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41500000040

第40章 童心、童趣和心灵宝库(2)

读者在阅读时,完全可以心领神会,自动化地填充这空白。但是,要把问题讲清楚,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却不能不把其间的逻辑空白揭示出来。这里有几点不能忽略:

1.从整个故事的逻辑发展来说,作者有意让其中的因果关系显得粗糙,不可信。第一层因果是:老和尚光是从书生脸上的“气色”,就断定他为“美女蛇”所迷,有“杀身之祸”。客观地讲,这是不可信的,不科学的,这一点难道鲁迅一点都不知道吗?第二层因果是:给他一个小盒子,夜间就有蜈蚣飞出去,把美女蛇治死了。因果逻辑更不充分,太不可思议了,但是,长妈妈却说得十分自信。鲁迅故意把这种矛盾写得很突出、荒谬,其间就隐藏着讽喻。说得具体一点,叙述者虽然是童年的鲁迅,但也隐含着写作时,成年鲁迅的深邃的洞察,流露出他对长妈妈的迷信的调侃。但是,又没有过分谴责她,因为鲁迅特别强调,长妈妈并非有意骗人,相反,自己十分虔诚,十分执著。因而,她虽然可笑,但不可恶,相反有点好玩、甚至可爱。

2.当然,也许有同学会提出质疑说,这不是迷信,而是神话或者童话。在神话和童话里,善良总是轻易地战胜了邪恶。这当然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如果是这样,那么童话的诗意增加了,而讽刺意味却弱化了。从这里,更可以看出鲁迅对小人物的宽厚。

3.故事讲完了,长妈妈作出的结论是,今后“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千万不可答应他”。这个因果逻辑就更荒唐了。从这样一个可信性很低的故事,或者就算是神话吧,根据这个个别的、罕见的故事,居然就得出了一个极端普遍性的结论,一切在背后叫名字的声音,都可能是美女蛇发出的。这种逻辑的荒唐和长妈妈的郑重其事,形成了矛盾、反差,不和谐,就显得可笑,这就是幽默。鲁迅的讽喻就藏在这幽默笑容的背后。但是,鲁迅并没有以此为满足,接下去,他不但没有指出这个故事的不可信和长妈妈的教训荒诞,还反过来说:“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这样,把自己写得很傻气的样子,又明显把长妈妈的故事,进一步导向荒谬,愈是荒谋,愈是可笑,幽默感愈强烈。

4.然而鲁迅对自己已经相当强的幽默,还是不满足,他继续发挥下去:“但直到现在,总还是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这几句的精彩在于,好像这样荒谬的故事,作者一直没有觉察,连怀疑一下的智商都没有似的。这就不仅仅是对长妈妈的调侃,同时也是自嘲了。自嘲,在西方幽默学中,叫做自我调侃,属于幽默之上乘。把对长妈妈的调侃和自我调侃结合起来,显示出鲁迅作为一个幽默大师的特点。对小人物,哪怕愚昧麻木,他也是同情的。这种同情中渗透着儿童的天真、纯洁和善良。这就把幽默和抒情结合了起来,和鲁迅在小说中写到的对阿Q的尖锐讽刺,有很大不同。

从这里,我们还可以体会到一个有趣的规律,那就是幽默和抒情的不同。我们读到的抒情散文,大抵是美文,共同的倾向是对环境和作者内心的美化、诗化。而幽默,似乎不是这样,幽默不回避把自己和人物加以贬抑,甚至“丑化”。如长妈妈讲的愚昧的故事,还有作者的自我贬低。这样很有趣,只是与抒情的趣味不同。如果说抒情是一种情趣的话,幽默就是一种谐趣。注意这个“丑”是加引号的,从一种意义上来说,是“丑”,但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是“丑”中有美。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留待另文详说。

5.提一个建议供大家参考。在“口语表达”中,让学生们复述这个故事,特别要注意学生们在叙述中遗漏了什么,有些学生可能把故事说得很周全,却把故事后面长妈妈别出心裁的“教训”省略了,或者遗忘了。而这一笔是很精彩的,是幽默感的高潮。

不理解这一笔,就是在艺术上没有读懂鲁迅的幽默。

6.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在叙述过程中有一个插人语,更显示了鲁迅对故事中人物的嘲讽。那个书生,拿了老和尚的小盒子放在枕边以后,“却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这句从叙述故事来说,可以认为是多余的,但是对叙述语言的趣味来说,可以叫做涉笔成趣。叙述者突然插进来评论——这家伙自讨苦吃——流露出对人物可笑心理的嘲讽。

总起来说,鲁迅在这里显示的幽默感真是有笔墨淋漓之感。

下面接着写到闰土的父亲教童年鲁迅用竹筛捉鸟的故事,趣味便不再幽默了,似乎更多在抒情。但是在表现童心、童趣方面是一以贯之的。

(三)反语、幽默和人文精神

写过百草园以后,写三味书屋,仍然是写人物的,趣味仍然是以幽默为主的。他猜想自己被送到书塾里读书的理由,显然是不可靠的,读者当然知道,绝对不是作者猜测的那样:由于顽皮。为什么要强调一下这种不可靠的理由?无非是为了表现儿童式想象和推理的趣味。

鲁迅写他的老师的笔墨也是幽默的。首先觉得他是极“渊博的”,而孩子问他“怪哉虫”时他却不知道。这里有多层意味可以分析出来:1.对先生所谓“渊博”的讽喻;2.同时,也是对孩子以为“渊博”就是什么都懂的一种调侃;3.更深的调侃当然是对先生的,孩子问他什么是“怪哉虫”,他答不出,居然“不高兴,而且脸上还有怒色了”;4.接下来的一段话不能忽略:“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这里明显是不合逻辑的,是反语。因为文章明显表现出是先生不知道。可作者却说,先生是无所不知的,只是不愿意说罢了,错误在学生不该问。读者一眼便可以看出结论和理由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矛盾、不和谐,才怪异,才显得好玩、好笑、有趣味,这叫做幽默,这种幽默是一系列反语构成的。

要真正分析这种不和谐的逻辑,而不是停留在赞叹的层次上,就要抓住结论和理由相矛盾的反语不放。同时要真正懂得一点幽默,就不能忽略讲歪理的功夫。人当然要讲正理,但那是在正经的时候,在追求幽默效果的时候,就要讲一点歪理。许多人,许多文章幽默不起来,就是因为不会讲歪理,不敢讲歪理。

先生的教学法很简陋,在三味书屋读书很刻板。稍稍出去游玩一下,就被呵斥:“读书!”除此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启发兴趣的办法。一天到晚让学生读个没完,而且,鲁迅特别强调,学生对所读的内容,完全是死记硬背,根本莫名其妙。

这样的读书不是很枯燥吗?这样的先生不是很可恨吗?在心灵不开阔、趣味不丰富的作者笔下,可能是这样的。但鲁迅是个人道主义者、艺术大师,他只是把教师的教学法写得很“菜”,却没有把他的心写得很“菜”。鲁迅突出写了他教书没有什么真本事,但又渲染他自己读书很投人,简直是如痴如醉。他所读的文章明明很平常,他却沉醉在自己营造的境界之中:“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用还原的方法想象一下:如果不是在艺术中,而是在生活中,一个人空有渊博、宿儒之名,却教书无方,说刻薄一点,是误人子弟,令人厌恶。但是,我们读到他如此沉浸在自己的境界之中时,是不是也会觉得这个老头子,也有挺好玩、挺可爱的一面?这就是鲁迅对小人物的人道主义的宽容了。

三味书屋既是这样枯燥,老师又是这样一种水平,这日子不是很痛苦、一点乐趣都没有吗?不。

接下去写的是在枯燥无味的书塾里,孩子们快乐的天性仍然不能被磨灭。学生们乘先生自我陶醉的时候,自己开小差,做小动作了。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头上做戏者有之,用半透明的纸蒙在绣像小说上画画者有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明明是无聊的事情,儿童却乐此不疲,鲁迅用的语言是普通的、平淡的,但传达出来的趣味却是隽永的。在三味书屋读书是枯燥的,但是三味书屋里趣味盎然。不管教育体制多么僵化,孩子们活拨的天性总能够找到自己的表现形式。对童心的肯定,就是对旧教育体制的批判。

当然,关于三味书屋是乐园还是苦园,可以争论,只是不要忘记鲁迅笔下的孩子不论在什么简陋的地方——满目荒废的百草园,或者连下课和休息都没有的书塾里——都能创造出自己的欢乐,甚至在愚蠢的长妈妈、迂腐的先生身上都能逗引出一种幽默的情趣,足以让读者感受小人物的可怜和可爱,感受到生活的有趣。从文学创作的根本意义上来说,这就是才华,才华不仅仅是驾驭语言,更是在别人感觉不到情趣的地方,感受到情趣。文字不过是情趣的载体,没有情趣,凭空耍弄文字,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

鲁迅的语言就是这样,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充满童趣的精神家园。这是童年鲁迅的,也是成年鲁迅的。同学们写作,为什么老是觉得没有什么可写呢?就是因为对日常的、平淡的生活,没有激发出趣味。而阅读经典文本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文字,不在记忆佳句,而在心灵的熏陶,在于拓展我们的情感和趣味的领域。

细细品味这样的作品,难道不能激动我们的心灵,使它更加开阔吗?对于生活中有毛病、甚至令人讨厌的人物,难道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去发现他们的善良和可爱吗?欣赏浑身都是优点的人,是容易的,欣赏缺点非常明显的人物,则需要更为宽广的胸怀。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碰到类似长妈妈的人物,我们会不会有鲁迅这样的趣味和胸襟呢?为什么学习语言不能把它仅仅当作工具呢?就是因为,语言是和人的心灵、人的精神境界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

二、《阿长与<;山海经>;》解读

开头两段,似乎很平常,没有什么可讲性。但是,用还原法,是可以提出问题来加以分析的。

我们可以把还原法落实到寻找关键词语上。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阿长这个名字意味深长,对理解作品的主导思想,非常关键。

为了交代阿长的名字,鲁迅用了两段文字,这样是不是太繁琐了?如果删去这两段,有没有损失呢?肯定是有的。因为“阿长”,在这个关键词的深层,不但有长妈妈的,而且有周围人的精神密码。名字对于人来说,应该是郑重其事的。一般人的名字,大都寄托着美好的期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叫法,表现的是不同的情感和关系。

鲁迅强调说,她叫阿长。然而,“长”并不是她的姓,也不是她的绰号,因为绰号往往是和形体的特点有关系的,而阿长身材并不高,相反,长得“黄胖而矮”。原来她的名字是别人的名字,她的前任的名字。问题、矛盾,通过关键词还原,就不难揭示出来了:

1.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把他人的名字随意安在自己头上吗?什么样的人,名字才会被人家随便安排呢?一个有头有脸的人,人家敢这样对待她吗?被如此随意对待的人,肯定是社会地位卑微的,不被尊重的。这是很可悲的。鲁迅不惜为此而写了两段文字,说明他对一切小人物的同情,和他对小人物的尊严如此被漠视的严肃审视。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这叫“哀其不幸”。

2.名字如此随便被安排,在一般人那里难道不会引起反抗吗?然而,阿长没有,好像没有什么感觉,很正常似的,也没有感到受屈辱。这说明什么呢?她没有自尊,人家不尊重她,她自己也麻木了。鲁迅在这里表现出他对小人物态度的另一方面:“怒其不争”。

从研究方法来说,这样的分析已经提供了可讲性,但是,还可以扩展一下,力求结论有更大的涵盖面。

用名字来揭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心灵秘密,是鲁迅常用的手法,在《阿Q正传》里对阿Q的名字,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名字,都有同样细致的用心。祥林嫂也没有自己的名字,她叫祥林嫂,因为丈夫叫祥林,在鲁镇人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后来她被抢亲,被迫嫁给了贺老六,在贺老六死了之后,她又一次回到鲁镇。鲁迅特地用单独一行写了一句:

大家仍叫她祥林嫂。

这句似乎是多余的。读者早就知道她的名字了。鲁迅之所以要在这里强调一下,是因为“祥林嫂”这个关键词里隐含着荒谬,旧礼教的荒谬。丈夫叫做祥林,她就叫做祥林嫂,可是,她又嫁了贺老六,那么还原到正常道理上来说,应该研究一下,是叫她祥林嫂,还是叫她老六嫂?或者还是叫她祥林老六嫂比较合理呢?这并不是笑话,在美国人那里,不言而喻的规范是明确的,不管嫁了几个,名字后面的丈夫的姓,都要排上去,没有什么见不得人,难为情的。例如肯尼迪的太太杰奎琳,后来又嫁了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她死了以后,墓碑上就堂皇地刻上:杰奎琳·肯尼迪·奥纳西斯。但是,在我们的封建礼教传统之下,没有把她称为祥林老六嫂的可能,因为人们只承认第一个丈夫的绝对合法性。可见礼教传统偏见之拫深蒂固,在集体无意识里,荒谬的成见已经自动化成为可怕的习惯了。

需要注意的是,鲁迅在整篇文章中,没有对阿长进行肖像描写。光是这么叙述名字,看来连描写都算不上。这说明,在鲁迅看来,这比肖像描写更重要。读者也并没有因为没有肖像描写而感到她的面目不清,相反,她的精神状态是很清晰的。在文学作品中,人的外部肖像是没有多大重要性的,除非外部肖像对人的灵魂刻画有作用。

同类推荐
  • 小学生最想要的故事书:勉励小学生奋进的中外名人故事

    小学生最想要的故事书:勉励小学生奋进的中外名人故事

    《小学生最想要的故事书:勉励小学生奋进的中外名人故事》内容简介:读故事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为孩子们的心灵成长保驾护航。《小学生最想要的故事书:勉励小学生奋进的中外名人故事》中所收录的故事纯真、自然、轻松,既寓教于乐,又能收获智慧,当孩子们与奇妙而又丰富多彩的文字一起翩翩起舞时,他们会从内心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 这样写作最高效

    这样写作最高效

    本书是一部专门针对中、高考作文的训练书,旨在帮助中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准确、高效地写出好作文,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本书在内容上紧扣考试大纲要求,准确地把握考试内容;在形式上紧跟中、高考话题文的发展趋势,取材典型,重点突出,是中学生理想的作文训练教材。
  • 医学概论

    医学概论

    本书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医学生的素质教育的需要分16章,主要介绍了医学发展过程、发展趋势及人才培养现状。同时,从人文教育的角度,阐述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医学的兴趣与刻苦学习的决心,以及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与情怀。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简爱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简爱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网络生活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网络生活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丛书公共30册,是一套汉语与英语的双语丛书。丛书内容包括星宇迷尘、科普长廊、网络生活、网络前沿、电脑学堂、心灵密码、健康饮食、生命律动、体坛经纬、影视千秋等30个方面。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本套丛书把比较前沿的信息教育化,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英语的阅读能力。
热门推荐
  • 重逢:赖定宝宝他妈咪

    重逢:赖定宝宝他妈咪

    六年前,是他打开了她的心扉,学会了去爱。亦是他,让她紧闭了心房。六年后,再次相遇时,他对她已是陌生人,她现在的生活很平静很幸福,容不得他来打扰!六年前,她的死,带给他的是懊悔与伤痛!六年后,那一场宴会上她带给了他惊喜,却在转身后让他抓狂。该死的女人,竟然敢给他嫁人!!!
  • 铁骨球圣

    铁骨球圣

    一个来自穷山僻壤的淳朴少年,一个在广州靠捡破烂为生的拾荒者,在一次意外中成为了一名职业球员,开始了他闯荡中国足球联赛并最终走出国门,扬名海外的传奇经历.
  • 孽债魔咒:妖孽倾情

    孽债魔咒:妖孽倾情

    十世情缘,十世诅咒,每一世,爱人都离他而去。今生,遇到一个天使般的女子,难道,是上天派来要解除这个魔咒的?然而,有一天,女孩被送进医院,医生一纸诊断:她只剩三个月的生命。
  • 至尊战龙

    至尊战龙

    比炼器炼丹?你不够看,老子前世是丹器狂圣。要战?老子修的是九五战龙诀,你来的正好,老子正缺对手。且看重生后的林峯如何在这实力为尊的世界里成为一个男人见了发抖、女人见了发颤的超级至尊。
  • 噬血玉颜

    噬血玉颜

    “祈求上苍再给我一次重生,我定手刃那让我家破人亡的畜牲。”“祈求上苍再给我一次重生,我定让他死也不能和心爱的女人死在一起。”即使出卖灵魂,也要让他痛不欲生!
  • 父王娘亲又逃了

    父王娘亲又逃了

    她,21世纪的无敌神偷,说通俗点就是牛.逼的贼,一朝穿越,她穿越到了身怀奇毒的丞相府二小姐身上。什么!神界的神尊是她命定的另一半!魔界的大魔王是她的未婚夫!还有兽界的老大,仙界的领头人,你们来凑什么热闹啊!给我思想有多远就滚多远!![小剧场]某荨满脸委屈,惨惨凄凄的和自家儿子说“縸哥,小言言,我要离家出走了,我们有缘再见吧!”縸哥和小言言习以为常的点点头,掰起小指头算了算,这是妈咪这个星期第五次出逃了,这说明他们又有好处可以领了。某荨前脚刚走,他们后脚跑去告状了。“父王,大爹爹,老爸,爸比,娘亲又逃了!!”闻言,正在打架的四人蹭的冒出来,恶狠狠地齐声说道“娘子,你逃不出我们的手掌心的!!”
  • 雏妖记

    雏妖记

    一位大山里平凡的人族少年,无意中成为了人族修真界的试验品,变成了半妖半人的怪物,卷入了人族与妖族的战争,与家人被迫拆散,被人族所唾弃,扔到了半人半妖的尤他国,而此时尤他国正面临着魔族的入侵,年幼的他在这里艰辛的生存,一心想回到亲人身边的他,历经千辛万苦,当终于找到了亲人,但等待他的竟然是...
  • 宠爱一百分:校草殿下,求放过

    宠爱一百分:校草殿下,求放过

    在各各领域十分强大的几位殿下:“我爱你”,某女:“我不爱你们”可她冰冷的心还是某位殿下给融化了,有一天,某殿下邪魅的把某女压墙上,“你喜欢我么?”某女撇撇嘴:“不喜欢!”某殿下暗下眸子,正要失落的走开时,某女一个转身抱住了他“而是爱你”(新书已发,《杀手萌妃:神尊宠上天》
  • 星战风云

    星战风云

    科技普遍、武力纵横的世界中,百家争鸣,宗派林立,且看主人公如何纵横天地间,抱得美人归。
  • 蜜宠甜妻:老公,请过招!

    蜜宠甜妻:老公,请过招!

    “喂,你老这么纠缠我干什么?”她涨红着脸,看着站在猎猎风声里的他,大声说道他站在一株树下,笑得像一只狐狸,“你舍得让我一个人留在这里?”“霍显扬,你混蛋!”“可是这个混蛋刚好缺一个老婆,薄小桐,你要不要来试试?”五年前,她是冲动莽撞的女骗子,一不留神就骗走了他的心他费劲千辛万苦才让这个笨蛋嫁给自己,谁知她竟敢跟他离婚!五年后,她再次出现在他面前,占尽他的便宜花他的钱,睡他的身体,闯下无数祸端让他善后他煞费苦心让她怀上自己的孩子,本以为这样就能留住她,谁知她竟敢带娃跑路!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一次,他绝对不会再轻易放她离开!貌美女骗子VS腹黑豪门贵公子谁先爱上,谁先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