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48400000010

第10章 你好吗渭河(1)

从“泾渭分明”到“黄黑分明”

大凡识几个字的中国人,都知道“泾渭分明”这个成语。它从原本的地理概念,逐渐外延成一个广义的传达丰富信息的词语,被人们广泛接受。

过去常说“泾渭分明”,一般是指渭河清、泾河浊,“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在两河的交汇处,如此奇妙的景象长达数里,绵延不绝。

唐代诗人杜甫《秋雨叹》中有“浊泾清渭何当分”的诗句,大概是这则成语的一种雏形。

从地图上看,渭河从发源地的渭源开始,身单力薄,陆续接纳了北边的小河、葫芦河、千河,南边的天水、清姜、黑河、涝峪、沣河、灞河,一路西来,象一个挑夫,到了西安以东的泾阳;而从这里沿泾河北上,便进入了陇原的千沟万壑,若干支流像繁茂的枝股,长成了泾河这棵美观的大树。

泾河之树的根,扎在了渭河的河床里。然后,泾渭合而为一,先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在同道而中清中有了浊、浊中有了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路东去。最后接纳了北来的洛河,三位一体,一同汇入了黄河。

在地图上还会发现,渭河在汇入黄河时,不改初衷,仍然是呈直线由西向东行的。而经过了九曲十八弯的犹如庞然大物的黄河,在冲破晋陕大峡谷之后,携起了渭河的手,改变了自己由北到南的流向,折向东去,似乎顺从了它最大的支流渭河的选择。

渭河与黄河的横向轴线,是超乎地理概念的一个文化命题。关于中华民族,关于文明史,关于周、秦、汉、唐的朝代更替,关于文化精神的演进,都与此密不可分。

同样,泾渭分明,与泾渭不分明、清浊混为一体,甚至基本丧失了从古到今固有的生态功能,成为黄河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这其中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比寻找不到一个汉语成语的始发地更让人悲哀的事情。

2005年,新华社西安7月10日电,在陕西高陵县马家湾乡陈家滩村,记者找到史载的“泾渭分明”处时,见到的河水仿佛造纸厂的黑液一般浓厚,河面上不时还泛起泡沫。两河交汇口看过去黑漆漆一片。走下河滩,浓烈的恶臭刺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黄浊的泾河与黑臭的渭河在短短数十米内还能看到黑黄交汇的场景,再往下就只剩散发着刺鼻臭气的渭河了。

百米之外恶臭扑鼻,滚滚黑水不时泛起白色泡沫,这是记者在陕西省潼关县渭河入黄口附近所见到的景象。作为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几乎全流域丧失使用功能,成了一条黑臭的“废河”。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潼关水文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两条河流都被污染,实际上清浊早已不分明了。而由于渭河污染非常严重成了“黑河”,渭河入黄口处形成“黑黄分明”的新景观。

危难中的渭河

对于有着母亲河称谓的渭河,谁也不忍心说“渭河快死了”。那么,由政府权威机构认定的“丧失生态功能”,比作一个生命的活,也不过是如此。

母亲之河的渭河,正处于危难之中。

试问,谁之过?

不是秦始皇放马的祖先弄脏了上游的水,不是杨贵妃们洗澡洗脏了南山的水,也不是从丝绸路上西来的风尘仆仆的沙漠骆驼客淌浑了水,那么,是哪些不肖子孙弄脏了母亲渭河的水?

寓言说,上游的狼想吃掉下游的小羊,找了一个借口说,是小羊弄脏了它的水,小羊不管多么有道理,最后还是让狼给吃掉了。

看来,在时间和历史的上游居住的是农耕文明时期的小羊,他们依水而居,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有了泾渭分明的景观和沿袭下来的成语。只是处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文明的下游的时候,物质发展同时带来物欲横流,人性张扬同时带来人性的放纵与泯灭,某种下游的狼性自己弄脏了水,却煞有介事地吃掉了上游的小羊,甚至渭河的生命。

也不过是短短的10年的工夫,也可以说在一夜之间,竟然把千年万载歌唱着的美丽的渭河给扼杀了。由转型期的探索带来的某种无序的开发和掠夺,使渭河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伤害。也就在10年前,祖祖辈辈生活在渭河边的勤劳而善良的人们,还在渭河支流小溪里游泳、洗澡。向前推20年,人们还能从河中捕捞到几斤重的活蹦乱跳的鲤鱼。50年前的咸阳古渡边,人们还在卵石簇拥的河水边洗菜、淘米、浣纱洗衣裳。

今天,这田园诗一样的情景已经变成了往日的记忆。渭河上游,在宝鸡峡的拦水坝以上,河水基本以天然水为主,少有污染。渭北灌渠的分流,使宽广的河床仅留下一条蚯蚓似的小溪。从宝鸡至咸阳到西安,各条支流汇入了沿途城镇和厂矿的排泄物,河水已经变成了臭气熏天的污水。

新华社记者报道说,据沿线村民们反映,造纸企业依然是渭河污染的重要来源。陕西关中地区最多的时候曾有上千家造纸企业,后来经过政府多次整顿,剩下了两三百家。虽然环保部门三番五次检查,不少造纸企业也被迫关停或整治,但执法部门与违法企业“猫捉老鼠”的游戏仍在继续。

在咸阳市武功县大庄镇渭河的支流漆水河与小韦河的交汇处,北向而来的小韦河带着泛着大量泡沫的黑水源源不断注入漆水河,使原本清澈的漆水河转眼变成了“黑水河”。武功县大庄镇段家湾村村民告诉记者,小韦河从宝鸡市凤翔县流出,经过岐山、扶风两县,在武功境内汇入漆水河。上游的造纸厂常年偷排污水,把小韦河变成了排污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渭河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很清澈,水清鱼跃的渭河养活了众多的打鱼人。42岁的妇女单玉龙在渭河上打了20多年的鱼,现在却只能闲在家中,而原来和单玉龙一道打鱼的20多户人家也“转战”三门峡和小浪底。“过去一天可以打二三十斤鱼,最少也有十斤八斤,现在渭河臭成这样,连人都待不住,更不要说鱼了。”单玉龙说。

潼关县高桥乡桃里寨村是渭河下游沿河而居的村庄,这里百姓面对黑臭河水劳作、生活已长达10余年。为村民们摆渡的张新方告诉记者,前些年渭河水虽然污染也严重,但没有近年这么厉害。最近两三年来,渭河臭味特别大,熏得他每天头痛不止。偶尔村里有人在河里捞上几条鱼,鱼也是黑臭的,要在清水里养一个星期才能吃。村民刁永峰说,村里很多人家的农田在河对岸,每天不得不忍受黑臭的河水,坐船来往多次。到了夏天,风一吹,渭河的臭味好几里外都闻得到。

城市在膨胀,田地在收缩;道路在扩展,河流在干涸;广厦在茁壮成长,资源在加快消失。机动车辆,犹如自然的江河十分壮观。包括流动人群在内的消费群体,或贫或富,或别墅、香车、美女、大餐、洋狗,或捡垃圾、住工棚、失业、失学、缺医少药,或极尽奢侈、光怪陆离,或衣食无着、生存艰难,作为现代城市的活物,都在不同程度的制造垃圾,在可怜有数的人工自然空间,寻找人类赖以生存的阳光、空气、水。

人们啊,在掠取财富、享受、幸福和快乐的同时,却把由此而带来的污垢一古脑儿抛给了渭河。

这使得我们身边流淌了千百年的母亲河的渭水,却改变了模样,由美丽变得丑陋,失去了生态的功能。该到付出惨痛代价的时候了。

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难道是用一条自然的大河换取了一个钢铁与塑料组成的流动的花花世界吗?难道有谁愿意让给我们以乳汁和滋养的渭河就这样死去吗?

谁之过?是官员,商人,还是草民;是机制,管理,技术,还是素质?凡是喝过渭河水的人,身体里还流淌着渭河的人,都有应该对渭河敬重有加,感恩戴德,倍加爱护它,视它为生命之源,还它以清澈的原貌。

重评三门峡

人定胜天,是一个伟大的梦想。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如果违背了人与自然的规律,夸大了人的因素,而忽略了自然的力量,自然就会反过来惩罚人类。

渭河咆哮了,是因为上流植被过度采伐,渭河整治中的过渡开发,修了大坝,又筑新堤,加上拦洪、蓄水、水土保持,使许多支流没有拦住奔腾的河水,而使不驯的河流暴怒了。

1975年,渭河发生了数十年不遇的大洪水。

1981年,渭河流域发生了山洪和泥石流灾害,陇海铁路也未能幸免,宝鸡至天水段中断行车近两个月。

2002年,渭河支流自古折柳送别之处的灞河新桥,被山洪彻底掀翻,归罪于房地产业狂热而引发的民间采沙。

2003年,渭河流域连续降雨,造成了自1956年以来的最大一次灾害。

渭河上的灾害,通常来自于河之上游,而这一次的大洪水,却第一次是从下游的三门峡库区逆行倒灌而致。华县、华阴逃离家园的灾民达20余万之众,人们把愤怒的目光视向三门峡水库。

史料记载,为了兴建三门峡大坝,陕西朝邑、新民两县被迫撤出,淹没耕地百余万亩,外迁移民28万多人,淹没面积和移民人数占整个库区的83%和82%。

原陕西********安启元,曾经通过全国政协提交提案的努力,治理渭河与改变三门峡水库运行方式。2003年渭河的一场水灾,从事实层面证实了安启元先前种种警告,而三门峡大坝的价值重估也因此进入公众视野。

渭河是陕西的大问题,哪任领导都关心,问题是没有相应的渠道。渭河的复杂性在于,未建三门峡大坝之前,渭河的水量是充裕的。三四十年代进入西安,一般的选择是从潼关上船,沿渭河而上,由此可见河水是很丰富的。渭河流经陕西的这一带,被称为关中地区,这里集中了陕西64%的人口、56%的耕地和82%的工业总产值。但是渭河水量逐年减少,渭河“上面干了,中间黑了,下面淤了”。也就是说,上游来水逐年减少,中游污染严重,而下游由于三门峡大坝的兴建抬高了水位,使得渭河水流不畅。一旦发水,即成洪灾。渭河流域,平常水少,一旦来水即成大灾。

洪灾因其突发性,自然最引起政府的关注。按照惯例,水利工程建设,国家负责大江大河,即主要为干流的治理投资。像渭河这样的支流,一般会纳入黄河治理的盘子里来考虑。过去很难想象会把它的治理单独拿出来。2001年,安启元有关渭河治理的政协提案,纳入了国家“十五”重点工程。

2001年10月,钱正英率全国政协、中国工程院渭河流域考察团抵达陕西,其中包括两院院士张光斗与潘家铮。

作为参与决策的人物之一的钱正英,在一份材料上说,在三门峡工程兴建过程中,我任水利部副部长、部长,对这一工程,我是负有责任的。并且说,这个工程是考验我们有没有能力改正自己错误的一个工程。实际参与三门峡工程经历的钱正英与张光斗,显然其心理背景与安启元有着不同,但共同的是“努力解决此事”。

由此形成以全国政协名义上报的《关于渭河流域综合治理问题的调研报告》,是这一系列程序中真正发生作用、有转折价值的行动。******领导先后两次就渭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做出了批示,此后政府各机构实际运作正式开始。渭河流域各省开始治理规划的编制工作,水利部也委托黄河水利委员会制定整个渭河流域的规划设计大纲。

渭河综合治理最为核心性的问题是:一,渭河是资源性缺水,寻找什么解决办法?二,潼关高程问题,这也事关三门峡水库运行方式,如何处理?

清华大学教授周建军与中科院院士林秉南在《对黄河潼关高程问题的认识》的论文中,从科学角度得出结论:三门峡水库在防洪、防凌、蓄水灌溉和下游河道减淤等方面的作用,将主要由小浪底工程承担。

2003年渭河洪灾后,安启元第五次提交“停止三门峡水库蓄水发电消除渭河下游水灾隐患”的提案。与此同时,陕西省人大代表也联名提交相同的议案。稍早一些时候,陕西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也联名向上级机构提出类似的建议。

同年3月19日,媒体报道说,渭河近期重点治理规划通过专家审查。这一包括水资源配置与保护、防洪、水土保持等内容的规划,2010年前规划安排投资205亿元。这是渭河治理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投入,在全国支流河域的治理投入中,也没有过这么大的额度。

这是一个阶段性成果。但对三门峡工程,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花样年华的母亲河

渭河边一位叫郑晨学的普通农民,8年寻拾远古生物化石近400件,并办起了渭河古生物化石展。他说,远古时代,渭河该是多么美好的地方,河岸上有大象、水牛出没,野鹿在来回奔跑,河水中有鱼、贝等。作为渭河千百年来哺育的万千子孙的一员,他收集化石的惟一目的是,希望人们了解渭河的过去,关注渭河的现在和未来,他把这视为做功德。

同类推荐
  • 一个孩子的战争

    一个孩子的战争

    我们不仅仅是为儿子写,也是为与儿子同龄同代的孩子写,为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几千万个中国家庭写。从表面看,儿子从一个优秀的学生滑落到“另类学生”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而实质是,由于我们的种种失误,这种滑落从儿子出生不久就开始了,无数失误的因累积成了“问题”的果,认识到这一点,我和妻子用了十六年的时间。什么时候,中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阻遏住了“重点”、“示范”的泛滥,什么时候废除了各自为政自立标准花样百出的金钱择校,废除了学生人格的分级、分层,才算真正实现了教育的公平与正义,中国的教育改革才会有根本性的突破。
  • 后虬江路文辑

    后虬江路文辑

    本书作者阿垅,曾经像你我一样,真实地生活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他出生于二十世纪头十年,经历过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到六十岁为他的生命画上了终结号。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他的人生历程不算很长,而生命质量却不同于一般的“百代过客”。他的家庭环境并不具备先天的优越性,但他自小好学不辍,十几岁开始写旧体诗词,二十岁自学英文,同时发表文学作品。日本入侵中国时,阿垅考入了黄埔军校,并于1937年在上海参加了反抗日本侵略的“八·一三”战役,直到负伤回到后方。阿垅不仅是一名抗战军人,还是一名为抗战呐喊的文化战士,他当时写了不少著名的报告文学(如《闸北打了起来》、《斜交遭遇战》等)和抗战诗篇。
  • 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本文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想知道知道吗?想了解吗?赶快买本来看看看吧,给自己增长一些见识。
  • 愿你在平淡的日子里,不忘美好

    愿你在平淡的日子里,不忘美好

    就这样,倾我所有过一生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和咖啡馆有怎样的联系,没想过自己会开家咖啡小店,没想过因为工作又接触到这么多全国各地的咖啡店主,没想过自己做起了咖啡馆文艺分享联盟、在各地咖啡馆里办艺术展、排演原创近景话剧,更没想过会写本关于“咖啡馆”的书。
  • 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与丝绸之路(敦煌文化丛书)

    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与丝绸之路(敦煌文化丛书)

    本书系“敦煌文化”丛书之一。选评了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与丝绸之路选。本书内容丰富,史料丰富,观点新颖,分析透彻,使读者更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敦煌的文化,敦煌的历史,让敦煌文化古为今用,进一步发展填补中国文化的辉煌成就。本书将为读者撩开古老敦煌的神秘面纱。书中的知识、理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书值得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热门推荐
  • 蓦然回首,灯火珊阑

    蓦然回首,灯火珊阑

    他们相遇时,他17,她14他,阳光灿烂,乐观自信,她,岁月静好,胆小怯懦……再见时,他,身患重病,却依旧阳光灿烂而她,阳光明媚,自信开朗他,陪伴了她走过了四年青春,她把自己活成了他但他的身边却有了另一个她在错的时间相遇,在对的时间错过她的四年,原本一厢情愿回首时,却发现,另一个他,笑意阑珊对对错错,他从未离开
  • 侍龙

    侍龙

    没有过去的记忆。深处陌生的环境,路要如何走……提升自身实力,结交伙伴,投靠势力,发展自己的势力。这些话说出去固然十分的轻巧,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其中的种种艰辛也只有自己能够体会了。。。。(各位偶尔翻到本书的看官,动下金贵的小手,点个收藏吧。当然了,如果能给几张推荐票什么的,那真是求之不得了。《侍龙》书友群:292158926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尽管来提吧。当然了批评的声音也是可以接受的。)
  • 剑客行

    剑客行

    “人常言,‘孤行剑客,天下第一。’”“为什么你不愿意?””......“”唉,你走吧。人,我来杀。罪,我来背。“只要你们过的好就行。——他如是道。
  • 太太万岁

    太太万岁

    叶小玲是在接到升职邮件的这一天被男友甩了。远在西安的妈妈庄惠芬听说此事,频频给她安排相亲,小玲这次被逼无奈,主动要求调组,试图以跑到偏远的、几乎不在中国移动覆盖范围里的西南某小城出差,避开母亲的电话轰炸。小玲如愿调了组,可没有太多人事经验的她却因此得罪了之前的顶头上司Mary张她的新上司叫关一禾,阴差阳错,关一禾与小玲展开了一段崭新的恋情。然而就在两人商定小玲辞职的时候,小玲发现自己怀孕了。在小玲父母的坚决要求下,关一禾舍弃了美好的前程,离开了这家公司。但是问题随之而来,关一禾的工作、婚后的家务问题、婆媳问题、潜在的外遇问题,让这两个匆忙结婚的人疲于应付。就在关一禾的事业不顺利的时候,小玲的工作却蒸蒸日上……历经千山万水,两人发现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家人和孩子。
  • 天啸红尘之战王妃

    天啸红尘之战王妃

    一场宫宴,结了一生的缘,定了一世的情。她的情是他的劫,他的爱亦是她的劫。从来不知感情为何物的他们,却在彼此的身上找到真爱。九重宫阙,一场夺嫡之争,他,处庙堂之上,雄才大略,深谋远虑;他们约定了生生世世,黄泉碧落。且看他们如何开创凌天王朝,缔造太平盛世,演绎一段千古绝唱的帝后深情。
  • 未敢言相思

    未敢言相思

    稚子之龄与顾见初相识八岁与其分别还以为此生不复相见却在十二岁时只剩下他一个依靠那个时候她还称他十一叔那么这么多年的十一叔又是怎么爱上的呢无从得知也无需惊讶毕竟在她的心里故事的开始顾十一就只是顾十一而已
  • 六月晚安

    六月晚安

    六月,我在你每个安睡的夜里独自失眠,手机屏幕忽明忽暗,我害怕周围深不见底的黑色。身边有小虫子不断地落在月光照射进来的光亮处,原来,它们和我一样,害怕孤单。我会一直保持清醒,与时光一起等待,你的到来。六月,请记得说,晚安。
  • 东方骑兵

    东方骑兵

    在现实中头头碰黑的现代人王迟,借助书桌前一尊兵俑唐三彩的魔力,魂游穿越到秦代,成为与他同样口吃的韩非。不料嬴政是比干转世,要杀由纣王转世的韩非,报当年挖心之仇。嬴政杀韩非,派蒙骜灭韩国,王迟游魂认父,转世成蒙武,在灭赵、楚之战中屡建奇功,还帮儿子蒙恬大破匈奴……妲己转世成赵高,欲毁大秦江山,谋害蒙恬、蒙毅致死。边关的蒙壮、蒙烈带着蒙恬幼子蒙辉耀,率蒙家军冲出关塞,决心与匈奴拼死一战,宁死疆场也不做赵高的刀下冤鬼……不料这支秦军所向披靡,竟穿过蒙古高原、中亚,来到欧洲……不知什么原因发生时空错位,这支秦军居然分别与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交战,还遇到了更古老的雅利安军队……在古老的修行胜地,蒙辉耀遇到了燃灯古佛,成了辉耀弟子,终于大彻大悟……但蒙辉耀没有返回红尘度人,独自奔向宇宙深处……唐三彩,让王迟穿越时空,了解自己前世今生,悟出人生真谛。
  • 终难谖兮

    终难谖兮

    A大的才女们谈起信息与工程学院的萧公子,总是难免充满小女儿情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个时候叶镯子刚刚踏入这所素有百年传承的历史名校,刚刚用毛巾狠狠地擦去额头上的汗,听着耳边叽里呱啦的声音出现最多的就是这个“萧公子”,她把自己狠狠地倒在了铺好床,“切”了一声没有理会。后来的后来,当她知道自己甚至更早地就踏进萧公子这个圈圈的时候,脑子里昏昏地想到下一句话: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事实上,这是一个娇滴滴女生扮猪吃老虎,撒长线钓大鱼的小言情……作者不苏很多年,爱耽美爱同人,现在偶尔卖卖萌,求不打脸@@@
  • 一梦血界

    一梦血界

    血,又见一片血海。满眼的血色让人心底多了几分狂躁,浓郁的血腥味仿佛要在空气中凝结为水。这是一片血色的世界。血色的土地,血色的树木,血色的天空,便连天边的鸟儿的眼中似乎也带着狂乱的血色。少年在血色的世界中拼命奔跑,就像身后有无穷的豺狼猛虎在追他一样,可是他身后并没有洪水猛兽,只有渐趋浓郁的血色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