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说,青春是书中精彩的内容;战士说,青春是英雄册上的号码;商人说,青春是银行里最高的利息;成功者说,青春是攀登顶峰的阶梯;挫折者说,青春是最输不起的本钱;热恋者说,青春是点燃激情的火苗;病痛者说,青春是健康体魄的护卫……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青春早已经不属于我。少年人的幻想,青年人的锐气,中年人的坚韧,都被岁月这只蚕,从我的躯体中食掉,留下的只有冷静的思想。那么,我是如何看待青春呢?我说,青春更像一首恒久的歌。即使在人生的暮年,唱起来都有滋有味儿,让人感觉生活的美好。
不光是我,我发现许多年长者,由于看多了世态万象,目光中更多的时候是沉静,唯有说到早年的生活,眼睛里顿时熠熠闪光,清晰记忆荡起心海波澜,感觉是那么温馨温暖。这时你就不能不感念,年轻时为自己谱写的青春之歌,此时此刻,还能唤起生命的激情。这种植于血脉里的暖流,比之任何名利和物质,都更能滋养人的精神。
那么,这种精神或这只歌,如何附着在生命中呢?这就要看你年轻时如何做了。这人生犹如植树或栽花,撒什么种子结什么花果,没有任何商量和欺瞒。读书让你增长知识,体育让你健强筋骨,文艺让你温润感情,交友让你懂得宽容,购物让你知道世情……而这一切都有故事,到了老年回忆起来,都是青春之歌的旋律。因此,聪明的年轻人,从不肯放弃或懈怠这一生中的青春时光,他们会尽心尽力积累多种财富。
有人说,苦难是种财富,年轻时吃点苦没什么,老年幸福才是幸福。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儿。苦难就是苦难,财富就是财富。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当你被迫承受苦难时,苦难过去一定要使其成为财富,否则你就白吃了苦受了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非常羡慕今天的年轻人,你们拥有太多的幸福。你们是幸运的,千万可要珍惜噢!
几十年过去,等你们老了,唱起这首恒久的青春之歌,那旋律肯定比你们前辈人更美更动听。那好吧,请你们现在就认真积攒音符,为谱写这首歌做好准备。祝福你们,年轻人。
2012年11月30日
庐山的联想
庐山国际笔会这几天,临窗眺望满眼见绿色,出行参观全身浸绿色,被绿色包裹的感觉真好。对于久居大都市的人来说,这简直是在绿色中养生。让人心旷神怡,天大的享受和幸福。
庐山这样好的自然绿色,让我想起另外两个地方,一个是北大荒,一个是内蒙古。这是两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它们都跟我的命运有过联系。只要说起这两个地方,我的眼前就会出现肥沃的黑土地、清新的绿草原,还有那开不败的花朵、茂密的森林,当然,还有起伏的山峦、流淌的河流、奔跑的野马,更有那蓝蓝的天空、无忧无虑歌唱的鸟儿。它们共同组成自然世界,彼此之间是那么友好、尊重,在共生共荣环境里快乐生存。
我没有去过九寨沟,但是我相信,我说的这两个地方,都有着跟九寨沟相似的景致,如果成为旅游点同样迷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都是我最早的记忆。现在的更多情况不太了解,只是从媒体的报道中知道一些。反正都有大变化。
我去北大荒是在20世纪的50年代末。当时,那里还是一片原始土地,用当地农民的话说,肥沃得“抓把泥土可以攥出油来”,“棒打狍子瓢舀鱼”更是形象的写照。那里的山不高却郁郁葱葱,那里的云雀歌唱得非常动听,那里的湖泊清澈见底,那里的树林青翠欲滴。特别是那里的白桦树,到了秋天,金灿灿叶子,显得格外富丽、辉煌。若干年后回忆起当时景色,我写了篇散文《北大荒的白桦树》,就是讴歌这片土地,以及我对生活的感受。我还有篇散文《窗口》,其中写到那里的云雀,我在劳动间隙休息时,仰望天空听云雀歌唱,让我忘掉忧愁的情景。总之,在我眼里北大荒是值得赞颂的大自然。
从北大荒回来以后,我去了内蒙古,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初。我第一次去的草原,是东部的陈巴尔虎草原,一踏上那辽阔大草原,简直让我惊喜得呆了,草长得高过膝盖,浓密的草得蹚着走,蓝蓝的天空让我联想到大海。这时那首有名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立刻从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再往近处看看,有蒙古包,有勒勒车,有马群,有羊群,还有飘散的袅袅炊烟,挤牛奶的蒙古族老阿妈,那么安详,那么温馨,这人和自然友好相处的景象,太美丽了。看上一眼仿佛心胸被水洗过,我的感觉从来没有这样舒畅。后来还去过大兴安岭森林,再后来还去过腾格里沙漠,以及大青山腹地的农村,同样给我留下美好记忆。这些零星感受和记忆,像一首首优美抒情诗,写在我年轻的心地上。
可是,非常遗憾和令人惋惜,在20世纪有那么几年,为了一点果腹的粮食,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北大荒和内蒙古这两个地方,原始生态和自然环境都有不同程度退化和减弱,那里人们的生存状态,渐渐地就不是很好了。由于生态遭遇破坏,近年沙尘暴多起来,开始侵扰内地城市。在我小时候和比较年轻时,只听说过沙尘天气,现在却有了沙尘暴,这同大面积自然生态遭破坏,即使没有因果关系,起码也有一定影响。我写过一篇随笔《谁得罪了老天》,阐述我对自然生态退化的看法,希望人类对于自然生态多些尊重、多些呵护、多些崇拜。
让我们高兴和欣慰的是,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对于自然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北大荒和内蒙古自然生态状况都有不同程度改善和好转。2003年1月6日的《光明日报》报道说:“持续半个世纪的垦荒,使三江平原湿地面积,从536公顷减少到113公顷,锐减了76%。经过十年的保护,湿地面积大大改观,多年不见的荷花又在湿地湖泊绽放,禽鸟逐年增多,植被明显恢复。目前保护区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距这篇报道的时间,至今又过去七年了,相信那里的自然状态会更好。
内蒙古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影响下,听说草场也得到很好恢复,根据2000年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在所调查的退耕土地面积中,已用于种树种草的占66.9%,其中42.3%用于种树、24.6%用于种草。这就是说,草原原始自然生态正在逐渐得到恢复,我记忆中的丰美草原景象还有可能重新出现。正是由于水草丰盛牛羊多了,我们才喝上了“蒙牛”“伊利”牛奶,我们才穿上了鄂尔多斯精细羊毛衫。我曾经生活工作过的乌兰察布市,过去是个寸草难生的“不毛之地”,终年风沙飞扬天空灰蒙蒙。现在仰望是蓝天白云,低头是绿草繁花,城市绿化率已达27%。没有蚊蝇没有雾霾,夏天气温20度左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吸引越来越多中外旅游者。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不能轻易被侵犯的,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我们应该像打理自己的家那样,细心地护理它的一草一木一水一土。真正与之和平共处,互生互敬,我们才会生活得健康美好。看到庐山的自然生态保护得这样好,山上几乎没有裸露的土地,树木花草都保持着原生态,很少像其他地方那样的人造景致,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赞赏。
作家天生就是自然的歌者,我相信任何一位中外作家,都歌颂过肥沃田野,都赞美过清澈河流。我们要用手中的笔讴歌美好的大自然;我们要用良知和话语权,为不会言语而有灵性的大自然说话,为那些呵护大自然的人们叫好。即使写不成鸿篇巨著,用短文写点感受,这又何尝不是心意呢?敬重自然,呵护自然,这是作为作家的起码责任。
此时,我想起法国作家雨果的一段话。雨果说:“大自然是无情的。她不同意在人类的丑恶行为面前,收回她的花朵,她的音乐,她的芳香和她的阳光,她用仙境的美丽和人间的丑恶的对比来折磨人类。她不肯开恩拿掉蝴蝶的翅膀,拿掉鸟儿的歌唱。”
那就让我们扇动文学的翅膀,跟大自然的天使鸟儿一起歌唱,歌唱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的大自然吧。
2010年6月22日
生态智能城畅想
世界上的许多东西,由于须臾难离便习以为常,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直到意识到它存在的重要,这时才会感觉自己的无知。比如我们时刻需求的电,在物质形成的同时,就已经存在于宇宙间,可是被人类真正利用则是近代的事情了。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第一台发电机开始,而后电能被大规模广泛利用,至今也不过一百多年。谁能想见速度竟然这样快,电力进入到一个崭新时代——人类生活用电智能化。
像我这样对电力的认识,依然局限在只是夜间照明,最多加上几项一般应用,完全不知道电功能发展的人,我想总会不在少数吧。因此,对于人类智慧赋予电力,电力智能再惠及人类,过去连想都未敢想过的事情,然而它却像美梦一样,现在悄然在我们国家成真,我真的很惊喜很兴奋。说不定哪天,电能智慧,就在我家中充分显示出来呢。这种美妙情景,随便地想一想,都觉得心旷神怡。就像当年头次看见城市夜晚楼宇的霓虹灯,那闪闪烁烁的光亮,让年少的我怦然心动。太神奇啦,太诗意了。高兴得又是跳又是喊。
我能有如此畅想,是缘于一次参观。
我国与新加坡合作项目——第一座生态智能示范城,2011年9月在天津滨海建成。这里原是一大片盐碱地,寸草不生,寂静冷清,像位沉睡老人被闲置着。自从建设者选址定在这里,这片31.23平方公里土地,如同一张舒展的洁白大稿纸,被拔地而起的栋栋楼舍,写成激情澎湃的美丽诗句。主旋律就是智能化电网。用一句浪漫的话说:是电力这位伟大诗人,创作了这首电能诗篇,赞颂美梦接近现实。在这座现代化生态智能城,使用智能电力操作程序,电就更便捷、更低碳、更经济,过去繁琐的人工操作,在智能掌控下变得易如反掌,颇像魔术大师变的戏法。这时我才理解国家电网被堂堂冠上“智能”二字,并非是简单的时代跟进,而是被人类赋予的智能电力,将让人类生活越来越舒适。
参观这座生态智能城,尤其让我兴奋的是,它距我故乡宁河近在咫尺。给生态城带来湿润空气的湿地,正是养育我的蓟运河故道,这就不能不让我浮想联翩。热切地希冀某一天某个时辰,一条新型综合电缆拉到故乡,让乡亲们也能享受智能生活,那片多河流土地的空气,将比现在更为清新更为滋润。那时我乘坐电能车辆,回家观赏七里海夜景,将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呵。相信这样的愿景一定会实现。
当然,就在我畅想的此时,并未忘记早年在乡下度过的那些昏暗夜晚。开始是燃植物油照明,后来是用煤油点灯,我在老家的童年生活,夜晚显得异常漫长。虽说灯下听故事、戏闹,给过我欢乐和温馨,但是想起那如豆灯光,我的心总有种被堵的感觉。后来跟随长辈迁居城市,第一次看见明亮的电灯,如同阴天见到太阳,照亮的不仅是环境,还有我局促的心胸,从此没有了黑夜感觉。在电灯下读书玩耍,简直如入童话世界,开始几天吵着闹着,让父母开着电灯睡觉,连梦境都是一片光明。可是仅仅过了几十年,神奇电光源又给人类送来如此多的方便和幸福。这次参观智能生态城,扩展了我知识视野,开启了我封闭心扉,像富于幻想的少年那样,让我对未来生活充满向往。
天津滨海生态智能城,有个红树湾居民区,在一家两居室房间,我和多位北京作家朋友做了一次临时居民,尽情地享受着智能电给予的轻松、快乐生活。年轻同行们饶有兴趣地拿着一块智能电源板,一会儿轻轻打开窗帘,一会儿慢慢启动空调,一会儿扳动饭锅开关,一会儿点亮所有电灯……清洁、方便的智能生活,让我们大开了眼界。当电力专家告诉我们,电源主要来自太阳能,立刻引起我们好奇,跟着一起爬到高高楼顶,观看安装在平台的阳光板。这块块长方形拼接的光板,每天吸纳储存的太阳光能,足够居民自己日常使用。更为有意思和实惠的是,由于电源跟国家电网相连,自家电源不足可使用国家电能,自家电能富裕还可卖给国家,这种双向转换双赢互惠的办法,将会使居民用电更经济。
居住在我国大城市的人,既感头疼却又无奈的事莫过于汽车排放的尾气,像毒气似的弥漫空气中,造成人为的污染和伤害。当从电视新闻中看到有的国家用电能汽车时,我是多么羡慕和盼望呵。到了天津滨海新区,我们参观电能汽车站,看到漂亮的车辆充电器,这才知道有五十多辆电能车几年前就已经奔跑在天津街头。这种低碳清洁的交通工具既然让天津居民先一步享受了,距离我们这些城市人也不会远吧。美好的低碳生活,真的不再是梦想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