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48400000053

第53章 李若冰的散文写作(1)

李若冰在他的作品中写道:“我的家乡在西部,却不知为什么总是向往西部的西部,仿佛那里有着一种神秘奇异的魅力,吸引着我不由得走向它的身边。”“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就满怀喜悦地从长安跨入了狭长的河西走廊,和石油地质勘探者一起,在辽阔的酒泉盆地找油探矿。”“此后,我又随着石油勘探者一起,走入了千年无人问津的柴达木盆地。”

那时他年轻气盛,不知苦不知累,一次掉到祁连山的深沟里,还有一回在戈壁滩的深夜里几乎冻掉耳朵。与勘探者和创业者们相处的日子里,他内心时常涌现难以抑制的感动,于是便拿起自己的笔,记载下他们创造的业绩。

李若冰的纪实散文集《在勘探的道路上》和《柴达木手记》是五十年代出版的。从这时起,李若冰和他笔下的柴达木一起享誉中国文坛,在文学创作的散文领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经久不衰。这对于中国石油文学和西部文学,都有着不可估价的奠基意义。

如果说李若冰是中国石油和西部文学的一位拓荒者、先行者,这话是一点都不过份的。

李若冰从事文学创作六十多年来,以他敏锐的思想和审美才情,为读者奉献了丰富而精美的精神食粮。也使他沿着红色的历程,由一个乡下的孤儿,成为一个人民的优秀作家。

李若冰的出生年月,是1926年10月。这是他后来听知情的五妈讲的。

他在一篇散文中写道:“人生命运蹉跎,而我生下来就被卖了,使我一辈子也没见过父亲,这是我终生无法弥补的遗憾。”“我的家境贫寒,穷得叮当响。大约我从母亲肚里降临人世刚刚落地,父亲就佝偻着身子,强忍着内心的悲痛,把我从母亲怀里抢过来,不管母亲抢天扑地,舍不得她身上这块心头肉,父亲却硬着头皮,把我送进了云阳镇一户杜姓人家里。”

李若冰本姓刘,陕西泾阳县蒋路乡阎家堡人。父亲是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泥水匠,母亲是一们勤劳贤惠的农村妇女。在九个兄弟中,他排老五,其中三个都卖给了人,父母是养不过啊!他随养父的姓,起名叫杜西山,小名虎娃,后来叫杜德明。他从小在养父开的“同义合”烟膏店里玩耍,也帮大人做一点事情。七岁时,上了云阳小学堂,这才听小同学说他是抱来的野娃,不是杜家的娃。一次放学路上,一个小同学捅了他一下,指着老槐树下一个大人说“他就是你大”,他看见这个大人个头挺高,穿着一身乡下人的对襟黑衣衫,在似笑非笑地瞅着他。他从未见过这个陌生人,怎么可能是他爸呢?他以为是小同学在耍笑他,没有当真。如果是真的话,这就是童年留给他的唯一一次关于父亲的朦胧记忆。后来,养父母不幸双双病故,他便沦落成一个孤儿,相继由杜姓的四叔和大伯照料。

在他十二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事件,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这天,北山上下来一支孩子流亡剧团,搞革命宣传活动,就住在他家对门的棉花店里。团长叫杨醉乡,是个中年男人,孩子们却亲切地叫他杨妈妈。剧团要回延安时,李若冰缠住杨妈妈要参加剧团,可因大伯不同意而未能如愿。之后他离家出走,和小伙伴延寿偷偷找到八路军驻云阳办事处,藏在去北山的拉棉花的大车里,在淳化铁王村撵上了边演边走的孩子流亡剧团。

恰巧,在延安南门外遇了在八路军当伙夫的大哥,才知道他被卖的身世,也才证实了那棵老槐树下等他的乡下老人正是他的父亲。

而此时,李若冰已经把自己完全交给了真正的伟大母亲——延安。

在延安新市场后沟的几排窑油里,他在演出排练之余,读到了《西游记》、《水浒传》等传统小说。他参加了由洗星海指挥的第一次的《黄河大合唱》。之后,他上了边区艺术学校,一边开荒种地,一边学习文学知识,考取了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李若冰回忆说:记得考官是孙犁先生,我写的考试作品是《看戏》,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用真情去写,就被录取了。

在鲁艺,老师是一批文学大家,读的书是中外文学名著,他一边写读书笔记,一边开始练笔写作。之后,他被调到******做助理秘书,又随中央机关转战陕北,直到光复延安。

他的处女作是一篇文艺评论,题目是《对〈刘胡兰〉剧作的点滴感想》,发表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编辑的《群众文艺》1949年第8期上,署名“驼铃”。李若冰取笔名驼铃,是他看见延安城外的骆驼,想到这种负重远行的生命是令人敬仰的,驼铃是跋涉者心灵的歌唱。

从1950年到1952年,他曾用笔名“沙驼铃”、“李丹人”在报刊上发表文艺评论。也许这就是命运,在新中国建立后的最初几年间,李若冰便随着石油勘探者的脚步,踏上了高原和戈壁,拉开了中国石油和西部文学的序幕。

李若冰最初涉足石油勘探生活是1953年夏天。当时,他从北京中央文学讲习所结业,就匆匆地去了陕北石油探区,心中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从此对石油勘探生活依恋至深。于是,一组表现石油生活的散文《陕北札记》,在这年的《人民文学》11月号上与读者见面了。

1953年9月,李若冰主动要求到地质勘探单位挂职,担任了西北酒泉地质勘探大队副大队长。他同地质勘探者一起,穿过河西走廊,踏入酒泉盆地,跃上祁连山,开始了以观测大地构造为使命的艰苦跋涉。

他是刚刚告别新婚的妻子而踏上瀚海荒漠的。

妻子贺鸿钧,1928年生于陕北米脂县城一个教书先生的家里。她在陕甘宁边区的米脂中学读书时,作文写得很好。16岁时,她参加了绥德分区文工团,演过《白毛女》等歌剧。她同姐姐贺鸿训合写的秧歌剧《喂鸡》受到周扬先生的赞赏,被推荐到《解放日报》发表,由贺敬之先生写了序言。后进入刚解放的西安,在西北文联创作室工作。

李若冰从北京文讲所结业时,贺鸿钧正好要去文讲所进修。他们举办了简朴的婚礼后不久,又天各一方,一个去了西部戈壁,一个上了北京。这一分离,就是两年。从这时起,他将“驼铃”、“沙驼铃”、“李丹人”等笔名改换为“李若冰”,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引起了文化界朋友们的关注。贺鸿钧也起笔名为贺抒玉。李,是他母亲的姓氏,若冰、抒玉,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义,这正是他们的文学事业和爱情的寓意。

1954年初秋,已经跑野了的李若冰,背起旅途食品大锅盔,和石油勘探者一起,从敦煌出发,第一次进入了渺无人迹的柴达木。这时,他们面对的是异常恶劣的自然环境。

李若冰在作品中写道:“满眼是无涯无际的沙海,天上地下飘游着变幻莫测的云雾,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似的。”还有昼夜的温差,平地而起的沙暴,不少人的“手脚残留着冻裂的伤疤,有的脸面正脱着第二层皮,几乎失了形,认不得了。”他回忆说:我在酒泉地质大队当副大队长,虽说是挂职,其实是实干的。我在和各种地质、测量、钻井、地震、重磁力等地球物理勘探者一起的时候,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文学工作者,而想的最多的是勘探工作的进度、成果和发展。我不可能把自己排除在勘探工作之外,而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当李若冰带着祁连山的风尘去北京接学习结业的妻子时,女儿已整整一岁了。回到西安,贺抒玉参与了《延河》文学月刊的筹备工作,已是西安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李若冰,则在他的小书房里埋头写作,为柴达木的石油人立传。

正是在这火热生活的源泉里,李若冰的创作欲望和艺术灵感被激活了。他抓住勘探工作的阶段性间隙,一连写下了《在柴达木盆地》、《勘探者的足迹》、《在严寒的季节里》、《戈壁滩上的勘探姑娘们》等散文和报告文学作品,发表在人民文学》、《工人文艺》等报刊上。并以此为主体,构成了李若冰的第一部作品集《在勘探的道路上》,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1956年,李若冰到北京参加了中国作家理事扩大会议。他和陕西的柳青、杜鹏程、王汶石、魏钢焰等几位作家一起,受到了******总理的接见。周总理握住他的手说:“你很年轻啊,希望你继续写出大西北地质工作的好作品。”

1957年夏,他由西安经西宁,第二次奔赴他魂牵梦绕的柴达木。刚到茶卡,便收到单位电报,要他速回,参加反右运动。他当即给单位写了封信,恳求组织上让他在柴达木多待几天,便背起行李继续西行。他沿着格尔木、大柴旦、小柴旦、冷湖、油泉子,一直走到了茫崖和尕斯库勒湖畔,走到了柴达木的边缘。他边走边想边写,内心燃烧着火焰,有时几乎一天一篇。他写奇丽的风光,写勘探者的精神,写自己心灵深处的奥秘。于是有了《怀念你啊,柴达木》、《山湖草原》、《戈壁夜行车》、《青藏路上剪影》等一批散文力作。

这些篇章,结集为《柴达木手记》一书,由作家出版社于1959年4月出版。其中有意思的是,这本书出版时,书中几位主人公已被打成了****。按照当时的惯例,他们的名字是不能出现在书里的。但李若冰凭着他的善良、正直和倔强,不肯违背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良心,没有把柴达木的反右情况告诉出版社,对作品未作任何修改,大胆地让这些创业者的形象,走入了众多读者的心灵。他说,我怎么也难以相信,他们心甘情愿地来到柴达木,死心塌地要为石油而战,难道他们来到绝灭人迹的荒原,为的是****反社会主义吗?天大的冤枉!

从1958年起,李若冰兼职礼泉县委副书记,在烽火村深入生活。他写出了报告文学《农民的儿子王保京》等作品,之后又组织编写了《烽火春秋》,记录了那个特定时代中国农村发展的生活风貌。

1963年,经中国作家协会协调,李若冰到大庆油田代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一职。在这里,他又见到了老朋友王进喜和一批老玉门人。玉门人走遍了中国石油战线的每一个角落,玉门精神、大庆精神,自然融入了李若冰的文学世界。他的散文大庆书简《在大风浪中》,发表在《人民文学》1965年第12期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开始后,李若冰一搁笔就是五年。1972年,他从干校一出来,便重返延安。母亲延安曾经收留过一个孤儿,使他的命运发生了转机,他重新投入母亲的怀抱,汲取着新的力量。

同类推荐
  • 好天气谁给题名

    好天气谁给题名

    本书是仙枝的散文集,收录了在《三三集刊》上发表的51篇散文。作者围绕日常生活的主题,写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人情世故。天真烂漫的笔触里,蕴涵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清新隽永的描摹下,藏不住对人性的见微知著。
  • 陌生的中国人

    陌生的中国人

    本书是一本人文纪实作品,记录了不同人群的乡愁。有异乡求学的学生,外出打工的青年,出门在外的生意人,漂泊在他乡的艺人。他们对梦想的执着,对故乡的怀念,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生活的态度,都让我们对生活和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是一本让我们读懂乡愁,热爱生活的作品。
  • 趣味智破韬略(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智破韬略(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斯大林与文学

    斯大林与文学

    研究斯大林作为政治家的生平和活动的著作不可胜数,而“斯大林与文学”还是一个新课题。本书是研究斯大林文学思想和文学活动的专著。内容包括:斯大林的文学思想,即斯大林的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关于文学的主要论述;斯大林领导文学的活动,其中包括他制定和实行各种文学政策的过程以及他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评论;斯大林与作家的关系,包括斯大林与老一代作家和诗人的交往,与苏维埃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作家的联系,对“同路人”作家的态度等。
  • 心之书

    心之书

    一个人只能书写自己的人生,却无法书写你个人以外的人生。应该说,书写好自己的人生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关键在于每个人的一生都扮演着探路者的角色,归根结底又是一个潮流中的独行者。
热门推荐
  • 恶少追妻:法医麻麻快跑

    恶少追妻:法医麻麻快跑

    作为顶尖医学世家薛家第十三代的唯一传人,薛桐桐肩负着延续薛家香火的重大使命。没男人怎么办?那还不简单,偷呗!偷个宝宝,薛家的香烟不就烧起来了吗?六年后,当薛桐桐带着天才儿子回国,却好死不死地又遇到他。“女人,六年,别来无恙!”“你说什么?我根本不认识你啊!”“那你怎么解释你家儿子,这张和我一模一样的脸?”他邪魅地指了指身边的小包子。“你知道我医术超群,整容又不是难事!”某女睁眼说瞎话。“嗯,脸可以整……薛法医,你不妨给我和你家儿子做个亲子鉴定!”“……”某女挠心。
  • 一只冷厉的神

    一只冷厉的神

    玥,传说中的神珠,幻镜榜排名第一——虚破镜的驱动魔核,却被当成一颗普通的珠子挂在一个少年的脖子上……
  • 雅月安然,雅雪亦然

    雅月安然,雅雪亦然

    两对双胞胎之间,甜蜜,青春洋溢,充满欢乐的故事。“温安然/温亦然,我回来了。------连城雅月/连城雅雪,“你是否还在原地等我?”
  • 阴阳斗天

    阴阳斗天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猪脚卓凡因为一本他不知道的阴阳决被莫名屠家,因而在浮屠门开始了修行之路。。。。
  • EXO:相爱吧

    EXO:相爱吧

    他们是EXO,十二人男团她们是Sakure,五人女团在前辈与后辈当中,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想知道就进入正文吧?
  • 凤凰涅槃:毒医兽妃很嚣张

    凤凰涅槃:毒医兽妃很嚣张

    她,是凤凰孔雀谷的两大杀手之一,和姐姐叶鸢被称为‘鸢落’、‘黑白无常’,不小心和姐姐一起穿越,她是——‘凤凰’叶落。在种种事情下,她不在是那个冷漠如冰的黑无常了,她是一个有心爱的人的女王了。俾视天下,这才是她的气势。她,是‘凤凰’,只有‘龙’可与她相配。
  • 家庭教师之超能力者

    家庭教师之超能力者

    这次讲的是游戏世界的英雄穿越到家教世界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也想了很久,也决定写下试试,每个星期六更新,敬请期待,目前因为特殊原因停更
  • 南风吹过的地方

    南风吹过的地方

    一本唯美的青春小说,青春的故事在这里起源。一样的校园小说,不一样的感受。语言唯美,精致,每一句都是享受。
  • 青春湮灭史

    青春湮灭史

    一段折磨人的感情,或许,从开始,都不会怎么适合,但是,青春就这么。。。如果你的世界从不存在骄傲,那你也得骄傲的活着。如果你认为世界没有爱的时候,那爱无处不在。写给自己逝去的青春,也写给你们。
  • 一世宠:摄政王嫡妃

    一世宠:摄政王嫡妃

    “不要爱上我。”她的夫君是权倾天下的摄政王爷,不爱自己的绝色王妃,偏偏眷恋着深宫里皇帝的宠妃;“朕以半壁江山换她一人如何?”九五至尊的年轻天子,则对她这个摄政王妃百般暧昧。冷酷无情的摄政王,表面病弱内里强势的年轻帝王,与尚书府的私生女之间会有怎样的纠缠缱绻?【摄政王不受宠的王妃,却成了其他男子争抢的宝贝。】“凡是禹无极想要的,朕都要夺走。既已抢走他青梅竹马的恋人,那这个新娶的小王妃又怎能放过?”他从利用她到爱她纠缠她,无处不在,甚至是不择手段,阴魂不散……江山美人,情到深处欲罢不能。他们在权与情的矛盾里苦苦挣扎,她却在爱与不爱之间深深围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