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69700000023

第23章 中风门(6)

痹在手足、湿流关节,则用薏苡汤 原治手足流注,疼痛麻木不仁,难以屈伸。 薏苡仁 当归 芍药 桂心麻黄(各一钱) 甘草(五分) 苍术(米泔浸炒二钱) 上水二钟,姜五片,煎八分,食前服。有汗去麻黄,有热去桂心。 按∶此方以薏苡仁为君,舒筋除湿,其力和缓,当三倍加之。至于麻黄,虽能通其阳气,然在湿胜方中,即无汗不可多用,减其大半可也。

痹在身半以下,用通痹散 原治腰以下至足,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两足至脐冷如冰,不能自举,或因酒热立冷水中,久成此疾。 天麻 独活 当归 川芎 白术 本(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按∶此方因风寒湿三气,混合入于阴股。其邪已过于荣卫,故变桂枝五物之制,而用此散,缓缓分出其邪也。

痹在遍身、走痛无定,用控涎丹 原治人忽患胸、背、手、脚、腰、胯,痛不可忍,牵连筋骨,坐卧不宁,走移无定。乃痰涎伏在胸膈上下,变为此疾。或令人头重不可举;或神意昏倦多睡;或饮食无味,痰唾稠粘,口角流涎,卧则喉中有声,手脚肿痹,气脉不通,疑似瘫痪,但服此药数服,其病如失。 甘遂 大戟 白芥子 上等分为末,曲丸桐子大。食后临卧姜汤下五七丸,或十丸,量人服。按∶风寒湿三痹之邪,每借人胸中之痰为相援。故治痹方中,多兼用治痰之药。昌于中风第四十一方,取用三因白散子之用半夏,已见大意。但彼治浊气上干,此治浊痰四注,以浊痰不除,则三痹漫无宁宇也。凡遇痰积极盛之症,此方亦不可少,实非谓子和之法,足胜治痹之用也。学人辨诸。

又方用 白茯苓(二两) 半夏(四两) 枳壳(一两) 风化硝(三钱) 姜汁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然治痹以开通阳气,补养阴血为贵,着意治痰,必转燥其血,不可以为此善于彼而渎用之。

痹在脉,用人参丸 人参 麦门冬 茯神 赤石脂 龙齿 石菖蒲 远志 黄 (各一两) 熟地黄(二两)上为末,炼蜜和捣五百杵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远清米饮送下。 按∶心主脉,《内经》脉痹不已,复传于心。

可见五脏各有所主,各有所传也。此方安心神,补心血,先事预防,功效更敏。加当归、甘草、姜、枣、粳米汁煎服更效。

痹在胸,用栝蒌薤白半夏汤 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三两) 半夏(三两)白酒(四升) 上四味同煮,取一升五合。分三服,温服半升,一日服之。 按∶胸痹之症,人所通患。仲景于《金匮》出十方以治之,然不明言也。盖胸如中太空,其阳气所过,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阳不主事,阴气在上之候也。仲景微则用薤白白酒,以通其阳;甚则用附子干姜,以消其阴,以胸痹非同他患,补天浴日,在医之手眼耳。后世总不知胸痹为何病,昌特发明于乙集胸寒痹痛条下。文学钱尊王,胸中不舒者经年,不能自名其状,颇以为虑。昌投以薤白汤,次日云∶一年之病,一剂而顿除。抑何神耶?昌不过以仲景之心法为法耳,何神之有。然较诸家之习用白豆蔻、广木香、诃子、三棱、神曲、麦芽等药,坐耗其胸中之阳者,亦相悬矣。

痹在胞,用肾沥汤 原治胞痹小腹急痛,小便赤涩。 麦门冬 五加皮 犀角(镑各一钱) 杜仲 桔梗 赤芍药 木通(各一钱五分) 桑螵蛸(一两) 上水盏半,加入羊肾一只,去脂膜切细,竹沥少许,同煎一盏。去渣,空心顿服,日再服。一方有桑皮,无螵蛸。 按∶此方名肾沥者,形容其胞中之气,痹而不化。外肾之溺,滴沥不出之苦也。乃因虚热壅其膀胱,肺气不能下行所致。桑皮、螵蛸,咸为治肺而设。此方大意,聊见一斑。不可误认为其人内肾素虚,而小便淋滴也。

痹在肠,用吴茱萸散 原治肠痹,寒湿内搏,腹痛满,气急,大便飧泄。 吴茱萸(汤泡焙干) 干姜(炮) 甘草(炙) 肉豆蔻(煨各五钱) 砂仁 神曲 白术(各一两) 浓朴(姜汁炒) 陈皮 良姜(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食前米饮下。 按∶肠痹之证,总关于脾胃。寒邪湿邪,先伤其太阴之脾;风邪先伤其阳明之胃。太阴伤故腹满;阳明伤故飧泄。《内经》谓胃风久蓄为飧泄,明非朝夕之故也。脾胃有病,三痹互结于肠,此宜以辛辣开之。非如胞痹为膀胱之热,当用清凉之比矣。

痹在筋,用羚羊角散 原治筋痹,肢节酸痛。 羚羊角 薄荷 附子 独活 白芍药 防风 川芎(各等分)上水盏半,姜三片,煎五分服。 按∶此方治筋痹之义,美则美矣,未尽善也。以七味各用等分,漫无君臣佐使之法耳。

盖筋痹必以舒筋为主,宜倍用羚羊角为君。筋痹必因血不荣养,宜以白芍、川芎,更加当归为臣。然恐羚角性寒,但能舒筋,不能开痹,必少用附子之辛热为反佐,更少用薄荷、独活、防风,入风寒湿队中,而为之使可也。用方者必须识此。

痹在皮,用羌活汤 原治皮痹,皮中状如虫走,腹胁胀满,大肠不利,语不出声。 羌活 细辛 附子(炮去皮脐) 沙参 羚羊角(镑) 白术 五加皮 生地黄 官桂 枳壳(麸炒) 麻黄(去节) 白蒺藜 杏仁 丹参 萆五味子 石菖蒲 木通 槟榔 郁李仁(泡去皮) 赤茯苓(各等分) 上水盏半,姜五片,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按∶皮痹不已,传入于肺,则制方当以清肺气为主。此方杂沓,不适于用。今取沙参、羚羊角、麻黄、杏仁、白蒺藜、丹参、五味子、石菖蒲八味,去羌活、细辛、附子、白术、五加皮、生地黄、官桂、枳壳、萆 、木通、槟榔、郁李仁、赤茯苓九味,而加石膏以清肺热,甘草以和肺气,更加干姜少许为反佐,以干姜得五味子,能收肺气之逆也。

热痹,用升麻汤 原治热痹,肌肉极热,体上如鼠走,唇口反缩,皮毛变红黑。 升麻(三钱) 茯神 人参防风 犀角(镑) 羚羊角(镑) 羌活(各一钱) 官桂(三分) 上水二钟,姜三片,入竹沥半酒盏,不拘时服。

按∶此方乃刘河间所制,后人治热病,遵用河间,诚足法矣。方中以升麻为君,除阳明肌肉之热,然热甚必乱其神识,故以人参、茯神、犀角、羚羊角为臣而协理之,以官桂三分为反佐,以羌防为使。如秋月寒潭,碧清可爱。鄙意羌防使药,更少减其半,匪故饶舌,无非欲为引掖后来之助耳。

冷痹,用巴戟天汤 原治冷痹,脚膝疼痛,行步艰难。 巴戟天(去心一钱) 附子(制) 五加皮(各七分)川牛膝(酒炒一钱) 石斛 甘草(炙) 萆 白茯苓 防风 防己(各五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空心服。 按∶冷痹之证,其风寒湿三痹之气,皆挟北方寒水之势,直有温之而不易热者。方中之用巴戟天为君,韪矣。

其附子、茄皮、牛膝、石斛、茯苓、甘草,亦大小臣工之意。然不用当归、肉桂,温其血分,辅君之药,尚有未切。萆反佐,防风、防己为使,则俱当也。

心痹,用犀角散 原治心痹,神恍惚恐畏,闷乱不得睡,志气不宁,语言错乱。 犀角 羚羊角 人参 沙参防风 天麻 天竺黄 茯神 升麻 独活 远志 麦门冬 甘草(各一钱) 龙齿 丹参(各五分) 牛黄 麝香 龙脑(各一分) 上为末,和诸药重研,令极细。每服钱半,不拘时,麦门冬汤调下。 按∶此散,每服中脑麝才得一厘五毫,且有人参、甘草和胃固气,庶几可用。然二物不过借以通心开窍耳,原不必多,更减三之一为长也。

肝痹,用人参散 原治肝痹气逆,胸膈引痛,睡卧多惊,筋脉挛急,此药镇邪。 人参 黄 杜仲(酒炒)酸枣仁(微炒) 茯神 五味子 细辛 熟地黄 川芎 秦艽 羌活(各一两) 丹砂(五钱另研) 上为极细末,入丹砂再研匀。每服一钱,不拘时调下,日二服。按。厥阴肝脏,所生者血也;所藏者魂也。血痹不行,其魂自乱。今不通其血,而但治其惊,此不得之数也。方中用参 益气以开血,当矣。其诸养血宁神镇惊之药,多泛而不切。昌尝制一方,以人参为君,黄 、肉桂、当归、川芎为臣,以代赭石之颛通肝血者,佐参 之不逮,少加羌活为使。盖气者,血之天也,气壮则血行,然必以肉桂、当归大温其血,预解其凝泣之势,乃以代赭之重坠,直入厥阴血分者,开通其瘀壅,而用羌活引入风痹之所。缘厥阴主风,风去则寒湿自不存耳,录出以质高明。

脾痹、用温中法曲丸 原治脾痹,发咳呕涎。法曲(炒) 麦芽(炒) 白茯苓 陈皮(去白) 浓朴(制)枳实(麸炒各一两) 人参 附子(制) 干姜(炮) 当归(酒洗焙) 甘草(炙) 细辛 桔梗(各五钱) 吴茱萸(汤泡三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前热水送下。 按∶脾为太阴之脏,其痹必寒湿多而风少。此方温中理气,壮阳驱阴,种种有法。但既曰发咳呕涎,半夏似不可少。

肺痹,用紫苏汤 原治肺痹,心膈窒塞,上气不下。 紫苏子(炒) 半夏(制) 陈皮(去白各一钱) 桂心人参 白术(各五分) 甘草(二分) 上水盏半,姜五片,枣二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按∶肺为相搏之官,治节行焉。管领周身之气,无微不入,是肺痹即为气痹,明矣。苏子虽能降气,其力甚轻,且桂心、半夏之燥,人参、白术之泥,俱非肺痹所宜。其陈皮虽能下气,然必广东化州所产,口中嚼试,其辣气直入丹田者为贵。今肆中药无道地,下气亦非陈皮所胜矣。夫心火之明克肺金者,人之所知;而脾土之暗伤肺金者,多不及察。盖饮食入胃,必由脾而转输于肺。倘脾受寒湿,必暗随食气输之于肺,此浊气干犯清气之一端也。肝之浊气,以多怒而逆干于肺;肾之浊气,以多欲而逆干于肺。三阴之邪,以渐填塞肺窍,其治节不行而痹成矣。开肺痹之法,昌颇有寸长,见《寓意》等集中,兹不赘。

肾痹,用牛膝酒 原治肾痹虚冷,复感寒湿为痹。 牛膝 秦艽 川芎 白茯苓 防己 官桂 独活(各二两)五加皮(四两) 丹参 薏苡仁 火麻仁(炒) 麦冬 石斛 杜仲(炒各一两) 附子(制) 地骨皮 干姜(炮各五钱) 上 咀,生绢袋盛之,好酒一斗浸。春秋五日;夏三日;冬十日。每服半盏,空心食前服,日二次。 按∶肾为北方寒水之脏,而先天之真火藏于其中。故谓生气之原,又谓守邪之神。今风寒湿之邪,入而痹之,生渐远矣,此方防己、麦冬、丹参、地皮,迂缓不切。

附风门杂方

和荣汤(论见前) 白术 川芎(各一钱半) 南星 半夏 芍药 茯苓 天麻(各一钱) 当归 生地黄 熟地黄 牛膝 酸枣仁 黄芩 橘红(各八分) 羌活 防风 官桂(各六分) 红花 甘草(炙各四分) 黄柏(三分)水煎,入竹沥、姜汁,晨服。

急风散 治新久诸疮,破伤中风,项强背直,口噤不语,手足抽搐,眼目上视,喉中拽锯,及拔箭头。 丹砂(一两) 草乌(二两半生半熟烧存性末醋淬晒干) 川乌(生二钱五分与生草乌同研末) 麝香(一钱另研)上为细末和匀,每服五分,以酒下。血止痛定如神,出箭头先进一服,次以药敷箭头上。

独圣散 治破伤风久未愈,手背强直,牙关紧急立效。 蝉蜕(去头足五钱) 上为末,好酒一盏,煎滚,服之立苏。

祛风丸(易老方) 黄 枳壳 防风 芍药 枸杞 甘草 地骨皮 生地黄 熟地黄 各等分,蜜丸。

四神丹(东坡方) 羌活 玄参 当归 生地黄 各等分。 或煎,或丸服。

犀角汤(千金方) 治热毒流于四肢,历节疼痛。 犀角(三两) 羚羊角(一两) 前胡(四两) 黄芩(四两) 栀子仁(四两) 射干(四两) 大黄(四两) 升麻(四两) 新豆豉(一两) 上方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服。 按∶此方壮火内热炽盛者宜之。肠胃弱者,当减去大黄勿用。

牛蒡子散(本事方) 牛蒡子(三两炒) 新豆豉(三两) 羌活(三两) 生地黄(一两半) 黄 (一两半) 上为细末,汤调二钱,空心食前日三服。 按∶此方不但不用乌、附,并不用麻、桂。凡治血虚内热炽盛,而欲外解其势,宜仿此而推之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梦里花落知多少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梦里花落知多少

    人生仿佛是四季的轮回,生命的状态便是这四季的写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不必为沐浴春风而得意,也不必为置身冬季而叹息,人生中的每一个季节都是我们必经的过程,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值得我们珍藏的记忆。
  • 修炼365天

    修炼365天

    家庭主妇的我,也寄生命一种希望与追求……
  • 婚前睁大眼,婚后闭只眼

    婚前睁大眼,婚后闭只眼

    本书着重写了如何在婚前睁大眼,又如何在婚后闭只眼,但作者并不是要教女人做婚前的挑剔女,更不是要女人做婚后的无奈媳,而是教女人学会正确看待“婚姻”这件人生最重要的事,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婚前婚后的各种问题。
  • 生灭传说

    生灭传说

    一个你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西方?东方?各种位面?左眼主生,右眼主灭,情仇传说,正在展开!
  • 翎羽之缘

    翎羽之缘

    世间万事皆由缘起,因情牵,缘尽情断,则万事空!这是一部以修仙为题材,以情感为主线的小说,主人公是现代人,在一个便宜师傅的引领下踏入了修仙之路,修仙之路难比登天,他迷茫过,他绝望过,但是这一路还有她,还有他,因我心不孤,则仙路可通,她是他的爱人,她陪着他一路走来,但是他却永远的失去了她,他为了巡回自己的最爱,他披荆斩棘,是否他能巡回自己的爱人,完成这个翎羽之缘。。。。。。
  • 王源,独家蜜恋

    王源,独家蜜恋

    这是我们纯真的初爱,是我们的悲伤,我们的欣喜,我们无怨无悔的青春……
  • 英雄无敌之雄霸天下

    英雄无敌之雄霸天下

    猩红的血月蚀再次降临恩他格瑞大陆,邪恶的恶魔生物即将冲出熔岩地狱,入侵美丽的人类国度。复活的圣洁天使,摒弃圣洁堕落深渊。身体内流淌着恶魔之血的兽人也反叛人类,投入恶魔的怀抱!战火连天,嘶吼不停!人类大军节节败退,美丽的土地被恶魔占领。亡国将至。谁能在这个风起云涌血腥黑暗的大时代,力挽狂澜?
  • 仙帝殇

    仙帝殇

    生与死,轮回不止,爱与恨,因果循环。成仙路上多寂寞,昔日红颜皆为尘。遥看万古长河中,多少天才终成殇。
  • 都市里的救世者

    都市里的救世者

    龙生九子,世人皆知,却不知晓龙有第十子。夏天明,轩辕殿殿主,轩辕皇帝传承,失踪许久的豪门少爷,在一次事件中知晓了自己真正的身世,同时觉醒了自己的能力,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救世的路途。在路途中不断的磨炼自己,同时也遇见了自己在回到龙族后因为心中的执念义无反顾的回到自己心爱的几位女子身边,成就了一段新的传奇……
  • 感伤西行

    感伤西行

    第一部哲理小说以花果山和月亮河、少年时纯洁的友谊和1998年中国特大洪水为背景,叙述了在经过艰难岁月和苦涩的恋爱后,孙小空骑着自行车独自踏上了旅游与打工之路,在子长遇到养鹰先生,在潘龙遇到龙药师,在黄帝陵祭拜黄帝,一路上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第二部寓言小说叙述孙小空从人变成动物后,在终南山与白狐热恋,通过一番努力考上一所重点大学,但失恋的痛苦使孙小空又踏上西行的道路,在咸阳获得夜明珠,在法门寺从羊又变成人。第三部现实浪漫小说叙述孙小空在各地感受历史文化,在秦岭意外遇到小凤,在太白山遇到患难兄弟小飞,返回西安后孙小空与小飞一起创立一视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同时与小飞一起追求文学和音乐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