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92800000009

第9章

以十分率之,此三法居其八、九,而众所当才一、二也。或言《内经》多论针而少论药者,盖圣人欲明经络。岂知针之理,即所谓药之理。即今着吐汗下三篇,各条药之轻重寒温于左。仍于三法之外,别着《原补》一篇,使不预三法。恐后之医者泥于补,故置之三篇之末,使用药者知吐中有汗,下中有补,止有三法。《内经》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是之谓也。

凡在上者皆可吐式十四

夫吐者,人之所畏。且顺而下之,尚犹不乐,况逆而上之,不说者多矣。然自胸以上,大满大实,痰如胶粥,微丸微散,皆儿戏也,非吐病安能出?仲景之言曰∶大法春宜吐。盖春时阳气在上,人气与邪气亦在上,故宜吐也。涌吐之药,或丸或散,中病则止,不必尽剂,过则伤人。然则四时有急吐者,不必直待春时也。但仲景言其大法耳。

今人不得此法,遂废而不行。试以名方所记者略数之∶如仲景《伤寒论》中,以葱根白豆豉汤,以吐头痛;栀子浓朴汤,以吐懊 ;瓜蒂散,以吐伤寒六、七日,因下后腹满无汗而喘者。如此三方,岂有杀人者乎?何今议予好涌者多也?又如孙氏《千金方》风论中数方,往往皆效。近代《本事方》中,稀涎散,吐膈实中满、痰厥失音、牙关紧闭、如丧神守。《万全方》以郁金散吐头痛、眩运、头风、恶心、沐浴风。近代《普济方》以吐风散、追风散,吐口噤不开、不省人事;以皂角散吐涎潮。《总录》方中,以常山散吐疟。孙尚方以三圣散吐发狂;神验方吐舌不正;《补亡篇》以远志去心,春分前服之,预吐瘟疫。此皆前人所用之药也,皆有效者,何今之议予好涌者多也?惟《养生必用方》言∶如吐其涎,令人跛。《校正方》已引风门中碧霞丹为证,予不须辨也。但《内经》明言∶高者越之,然《名医录》中,惟见太仓公、华元化、徐文伯能明律用之,自余无闻,乃知此法废之久矣。今予骤用于千载寂寥之后,宜其惊且骇也。惜乎黄帝、岐伯之书,伊芳挚、仲景之论,弃为闲物,纵有用者,指为山野无韵之人,岂不谬哉?予之用此吐法,非偶然也。曾见病之在上者,诸医尽其技而不效。余反思之,投以涌剂,少少用之,颇获征应。既久,乃广访多求,渐臻精妙,过则能止,少则能加。一吐之中,变态无穷,屡用屡验,以至不疑。

故凡可吐,令条达者,非徒木郁然。凡在上者,皆宜吐之。且仲景之论,胸上诸实郁,而痛不能愈,使人按之,及有涎唾,下痢十余行,其脉沉迟,寸口脉微滑者,此可吐之,吐之则止。仲景所谓胸上诸实,按之及有涎唾者,皆邪气在上也。《内经》曰∶下痢,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寸口脉微滑者,上实也。皆可吐之。

王冰曰∶上盛不已,吐而夺之。仲景曰∶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又如宿饮酒积在上脘者,亦当吐之。在中脘者,当下而去之。仲景曰∶病患手足厥冷,两手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知病在胸中,当吐之。余尝用吐方,皆是仲景方,用瓜蒂散,吐伤寒头痛;用葱根白豆豉汤,以吐杂病头痛;或单瓜蒂名独圣,加茶末少许,以吐痰饮食;加全蝎梢,以吐两胁肋刺痛、濯濯水声者。《内经》所谓“湿在上,以苦吐之”者,其是谓欤!今人亦有窃予之法者,然终非口授,或中或否,或涌而不能出,或出而不能止。岂知上涌之法,名曰撩痰。“撩”之一字,自有擒纵卷舒。顷有一工,吐陈下一妇人,半月不止,涎至数斗,命悬须臾,仓皇失计,求予解之。予使煎麝香汤,下咽立止。或问∶麝香何能止吐?予谓之曰∶瓜苗闻麝香即死。吐者,瓜蒂也,所以立解。如藜芦吐者不止,以葱白汤解之;以石药吐者不止,以甘草、贯众解之;诸草木吐者,可以麝香解之。以《本草》考之,吐药之苦寒者,有豆豉、瓜蒂、茶末、栀子、黄连、苦参、大黄、黄芩;辛苦而寒者,有郁金、常山、藜芦;甘苦而寒者,有地黄汁;苦而温者,有木香、远志、浓朴;辛苦而温者,有薄荷、芫花;辛而温者,有谷精草、葱根须;辛而寒者,有轻粉;辛甘而温者,有乌头、附子尖;酸而寒者,有晋矾、绿矾、齑汁;酸而平者,有铜绿;甘酸而平者,有赤小豆;酸而温者,有饭浆;酸辛而寒者,有胆矾;酸而寒者,有青盐、白米饮;辛咸而温者,有皂角;甚咸而寒者,有沧盐;甘而寒者,有牙硝;甘而微温且寒者,有参芦头;甘辛而热者,有蝎梢。凡此三十六味,惟常山、胆矾、瓜蒂有小毒,藜芦、芫花、轻粉、乌附尖有大毒,外二十六味,皆吐药之无毒者。各对证擢而用之。此法宜先小服,不满,积渐加之。

余之撩痰者,以钗股、鸡羽探引,不出,以齑投之,投之不吐,再投之,且投且探,无不出者。吐至昏眩,慎勿惊疑。《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如发头眩,可饮冰水立解。如无冰时,新汲水亦可。强者可一吐而安,弱者可作三次吐之,庶无损也。吐之次日,有顿快者,有转甚者,盖饮之而吐未平也。俟数日,当再涌之。如觉渴者,冰水、新水、瓜、梨、柿及凉物,皆不禁,惟禁贪食过饱硬物、干脯难化之物。心火既降,中脘冲和,****必强,大禁房劳、大忧、悲思。病患既不自责,众议因而噪之,归罪于吐法,起谤其由此也。故性行刚暴,好怒喜淫之人,不可吐;左右多嘈杂之言,不可吐;病患颇读医书,实非深解者,不可吐;主病者不能辨邪正之说,不可吐;病患无正性,妄言妄从,反复不定者,不可吐;病势危,老弱气衰者,不可吐;自吐不止,亡阳血虚者,不可吐;诸吐血、呕血、咯血、衄血、嗽血、崩血、失血者,皆不可吐。吐则转生他病,浸成不救,反起谤端。

虽恳切求,慎勿强从,恐有一失,愈令后世不信此法,以小不善,累大善也。必标本相得,彼此相信,真知此理,不听浮言,审明某经某络,某脏某腑,某气某血,某邪某病,决可吐者,然后吐之。是予之所望于后之君子也,庶几不使此道湮微,以新传新耳!

凡在表者皆可汗式十五

风、寒、暑、湿之气,入于皮肤之间而未深,欲速去之,莫如发汗。圣人之刺热五十九刺,为无药而设也,皆所以开玄府而逐邪气,与汗同。然不若以药发之,使一毛一窍,无不启发之为速也。

然发汗亦有数种。世俗止知惟温热者为汗药,岂知寒凉亦能汗也,亦有熏渍而为汗者,亦有导引而为汗者。如桂枝汤、桂枝麻黄各半汤、五积散、败毒散,皆发汗甚热之药也。如升麻汤、葛根汤、解肌汤、逼毒散,皆辛温之药也。如大柴胡汤、小柴胡汤、柴胡饮子,苦寒之药也。如通圣散、双解散、当归散子,皆辛凉之药也。故外热内寒宜辛温,外寒内热宜辛凉。平准所谓导引而汗者,华元化之虎、鹿、熊、猴、鸟五禽之戏,使汗出如敷粉,百疾皆愈。所谓熏渍而汗者,如张苗治陈廪丘,烧地布桃叶蒸之,大汗立愈。又如许胤宗治许太后感风不能言,作防风汤数斛,置于床下,气如烟雾,如其言,遂愈能言。此皆前人用之有验者。

以《本草》校之,荆芥、香白芷、陈皮、半夏、细辛、苍术,其辛而温者乎;蜀椒、胡椒、茱萸、大蒜,其辛而大热者乎;生姜,其辛而微温者乎;天麻、葱白,其辛而平者乎;青皮、薄荷,其辛苦而温者乎;防己、秦艽,其辛而且苦者乎;麻黄、人参、大枣,其甘而温者乎;葛根、赤茯苓,其甘而平者乎;桑白皮,其甘而寒者乎;防风、当归,其甘辛而温者乎;附子,其甘辛而大热者乎;官桂、桂枝,其甘辛而大热者乎;浓朴,其苦而温者乎;桔梗,其苦而微温者乎;黄芩、知母、枳实、地骨皮,其苦而寒者乎;前胡、柴胡,其苦而微寒者乎;羌活,其苦辛而微温者乎;升麻,其苦甘且平者乎;芍药,其酸而微寒者乎;浮萍,其辛酸而寒者乎;凡此四十味,皆发散之属也。

惟不善择者,当寒而反热,当热而反寒,此病之所以变也。仲景曰∶大法春夏宜汗。春夏阳气在外,人气亦在外,邪气亦在外,故宜发汗。然仲景举其略耳。设若秋冬得春夏之病,当不发汗乎?但春夏易汗而秋冬难耳。凡发汗欲周身 然,不欲如水淋漓,欲令手足俱周遍,汗出一、二时为佳。若汗暴出,邪气多不出,则当重发汗,则使人亡阳。凡发汗中病则止,不必尽剂。要在剂当,不欲过也。此虽仲景调理伤寒之法,至于杂病,复何异哉?且如伤寒麻黄之类,为表实而设也;桂枝汤之类,为表虚而设也;承气汤,为阴虚而设也;四逆汤,为阳虚而设也。表里俱实者,所谓阳盛阴虚,下之则愈;表里俱虚者,所谓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也。所谓阳为表而阴为里也,如表虚亡阳,发汗则死。发汗之法,辨阴阳,别表里,定虚实,然后汗之,随治随应。

设若飧泄不止,日夜无度,完谷下出,发汗可也。《内经》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此以风为根,风非汗不出。昔有人病此者,腹中雷鸣泄注,水谷不分,小便涩滞,皆曰脾胃虚寒故耳。豆蔻、乌梅、罂粟壳、干姜、附子,曾无一效;中脘脐下,灸已数十,燥热转甚,小溲涸竭,瘦削无力,饮食减少。命予视之,余以谓《应象论》曰∶热气在下,水谷不分,化生飧泄;寒气在上,则生 胀。而气不散,何也;阴静而阳动故也。诊其两手脉息,俱浮大而长,身表微热。用桂枝麻黄汤,以姜枣煎,大剂,连进三服,汗出终日,至旦而愈。次以胃风汤,和平脏腑,调养阴阳,食进病愈。

又贫家一男子,年二十余,病破伤风,搐,牙关紧急,角弓反张。弃之空室,无人问者,时时呻呼。余怜其苦,以风药投之。口噤不能下,乃从两鼻窍中灌入咽喉,约一中碗,死中求生。其药皆大黄、甘遂、牵牛、硝石之类。良久,上涌下泄,吐且三、四升,下一、二十行,风搐立止,肢体柔和,旦已自能起。口虽开,尚未能言。予又以桂枝麻黄汤三两,作一服,使啜之。汗出周匝如洗,不三日而痊。

又如小儿之病,惊风搐搦,涎潮热郁,举世皆用大惊丸、抱龙丸、镇心丸等药。间有不愈者,余潜用瓜蒂、赤小豆等分,共为细末,以猪胆汁浸蒸饼为丸,衣以螺青或丹砂,以浆水、乳汁送之。良久,风涎涌出一两掬,三、五日一涌,涌三、五次。渐以通圣散稍热服之,汗 然,病日已矣。

顷又治一狂人,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阳并乃狂。《难经》曰∶重阳者狂,重阴者癫。阳为腑,阴为脏,非阳热而阴寒也。热并于阳则狂,狂则生寒;并于阴则癫,癫则死。《内经》曰∶足阳明胃实则狂。故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无所不为,是热之极也。以调胃承气,大作汤下数十行,三、五日,复上涌一、二升,三、五日又复下之,凡五、六十日,下百余行,吐亦七、八度,如吐时,暖室置火,以助其热而汗少解,数汗方平。

又治一酒病患,头痛、身热、恶寒,状类伤寒,诊其脉,两手俱洪大,三两日不圊。余以防风通圣散约一两,用水一中碗,生姜二十余片,葱须根二十茎,豆豉一大撮,同煎三、五沸,去滓,稍热,分作二服,先服一服多半,须臾以钗股探引咽中,吐出宿酒,酒之香味尚然,约一两掬,头上汗出如洗,次服少半立愈。《内经》曰∶火郁发之。发为汗之,令其疏散也。

又尝治一税官,病风寒湿痹,腰脚沉重,浮肿,夜则痛甚,两足恶寒,经五、六月间,犹绵胫靴足。腰膝皮肤,少有跣露,则冷风袭之,流入经络,其痛转剧。走注上下,往来无定。其痛极处,便挛急而肿起,肉色不变,腠理间如虫行。每遇风冷,病必转增。饮食转减,肢体瘦乏,须人扶掖,犹能行立。所服者,乌、附、姜、桂,种种燥热;燔针着灸,莫知其数,前后三年,不获一愈。一日,命予脉之,其两手皆沉滑有力。先以导水丸、通经散各一服,是夜泻三十余行,痛减半。遂渐服赤茯苓汤、川芎汤、防风汤。此三方在《宣明论》中,治痹方是也。日三服,煎七、八钱,余又作玲珑灶法熏蒸,血热病必增剧。诸汗法古方亦多有之,惟以吐发汗者,世罕知之。故余尝曰∶吐法兼汗,良以此夫!

凡在下者皆可下式十六

下之攻病,人亦所恶闻也。然积聚陈 于中,留结寒热于内,留之则是耶?逐之则是耶?《内经》一书,惟以气血通流为贵。世俗庸工,惟以闭塞为贵。又止知下之为泻,又岂知《内经》之所谓下者,乃所谓补也。陈去而肠胃洁, 瘕尽而荣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者存焉。然俗不信下之为补者,盖庸工妄投下药,当寒反热,当热反寒,未见微功,转成大害,使聪明之士,亦复不信者此也。

所以谓寒药下者,调胃承气汤,泄热之上药也;大、小、桃仁承气,次也;陷胸汤,又其次也;大柴胡,又其次也。以凉药下者,八正散,泄热兼利小溲;洗心散,抽热兼治头目;黄连解毒散,治内外上下蓄热而不泄者;四物汤,凉血而行经者也;神芎丸,解上下蓄热而泄者也。以温药而下者,无忧散,下诸积之上药也;十枣汤,下诸水之上药也。以热药下者,煮黄丸、缠金丸之类也,急则用汤,缓则用丸,或以汤送丸,量病之微甚,中病即止,不必尽剂,过而生愆。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天启剑尘

    网游之天启剑尘

    网游巨作<<天启>>问世,网游背景是由中国神话组成,任务都是自动生成.整部网游都是由超级计算机"SKY"操控.看叶旭从恶少变成拯救世界的大英雄!看叶旭从默默无闻的痞子流氓成就一大剑神.我有霸气职业剑神,我有传说职业美猴王,神器金箍棒,神剑在手.来者不惧,哈哈!
  • 魔头的妻子

    魔头的妻子

    女主具有强悍的记忆力。被收养之后,就被迫背下了许多武林秘籍。阴差阳错,她又被迫代替养父母的亲生女儿嫁给了“魔头”,并被逐出家门。天知道,来到“魔头”身边,她才慢慢了解,自己要找的幸福就在这里。
  • 遗失的千金公主

    遗失的千金公主

    他们的爱情是在那年九月份枫树火红的时候结束的,那就是他们的初恋。他们的爱情,如飞蛾之扑火,岂焚身之可吝。明知不可能有结果,却还是一味的追逐。这份追求,是执着,还是愚蠢?他望着天空,流泪,为什么找不到你?除了寻找,他还能做什么呢?他们的爱情,又会否在风中掉落呢?
  • 修真寻途

    修真寻途

    修真一世,只为寻途,是光明,是黑暗,都不过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他无天赋,无悟性,有的只是对那修真的渴望以及保护亲人,朋友,爱人的坚定一入修真,终生修真。。。
  • 涉难

    涉难

    一场神秘的实验,带给他人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EXO照亮你的美

    EXO照亮你的美

    女主:Emily男主:边伯贤EXO的成员:金俊勉,吴亦凡,吴世勋,金钟大,金钟仁,金珉锡,张艺兴,黄子韬,鹿晗,边伯贤,都暻秀,
  • 武在九天

    武在九天

    这是一个武者的世界,没有怪异的魔法,没有斑斓的灵力的。杀戮,武力,修炼,晋级,强者为王为这个世界所崇尚。修炼无岁月,悠悠百万年,又有谁能武动九天成为千古一帝!!!
  • 最熟悉的过路人

    最熟悉的过路人

    匆匆年华,你我只不过是悄然经过彼此生活中又无声无息地离开了彼此的生活的过路人。曾几何时,我们会在不经意间想起那个路过自己生命中的人,他的模样那样模糊又忘不掉。我与最熟悉的你,在这场青春走散了,彼此的命运是否还有交接点呢?
  • 草莽人物的抗战传奇:逐日

    草莽人物的抗战传奇:逐日

    此书已经删除!!!!!!!!!!!!!
  • 圣洛独尊

    圣洛独尊

    圣洛界,宗门林立,武道为尊,强大的武者可开天辟地、翻江倒海,无数英雄人物,名震圣洛!九大势力,唯吾独尊!天外天内,天帝执掌;太阳神殿内,阳祖之名威震八方;斗宫之内,宇天帝君战四方;圣域之地,强大无匹,编纂风云,盖世英杰……!魔神之心离奇消失,竟融入少年体内,神秘身世,血海深仇,待我修行一刻,让你悔恨当初!踏上圣天洋,陷入大江湖纠纷,平定乱世,击退邪魔道。我为万世至尊,圣洛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