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41500000026

第26章 艺术家心灵奥秘的多维透视(4)

经过这样的分析,就出现了第一层矛盾:艺术感觉是不客观的,甚至可以是不“真实”的,但是它能充分表达感情,表达真诚的情感。

第二层矛盾是:既然快了,就产生一个问题,越是快,越是不安全。当年三峡有礁石,尤其是瞿塘峡,那里的礁石更是厉害。

光是靠想象去还原,在比较复杂的问题上,是不够的。要更有效地还原,就得借助一点历史文献。说得文雅一点,就是要有一点学问。关于三峡的文献真是太多了。杜甫晚年的《夔州歌十绝句(其一)》就是现成的: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此外还有古代歌谣:

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

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提到三峡的黄牛滩曰:

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这些明明都说,船行三峡并不是那么顺畅的,而是迂回曲折的,不是一天就可以通过的,光是黄牛滩,就可能要三天三夜。

刘白羽在《长江三日》里想象当年的情景说:“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撞得个粉碎。”

但是,如此险恶的航行,在将近六十高龄的李白心目中居然不在话下。这更说明,李白当时是如何的归心似箭了。由于归心似箭,将近六十花甲的老人居然发出青春焕发的歌唱。

有学者考证,李白这首写得青春潇洒的诗,居然是他从流放途中归来之作。他一生只有两次从长江上游向中下游航行。早年是因为出川,晚年则是充军归来。在凶险的航行中,一个年近花甲的老诗人,刚刚从“充军”途中归来,居然还能保持青春的感觉,这不能不说是很难得的。只有李白才有这样的气魄。

特别要提醒的是,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正经历一场政治上的灾难。

李白这个人,在一般读者心目中,是个伟大的诗人。在诗歌的境界中,他的想象的确是超凡脱俗的。但不幸的是,他总要把这种超越现实的想象引申到现实生活中来。他写文章,而且是写一本正经的实用文章的时候,老是幻想自己是个政治家,还不是一般的政治家,而是一个高级政治家,他自夸:“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也就是说自己可以当个安邦定国的宰相。但是,他确实并没有什么政治才能。诗人把情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审美心态,与政治实践水火不相容。他口头上是很瞧不起权贵的,说巴结权贵是“摧眉折腰事权贵”,心情很难受、再加上他那“自由散漫”的性格,更是与官场等级制度不能相容。杜甫《饮中八仙歌》中说他潇洒得“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能并没有夸张失实。但李白也有俗气的一面。他也是很巴结天子和天子周围的人的。他在长安,好不容易得以接近最高政治集团,和皇帝有了来往,也是挺得意的。可惜他并没有抓住机会,没有作出什么政治贡献。有时,他对于一些权贵,甚至不能不说是有点谄媚的。在他留存下来的诗歌中,就有些不太高明的歌功颂德之作,比如在《清平调词三首》中,他奉皇帝的命令歌颂杨贵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他奉承杨贵妃是瑶台月下的仙女(“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可以比得上汉朝著名的宫廷美女赵飞燕。(“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如果是歌颂皇帝一般的小老婆,当时,特别是后世的读者,大都可以宽容。但这个杨贵妃偏偏又是名声很坏的,被认为和她的哥哥杨国忠一起弄权,妒贤害能,腐败专权,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让国家陷于战火,百姓流离失所。在皇帝逃难的途中,臣子们对杨家兄妹的愤恨居然引起了兵变,结果是这权倾一时的贵妃被杀了。可见当时她的民愤之深。不管当时的战乱,杨贵妃要负多大责任,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她在当时是人神共愤的。李白却偏偏歌颂了这样一个人物,虽然吃力不讨好,但毕竟是在他的人格和诗篇上留下了污点。也许,就是为了替他掩盖这一点,一些爱好他的诗歌的人士,炮制了一些传奇小说,说他对杨贵妃如何傲慢。

就算这样谄媚,皇帝还是不欣赏他,他还是免不了被皇帝“赐金放还”。他的政治命运注定是坎坷的。正如杜甫后来回忆说:“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这时李白不能不强打精神,作出一副潇洒的姿态,离开长安,云游名山大川,求仙问道。这时候的诗人又沉浸在另一种幻觉中,时常觉得自己飘飘欲仙,似乎有希望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关于这一点,至今,许多读者弄不清,他究竟是真的相信长生不老之术,还是像杜甫所说的那样“佯狂真可哀”(装疯卖傻)?但,从他一系列诗作来看,游仙和饮酒一样,都有麻醉自己的功能。他在《春日醉起言志》中说:“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额然卧前楹。”沉醉于自己制造的幻觉中,有一点是很真诚的,就是人世间不过是一场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人生如“白驹过隙”而已,认真不得的。

唐明皇在狼狈逃难途中,把帝位传给了太子,任命他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同时让其他儿子招兵买马,征讨叛乱。这时,在江南东道有个永王李璘,居四镇之重,有点野心。他想如果你太子打败了叛贼,当然,你就是皇帝了;如果你打输了,我打赢了,那皇帝就是我的了。所以他抓起了枪杆子,扩展地盘;同时他也知道,光有枪杆子是不够的,还要有一杆子,那就是笔杆子,为自己扩大统治基础大造舆论。正好,李白就在附近,据李白后来回忆,是在庐山附近。于是永王就地取材,只花了“五百金”,不算太大的投资,就把李白招致门下。

如果不是这个永王,李白可能要长期沉醉在他飘飘欲仙的幻觉中了。

永王李璘把李白找到他的幕府里去,也许给了李白一种类似高级顾问的空头名义。李白当然很兴奋,自我感觉突然好了起来,于是又产生了一种幻觉,这是李白的第三个幻觉:自己不但是个政治家,而且是个军事家了。他一连写了11首《永王东巡歌》,其中一首是这样吹自己的: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他觉得自己和下下棋就轻轻松松把苻坚打败了的谢安差不多。但是,天才诗人的幻想又一次在现实面前碰得粉碎。中央王朝方面很快就发现南方兄弟有野心,虽然叛贼还没有扫荡,但二元化领导的危机比异族叛乱更危险。中央立即派出了征讨大军,其中有一员大将,也是个诗人。他的诗写得也不错,当然不如李白,但是打仗却比李白强得多。此人就是写出了名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高适。据称他是唐朝诗人中官运最亨通的。最后结果是李白当了俘虏,成了罪犯,李璘死于非命。李白的罪名属于大逆不道,在当时是很可怕的。年近花甲,还戴上这样一个帽子,其处境之狼狈,可想而知。他在诗中只能抵赖,说什么“迫胁上楼船”之类。在《雪读诗》中,他说得更明白一点:“白璧何辜,青蝇屡前”,“擢发续罪,罪乃孔多”。但这都是自说自话,欲盖弥彰而已。也许有关当局觉得李白没有多大危害性,再加上有人(宋若思)欣赏他,可能也从中为之缓颊走了一点后门吧。结果是判了个流放夜郞(贵州桐梓)。这一幕如果在余秋雨的笔下,大概又要感叹一番:一个旷世天才,居然被押解到蛮荒之地去,天地应当为之低回,历史家的笔都要颤抖的。可叹,天才诗人不了解自己,常常想让自己“试涉霸王略”,想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将期轩冕荣”)。但是,艺术上的天才有几个不是政治上的外行?李白注定了要颠颠倒倒,一次又一次地碰钉子。最惨的时候,他竟然弄得很孤立,他的朋友杜甫对这一点,说得极其沉痛: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弄到“世人皆欲杀”的程度,真是声名狼藉了。如果杜甫像我们今天热衷于借名人炒作自己的文士那么聪明,就不会这样冒反潮流的风险,公开同情一个落难的朋友了。而赶时髦,厉声逼迫李白忏悔,不符合杜甫这个忠厚人的天性。但是李白,是不是像杜甫写的那样,感到可哀、可悲呢?这已经不重要了。王命不可违,虽然年近六旬,也只得踏上了充军的路程。幸而,到了白帝城之后,关中大旱,刚即位的皇帝可能觉得自己太过分了,就来个大赦天下。他毕竟是个有影响的大知识分子,年纪又老大不小的了,对朝廷也不会有多大的威胁,何必和他过不去呢?来一点统战不是更聪明吗?就在他被流放的半路上,来了一道赦书,把他赦免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落实政策”了。这就是李白自己后来所说的“中道遇赦”。

这时的李白,心情当然是轻松无比的。不但政治帽子没有了,而且可以和家人团聚了。李白毕竟是李白,青春焕发的感觉油然而生,居然不把三峡航道中的礁石和航行中的凶险放在心上。

一个从政治灾难中走出来的老诗人,居然能有这样轻松的感觉,甚至让后世一些研究他的学者,不可思议,如此充满青春朝气的诗作,竟然出自一个花甲老人之手。但是,李白的可爱、可敬、可笑、可恨之处,全在这里了。当然,他也作了一点检讨,说自己上永王的贼船是“空名适自误”。这里,起作用的不仅仅是他的心情,还有他那永不衰老的艺术想象。如果把心里的轻松都直接说出来,用浪漫主义诗人的说法,自然流泻(spontaneously overflow)出——我心里很轻松啊,我感觉很安全啊——也就不成诗了。

作为诗,一般来说,把感情直接说出来,是很难讨巧的,感情是审美的核心,但是感情的直接表达是非常困难的,也是很难动人的。所以中国古典诗和西方许多古典诗歌一样,经营出一种方法来让读者获得感染。这种方法,就是把感情化为变异了的感觉,感情不易于直接感染人,而感觉,尤其是被感情同化了的、变异了的感觉却具有感染人的功能。你说春天来了,很美啊!读者是没有感觉的,如果你像李白那样说,“寒雪梅中尽,春从柳上归”,读者的感觉马上就和你沟通了。你说这个姑娘很漂亮,我没有感觉,如果你说,她美得耀眼,就有感觉了。有了艺术感觉,读者不但能感觉到了,感情上也能受到感染了。

李白为什么觉得他的船非常轻松、非常安全地飞越了三峡呢?因为这是他心里的感觉,归心似箭嘛。明明是他的心里感觉到轻松,可他偏偏不说心里轻松,不说“轻心已过万重山”,而要说“轻舟已过万重山”,就能让人体验到他那落实了政策,一身轻松,归心似箭的情绪了。

古典诗话上说,李白这首诗的诗眼是一个“轻”字,似乎还不太确切,因为它忽略了“轻舟”与“轻心”之间微妙的差异。而艺术的分析常常是在最微妙的地方见功夫的。为什么长期以来我们的艺术分析常常是无效的,就是因为在方法上很不讲究。

这首诗虽然很短,但这里涉及的方法问题很重要。最主要的是,矛盾是分析的对象。首先要通过还原的想象把矛盾揭示出来。具体来说,李白营造的艺术感觉至少有下面三重矛盾:

1.没有那么快,却偏偏感觉到快得日行千里。

2.没有那么安全,却偏偏觉得安全得不得了。

3.明明是心里十分轻松,却偏偏要说船非常轻。

不把这三重矛盾揭示出来,谈什么分析?往往不是大而化之,就是空话连篇。

当然,如果要把分析的精神贯彻到底,则不能不指出,这首诗虽然相当精彩,但也不是没有一点缺点。在我看来,最明显的瑕疵就是第二句“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还”字。这个字可能给人两种误解。第一,好像朝辞白帝城,晚上又可以回来的样子;第二,好像李白的家,就在江陵,一天就回到家了。事实上,李白并不是要说一天就能回到江陵,他的家也并不在江陵。他这样用字,一来是囿于郦道元《水经注》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传说,二来是为了和“山”、“间”押韵。

我这样说,好像是对伟大诗人有点不敬,但李白当年写这首诗,也许只是乘兴之作,才气所到,字句推敲不够精细,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5.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解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关键词语(句):再别、轻轻的、悄悄的、作别西天的云彩、夕阳中的新娘、沉淀着的梦、寻梦、放歌、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不带走一片云彩。

同类推荐
  • 大学生健康教育

    大学生健康教育

    本书主要介绍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健康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全书共分12章,具体内容包括环境、行为与健康,合理用药和常见病诊疗,传染病的防控,大学生的性卫生保健,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见内科疾病,常见外科、皮肤科疾病,常见五官科疾病,意外伤害的急救,生活、避险、防灾等安全知识,运动医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等。《大学生健康教育》可供各类职业院校作为健康教育课的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还可供一般读者作为健康手册使用。
  • 教师工作指导手册

    教师工作指导手册

    本书由权威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编写围绕教师的个人素质修养、教学技巧、仪表行为,工作开展与组织各方面内容进行了细致阐述,极具权威性与科学性,内容完整,指导性强,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在编写体例上,采取问答形式,叙述风格明畅通达,非常便于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困惑时即查即用,涵盖了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助于引导教师做好职业……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英雄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英雄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

    本书第一编简介幼儿心理学及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第二编阐述幼儿的认知和言语的发展;第三编概述幼儿的情绪和意志的发展;第四编介绍幼儿的个性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第五编结合发展,介绍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木偶戏(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木偶戏(阅读中华国粹)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是民间戏剧表演中的一种特别类型,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热门推荐
  • 九重血

    九重血

    只有经历七重的孤独,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我们的世界也由此而生。踏九重天阙,开天门三重,血染长空……
  • 她是神,他却是魔

    她是神,他却是魔

    她是身系天下苍生的神,总是透着优雅和高贵的气息。私下她是单纯的邻家小妹,一副美绝人寰的面容却让神界的众生尊敬有加;他是背尽黑锅的魔界之主,世人都说他杀人无数生平最爱喝人血,却不知魔界个个从没有出过魔界,比稚童还单纯。一朝转世,她是朴素的小村姑,不用关注天下众生,是她最真实的一面。他只是个小少年,不是一界之主,是他最开心的时候。陌生的境地,还守得住自己初心吗?面对天下苍生时,他们是否还能,一袭紫衣月下舞,玉萧伴曲,笑看佳人舞。
  • 不知爱将至

    不知爱将至

    他在米晴心里,爱情是百分百的纯粹,不妥协也不将就,而她不妥协的下场,就是瞬间从云端跌至尘埃里,在她灰头土脸的时候,偏偏又遇到了毫无同情心的“希望之光”肖顾。在米晴眼里,没有什么困难是她的“人格魅力”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是她小气的房东。在肖顾眼里,没有什么困难是他的智商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他爱偷吃东西的房客。
  •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是作者精选《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中一些著名的篇章,如《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白发苏州》、《黄州突围》、《山庄里的背影》、《宁古塔》、《十万进士》、《抱愧山西》、《风雨天一阁》等,精心加以修订,其中一部分甚至是改写或重写,较之此前出版物,本书文字更为精准。
  • 宿错房间嫁对郎

    宿错房间嫁对郎

    他因为初恋女友的背叛而很不专情,她却因为失败的初恋而不再相信感情,他想,如果缘分需要注定的话,那么,我能否从此而为他而相信感情,她想,佛说:前世的五佰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我说,你悄悄的离去,风是吹向我的伤痛。他成为人人敬畏的教父时,他们的爱情还是否能够不变如故?
  • 闪婚总裁,娇妻太彪悍

    闪婚总裁,娇妻太彪悍

    一段执着的守护,一场没有结局的爱情,却迎来了爱的结晶。三年前,她为了得到他父亲的认可,只身一人到美国深造。三年后,她却得知他和另外一个女人订婚。在他的订婚典礼上,她成为人人唾弃的小三。沐言睁着猩红的双眼看着她面前一派淡定池水墨说:“为何再出现在我面前?”池水墨勾唇一笑:“即使我消失,你也必须是我的。”凭什么?为什么?从七岁相识,十八岁相恋,她等了多久,盼了多久,等到终于能不再去想的时候,他却又出现,老天是在跟她开玩笑吗?
  • 小江湖之帝陵女

    小江湖之帝陵女

    百年前,她是大燕的公主,是唯一一个深受父皇疼爱的皇女,但却惹祸上身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因“月魄”重生,她自以为过上了梦寐以求的逍遥生活,能够寻一良人浪迹江湖终此一生,却发现江湖处处刀光剑影、明争暗斗。那些尘封在她心底的伤痛渐渐泛涌而出,她不得不面对这残酷的现实,所谓逃得了一时逃得了一世吗?亲情与爱恨交织,亲情与背弃缠绕,爱恨与苦涩纠缠,她到底该怎样做才能摆脱这无止尽的伤痛?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科学新知丛书)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科学新知丛书)

    本书是专门为中小学生编写的科普读物。全书共分八个部分,分别就计算机诞生的历程,计算机的种类、构造、作用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全书论述深入浅出,行文活泼流畅。为本书的主要读者——广大的中小学生朋友认识计算机、了解计算机和掌握计算机提供了一把钥匙,是新时期中小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不可多得的科普读物,中小学生家长及教师阅读此书也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感悟。
  • 抱着空姐玩穿越

    抱着空姐玩穿越

    一次意外的空难使得屌丝王大宝和空姐李英子落入神秘困境,在脱困之后发生一连串的奇遇。未来世界?未来战争?僵尸异形?到底是什么在前方?背后又有怎样的阴谋?
  • 封神重起

    封神重起

    世间是否有神在。没有,那为何他们流传数千年?有,那为何他们数千年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