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94700000045

第45章 救边(2)

今苟以己无惨怛冤痛〔一〕,故端坐相仍〔二〕,又不明修守御之备〔三〕,陶陶闲澹〔四〕,卧委天囗〔五〕。羌独往来〔六〕,深入多杀〔七〕,己乃陆陆〔八〕,相将诣阙,谐辞礼谢〔九〕,退云状〔一0〕,会坐朝堂〔一一〕,则无忧国哀民恳恻之诚〔一二〕,苟转相顾望,莫肯违止〔一三〕,日晏时移,议无所定〔一四〕,己且须后〔一五〕。后得小安〔一六〕,则恬然弃忘。旬时之闲,虏复为害,军书交驰,羽檄狎至〔一七〕,乃复怔忪如前〔一八〕。若此以来,出入九载,庶曰式臧,覆出为恶〔一九〕,徊徊溃溃〔二0〕,当何终极!春秋讥“郑弃其师”〔二一〕,况弃人乎?一人吁嗟,王道为亏〔二二〕,况百万之众,叫号哭泣〔二三〕,感天心乎?

〔一〕汉书元帝纪初元二年诏曰:“惨怛于心”,颜师古注:“惨,痛也;怛,悼也。”

〔二〕盐铁论禁耕篇云:“端坐而民豪。”按“端坐”犹言“安坐”也。吴志虞翻传孙策云:“端坐悒悒。”诸葛恪传云:“端坐使老。”晋书东海王越传云:“端坐京辇,以失据会。”

〔三〕旧脱“守”字,据边议篇补。六韬王翼篇云:“修沟堑,治壁垒,以备守御。”齐语云:“小国诸侯,有守御之备。”史记秦本纪云:“郑君谨修守御备。”

〔四〕诗君子阳阳毛传云:“陶陶,和乐貌。”

〔五〕空格程本作“听”,疑非。铎按:程本“听”盖“职”讹。

〔六〕六韬兵道篇云:“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

〔七〕史记吴王濞传云:“击反虏者,深入多杀为功。”

〔八〕后汉书马援传云:“今更共陆陆”,章怀注:'“陆陆”犹“碌碌”也。’按庄子渔父篇:“禄禄而受变于俗。”史记平原君传:“公等录录。”汉书萧何曹参传赞:“当时录录”,颜师古注:'

“录录”犹“鹿鹿”。’说文云:“逯,行谨逯逯也。囗,随从也。”陆陆。碌碌。禄禄。录录。鹿鹿。逯逯。囗囗并通。

〔九〕后汉书桥玄传云:“诣阙谢罪。”

〔一0〕“状”上当脱“无”字。“无状”注见断讼篇。

〔一一〕周礼考工记匠人:“外有九室”,郑注:“如今朝堂,诸曹治事处。”疏云:“郑据汉法,谓正朝之左右为庐舍者也。”按后汉时,国家有大事,皆于朝堂会议。后汉书邓骘传云:“其有大议,皆诣朝堂,与公卿参谋。”袁安传云:'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虏既已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掠,北单于谓汉欺之,谋欲犯边,宜还其生口以安慰之。”诏百官议朝堂。’又云:“窦太后兄车骑将军宪北击匈奴,安与太尉宋由。司空任隗及九卿诣朝堂上书谏。”班超后勇传:“曹宗请击匈奴,邓太后召勇诣朝堂会议。”应奉后劭传:'中平二年,汉阳贼东侵三辅,皇甫嵩讨之,请发乌桓三千人。北军中候邹靖上言:“乌桓众弱,宜开募鲜卑。”事下四府。大将军掾韩卓与劭相难反复。于是诏百官大会朝堂。’陈球传:“窦太后将葬。曹节等欲别葬太后,而以冯贵人配祔。诏公卿大会朝堂,令中常侍赵忠监议。”卢植传:“董卓大会百官于朝堂,议欲废立。”鲜卑传:“熹平六年,鲜卑寇三边,夏育请征幽州诸郡兵出塞击之。大臣多有不同,乃召百官议朝堂。”皆其事也。

〔一二〕汉书傅喜传云:“忠诚忧国。”按汉时每以不忧国责大臣。成帝纪永始四年诏曰:“公卿列侯。亲属近臣,四方所则,未闻修身遵礼,同心忧国者也。”孔光传策免光云:“今相朕出入三年,忧国之风复无闻焉。”朱博传奏封事言:“丞相光志在自守,不能忧国。”盖诏奏之文相沿如此。

〔一三〕“顾望”注见述赦篇。“止”当作“正”。后汉书郅恽子寿传云:“违众正议,以安宗庙。”皇甫规传云:“互相瞻顾,莫肯正言。”皆此意。独断云:“其有疑事,公卿百官会议。若台阁有所正处,而独执异意者,曰驳议。驳议曰:某官某甲议以为如是,下言臣愚戆,议异。”“违正”即“驳议”也。

〔一四〕汉书龚胜传云:“日暮,议者罢。”

〔一五〕礼记学记云:“虽舍之可也”,郑注:“舍之,须后。”汉书食货志:“诏书且须后”,后汉书循吏卫飒传:“须后诏书”,颜师古。章怀注并云:“须,待也。”

〔一六〕诗民劳云:“汔可小安。”

〔一七〕汉书息夫躬传云:“军书交驰而辐凑,羽檄重迹而押至。”文颖曰:'押,音“狎习”之“狎”。’文选陆倕石阙铭李善注引作“狎”。襄廿七年左传云:“晋。楚狎主诸侯之盟”,杜注:“狎,更也。”

〔一八〕方言云:“D伀,遑遽也。江。浙之间,凡窘猝怖遽谓之D伀。”“怔忪”与“伀”同。玉篇云:“怔忪,惧貌。”铎按:汉人读“伀”如“章”,伀,双声。

〔一九〕诗雨无正。

〔二0〕尔雅释训云:“儚儚。洄洄,惛也。”释文:'“洄洄”本作“囗囗”。’按玉篇作“徊徊”,与此合。说文衣部又引“囗囗囗囗”。说文无“囗”字,当依此作“溃”。今尔雅无“溃溃”,盖脱佚也。铎按:说文引“囗囗囗囗”,即尔雅“委委佗佗”之异文。说见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三。

〔二一〕闵二年。

〔二二〕后汉书鲁恭传云:“一夫吁嗟,王道为亏。”鲍永后昱传云:“一人呼嗟,王政为亏。”盖当时成语也。小尔雅广训云:“吁嗟,呜呼也。有所叹美,有所伤痛,随事有义也。”此即伤痛之义矣。

〔二三〕“叫”旧脱,据实边篇补。诗北山云:“或不知叫号。”

且夫国以民为基,贵以贱为本〔一〕。是以圣王养民,爱之如子〔二〕,忧之如家〔三〕,危者安之,亡者存之〔四〕,救其灾患,除其祸乱〔五〕。是故鬼方之伐〔六〕,非好武也〔七〕,玁狁于攘〔八〕,非贪土也〔九〕,以振民育德〔一0〕,安疆宇也〔一一〕。古者,天子守在四夷〔一二〕,自彼氐。羌,莫不来享〔一三〕,普天思服,行苇赖德〔一四〕。况近我民蒙祸若此,可无救乎?

〔一〕淮南子泰族训云:“国主之有民也,犹城之有基。”老子云:“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新书大政上篇云:“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以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

〔二〕襄十四年左传:'师旷曰:“养民如子。”’新序杂事一“养”作“爱”。说苑政理篇:'太公曰:“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

〔三〕汉书翟方进传云:“忧国如家。”

〔四〕赵策:'张孟谈曰:“亡不能存,危不能安,则无为贵知士也。”’

〔五〕襄十一年左传云:“救灾患,恤祸乱。”廿八年传云:“救其菑患。”

〔六〕易既济九三:“高宗伐鬼方。”

〔七〕周语:'祭公谋父曰:“是先王非务武也。”’

〔八〕诗出车:“攘”作“襄”。释文:'“襄”本或作“攘”。’后汉书蔡邕传释诲云:“猃狁攘而吉甫宴。”邕集难夏育击鲜卑云:“周宣王命南仲。吉甫攘猃狁,威荆蛮。”铎按:汉书叙传:“于惟帝典,戎夷猾夏,周宣攘之,亦列风雅。”作“攘”与此同,皆用三家诗。

〔九〕淮南子兵略训云:“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将以存亡继绝,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也。”

〔一0〕易蛊象词。

〔一一〕后汉书冯衍传云:“安其疆宇。”

〔一二〕昭廿三年左传沈尹戍语。

〔一三〕诗殷武。

〔一四〕诗北山云:“普天之下。”文王有声云:“无思不服。”“行苇”义见下篇。

凡民之所以奉事上者,怀义恩也。痛则无耻,祸则不仁〔一〕。忿戾怨怼,生于无耻。今羌叛久矣!伤害多矣!百姓急矣!忧祸深矣!上下相从,未见休时。不一命大将以扫丑虏〔二〕,而州稍稍兴役〔三〕,连连不已〔四〕。若排帘障风,探沙拥河〔五〕,无所能御,徒自尽尔〔六〕。今数州屯兵十余万人〔七〕,皆廪食县官〔八〕,岁数百万斛,又有月直〔九〕。但此人耗,不可胜供〔一0〕,而反惮暂出之费,甚非计也。

〔一〕“祸”旧作“福”,据程本改。

〔二〕诗常武云:“仍执丑虏。”汉书黥布传云:“埽淮南之众”,颜师古注:“埽者:谓尽举之,如埽地之为。”“扫”与“埽”同。

〔三〕意林“州”下有“县”字。按本书皆以“州郡”连言,此亦当作“州郡”。汉书西南夷传云:“州郡击之不能服。”

〔四〕诗皇矣云:“执讯连连。”汉书东方朔传云:“绵绵连连,殆哉!世之不绝也。”

〔五〕“帘”旧作“榩”,“拥”旧作“灌”,并据意林改。御览九“帘”作“翣”。“翣”与“箑”通,扇也。八百五十四“帘”又作“糠”,“探”作“陶”。按“陶”当作“掏”,一切经音义七引通俗文云:“出曰掏。”探。掏义同。

〔六〕意林作“无益于事,徒自弊耳。”

〔七〕哀元年左传云:“夫屯昼夜九日。”杜注:'“夫”犹“兵”也。’疏云:'屯是戍守之名,故诗序云:“屯戍于母家。”’“十”旧作“才”,据程本改。后汉书西羌传虞诩说任尚云:“三州屯兵二十余万人,弃农桑,疲苦徭役,而未有功效,劳费日滋。”

〔八〕急就篇云:“禀食县官带金银”,颜师古注:“禀食县官,官给其食也。”汉书地理志颜注:“禀,给也。”“廪”与“禀”同。后汉书南蛮传李固云:“计人禀五升”,章怀注:“古升小,故人日五升也。”

〔九〕后汉书陈宠后忠传注引谢承书云:“施延到吴郡海盐,取卒月直,赁作半路亭父,以养其母。”

〔一0〕“耗”犹“费”也。汉书西南夷传都尉万年曰:“兵久不决,费不可共。”颜师古注:'共,读曰“供”。’

且〔一〕夫危者易倾,疑者易化。今虏新擅边地,未敢自安,易震荡也〔二〕。百姓新离旧壤〔三〕,思慕未衰〔四〕,易奖厉也。〔五〕诚宜因此遣大将诛讨,迫胁离逖破坏之〔六〕。如宽假日月,〔七〕蓄积富贵,各怀安固之后,则难动矣。周书曰:“凡彼圣人必趋时〔八〕。”是故战守之策,不可不早定也〔九〕。

〔一〕“且”旧作“是”。铎按:且。是草书形近,故多相乱。秦策“且王攻楚之日,则恶出兵?”史记春申君传同,姚本“且”作“是”,史记郑世家:“齐强,而厉公居栎,即不往,且率诸侯伐我纳厉公。”今本“且”作“是”,误并与此同。或谓“是”犹“且”,非也。

〔二〕襄廿六年左传:'析公曰:“楚师轻窕,易震荡也。”’

〔三〕“壤”旧作“怀”。

〔四〕汉书元帝纪永光四年诏曰:“顷者,徙郡国民以奉园陵,令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不安之意。”

〔五〕“奖旧作“将”。按说文云:“囗,嗾犬厉之也。”经典多作“奖”。汉书哀帝纪云:“奖厉太子。”逸周书和寤解云:“王乃厉翼于尹氏八士”,孔晁注:“厉,奖厉也。”

〔六〕书多方云:“离逖尔土。”汉书赵充国传云:“虏破坏,可日月冀。”

〔七〕史记封禅书:'公孙卿曰:“非少宽假,神不来。”’

〔八〕周祝解。“凡”作“观”,“趋”作“趣”。铎按:周书云:“凡彼济者必不怠,观彼圣人必趣时。”此作“凡彼圣人”者,因上句而误记耳。趋。趣古字通。

〔九〕汉书高帝纪:'韩信曰:“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民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向。”’此文意与彼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编成了《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剖开成功的洋葱

    剖开成功的洋葱

    策划的现实要求是我们需要发展,我们要做得更好;策划的理论基础是对社会及其构成因素的发展规律或逻辑的充分了解或掌握。如果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不要犹豫,开始策划吧——一个新的世界会在策划中诞生!
  • 玄机铸剑录

    玄机铸剑录

    人类的欲望直接的孕育出一个无比强大的妖魔,也间接的导致了众神的陨落。这是一个没有了神的世界,这是一片妖兽丛生的大陆。且看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为何踏上坎坷的漂泊之路,如何报灭门之仇,如何用铸造出的武器使众人能力倍增,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左右国家之间的战争,经历怎样的艰难险阻寻得众神之灵,使传统的武器与魔法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又是如何创造出众多神器带领众人斩妖除魔。这是一部融合了,东方、西方、古武、魔法、妖魔、鬼神、等众多元素的小说。
  • 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古老而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像母亲的乳汁一样,浸润着宽广而深厚的黄土高原,三秦大地留下了中华民族先祖光辉灿烂的足变迹。沧海桑田,遥远的历史早已被漫漫黄土所尘封,昔日的熙熙攘攘也被无尽的岁月所淹没。
  • 经过的路

    经过的路

    人生之路需慢慢体会,却又匆匆而过。我庆幸在你的路上,我曾经过。即使在敏感的情绪里,在不确定的远方,我依然可以微笑面对
  • 弃女逆天:皇夫练剑我炼丹

    弃女逆天:皇夫练剑我炼丹

    云翡一朝穿越,身世成谜。本以离开了夏家,却因测出万年罕见的天火灵根而再度被夏家盯上。随着身世浮出水面,魑魅魍魉裹着重重杀机一起出现。她竟是夏家不为人知的嫡女,而夏家只想利用她去联姻。忽一日灵根被废,夏家包庇凶手,云翡却被狼狈逐出。往昔荣宠烟消云散,唯有南九始终不变。她藏着一段秘密,决定回云母出生之地一探究竟,然而随着密室开启,更多的谜团扑面而来……
  • 云邑夫人

    云邑夫人

    社稷河山,祸水红颜。骇浪惊涛风起云涌的一场——烽烟起,广厦倾,放不下的成败是非,参不透的得舍恩怨,终不过化作后世人指尖一段三弦——
  • 深爱:总裁的宝贝娇妻

    深爱:总裁的宝贝娇妻

    她,虽身在豪门之中,却没什么心机,是说她善良还是说她无知,虽无绝美的容颜,却让冰山总裁为之动情,甚至使亲如手足的几兄弟为之争夺。他,拥有令无数女子倾心令无数男子羡慕、嫉妒的相貌,拥有让世人惧怕的权力,拥有世人无法比得上的财富,可当他遇见她时,他掷千金,只为博得佳人一笑……
  • 相思一点点

    相思一点点

    台湾作家[乔安]的免费全本小说《相思一点点》。
  • 史上第一天帝

    史上第一天帝

    第六纪元祭起了屠刀,准备献祭整个第七纪元,以获永生!为了生存,道祖泣血,圣人陨落,诸神被当作猪狗屠戮…残破的天地,在渴望着一个英雄的出现,带领着她涅磐重生!一个青年手持打神鞭,身披黄金甲,从低端的修真界走出,一路啸歌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