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73000000029

第29章

濬上人歸淮南。柳宗元作序送之曰。金仙氏之道。蓋本於孝敬。而後積以眾德。歸於空無。其教曰禪。曰法。曰律。以誘掖迷濁。世用寂無。上人窮討秘義發明上乘奉威儀三千。雖造次必備。甞以此道。宣於江湖之。人。皆悅其風而受賜。攀慈航望彼岸者。千百計。天子聞之。徵至闕以問焉。導揚本教。頗甚稱旨。京師士眾。方且翹然。仰大雲之澤。以植德本。而上人不勝[(厂囗)*頁]復之恩。退懷省侍之禮。懇迫上乞。遂無以奪。由是杖錫東[(厂囗)*頁]。振衣晨往。右司員外郎劉公。通達釋教。與上人為方外游。始榮其至。今惜其去。於是合郎署之友。詩以貺之。退使孺子執簡而序之。因繫其辭曰。上人專於律行。恒久彌固。其儀形後學者歟。誨於生靈。觸類蒙福。其積眾德者歟。覲於高堂。觀遠如邇。其本孝敬者歟。若然者是將心歸空無。捨篾登地。固何從而識之乎。貞元十年癸未歲。

貞元二十一年正月。德宗崩。

乙酉 順宗即位。改元永貞。帝在東宮時。甞以偈問佛光如滿禪師云。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處。答曰。佛從無為來。滅從無為去。法身等虗空。常住無心處。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清淨真如海。湛然體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慮。帝又問。佛向王宮生。滅向雙林滅。住世四十九。又言無法說。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誰言不生滅。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答曰。佛體本無為。迷情妄分別。法身等虗空。未曾有生滅。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了見無心處。自然無法說。帝大悅(僧史)。

帝問心要於清凉國師。答云。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迷現量則。或若紛然。悟真性則心空廓徹。雖即心即佛。唯證者方知。然有證有知。則慧日沉沒於有地。若無照無悟。則昏雲掩芘於空門。若一念不生。則前後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無智無得。然迷悟相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忘。如棄影勞形。若體妄即真似處陰影滅。若無心妄照。則萬慮俱損。若任運寂知。則眾行爰啟。放曠任其去。住靜鑒源流。語默不失玄微。動靜未離法界。言止則雙忘知寂。論觀則雙照寂知。語證則不可示人。說理則非證不了。是知悟寂無寂真知無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雙忘之中道(僧史)。

中書令韋皐薨。皐初生。厥父飯僧祈福。有異僧應供齋畢。乳母抱兒求呪願。僧謂眾曰。此兒諸葛武侯也。他日有美政於蜀。宜以武字之。言訖恍然不見。其後皐游宦。出處名節。大槩與武侯相類。治蜀二十一年。封南康郡王。四川至今祠祀之。雅好釋氏法。嘉州石像初成。皐為記。有曰。頭圍千尺目廣二丈。其餘相好。一一稱是。又甞訓鸎鵡念佛。鸎鵡斃。以桑門故事闍維得舍利。皐為記。略曰。元精以五氣授萬類。雖鱗介羽毛。必有清英純粹者矣。或炳耀離火。或稟奇蒼精。皆察乎人文以奉。若時政則有革。彼禽類習乎能言。了空相於不念。留真骨於已斃。殆其元聖示現。感於人心。同乎異緣。用一真化(云云)。

丙戌 憲宗元和元年。回鶻入貢。以摩尼僧。偕來於中國。置寺處之。其法。日晏乃食。食葷不食。湩酪回紇信奉之。可汗或與議國事。至十二年。遣摩尼僧等歸國(並前通鑑)。

丁亥 二年。詔信州鵞湖禪師。入麟德殿賜坐。與大義法師論義。帝臨聽。有法師問。何謂四諦。答聖上一帝。三帝何在。又問。欲界無禪。禪居****。此土憑何而立。答法師只知欲界無禪。不知禪界無欲。曰。如何是無欲底禪。湖以手向空中。點一點云。會麼。法師罔措。帝曰。法師講無窮經論。只這一點尚不柰何。湖對帝有頌云。直下識玄旨。羅紋結角是。不識玄旨人。徒勞隨手示。[感*鳥][感*鳥]鳥守空。池魚從脚底過。[感*鳥][感*鳥]總不知。帝大悅。却以大義號賜師。師却問眾師。畢竟以何為道。有對知者是道。義曰。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安得智者是道。有對無分別是道。義曰。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安得無分別是。道有對以四禪八定是道。義曰。佛身無為。不墮諸數。安得四禪八定是道。復有對者皆乘機剉之即。舉順宗問尸利佛性可見否。師曰。佛性如水中月。可見不可取。義因謂帝曰。尸利既見水月。何不捉取。帝因問。何者是佛性。答曰。不離陛下所問。帝默契。由是益重禪宗(僧史)二月制。法師端甫掌內殿法事儀。注錄左右街僧事。僧錄自甫而始也(唐史)。

己丑 元和四年五月。勑有司。別鑄金印。加清凉國師澄觀號。國師主教門事(舊史)明年。帝問國師曰。華嚴所詮。何謂法界。奏曰。法界者。眾生身心之本體也。從本以來。虗明廣大。唯一真境而已。無有形貌。而森羅大千。無有邊際而含容方有。昭昭於心目之間。而相不可覩。晃晃於色塵之內。而理不可分。非徹法之慧目。離念之明智。不能見自心。如此之靈通也。故世尊初成正覺。嘆曰。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於是稱法界性。說華嚴經。全以真空簡情。事理融攝。周遍凝寂。帝一聽玄談。廓然自得。

常州刺史孟簡。字幾道。遷太子賓客。工詩甚精。好佛學。常與劉伯蒭。譯次梵言。伯蒭寶曆中。為監察御史(舊史)。

甲午 九年。柳子厚作南岳大明律師碑。略曰。儒以禮立仁義。無之則壞。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則喪。是以離禮於仁義者。不可與言儒。異律於定慧者。不可與言佛。達是道者。惟大明師。凡浮屠之衰。其徒必少律而去經。大明恐焉。於是究戒律。而大法以立。通經教而奧義以脩。凡衣服器用。動有師法。言語行止。皆為物軌。

丙申 十一年。鄧隱峯之五臺。道由淮右。屬吳元濟阻兵蔡州。與官兵戰。師曰。吾當少解其患。乃振錫空中。飛身而過。兩軍仰觀嘆異。鬥心頓息。以是官軍。得成其功焉(僧傳)。

居易白侍郎作撫州景雲寺律師上弘裨銘。略云。佛滅度後。薝蔔香襄。孰反是香。景雲大師。景雲之生。中興毗尼。景雲之滅。法將疇依。昔景雲來。入室者歸。今景雲去。入室者悲(碑刻)。

歸宗智常禪師。目有重瞳。用藥按之。而目眥俱赤。世號拭眼。江州刺史李渤問曰。承聞。芥子納須彌。莫妄談否。師云。人傳史君讀萬卷書是否。曰然。師曰。摩頂至踵。如椰子大。萬卷書向甚處著。渤俛首而有省焉。

佛心才禪師頌云。芥納須彌特地疑。琴書拋下扣禪扉。忽聞萬卷難藏處。瞥轉禪機只自知。只自知丹桂和根拔得歸。

丁酉 十二年。馬郎婦欲化陝右。往其所。人見以女貌風韻。欲求為眷。曰我亦欲有歸。但一夕誦得普門品者則事之。至明誦徹者二十餘輩。婦曰。女子一身豈配汝等。可誦金剛經。至旦通者十數。婦更授法華七軸。約三日通。至期獨馬氏通。婦令俱禮成姻。馬氏備禮迎之。婦曰。適體中不佳。俟少安相見。客散而婦已死。既而壞爛。遂葬之金沙灘。數日後。有老僧杖錫來詣馬氏。問其所由。馬氏引至葬所。僧以錫撥見。尸已化。唯金鎻子骨在焉。僧以錫挑骨。謂眾曰。此菩薩憫汝等障重。故垂方便化汝。宜思善因。免墮苦海。飛空而去。陝右自此奉佛者眾。

戊戌 元和十三年。功德使上言。鳳翔法門寺塔。有佛指骨。相傳三十年一開。開則歲豐人安。來年應開。請迎之。明年正月。上遣中使杜英奇。押宮人三十。持香華。率眾僧。以法樂。迎至京師。上御安福門迎拜。留禁中供養三日。五色光現。百僚皆賀。帝大悅。乃歷送諸寺。具釋部威儀。及太常。長安萬年。音樂旌旛吹。騰踏盈路。王公士庶奔走膜拜。瞻奉捨施。唯恐弗及。有然香臂頂供養者。有竭產充施者。憧憧不絕(舊史)。

刑部侍郎韓愈上表切諫曰。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漢流入中國。上古未曾有也。昔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四年。年百歲。顓頊在位八十四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一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一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延長。而此時中國未有佛也。其後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蓋亦俱年不減百歲。周文王年九十七歲。武王九十三歲。穆王在位百年。此時佛法亦未入中國。非因事佛而致然也。漢明帝時始有佛法。明帝在位十八年矣。其後亂亡相繼。運祚不長。宋齊梁陳元魏已下。事佛漸謹。年代尤促。唯梁武在位四十八年。前後三度。捨身施佛。宗廟之祭。不用牲牢。盡日一食。飱菜菓。其後竟為為侯景所逼。餓死臺城。國亦尋滅。事佛求福。反更得禍。由此觀之。佛不足信。亦可知矣。高祖始受隋禪。首議除之。當時群臣材識不遠。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闡明聖。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惟。睿聖文武皇帝陛下。神聖英武。數千百年已來。未有倫比。即位之初。不許度人為僧尼道士又。不許剏立寺觀。臣常以為。高祖之志。必行於陛下之手。今縱未能即行。豈可使之轉令盛也。今聞。陛下令群臣迎佛骨於鳳翔。御樓以觀。舁入大內。又令諸寺遞令供養。臣雖至愚。必知陛下不惑於佛。作此崇奉以所福祥也。直以年豐人樂。順人之心。為京都士庶。設詭異之觀。戲翫之具耳。安有聖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難曉。苟見陛下如此。將謂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聖。猶一心敬信。百姓何人。於佛更惜身命。以故焚頂燒指。百十為群。解衣散錢。自朝至暮。轉相倣傚。惟恐後時老少奔波。棄其業法。若不即加禁遏。更歷諸寺。必有斷臂臠身。以為供養者。傷風敗俗。傳笑四方。非細事也。夫佛者。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製。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假如其身。尚在奉其國命。來朝京師。陛下容而接之。不過宣政一見。禮賓一設。賜衣一襲。衛而出境。不令惑眾也。況其身已久亡。枯朽之骨。凶穢之餘。豈可直入宮禁。孔子曰。敬鬼神而遠之。古之諸侯。行吊於其國。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秡除不祥。然後進吊。今無故取穢朽之物。親臨觀之。巫祝不先。桃茢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舉其失。臣實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世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聖人之所作為。出於尋常萬萬哉。豈不盛哉。豈不快哉。佛如有靈。能作禍福。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監臨。臣不怨悔。無任感激懇悃之至。上得表大怒。出示宰相。將加愈極刑。裴度崔群為言。愈雖狂發於忠恩宜寬容。以開言路。乃貶潮州刺史(通鑑)愈赴潮。至藍關遇雪。姪韓湘俄在其前。愈有詩示湘云。一封朝奏九重天。暮貶潮陽路八千。本為聖明除弊事。豈期衰老送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子遠來深有意。好収吾骨瘴江邊朝公到潮州。三書上大顛和尚。愈啟。孟夏漸熱。惟道體安和。愈弊劣。無謂坐事。貶官到此。久聞道德。切思見顏。緣昨到來。未獲參謁。倘能暫垂見過。實為多幸。已帖縣令。具人船奉迎。日久竚瞻。不宣。愈白。

愈啟。海上窮處。無與話言。側承道高。思獲披接。專輙有此咨屈。倘能惠然降喻。非敢望也。至此一二日。却歸高居。亦無不可渴望。不宣。愈白。

愈啟。惠勻至辱答問。珍悚無已。所示廣大深逈。非造次可諭。易大傳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終不可得而見邪。如此而論。讀來一百遍。不如親見顏色隨問而對之易了。此旬來清明不甚熱。倘能乘閑。一訪幸甚。旦夕馳望。愈聞。道無凝滯。行止繫縛。苟非所戀著。則山林閑寂。與城郭無異。大顛師論甚宏愽。而有心守山林義。不至城郭。自激脩行獨立空曠無累之地者。非通道也。勞於一來。安於所適道。故如是。不宣。愈頓首文公累邀大顛。不赴。忽一日自往詣之。公曰。三請不來。為甚麼不招自來。師云。三請不來為侍郎。不請自來為佛光。公曰。如何是佛光。師云看背後氐。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别鹤缘

    别鹤缘

    [花雨授权]居然把她抛进了历史的洪流中,去见证大唐帝国的繁华与富庶。对古人的纠缠,她向来冷面以对。她毕竟是要回去的,何苦徒增悲伤?但她与他之间却产生了致命的吸引力,要怎样去抗拒这份不该存在的缘分呢?
  • 夜郎行

    夜郎行

    踏路凡尘,修仙修心。新人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校花狂徒

    校花狂徒

    【最火爆新书】男人两行泪,一行为红颜,一行为苍生!李凌风痴情三年,换来却是女友的无情劈腿,心灰意冷之际,偶得天眼神珠,从此走上不凡之路。君子如风,为谁跋扈为谁雄!美人如玉,任我纵横任我狂!
  • 妖夜莲华传

    妖夜莲华传

    这是一个玄幻与言情交错的奇幻故事,莲华学艺有成之后,为了寻找多年前灭门惨案的真相,踏上了对魔界暗罗刹城城主夜迦的复仇之路。途中结识了狐狸变成的男子朱离,两人在患难中产生了深厚的友情。小说悬念层层叠叠,一切真相大白之后,却是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 大唐寻龙传

    大唐寻龙传

    寇仲和徐子陵各自领悟了一页长生诀就成为了一代宗师,那么将书中七副异图和七千甲骨文全都领悟会怎么样?也许,长生不死真的不再是神话.秦、唐是中国强盛的代表,他和项少龙同为未来时代的时空穿越实验者。一个到秦朝,一个去唐朝,项少龙名垂千古,但他却默默无闻,一切皆因他来到了北周,他要靠长生诀的力量活到唐朝,然后用长生诀的力量帮助李世民登基,只有这样他才能回来。最后,是什么让他的信念发生了改变,让他不顾一切的改变历史,尽请关注。
  • 沧海迷蝶

    沧海迷蝶

    武者白竛,百尝人间屈辱,身死之季终得传承与秘辛。却又得知是天煞之体,天弃之人。难道此生终将孑然,武途无望?
  • 经理王源爱上董灵保姆

    经理王源爱上董灵保姆

    主要是总经理王源爱上了保姆董灵,日久生情滴啦。上一个小说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间找不到了,只好重注册了一个,千万别说我抄袭!
  • 精品文学书系:世界哲理微型小说佳作选

    精品文学书系:世界哲理微型小说佳作选

    《世界哲理微型小说佳作选/精品文学书系》主编李超。一篇好的微型小说要富有哲理性。它要求作家具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和洞察能力,不放过任何一种能反映日常生活的精彩瞬间,以及能及时捉捕住自己头脑中稍纵即逝的灵感。
  • 世界之书之路西法传

    世界之书之路西法传

    本书是世界之书外传,天使族路西法的传记,也是世界之书分支的前传,暂时这么介绍着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变成了世界之书的分支之一了。
  • 异幻锋芒

    异幻锋芒

    他是冥界大使夭焰洛,出生时,千年一遇的狅化发生在他的身上,他自称孤儿,却无人知道他的来历。他是深渊之主焚蚀骨,冥界的主宰,变幻莫测,实力超群。她是女圣王琉楚黎,传闻相貌可媲美仙子,却没有人真正见过,十分神秘。她是深渊之主的妹妹焚亦心,生性活泼可爱,被焚蚀骨视为最重要的人。他和她是夜之双子瑾影和瑾安,由黑夜孕育而生,无父无母。一场因鬼异子的惊天阴谋正在策划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