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60500000028

第28章 师友风采(7)

在我的心目中,小川是一个大写的人,率真的人,一个心地善良、感情丰富、有血有肉、有棱有角的人。他有一颗火热的心,浑身充满青春活力,他的心永远与年轻人紧紧地贴在一起。在上世纪50年代,他唱响的时代强音《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像战斗的号角召唤了、激励了成千上万青年公民。至今我的耳边依然回响着他当年高歌的“斗争/这就是/生命,/这就是/最富有的/人生。”“我要号召你们/凭着一个普通战士的良心:/以百倍的/勇气和毅力/向困难进军。”这些热情澎湃、富于鼓动性的诗篇,当年对我这样一个刚挨了批判、一度抬不起头来的年轻人,曾起了难能可贵的点拨作用,重新点燃起我振作精神、继续前进的热情和勇气。在日常不多的接触中,从他的言谈话语里,我也深深地感觉到,他待人真诚,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并没有因为我“待审查处分”这样一种处境而疏远、歧视我;相反还明显地流露出对一个在磨炼中成长的年轻干部的理解、同情、关爱和期待。

1957年春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曾一度给文艺界带来新鲜、活跃的空气。整风运动开展后,中国作协派我到各地调查了解文艺界开展“鸣”、“放”的情况。出发前秘书长郭小川同我谈了话。他让我按照周扬在刊物编辑座谈会上鼓励鸣放、着重反对教条主义和对待科学、艺术的官僚主义、行政命令方式的讲话精神去进行调研;并一再叮嘱我:每到一地,首先要听取当地党委和宣传部的意见,要多同作家协会分会领导交换看法和意见。正因为事前打了预防针,心里有了底,加上不久前在反胡风斗争中受过批判、处分,说话、办事都比较谨慎,这样才使我的东北之行适可而止,没有走得太远。我完成了郭小川交代的搜集材料,为作协编的《文学动态》尽快写出情况简报,供领导参考的任务。只是由于我过分积极,主动采写了《访长春几位作家》《东北文学界鸣放剪影》两篇通讯报道(一篇已在《文艺报》刊出,另一篇也已打出校样),从而在反****斗争中,招来了“煽风点火于基层”、“替****分子鸣锣开道”的严厉批判。到运动后期,包括郭小川在内的作协整风反右领导班子姑念我没有为“丁、陈****集团”翻案的言行,也没有为自己在反胡风斗争中受批判、处分鸣冤叫屈,最后定为严重****错误而放我过关了。我之所以侥幸没有跌入****的万丈深渊,细想一下,真还不能不感激小川在风雨袭来前的提醒和关照哩!

小川是一个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艺术上不懈追求的诗人。他追求民族化、大众化,但在形式上不拘一格。楼梯体、自由体、民歌体、新辞赋体,他都做过尝试,并都有自己的独创性。尤为难能可贵的,他的叙事长诗《深深的山谷》《白雪的赞歌》《一个和八个》等,在题材选择、主题开掘上敢于突破,敢为天下先,大胆触及爱情、人性、悲剧等当年十分忌讳的禁区,在艺术构思、人物形象塑造上,力求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本来,创作上的这些探索、尝试,是很正常,理应得到鼓励的,但在“左”的思潮泛滥的情势下,它是不可能被允许、包容的。于是在1959年秋、冬之交,郭小川遭到“晴天霹雳”般的批判。

也就在这之前不久,1959年七八月间,我结束在河北怀来的下放锻炼,即将调离中国作协、去河北省文联报到前,在一个下午到黄图岗胡同6号院看望了郭小川。当我告诉他:********对我说,按上级的精神,各级党委都要有自己的秀才。县里同作协商量,决定把你长期留下来;可你的行政、工资关系、人事档案由北京往县里转时,被河北省委组织部卡住了,说是决定调你去河北省文联。现在县报(《怀来报》)停办了,县里也只好放你走了。郭小川听后,不无惋惜地表示:作协创委会虽然撤销了,但创研室、《文艺报》等单位都需要人。放你走,也不知是谁定的?事已如此,也无法改变了,只好让你去河北了。我明显地感觉到,他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爱莫能助的情绪。我了解,他是很爱才的。虽然我只是一个年轻的普通干部,多少有点组织能力、文字能力,算不上什么人才。

过了一段时间,听说他在作协反****整风中受到批判。实际上,他在8月份与我谈话的时候,已经对作协没完没了的批判、斗争和日常繁杂、琐碎的行政事务感到厌倦,要求调离作协到下面去工作。当然,在当时的背景、处境下,他还不便向我这样一个并非深交的年轻人表露自己的情绪和愿望。他仍然出于公心,为作协工作、文学事业着想,表达了不愿放走我这么一个多少还有点用处的干部的想法。他自己想离开作协而又想把我留在作协,这看似矛盾的思想、态度,在作为诗人、文学组织者的郭小川内心深处,同样都是真实的,并非虚情假意。小川就是这么一个真实的人,诚挚的人。

小川离开我们30多年了。十年浩劫、极左顽症摧毁了这么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作为、有才华的战士兼诗人。在团泊洼,同文友谈及小川其人其事,仍不禁扼腕叹息、悲愤交集。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的过滤,小川的名字和他的作品愈加光彩熠熠。郭小川,千万人民心中的诗、心中的歌。战友、文友不会忘记他,读者大众不会忘了他,文学史家也不会忘了他。

2010年1月

走在生活前头的李季

“共产党人决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冷漠的旁观者,决不应该放弃自己推进事物发展的责任。”“文艺作品要指导生活,就要走到生活的前头去。”

当我重温胡耀邦同志1980年2月间在剧本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细细咀嚼着上面这些闪光的、耐人寻味的论述时,不由得想起了一年前不幸早逝的李季同志。啊,李季!他不正是一个坚持深入群众生活、走在生活前头的先进战士吗?不正是一个热情讴歌新生活、为新事物的出世大喊大叫的出色歌手吗?当今,我们文学战线上多么需要大批像李季这样的战士和歌手呵!

我最初认识李季,是在火红的20世纪50年代初。那时,我是一个刚刚跨进文学门槛的年轻人,在全国文协(作家协会的前身)做具体工作。1952年冬天,我们祖国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的前夜,全国文协组织第二批作家深入生活。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20多位作家,聚集在北京东城小羊宜宾胡同一个四合院几间平房里学习讨论,为投入沸腾的建设热潮做准备。大伙围炉而坐,侃侃而谈,热烈议论着经济建设新时期文学艺术面临的任务、文学的典型和创造新英雄人物,以及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根据地等问题。参加学习的李季,那时才30岁,风华正茂,他那浓重的河南乡音,质朴的举止,爽朗的笑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记得,第二批深入生活的作家在考虑自己今后的生活基地时,大部分同志都表示准备到自己曾经长期生活战斗过的、比较熟悉的农村去,打算去工厂、矿山体验生活的寥寥无几。不少作家对自己不熟悉的工业建设和工人生活,表现出一种望而生畏、踟蹰不前的情绪。李季在战争年代同陕北三边人民同甘共苦,他爱上了三边人,爱上了信天游,三边人民的乳汁孕育了他脍炙人口的长诗《王贵与李香香》。他曾经说过:“离开了三边的生活基础,我是很难写诗的,我的诗就失去了光彩。三边的沙漠和小米深深植根于我的心中,它是我长时期的取用不尽的诗的源泉。”正因为如此,他热切地期望早日回到三边人民的怀抱中去。

就在这时候,胡乔木同志召集即将深入生活的作家座谈,并专门邀约李季去谈话。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往事在我脑海里都淡忘了,甚至消失了。但乔木同志与李季同志促膝谈心的生动情景,至今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总觉得那是领导者同作家、艺术家平等地交换意见的一种亲密关系。当乔木同志问起李季今后的创作生活计划时,李季毫不犹豫地回答:还是让我回到自己熟悉的三边老沙窝去吧!乔木同志自然理解李季的这个心愿,他微笑着,思忖着,然后向李季讲起斯大林曾劝苏联著名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到巴库油田去观察、体验生活的事例。乔木同志引了斯大林《给杰米扬·别德内依同志的信》中的一段话:“梯弗里斯并不怎么有意思,虽然它在外表上比巴库诱人。如果你还没有看见过林立的石油井架,那么你就是‘什么也没有看到过’。我相信巴库能提供你极为丰富的材料来创作像《牵引力》这样的杰作。”接着,乔木同志用极其简洁、明确的语言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最熟悉的不等于最有意义的!”乔木同志的这句话,在李季心底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他的思想再也平静不下来。随后,他又听了乔木同志向首都文艺界做的一次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乔木同志针对着一部分作家的思想状况,尖锐地指出:“如果我们作家对工业不感兴趣,那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就会发生问题。因为这表示了许多人,首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精神状态,还没有对工业发生热烈的感情。”把这个问题提到如此尖锐的高度,使李季震动了,他想,国家工业化的伟大事业在向我们招手,原来不熟悉的新生活,新事物,需要我们很快地去熟悉它。怎么能背上熟悉农村的包袱,对工业化建设无动于衷、裹足不前呢?!他经过深思熟虑,最后毅然决然地奔向新的生活根据地——玉门油矿。当时,我和第二批深入生活的作家以及文学界的许多同志一样,都由衷地赞美、佩服李季同志那种投入新生活的热情和探索新事物的勇气。

从长江之滨到戈壁滩上,从三边人到玉门人,这是李季创作旅程中的一个新起点。李季一到玉门,就一心扑在油矿的建设事业上。在他寄自玉门的来信中,那种热爱油矿的喜悦、激动之情跃然纸上。他写道:“这个地方说苦也的确苦,但甜的地方却比苦的地方更多。如果可能,我真愿意在这里住它一辈子,就光看那些黑得发着闪光的石油,它也会诱惑着你为它献出全部身心的。”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从50年代初期到80年代第一春,20多年来,他同祖国石油战线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所有的石油工地,从祁连山麓到尕斯湖畔,从克拉玛依到松辽平原,从柴达木到渤海湾,哪里有石油井架、钻台,哪里就有李季,就有李季的“石油诗”。“石油诗人”的桂冠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石油工人和广大群众对他的勤奋、忘我的创造性劳动的最高奖赏。

我深深怀念李季,不仅是因为他紧扣时代的脉搏,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深入群众,扎根生活,堪称我们文学队伍的一个榜样;还在于他作为一个出色的文学组织活动家,在鼓励、推动作家同人民群众相结合方面,耗费了许多心血,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1955年至1956年,李季担任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期间和粉碎“******”后作协恢复工作至李季逝世这段时间,我曾两度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朝夕相处,他的言传身教,使我学到了不少东西。1955年冬季作协组织大批作家到农村去,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作协、《人民日报》共同组织一批作家到全国各地旅行访问,写作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写。在这些活动中,充分显示了李季兼有诗人火样的热情和组织家务实的才能。这里,我想着重记述一下他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临近终点的时刻,是如何按照党的声音,关注作家投入新生活、反映新时代这个重大课题的。

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同志的《祝辞》指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他要求我们的文艺塑造出那种有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四化”创业者的光辉形象。

文代会一结束,李季就以极大的热情宣传、贯彻大会精神,全然不顾带病之身,以全副精力投入繁杂的组织工作。那段时间,他每天都来作协机关上班或开会,从他那含着微笑的面容、来去匆匆的步履中,我们感到他的心情前所未有的舒畅,精力异乎寻常的旺盛。他只要能挤出一点时间,就跑进我们创作联络部的办公室来议形势,谈工作,常常是谈笑风生,眉飞色舞,气氛相当活跃。他三番两次地对我们谈起: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作家去熟悉新的生活,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去看一看“四化”建设的先进地区,看一看现实生活中积极的、正面的东西。不仅考虑工业方面,农业、林业、交通等其他方面也要组织。在“四化”建设中起带动作用的一些方面,作家所关心、感兴趣的一些方面,都可以组织作家去看一看。他还提醒我们,组织这类活动,要讲求效果,但又不能要求立竿见影。只要作家真正感到兴趣和有益,以后在创作上总是会开花结果的。

同类推荐
  • 寂静忘机

    寂静忘机

    《寂静忘机》是一本诗词文集,本书包含三个章节:诗词、诗歌、小文。本书以江南的笔触宋词的底蕴,展示了生活在喧嚷都市中一种独具本色的情怀,在物欲横流的红尘中,修筑一处心灵的桃源地,描摹与万物遇见离散的悲喜、眷恋、怅惘、苍凉、虚无……在自疑与释疑中轮回,追逐一种从内到外的本真,析透出当下社会人文、自由、延展的精神向度。
  • 烟花易冷,那些我们不曾懂得的

    烟花易冷,那些我们不曾懂得的

    民国大师经典作品系列共十册,本册为民国大师徐志摩、戴望舒、刘半农、闻一多的作品精选集徐志摩是民国时期最受欢迎的诗人,其诗歌与爱情故事都广为流传。戴望舒、刘半农、闻一多也都是民国时期重要诗人本书精选了徐志摩、戴望舒、刘半农、闻一多的诗歌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文章了解当时社会及大师的思想,并在文章中了解大师的人生。
  •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是著者张琳和李正荣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方面解析释迦牟尼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让读者在探知佛祖内心世界的同时,感悟佛教的博大精深。本书从释迦牟尼的出生、成长、修炼、悟到成佛、思想体系成形、传法旅程,到最后涅?,生动地记述了佛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中华古代散文精典

    中华古代散文精典

    古代散文是古代作家依照他对自己时代的社会生活的认识而创作出来的,那么后世的读者应该可以把它分析开来,以便了解、认识、评论作家的这一作品写什么、表达什么。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以及大量的典故和不同时代的民俗风情,更是需要有专业人士的引导。本书选取的散文大多出自名家,题材广泛、意境悠远、文字优美,是学习和欣赏古代散文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 凯尔特的薄暮

    凯尔特的薄暮

    我曾像任何艺术家一样,期望通过种种美好愉快而意义非凡的事物,在这个创伤而笨拙的世间构筑一个小天地,并以自己的洞察力,向任何听到我的呼喊而看过来的同胞,展现一个真正的爱尔兰。因此我忠实坦诚地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除了发些感慨之词,绝没有妄加臆想。
热门推荐
  • 师姐比我小三岁

    师姐比我小三岁

    不就是吃了颗糖么,有必要变出个会说话兔子来坑我?迟归表示很无辜,什么灵根,什么修仙界,遇到几个极品师兄师姐就不说了,还来个比自己大的面瘫小师弟?一朝变成什么魔界圣女,魔君大人你就别跟着掺和了,帅就可以搞事情哦。听说小师弟来头很大,我还是赶快溜.....诶那个谁!我家小师弟也是你可以欺负的?放开让我来!
  • 争锋武神

    争锋武神

    这是武者的世界。战斗、探险、冒险、寻宝是主调!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天才,天才!妖孽,妖孽!尽为争锋传说中的武神!【写的比较慢,莫怪莫怪】
  • 时空之恋:妖孽王爷的现代娇妻

    时空之恋:妖孽王爷的现代娇妻

    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恋,一段悲又喜的真相;原是一条见证他们之间缘分的项链,到头来却成为他们之间最大的阻碍。他与她本是两个时代的人,最不应该相爱的人,但却在阴差阳错之下相遇相爱到相离,他们以为这只是短暂的分离,但当她去寻他时,他的眼中却不再有她,他的笑容也只为另一个她绽放,可他们谁都不知,这一切只是误会,当真相大白时,他与她将何去何从?
  • 司空不见

    司空不见

    乱世殁世官复仇之路,身处乱世舍母弃兄难以自保,舍身殁世之路艰难前行
  • 快穿之初恋男神系统

    快穿之初恋男神系统

    我不知道咋说,愿意跳坑就来吧,先说文笔很差!很差!
  • 浮华一念

    浮华一念

    笔墨生香,风流无常。浮华一念,生死两忘。
  • 那时青春,不懂爱

    那时青春,不懂爱

    本书收录了他100多篇文章,包括做你的一颗牙,爱之谜,给你最多的人,不是每种爱都会让人心疼,相爱过多少秒,补心之手,焐心之人,爱情保险,你并非我的依靠,五十分的两个人,在春天里寂寞的歌,那时青春,不懂爱,要对有些爱不以为然,那不是爱,藏爱,做你的骨头,爱情树,那群鸽子的主人,再向前一步等等。
  • 邪王独宠二小姐

    邪王独宠二小姐

    她是暗夜使者,被称为鬼妖,只因她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都是在晚上,更因为有传闻传出,她样貌美艳!她为救哥哥中枪死亡,却在最后才知道导致自己这悲惨源头的罪魁祸首是自己!异界重生,再次体会到家的温暖,却有人不愿意见到她的生活美满!你们不愿我好过,那我就让你们无法过!!!!!他是人人都怕的邪王,传说他食人肉,饮人血,人人怕之,但是却宠她上天。你不要对我这么好,万一习惯了怎么办??我不怕你习惯,我只怕你不习惯!!大家晚上好群已经建好了哦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加群唠嗑并且还有可能领奖励哦群号399453392敲门砖书里面主角的名字
  • 现世笔记

    现世笔记

    对于现在这个世界你了解多少,不是说你看到的或是了解的就是这个世界的全部了,还有很多你认知下另一面的东西,感情,生物,科技,气息,等等一切都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让我来讲述一个人生下来后看到的这个世界的另一面吧。
  • 男人要经得住诱惑,女人要耐得住寂寞

    男人要经得住诱惑,女人要耐得住寂寞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立足于现实,针对男人与女人不同的心理,从人生的各个角度展开详细论述,对男人如何经得起诱惑、女人如何耐得住寂寞提出了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