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晴在新婚第二天就被婉儿传召回宫的事情很快便传的沸沸扬扬,每个人都很好奇这个中缘由。一时宫里流言四起,但是后来的一件事情,便让宫中的每个人不敢再对此事妄加评论了。
墨晴回宫复明的第一日,便被婉儿带着匆匆的朝皇后的雍和宫走去,墨晴对于婉儿的所作所为还蒙在鼓里,但是到了雍和宫看见蓬头垢面的太后以后,墨晴便对婉儿的举动了解一二。
婉儿刚进雍和宫便开始哭哭啼啼,声泪俱佳的对着俨然已经什么都不知的太后哭泣着。
婉儿的演技真的是越来越精湛了,如果不是墨晴清楚个中缘由,也会被婉儿的眼泪骗到,以为婉儿真的是心疼太后,为太后感到惋惜的。
“母后,好端端的您怎么会病成现在这般模样,前些日子不是还好好的吗。”婉儿一边哭一边上前看着神志不清的太后,对身旁的老嬷嬷询问着。
“回仙贵妃的话,老奴是在不知,前些时日娘娘带着王太医来为太后诊治,太后的病情却有好转。后来王太医便交代太后说只要安心静养,转由其他太医医治即可,便一连数日再没来过。不料本来好好的娘娘被其余太医医治了两天,病情便开始恶化了。后来老奴便又把王太医请来诊治。王太医说是药除了问题,现在太后的病已经无药可医了。后来再怎么努力,也没见太后见好。”老嬷嬷颤巍巍的对婉儿一五一十的把病情陈述清楚。
其实这些婉儿都是了然于心的,只是她要听听在外人眼里,太后的病因,是否真的如自己和墨晴所料一般发展的。
“嬷嬷快快请起,还要劳烦嬷嬷多多照顾太后才是呀。”婉儿的眼泪一直止不住的往外流,看得一旁的嬷嬷们也很是心疼。
毕竟太后曾经那么对待过她,但是眼前的仙贵妃非但不记仇,还如此照顾太后,真的是难得的贤良淑德。
“娘娘还是不要太过伤心,以免伤了身体。”太后身边的老嬷嬷是在是看不过去了,便开口宽慰道婉儿。
“现在太后病成这样,让本宫如何不伤心?皇上可曾来过?”婉儿显得更加伤心了。
“回贵妃娘娘的话,皇上近日一直没有来过。”老嬷嬷如是的说道。
“唉!”婉儿重重的叹了口气,继而说道:“环儿,去建章宫去把皇上请来,就说太后有事找皇上商量。皇上若问何事,便说是关于十年前的事情。”婉儿嘱咐完,环儿便急忙忙的朝建章宫走去。
“王太医,还要劳烦您再为太后诊治一下。就算不能医治好,至少想些法子让太后舒服一些,最好能清醒过来。”婉儿说的有些为难,但是她深知,墨晴一定能做到。
没错,婉儿就是要太后清清楚楚的看见自己的儿子如何为了一个女人,再三忤逆自己的。
“是,娘娘。臣女并没有什么把握,只能尽力而为。”墨晴说完,便开始喂太后诊脉,太后的病情远比墨晴想的要复杂,她万万没有想到,太后为了一线希望,竟然私自把她开给太后的药加大了一倍的剂量,殊不知,这样只会让病情更加恶化。
墨晴紧紧皱着眉头,额前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婉儿也隐约觉出事情不太对劲,便急忙开口询问:“王太医的表情为何如此严肃?难道太后的病情除了什么差错?”
片刻,墨晴停止诊断,摇了摇头,示意太后已经回天乏力了。
“为什么?上次您不是说他后还可以活一个月的时间吗?”一旁的嬷嬷再也没能忍住。
“只是不知是何人加大了太后服药的剂量,药物已经在太后的体内造成反噬了。现在太后恐怕活不过三天。”墨晴一五一十的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是老奴该死,当初应该拦着点太后的,太后以为只要加大剂量,没准还有一线生存的希望。老奴便没有多加阻拦,是老奴该死啊!娘娘您就刺死老奴为太后陪葬吧。”张嬷嬷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
“那不知王太医还有没有办法让太后神智恢复清楚?”婉儿最后也是无奈的问了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不能,她也便死心了。
“可以,只是……”墨晴似乎很是为难。
“只是什么?”婉儿继续问道。
“皇上驾到!”墨晴还没来得及开口,皇上便急匆匆的赶来了。看来十年前这件事情,对皇上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皇上刚进雍和宫便看见躺在床上昏迷的太后和一旁眼睛红肿的婉儿,心里也难免会有些疑惑。
“皇上,太后她,她不行了。”婉儿说完便又哭哭啼啼起来。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皇上似乎也觉得一切来的太突然,他虽然恨他的母后,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她会死去,一时皇上呆呆的愣在了那里,不知再想些什么。
好长一段时间,皇上才晃过神来,对着一旁的宫女太监吩咐道:“去把永定王和贤亲王,还有其余的妃嫔全都叫到雍和宫来看望母后。然后去把宫里所有的太医叫到雍和宫来为太后诊治。对了,还有,去宫外张贴皇榜,征召有才学的太医进宫为太后诊治,如果能有起效,重重有赏!”
皇上慌乱的安排着,根本没有注意到身旁的墨晴满脸的为难神色,也许那个能让太后恢复神智的方法,是在是有些偏激。
婉儿只是示意了墨晴一眼,墨晴便在人群中回到了婉儿的身边,在婉儿的耳边偷偷的把方法告诉了婉儿。这个方子说出来恐怕没有人会同意,但是婉儿却很想试试。
她不知道墨晴的方子到底会造成什么后果,她只知道,这样一来,太后才会更加痛苦。
不消片刻,太后的寝宫已经被来的人围得水泄不通,太医院的太医既有数十位,再加上成百上千的妃嫔,太后的寝宫根本就容不下这么多人,也不知道这皇上究竟是怎么想的。
永定王和贤亲王是最后感到皇宫的,得知太后时日无多,多少有些诧异,这来的也太快了些,但是既来之则安之,他们现在只能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