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39400000007

第7章 三赴大荔“三下乡”(3)

翌日早上8点半,在张记羊肉泡馍馆吃过水盆羊肉,路过县城广场购买月饼、熟肉等食品后,驱车去老家义井村采访,在村东口停下,下到水利之父李仪祉修建的引洛工程总枢纽五洞口拍摄老洞口、平之洞、汉代龙首渠遗址、引黄渠等景点;然后爬上西坡,攀登半塬上的雷神洞拍照,深感李仪祉是现代雷神,应为其修祠建庙以示纪念。回到家与父亲见过,去对门看望老寿星四婆,80余岁的她老人家在剥棉花,堪称生命在于运动的模范。去伯父家看望,拍摄古匾和影——为官的三代先祖画像。然后马不停蹄地去看望舅父,拍照已作捶布石的戒碑和长满果树和花草的后院。就近到五队学叔家拍摄名为“花间倦读”的古画和古对联。复回家为老宅留影。别过父亲,继续北上。

下午1点左右到段家乡政府所在地,在唯一一家经营的食堂吃豆腐泡和扯面,饭后西进,继续文化苦旅,沿着坎坷不平的“水泥路”和“搓板路”,寻找大荔猿人遗址,几经曲折,几经打问,终于找到大荔猿人遗址所在地解放村,来到这一被人遗忘的全国重点保护遗址上仅有的碑子前,摘录碑文,寻找遗迹,竟发现一块遗骨,疑似化石。

返回途中经魏长城拍摄,抄录碑文。到跟前的古围城中的东郭原初中校园内,目睹颠倒的龟座,断裂的碑身,横陈的碑头,不禁为文物的废弃而叹惜。复到魏长城遗址前徘徊,有幸捡到一枚锈迹斑斑的古铜钱,堪称珍贵的纪念品。

经冯村、埝桥等乡镇回到县城,时已夕阳西下,安顿刘经理一家住到西街的同州宾馆,陪去东街夜市吃枣漠糊等小吃,然后回家与母亲弟妹及其子女话家常,打电话给石立民等人落实明天去八鱼清代李氏家族墓群拍摄诸事宜。

10月5日早上8点多,与母亲、弟弟邀刘经理一家共进早餐后,去县城北门外拍摄文殊塔,大荔是古同州府所在地,城为龟状,塔是龟尾,今堪称大荔的标志性建筑物。然后在十字广场停下拍摄县法院和新华书店等标志性建筑,再去东街拍摄天主教堂,最后到文化馆内拍摄古碑。

与父母辞别后,离开县城,寻找李氏家族古墓。几年前来过一次的我还是带大家走了回头路,几经不耻下问才找到八鱼乡境内的清李氏家族古墓群,经与县文化局同学通话、说明和登记后才进到墓内拍摄石雕,我的胶卷已用完,只能目摄而已,由刘经理的女儿和女婿拍摄5座石室墓内精美的石雕。

我与管理员聊天,才知他是堂嫂的外甥,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当了守墓人,几年来争取拨款,盖了房子,将古墓保护起来,使人们能看到完整的石雕和砖雕艺术。将母亲为我带的苹果分给管理员,以示谢意和敬意。正是这些清苦、艰苦和辛苦集于一身的文化守护人的默默守卫,才使上述历史文化遗迹得以保存至今,也才使我们得以考察游览并有以上游记。

三顾故乡选书记

记得初秋的一日,接到举报去故乡大荔某书店查处违规销售教材,在车上忽接到大荔县文化局副局长石立民同学电话,刚说了一两句就没电了,以为是走漏了风声,老同学说去大荔查处的事,为了避嫌便没再联系。过了没几日又接到石立民的电话,对方没提一句去大荔查处的事,倒是说了一件令人兴奋而好奇的事,那就是在县文化馆内收藏了两库房的古书,希望我带出版发行界的朋友去鉴别和开发。

9月3日上午9点,我陪北京三味书屋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凤禄去大荔看古书,11点多到大荔县城,与石立民和胡普选两位同学见过面后,在附近的一家羊肉泡馍馆边吃水盆羊肉边聊古书收集整理的情况。饭后先到楼上的库房去看,出乎意料的丰富,多为明清线装本,也有部分民国及近代的图书,这是整理出来的一半图书。另一半未整理出来的在楼下的一个库房,除一部分线装书,还有近代出版的平装书,如《普及百科全书》《万有文库》等,真有进入阿里巴巴宝库之感。我们希望工作人员尽快整理出来并拉出书目,然后与出版社及投资人、发行者商谈合作出版事宜,为故乡的文化建设做点贡献。

返回西安的路上,在108国道大荔境内,尽管是个礼拜天,半路上仍杀出程咬金,我们的车遭到交警的严格乃至苛刻的检查,交警以未及时审验为由要扣罚,我打电话请求亲朋赶来交涉。而刘总要赶傍晚的火车,距开车时间不到三个小时,耽误不起了,无奈而情急之下刘总交了200元的买路钱才得以放行。

20天后的9月23日,11点左右,我正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参加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开馆典礼,忽接丹尼尔集团刘副主任电话通知,说王总要陪诗人雷抒雁去大荔看我推荐的古籍,希望我引路。于是告别师友,赶往香格里拉饭店,顾不上吃饭,与王国庆总裁、雷抒雁等驰往大荔。

2点钟到大荔,妹妹和妹夫招呼我们一行吃过饭后,并与县文化局副局长石立民同学联系上了,但石立民却怎么也和保管员联系不上,也难怪,正赶上是个礼拜天。无奈之下,遂嘱石立民继续找管理员,我们去朝邑丰图义仓游览考察,然后复回县城,看奇迹能否发生。遗憾的是,待我们返回县城时,管理员如石牛入海仍无消息。看来还得三访才成。

时隔半个月的10月7日,上午8点半,我和丹尼尔刘副主任去西北大学新校区接三秦出版社赵建黎总编,到香格里拉饭店与刘凤禄总经理等人分成两辆车一块去大荔去看古籍,我和赵总坐在后车的后座上,一路聊了不少教材、古籍和文史出版的话题。

快到西潼高速罗夫收费站时,前边超车道上的卡车爆胎,后边的车辆纷纷并到快车道上,就在我们的车快并到快车道时,后边一辆河北的黑色小车突然撞到我们的车尾上,只听得嘭的一声,就觉得头撞到车顶上,心想不完也残。庆幸的是下车后活动自如,其他人也都没事,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对方的车头和我们的车尾碰得一塌糊涂,处理事故耽误了两个小时。

我们5个患难兄弟更紧密地团结在一个车上,继续我们的文化苦旅,到大荔县城时已1点多种,喝过压惊酒,吃过水盆羊肉和我们等候事故处理时在路边采的马芝菜,大家才像刘总说的那样真舒服,一种劫后特有的庆幸感。应邀在老同学办公室喝过茶后看古籍,初选了四种,刘副主任拍摄了书影,以便回去给王国庆总裁汇报。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司机不想原路返回,舍近求远,北上走西禹高速。回到西安已8点钟,在北院门夜市吃着烤肉,喝着啤酒,大家频频碰杯,以庆幸大难不死,但应必有后福之言;也庆贺愉快的合作,但愿早日结出成果,以不辜负前辈文化人日积月累的文化遗产,以纪念有惊无险的大荔之行。

馒头山上谒仓颉

戊子初冬,赴洛南县督察教育收费,工作之余回到下榻的宾馆,忽望到附近的原上有一塑像,遂问陪同的当地官员,答曰:仓颉像。顿时肃然起敬,瞻仰之心油然而生。

放下行李,出宾馆,行约二百米,一座高大的牌楼迎面而来,昂首定睛一看,是贾平凹题写的三个大字:朝圣门。是啊,仓颉是中国汉字的发明者,堪称汉字始祖,文化元圣。

走过三五百米长的古香古色的仓颉步行街,沿着上百个台阶登上馒头山,与其说是馒头山,不如说是馒头原,就像关中所蒸的老馒头,广大而平坦,令人视野为之开阔,整个县城一览无余,眺望远处的秦岭顶峰在夕阳的照射下银光闪闪,疑似雪后结冰所致。

传说仓颉跟随黄帝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阳虚之山,即现在我所在的洛南县的馒头山。如今玉石塑的仓颉像矗立在原头,就像巨大的面塑令人震撼,碑石上的文字介绍仓颉在此亲临洛水,忽然看见一只大龟,龟背上面有许多青色花纹。仓颉看了觉得稀奇,就取来细细研究。他看来看去,发现龟背上的花纹竟是有意义可通的。他想花纹既能表示意义,如果定下一个规则,岂不是人人都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吗?

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仰观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俯察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反复描摹绘写,终于造出28个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据宋代《淳化阁帖》记,后人将仓颉造的28字释为“戊巳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明,左互义家,受赤水尊,戈矛斧带”。也有人将此28字译为古彝文而推之为一段祭祀经文;还有认为这段文字是记述黄帝功德的。究竟这28字的真正含义如何,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塑像周围是园林式的仓颉苑,草坪里的石头上刻着28字的古今对比写法。边看边走进仓颉大殿,仓颉坐像迎面而来,高古而儒雅。殿壁上是有关仓颉造字的书画作品,称赞了仓颉造字的丰功伟绩,作为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笔者心想仓颉也是我所学专业之祖,试想如果没有仓颉所造的汉字,哪会有后来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想到这儿,不禁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在仓颉像前深深地鞠躬致敬。

据近日报载,美国《新闻周刊》根据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网民投票评选出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文化大国及其代表国家文化的20大符号,在代表中国文化的形象符号方面,汉字位列第一,可见,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随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日益提高,全球汉语热与日俱增,笔者坚信,汉字和中国文化将对人类文化和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8.11.23

聚首邂逅皆有缘

10月6日是我们的“南巡”后的返程日,之前曾给老同学——广东教育出版社副总编陈兵发过短信,未见回音,我想他肯定和我一样出游了,便没再联系。不料早晨6点多接到他5点多发的短信说他刚看到我的短信,正赶回广州,中午请我吃饭聚会。

上午到附近的暨南大学校园转了一圈出来路经一家书店,看到《收获》第五期纪念刊,便毫不犹豫地买下了,我与此刊缘来已久,印象深的是1999年我在上海财经大学学习,在图书馆看到该刊刊发的贾平凹长篇新作《怀念狼》,丰富了枯燥的学习生活。

2005年又在该刊先睹贾平凹长篇新作《秦腔》,开始了《秦腔》大合唱;今年在该刊第四期纪念刊目睹了巴金等老作家的手迹,和第五期纪念刊上贾平凹等当代名家的手迹一样十分真贵,值得珍藏。

中午在广东人家,我们老同学聚会了,陈兵说前不久他出差新疆路过西安做短暂停留,没和我联系上,仅与老同学费润民联系上并聚会,不免遗憾。未料我来到广州,在我走之前终于相见,真是缘分啊,我说这就叫有缘千里来相会嘛!

今天在归途的火车上,同车厢上的王姓老乡说他孩子在北京上研究生,刚考过托福,得知我女儿也准备考托福,老乡这个热心人,给我们讲了不少的考托福出国留学的信息,使我们受益匪浅,临下车言犹未尽,还相互留了电话以便联系。这不也是火车偶遇结奇缘吗?

同类推荐
  • 回望征程

    回望征程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所写的消息、评论、通讯、调研报告等选编成的一个集子,记录了中国铁建中铁二十局集团改革发展变化的足迹。
  • 潇洒的人生

    潇洒的人生

    本书辑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新诗人和散文家徐志摩论及时代、人生、社会、理想等话题和谈个人经历、心路历程、感情世界的散文31篇,日记及书信百余则,内容销有别于目前已出版的几种以体现作家思想脉胳和艺术特色为编辑宗旨的徐志摩散文选,就编选角度而言,这是一次新尝试。当然,既然未脱离散文作品的编选范围,则同样也希望入选文章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且能体现徐志摩轻灵汉走,活泼如同“一汪跳着溅着的生命水”和色彩“浓得化不开”匠散文艺术风格。
  • 在新疆

    在新疆

    本书是刘亮程的最新散文集,是其散文集大成之作,荣获《中华读书报》2012年度十大好书,被誉为《一个人的村庄》的姐妹篇。作者十年漫游新疆,将视野从村庄生活扩展到城镇乃至新疆南北各地,用深情的文字将更广阔、更质朴、更柔情的生活挽留于这部新疆之书。全书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极具现实震撼力,被认为是新疆历史、现实与梦幻交融的结合体。
  • 文爱艺全集(1)

    文爱艺全集(1)

    文爱艺的诗被人称之为“青春流行诗”。它以忧郁、迷婉、清新、赢得了读者的青睐。语言对文爱艺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他的诗的语言,清新流畅、简洁凝练,配以喁喁絮语般的语调和参差的长短句,造成一种迷婉、绵延的语境,俘虏了读者的心。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
热门推荐
  • 神笔战仙

    神笔战仙

    执神笔,绘灵卡,炼霸体,游千界,闯仙境,踏凌霄,战万仙!这是关于神笔马良的修仙传说。
  • 隐婚之患:欢喜冤家

    隐婚之患:欢喜冤家

    他们,本是一对相爱的冤家,却因一些事,让公司损失惨重。他们,越吵越恩爱,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公司却因此损失更严重,悬疑的事件不断发生,让别的公司有了可趁之机,当知道时,为时已晚。当两人回头时,公司已易主。此时,两人才停止了针锋相对,同仇共敌。可是,一无所有的两人,要拿回公司是谈何容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地救赎

    天地救赎

    天不该灰蒙,地不该枯萎,蓝天绿地,才是天地应该有的本色。唯有牺牲,才有救赎。当天地失去了颜色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牺牲!才能救赎?
  • EQ情商

    EQ情商

    什么是情商?198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精神状态》一书中提出,人有“多元智慧”,开启了情商学说的新智。1991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首创EQ情商一词。1995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情绪智力》一书,将情商推向高潮。EQ在美国掀起轩然大波,并风靡全世界。情商概念的提出是人类智能的第二次革命,其主要观点包括:情商是个体的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因素。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他们所说的情绪智能,前者占20%,后者占80%。
  • 逆天二小姐之绝地重生

    逆天二小姐之绝地重生

    女主前世被心爱的人所杀,今生必为这幅身躯杀出一条血路
  • 通玄真经缵义

    通玄真经缵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地狱狐狸

    地狱狐狸

    一双红眸,一身红装,这是他第一次见她,他被她的聪慧而惊艳。因为是红眸,他便对她多了些注意,最后发现自己已对她离不了视线。。他是魔族至尊,世人口中的血魔。身边从不近女色。他们都是命运之神选中的俩人,却给了她灭族之灾。她是灵狐一族的存活者,为了报仇,她甘愿放弃自由,站在他的身边...她的一双红眸带给她不知是福还是祸......
  • 徐志摩自选集

    徐志摩自选集

    本书是作者唯一自编自选小说集,包含十一篇小说。中华书局1930年4月初版发行。本书中还有一些以下层劳动人民生活为内容的作品,在徐志摩是难得的。
  • 荒古鬼魈

    荒古鬼魈

    下山前他立志即使我没有任何修为,不代表我不能做大事,我必以凡人之身踏上帝王之物,以我毫无力量的手臂遮起这片天。他没有修为依旧风生水起,以平凡出生踏上不一般的道路,凡人登帝!
  • 清恋胤心

    清恋胤心

    都市小白领意外穿越到了大清朝,遇见了腹黑冷傲的爱新觉罗.胤禛。胤禛的霸道多疑,敏感猜测,阴晴不定让女主对她又爱又恨,又敬又怕,只奈何胤禛偏偏却又孤注一掷,对她万般独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