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4000000044

第44章 晚生代与90年代的文学流向(1)

“晚生代”这个概念缘起于我数年前写的一篇关于先锋派的论文《最后的仪式》,并且在多篇文章中有所发挥。后来同行朋友时有借用,有的加以注明,有的未加注明。这个概念最初用以描述80年代后期出现的先锋派群体,在很大程度上,这个概念是多次与先锋派作家交谈的产物。当然,更重要的是依据他们在叙事中表现出的那种态度和方式,那些意义和风格——他们是当代生活的“迟到者”,摆脱不了艺术史和生活史的“晚生感”。当然“晚生代”并不是历史最后的守灵人,文学史总是有后起之秀,更新的群体不可避免要登上历史舞台。在如此短暂的历史空档,在如此相近的历史布景面前,又一个新的群体迅速崛起,应该如何给他们命名,这确实是件令人难堪的事情。没有命名将无以描述新的历史现象,无法给出恰当的历史位置。

我曾经试图用“后晚生代”来标出这个新群体的文化位置,但在这个嫉“后”如仇的时期,我终究还是有所顾忌,倒不是我个人惮于那些恶意中伤,主要还是因为我不希望这个群体过于匆忙地为人们的偏见所左右。我想人们已经习惯用“先锋派”来称苏童、余华、格非和孙甘露等人,因此,用“晚生代”来指称这个后起的群体——他们主要包括张曼、毕飞字、何顿、鲁羊、述平、韩东、朱文、刁斗、荆歌、李洱、东西、鬼子、李冯、罗望于等人——也算是各得其所那么,在90年代,“晚叶代”到底足表征着什么样的文学事实和创作经验呢’它又预示了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呈现于文学舞台上,90年代的文学背景明显向着后个人化,向着大众化,向着商业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向着欲颦化的观赏性方位延伸。在某种意义上,80年代束期的那种文学白成一体的格局已经破裂,不管“先锋派”和“新写实”多么的个人化,他们的写作终究与文学史(现实主义规范)构成对话,而90年代才过去数年,那种反抗和挑战的姿态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彻底“零度”的写作——没有任何形而上乌托邦冲动的写作,它被历史之手推到纯粹的阅读面前。文学写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同到个人本位,不管历史之手赋予什么样的群体意义给这种写作,它首先是以个人对文学说话的姿态进入现实语境。没有中心的时代注定了是一个多元化的不可整合的时代,当然也就注定了是一个走向“直接存在”的时代。如果我们稍微保持历史敏感性的话,我们将不难感受到在大文化转型的背景上,一种新的叙事法则正趋于形成,在某种意义上,它表征着“晚生代”的最根本的文学内涵。

当真实的历史感被取消之后,当进化沦的意义遭致普遍纠:

疑的时候,当文化的方向感不再明确的时候,一切都变成“当代”——没有进行时的超平面的现在,这也许就是“后当代性”最基本的含义。很久以来,我们无法设想文学写作的位置可以超出文学史语境的巨大存在之外;事实上,与传统对话的文学写作已经变得自欺欺人,它越来越被卷入更加现实的文化企图。

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正在被推人一个崇尚幻象、不断把真实改造为想象性事件的文化扩张的空间,这个空间对文学写作这种古典性行业的改造同样是严重的。文学被放逐到一个更大的文化谱系之中,它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不再是古典时代的纯文学意义,也小再是意汉形态充分活跃的政治隐喻,文学变成了一种超级代码,它被不同的个人操作和使用,而,变换成无穷无尽的当下性景观。90年代的中同文学,并非人们慨叹的那样委靡不振,实际上,它是如此怪诞而奇妙,混乱而不可思议,没有什么理南不认为这是生气勃勃的转型时期。当然,从理论上来说,中心化价值解体,文化的整合功能丧失,必然迎米-个文化相对主义盛行的时期。这并不像一部分人所慨叹的那样,文化的末日行将到来。这种文化情境说到底不过是过于严整的体化的文化制度必然的后果,对绝对权威的依恋当然还构成部分人的职业爱好,但大多数的人则不再寻求共同的终极日标,乐于以个人的姿态游走于那些中间地带。人们有理由斥责这个时代机会主义盛行,但是人们同样有理由要求最低限度的文化宽容。

文学共同体解散之后,个人化的叙事置身于没有文化目标的漂移状态——正是这种漂移状态构成“晚生代”作家的存在方式,构成他们的叙事法则、他们采用的叙事视角和处理人物的方式。他们的写作不再与文学史构成直接的对话关系,也没有现实的“热点”可以与之对应,就其具体叙事而言,也难以找到那种内在性。写作者在文化中的漂移,投射到叙事上则是那种随遇而安却无所顾忌的表达方式。相对于苏童、余华、格非和孙甘露当年对经典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挑战性,后起的这些写作者已经没有与之搏斗的风车,他们从此已形成的文学主潮中滑脱出来,游走于那些边界地带。

我们可以从苏童1987年发表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中读到“祖父”、“祖母”这样的意指着莫言的文本的字句,还可以读到“我不叫苏童”这样的脱胎于马原的“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的句式,这些细节当然不会削减苏童的创新意义,它仅仅表明那个时期,或者说那个群体生逢其时,他们的写作是在与文学史对话的语境中完成他们的革命意义的。显然,像张曼的《生存的意味》(1993)、何顿的《生活无罪》(1993)和《弟弟你好》(1993)、述平的《凹凸》(1993)和《晚报新闻》(1994)等作品,你看不到它们的母本,它们与既定的规范准则缺乏内在联系。这些叙事从当代文化的边际角落漂流而柬,它们也没有任何内在化的文化实践功能,这些叙事主体也不再怀有特定的文化日标,这些文本不过是—些具有阅读价值的块状结构。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写作不过是偶发的行为,而叙事则是追逐那蝗观赏效果。这些文本在当下性的阅读情境中呈现出它的生动面日,但是我感兴趣之处在于那种叙事态度,那种专注于细微末节的纯文本态度,那种个人化的切人生活边界的偶发行为。紧凑而松弛的笔法既是一种观望,又是一种降临。

究其最终的缘由,正如当年文学史的背景赋予一代先锋派以反叛的意义一样,这个非历史化的背景同样使张曼这样的写作具有了从整合语境中剥离出来的漂移意义。

进入90年代,对表象的书写和表象式的书写构成了又一批作者的写作法则。那些“伟大的意义”、那些历史记忆和民族寓言式的“巨型语言”与他们无关,只有那些表象是他们存在的世界。与这个“表象化”的时代相适应,一种表征着这个时代的文化面目的“表象化叙事”应运而生。又一轮的——或者说一次更彻底的后现代浪潮正汹涌而至。表象泛滥以及对这个表象进行“泛滥式的”书写,真正构成这个时期的后人文景观。正如列奥塔推导的后现代写作的基本法则:“……使得那种不可表现的事物在自己的作品中,在能指中成了具体可感之物。整个有效的叙述甚至文体操作者的区域都在与整体统称无关的情况下发挥了作用,因而新的操作者得到了考验。文学语言的语法和词汇再也不被当做既定的东西被接受了,而倒毋宁是以学术的形式出现,以在虔敬中产生的仪式(正如尼采所说)之面目出现,这种叙述使得不可表现之物不至于被显示出来,”(《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当今中国的文化现实在某些方面比列氏的激进理论走得更远,在这个全面扩张的表象背后,并没有隐藏什么“不可表现之物”,什么不可知的神秘和不可洞见的幽暗。

在那个不断膨胀的当代文化表象背后,空无物,一片虚空,一片澄净,那背后只有“无可表现之物”——对“无可表现之物的表达”,我们时代正在制作的“新表象”状态已经完成了对州奥塔的跨越。对表象的迷恋,一种自在飘流的表象,使“晚生代”的小说如释重负,毫无顾忌,真正回到了现实生活的直接存在。不管把这个时代的生活描述成分崩离析的情势还是完美无瑕的形态,都无法否认现实本身发生的巨变,当代生活正在以夸张的姿势奔腾向前。没有人能够抓住它的本质,触摸它的精神和心灵。不管人们是欢呼还是逃避、欣喜还是恐慌,你都无法拒绝扑面而来的表象之流。“晚生代”从新时期的“巨型语言”中走出来,走向后新时期的价值解体的情境。就其美学母本而言,它是80年代后期“先锋小说”的叛臣贰子,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先锋派”和“新写实”相调和的产物。你可以看到“先锋派”的那些叙事笔法和语言风格,虽改头换面而风韵犹存;“新写实”的那些态度滋味,似曾相识却面目全非。那种反抗式舶革命写作和宣言式的生活立场业已被打碎,现在只有面对纯粹的生活本身。这是一次惊人的裂变,也是一次果敢的冲刺,而且还是一次不着边际的下降运动。

同类推荐
  • 优美的校园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校园散文(散文书系)

    让心灵得到洗礼,让灵魂得到涤荡,让情感得以升华,让智慧得以延伸。◎漫步最经典的散文,你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人生……。◎美丽的东西都值得珍藏,值得耐心地去细细品评。感性的文字、睿智的语言、美丽的心情勾勒出了经典散文。◎隽永婉约的散文,音韵优美发人深省的散文,经典传诵的名篇,一篇篇散文都是滋养心灵的鸡汤。◎每日给人生注入新的力量与智慧。朝阳初映,手捧散文,诵读默念,令人久久难忘
  • 苏曼殊精品选

    苏曼殊精品选

    苏曼殊写过《无题诗三百首》,后存者101首,绝大部分是七言绝句。苏曼殊的小说也很闻名。他一生共写小说7种,其中《人鬼记》已散佚,流传下来的有《断鸿零雁记》、《天涯红泪记》、《绎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等6种。另有《惨世界》一种,名为翻译法国雨果的《悲惨世界》,实则三分之二的篇幅出自苏曼殊的创作,所以也应算作苏曼殊的作品。苏曼殊又是我国近代较早的翻译家之一。他精通日文、梵文、英文、法文,除翻译过雨果的《悲惨世界》外,还译过《拜伦诗选》和印度小说《娑罗海滨遁迹记》。他还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编撰过《梵文典》、《初步梵文典》、《梵书摩多体文》、《埃及古教考》、等多种专著。
  •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人们为何在回顾生命时总要陷入对历史的追问,为的是将生命扶成正果。历史的神情里常有一些深邃的忧伤把我们感动,一种无法言说的荒诞令我们悲戚或惊忧,使我们对其中所有的细节充满敬仰。本书以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为感悟对象,如蔡伦、文天祥、钱钟书等历史人物,通过提纯他们身上历史的美质,以增强现代人的人格情操;采撷历史精英人性之美,净化现代人被污染的灵魂。
  • 炊烟

    炊烟

    《炊烟》它是一家老小围坐在餐桌旁的其乐融融,每个人脸上都漾着光彩,饭菜可能不够精美,却是这个家庭独有的风味。
  • 人生不过如此

    人生不过如此

    我们认为一个对于自己的生命与生活,应该可以有一种态度,一种不必客气的态度。谁都想好好的活着的,这是人情。怎么样才算活得好好的呢?那就各人各说了。我们几个人之间有了下列相当的了解,于是说到“吾庐。”一是自爱,我们站在爱人的立场上,有爱自己的理由。二是和平,至少要在我们之间,这不是一个梦。三是前进,惟前进才有生命,要扩展生命,惟有更前进。四是闲话,“勤靡余暇心有常闲”之谓。在此,我们将不为一切所吞没……
热门推荐
  •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

    这是一个波澜壮阔、遍地英雄时代。在法国,被称作太阳王的路易十四,缔造了法国封建史上最鼎盛的辉煌。在俄国,最杰出的沙皇——彼得大帝,经过一系列改革,使俄国挤入世界列强之林。在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光荣革命。英国逐渐建立起议会权利超过君主的立宪君主制度以及两党制度。英国迈出了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关键一步。在中国……无数的能人志士为家族、为信仰、为阶级、为民族、为国家,费尽心机、殚精竭虑,抛头颅、洒热血。谁是英雄?
  • 消逝的文明

    消逝的文明

    当我们参与到了远古文明的历史脚步,当我们想要改变这悲哀的一切,当我们被历史的洪流所掩埋,当一切成为历史,我们还能让他们重现天日吗?
  • 魔法搅局者

    魔法搅局者

    米勒穿越到一个魔法世界,刚到就被魔法师带队追杀,理由竟然是米勒抢夺天上来的神器。哥们刚来,饭都没吃你一口,何来抢你神器之说?不会魔法的米勒如何带领小萝莉逃脱险境,神器的真相又是如何?为何米勒被人称为魔法搅局者,为何米勒又被人称为暴露狂魔?为什么有人爱他爱得要死,有人有恨他恨得要死?欲知详情如何,请走进今晚的《走近科学》……啊,说错了,是请看《魔法搅局者》,给大家一个清爽的理由。米勒:谁说我是暴露狂啊,有天理没天理啊,你以为是我愿意的啊。作者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作者:您呼叫的用户不在服务区,请稍后再拨。sorry,the……米勒:你当我傻啊,这是QQ!!作者:你好,我现在不在,有事请留言……
  • 轩动天下

    轩动天下

    一个癞头小泼三,居然稀里糊涂地成了天之娇女的夫婿,是飞来艳福,还是横祸伊始?试看一个挣扎于最底层的小泼皮,如何叱咤风云,威震三界,从而笑傲大道之巅。
  • 元史

    元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木偶手记

    木偶手记

    原本早已对这伪善的人间感到绝望的子石,在一次死亡后感悟到人间还有真情在,所以回到人间,化身为木偶,倾听人间百态,感悟世间无常。我会用心灵去为这灰色的世界描绘出有色彩的故事!!!!希望大家会喜欢,另外希望大家可以点一下收藏,好让我有写下去的信心。
  • 李嘉诚给年轻人的财富管理课

    李嘉诚给年轻人的财富管理课

    李嘉诚从商数十年,从未在一年之中亏损过,尽管其间经历过两次石油危机和亚洲金融风暴,甚至是全球金融危机,他的企业都能稳立不倒。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财富也不是一天就能积累起来的。也许成功的模式是不能复制的,但我们可以学习成功者的思维方式和商业智慧。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若想成为李嘉诚那样的大商人,开创一番大事业,必须认真聆听他的财富管理课,在任何事情上发现创造财富的潜在机会,你会在财富的路上越走越远。
  • 魅惑邪恶狼王殿下

    魅惑邪恶狼王殿下

    “唔……”“女人,别乱动!”第一次,看傻眼;第二次,吻昏头;第三次,看着把她逼到某软绵绵大床上的美男,她终于怒了!ND!她就不信这世上还有她凌水儿偷不到的东西!她,美貌智慧并存的天下第一神偷,奉师父之命去偷一个小小的狼牙钥匙,却屡屡失败,反被羞辱!为了成功,她只好伪装混进皓月贵族学院。当她费尽一切心机,终于色诱成功后,才发现,原来夜亦宸……
  • 诗茵

    诗茵

    你有没有后悔的事情?你有没有想要改变的事情?如果有一天你获得了时光倒流的机会,但是只能使用一次,你会回到什么时候?你会改变些什么?很多的人都是想要回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吧,因为可以谈一场恋爱,可以和那个没来得及说喜欢的人说喜欢你,可以改变自己的高考分数,然后和你的他去同一个地方……可是梨茵茵却想回到一岁的时候,因为她想早点认识他,她想早一些陪在他的身边,就算结局也许早已注定,可是她就是想要好好的呆在身边,就算最后还是以分开作为结局……
  • 快穿之女配反击战

    快穿之女配反击战

    蓝伊在被丈夫和妹妹背叛死后,由于不甘心,怨气太重遇到了女配系统,才知道她原来是书文中的女配,为了重生复仇,和系统签订了协议,为各位面女配完成心愿,和系统一起虐渣男贱女。PS有CP,有CP,有CP,重要的事情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