。谓之牝疟。赵以德不辨亥豕。注为邪在心而为牡。喻嘉言亦仍其误而述之。非智者之一失欤。

疟病发渴者。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亦治劳疟。

渴者阳明津竭。而所以致阳明津竭者。本少阳木火之势。劫夺胃津而然。故疟邪进退于少阳。

则以小柴胡进退而施治也。至于劳疟之由。亦木火盛而津衰致渴。故亦不外是方也。

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柴胡桂姜汤。服一剂如神。

是证虽与牝疟相类。以方药论之则殊。牝疟邪伏少阴气分。而此邪伏少阳营血之分。夫邪气入营。既无外出之势。而营中之邪。亦不出与阳争。所以多寒少热。或但寒无热也。小柴胡汤本阴阳两停之方。可随疟之进退。加桂枝、干姜则进而从阳。若加栝蒌、石膏则退而从阴。可类推矣。

丹溪治六经疟。悉以二陈为主。各加引经药。可见无痰不成疟也。大法。先热后寒者。柴胡桂枝汤。先寒后热者。小柴胡汤。多热但热者。白虎加桂枝汤。多寒但寒者。柴胡桂姜汤。虽多寒但寒。脉洪实者。当作实治。不得便用桂、姜。虽多热但热。脉虚软者。当作虚治。不得便用白虎。寒多热少。或少食易饥。恶心吐痰。人参养胃汤。热多寒少。口苦咽干。小便赤涩。或伤食成疟。清脾饮。劳役所伤。饮食失节成疟。则虚弱自汗。补中益气加半夏。疟疾自汗日甚。不能止。此表虚不能卫护也。人参实卫加桂枝。风疟。自感风而得。恶风自汗。烦躁头痛。风。阳邪也。故先热后寒。宜半夏、柴胡、羌活、紫苏、细辛、生姜。寒疟。暑月乘凉沐浴。自感寒而得。无汗恶寒。挛痛面惨。寒。阴邪也。故先寒后热。宜羌活、紫苏、桂枝、柴胡、草果、浓朴。

暑疟亦名瘅疟。但热不寒。里实不泄。烦渴而呕。肌肉消烁。小柴胡加香薷、黄连、竹叶。盛暑发者。白虎汤。虚者。加人参。秋凉后发者。小柴胡汤。此肺素有热。阴气先绝。阳气独发。故但热不寒也。温疟。由冬受非时之邪。伏藏骨髓之中。至春夏湿热气蒸而发。发则先热后寒。或但热不寒。春用小柴胡。夏用白虎加桂枝。以邪热势盛。故不恶寒而便发热。热发于表之后。正气内虚。反微似是寒之状。非恶寒也。牝疟。邪伏于肾。湿疟。则久受阴湿而邪伏太阴。皆但寒不热。并宜蜀漆散。邪伏血分而多寒少热。惨惨振振。柴胡桂姜汤。劳疟大渴。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汗出澡浴。身体重痛。肢节烦疼。寒热而呕逆者。亦属湿疟。胃苓汤加羌活、紫苏。食疟。因饮食不节。中脘生痰。加以风气乘之。故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善呕。实者二陈加枳壳、草果。因饥饱劳役而发。日久不止。脉虚者理中汤加枳实、青皮。素有阴虚劳嗽。或因疟成劳。但于调理本药中。稍加桂枝、姜、枣可也。不可纯用祛风豁痰药。若表邪势盛。可用小建中、黄 建中为主。后与生料六味丸加桂枝、鳖甲。凡疟发于午前。是阳分受病。易愈。发于午后。阴分受病。难愈。疟发日宴。为邪气下陷于阴分。必用升、柴升发其邪。

仍从阳分而发。补中益气加桂枝。疟发日早。为邪气上越于阳分。宜因势利导之。小柴胡加枳、桔。

夜疟俗名鬼疟。此邪入血分。宜升散血脉之邪。千金内补建中加升、柴、生首乌。脾胃素虚人。

补中益气加首乌、桂枝、芍药。瘴疟。山岚溪涧之毒。须用祛瘴涤痰之药为主。疫疟。夏秋之间。

沿门阖境皆是也。其证壮热多汗而渴。宜达原饮。烦热大渴。有表证。桂枝白虎汤。谵妄狂闷。

凉膈散加草果。寒热便秘。大柴胡汤。虚人发散后热不止。人参败毒散。有郁证似疟者。寒热与疟无异。但口苦呕吐清水。或苦水。面青胁痛。耳鸣脉涩。逍遥散倍柴胡加吴茱萸、川连。痢后发疟。邪从少阳循经外泄也。小柴胡去黄芩加桂枝。或补中益气倍升、柴。升散则愈。

大抵疟初起。宜散邪消导。日久宜养正调中。所谓气虚则恶寒。血虚则发热也。日数虽多。

饮食未节者。未可便断为虚。须禁食消导。凭脉下手可也。形盛气虚人多湿痰。发则多恶寒。日久不已。脉软而沉带滑。用补中益气加苓、半。兼用熟附子二三分。疟后不喜食。四肢倦怠。面色痿黄。六君子加山楂、黄连、枳实。久疟不止。元气虚盛者。用人参、常山各五钱。锉碎。微火同炒。去常山。只以人参煎汤。未发前服。屡验。疟发四五遍后。曾经发散者。何首乌散。壮实者。可用七宝饮。至夜热不止而脉实邪盛者。此邪干血分也。常山饮截之。

疟发已久。遍治无功。度无外邪。亦无内滞。惟人参一两。生姜一两。加桂枝少许。冬月无汗。

稍加麻黄。发前五更时服。温覆取微汗必止。甚者连进三日。无不愈者。愈后亦易康复。如在贫家。

人参减半。合白术五钱代之。此方不特虚人久疟。治三日疟更宜。夜发则加当归、首乌。无不应手取效。然发于严冬之时。有屡用此方。及补中益气不效者。必待仲春。仍用前药加桂枝汗之即愈。

丹溪云。 疟者。三阴疟也。三日一发。发于子午卯酉日者。少阴疟也。发于寅申巳亥日者。

厥阴疟也。发于辰戌丑未日者。太阴疟也。更须以脉证参之。然后决其经而与法治。按内经云。

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而发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

李士材释云。客。犹会也。邪在六腑。则气远会稀。故间二日或休数日也。观此。则丹溪辰戌丑未日为太阴疟。非矣。子午虽曰少阴。而卯酉则阳明矣。巳亥虽曰厥阴。而寅中则少阳矣。丑未虽曰太阴。而辰戌则太阳矣。三日发者。犹可以此为言。数日发者。又将何以辨之。大抵三日疟。

初起发于夏秋者。宜用二陈去橘皮。加生术、槟榔、常山。逐去痰癖为先。稍加穿山甲以透经络。

至于暑结营分。又当以香薷、鳖甲、茯苓、半夏、甘草、当归、生姜、大枣祛暑为要。而前药为无益也。若元气大虚。只用补正。宜六君加草果、乌梅。名四兽饮。兼本经引使药。若元气下陷。

日发渐晏者。补中益气汤大剂参、术、姜、枣为治。如常山、槟榔、山甲、草果。皆为戈戟矣。

同类推荐
  • 孝子经

    孝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镜

    女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Army of the Cumberland

    The Army of the Cumber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Jeremy Bentham

    Jeremy Bentha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t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末世:最好的你

    末世:最好的你

    九月怀胎中的那天阳光明媚,忽然黑云覆天,滴答滴答下起了红雨,—场未知的命数袭卷Z国……末日,异能觉醒,还有令人恐惧的丧尸。末日危机,人是否可以保持初心不变,很难再见,只有万分之一的人保持初心,而她就是万能之一中的其中一个,不管亲爱的老公变成什么样,她还是会很喜欢很喜欢,除非他不要她了,但这似乎是不可能事。
  • 穿越火线的经历

    穿越火线的经历

    屌***丝田学成在准备和女友求婚时被女友抛弃,在悲伤和醉酒中穿越到了游戏世界,开始了他的逆袭之路!
  • 趣说清史

    趣说清史

    这本书是我的处女座,也是我的一个成人礼吧,十八岁开始写,希望二十岁前能写完,这本书主要记载清朝三百多年的历史,由小天我带领大家回顾一段真实的历史,大清王朝!因为写作目标是清朝,所以大家不要闹民族矛盾,谢谢,因为是三百年的故事所以会写很久,送给和我一样喜欢历史的朋友!
  • 替身宠妃

    替身宠妃

    她是皇上最宠爱的公主,却不是皇家的血脉。虽然经常毛毛燥燥,可她是大家的开心果,皇宫里除了他,每一个人都喜欢她。但是,就因为这一个他,让她所有的开心和快乐都没有了意义,所以为了他,她决定改变自己。只是,她终究没能改变自己,不过她有一个好姐妹帮助她,所以她不担心。互换身份,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原本以为这样他就会喜欢她。可是,她怎么觉得,他好像也不喜欢这样改变的她。原来,一切都是他错了,他喜欢的是原来那个她。
  • 木叶萧萧

    木叶萧萧

    一朝穿越,她成为爹不疼娘不爱的相府三小姐。什么?!一个区区丫鬟也敢在她面前撒野?且来《木叶萧萧》,看她如何逆袭。
  • 神偷五小姐

    神偷五小姐

    她,因受不了筋脉尽断的打击而郁郁寡欢不善而终;她,二十八世纪的星际神偷,人中龙凤。当那星际神偷穿越到秋家五小姐身上,大陆,甚至是整个世界,将会翻起怎样的波涛
  • 致我们的后青春

    致我们的后青春

    张小扬和林媛媛,一个是穷苦农家的孩子,一个是出身名门的富家千金;进初中时,他们分别以全镇第一和第二的成绩考入了同一所学校。开学第一天,这位富家千金的漂亮无意中导致张小扬经受了生平一次囧事,让他在同学老师面前出尽洋相。林媛媛本想挽回尴尬的局面,却不料适得其反。为了照顾张小扬的处境,她最后选择了转学。在新的学校,林媛媛遭到学校“老大”的欺负。张小扬得知情况后义愤填膺,集结了自己的一帮子兄弟携刀带棒与那“老大”大干了一场……
  • 大侠请滚开,本人无心

    大侠请滚开,本人无心

    前世,她是仿真智能人,拥有人类的一切东西,可是泽,她的创造者却不能给她一颗心,她的心只是一个超薄的芯片。现世,她重生在一个魔幻重生的世界,看她如何搅乱这一方世界,如何搅浑他的心。
  • 一诺缘

    一诺缘

    轮回中一颗遗落的种子,误了孟婆的汤,接了多情的露,海棠树下,断肠花结相思草……他是她前世遗忘的记忆,一纸许诺,万里相随,生死与共……他是她最美丽的邂逅,含苞蓓蕾,雨润初绽,一场痴梦缠结,不问世间春秋……他是天,他是地,是她飞不过的海,是她越不过的山,可以让她生,让她死,可以让她万念俱灭,求生求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独宠无罪,重生王妃复仇记

    独宠无罪,重生王妃复仇记

    当白落月以为所有的等待和付出即将收获之时却横死宫中,重生之后又偏偏失去了临死前的记忆。究竟是谁害了她,是政敌,是情敌,还是最深爱的那个人?历尽生死拨开迷雾,阴谋竟充斥了她原本以为的幸福时光。红尘三千,谁又是她一生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