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洪武永樂高皇。三次頒行天下大乘菩薩戒經。永為定例。
聖論許令僧俗受戒之人。抄白牒文。隨身執照。凡遇關津把隘之處。騐寔放行。
洪武舊製
聖旨 洪武十年三月十三日。禮部尚書張呂本孫 敏李江懽勅監承林英奉天門奏准。欽奉聖旨 就批本。著落禮部知道一切南北僧道。不論頭陀人等。有道善人。許令浙江廣東廣西湖廣等處。但有行脚僧道。白衣人等。情愿歸依三寶。或受五戒。或受十戒。持齋戒酒。習學經典。明心見性。理義圓明。僧俗善人。許令齋持戒牒大乘菩薩隨身執照。不論山林城郭鄉落村中。恁他結壇上座。拘集百千善男信女僧俗人等。日則講經。教化一方善人。夜則取靜修心。在家脩道者。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早辨稅糧。生不遭王法。死不墮地獄。出家修道者。日則他飯充飢。夜則念佛看經。為善勝至。為國家保祐長生。祝延聖壽。理合自然。又於謹身殿奉洪武二十年四月十一日。禮部尚書崔趙郎中御臺史劉經歷。依聖旨覆奉。頒行天下。重出曉諭。知道於永樂五年二月初六日。文武官等。奉天門早朝奏准。聖旨。著落禮部知道。重新出榜曉諭。該行脚僧道。持齋受戒。大功大行善知識。恁住他處。結壇說法。度人生死。救人苦厄。須用香燭茶菓甘甜飲食。供養善知識。每日喫人間黃金千兩。也消得施主的。受人禮拜。受人供養。一日八萬四千餘糧。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但到寺觀庵堂。用心供養。不可呵詈。但上座說法之時。若遇關津把隘。稅課司巡檢司等衙門公人不得阻。當許被害人告官發邊遠充軍。或里長老人阻。當俱發口外為民。恁他集眾。教化善法。如朕親臨。教訓圓明。無如佛上法寶。上祝皇國永固。風調雨順。萬民同樂。共享太平吾朱門皇子皇孫。永為定例。
善見毗婆沙律卷第十八後半卷出同字函 小乘律中 大德舍利弗問優波離律行出品
舍利弗問優波離偈 幾罪以身得。幾罪以口得。覆藏得幾罪。相觸復有幾。優波離以偈答舍利弗。以身得六罪。口業復有六。覆藏得三罪。相觸得五罪。
答曰。一者身得。二者口得。三者身口得。四者身心得。五者心口得。六者身口心得。身業得六罪者。婬怒為初。口業得六罪者。虗誑妄語為初。覆藏得三罪者。一者比丘尼覆藏重罪得波羅夷。二者比丘覆藏他重罪得波夜提。三者比丘自覆藏重罪得突吉羅。是名覆藏得三罪。相觸得五罪者。一者比丘尼摩觸。波羅夷。二者比丘摩觸。僧伽婆尸沙。三者比丘以身觸女人衣。得偷蘭遮。四者比丘以衣觸女人衣。得突吉羅。五者比丘指桎他比丘。波夜提。是名五罪。
第二問答
明相出幾罪。三唱復有幾。於此幾八事。一切聚有幾。明相出三罪。三唱有二種。於此一八事。一切聚有一。
答曰。明相出得三罪者。一夜六夜七夜十夜過一月明相出。尼薩耆波夜提。比丘尼獨宿明相出。僧伽婆尸沙。比丘自覆罪。明相出。突吉羅。是名明相出得三罪。三唱二種。一者比丘。二者比丘尼。當說戒時。三唱有罪。不發露得突吉羅。是名三唱二罪。於律中具八事成罪者。比丘尼波羅夷。是一一聚有一者。戒序中說。憶有罪。應發露。發露者。分別戒相輕重。毗尼有二相者。身口是毗尼。重有二者。波羅夷。僧伽婆尸沙。是也。覆麤亦有二者。一波羅夷。一僧伽婆尸沙。
第三問答(解答于左)
如來分別結。毗尼有幾相。毗尼重有幾。復有幾覆麤。如來分別說。毗尼有二相。毗尼重有二。覆麤亦有二。
第四問答
聚落間幾罪。度江復有幾。噉肉幾偷蘭。噉肉幾突吉。聚落間有四。度江亦有四。一肉偷蘭遮。九肉突吉羅。
聚落間有四者。一比丘與比丘尼共期行。比丘初去時。得突吉羅。至聚落境界。比丘得波夜提罪。一脚在內。一脚在外。比丘尼得偷蘭遮。一脚盡入。僧伽婆尸沙。是名聚落間四罪。渡江有四罪者。比丘與比丘尼共期船行。初去時。比丘得突吉羅。上船。比丘得波夜提。比丘尼一脚上岸。得偷蘭遮。二脚俱上。得僧伽婆尸沙。是名渡江四罪。一肉偷蘭遮者。即是人肉。九肉突吉羅。象馬狗等肉。
第五問答
夜語幾得罪。晝日復有幾。布施得幾罪。受施復幾罪。夜語有二罪。晝日復有二。布施得三罪。受施得四罪。
答曰。夜語有二罪者。若比丘尼共男子入闇室屏處耳語。得波夜提。若比丘尼共男子一處去二肘外。得突吉羅。是名夜語二罪。晝日亦有二者。比丘尼共男子屏處若二肘半內。得波夜提。二肘半外。得突吉羅。是名晝日二罪。布施得三罪者。比丘有殺心布施毒藥殺人。得波羅夷罪。非人得偷蘭遮罪。殺畜生得波夜提罪。是名布施三罪。受施四罪者。女人以手施與比丘捉。得僧伽婆尸沙。女人以婬慾施比丘。得波羅夷罪。非親里比丘尼施衣。得尼薩耆波夜提。若比丘尼染汙心知染男子受食。得偷蘭遮。是名受施得四罪五罪。
第六問答
幾罪對首悔。幾罪須羯磨。作已不可悔。如來分別結。五罪可懺悔。第六須羯磨。一罪不可懺。如來分別結。
答曰。可懺悔者。偷蘭遮。波夜提。波羅提提舍尼。突吉羅。惡說。是名五罪可懺悔。第六須羯磨者。僧伽婆尸沙一罪。不可懺者。波羅夷是也。毗尼有二重者。一波羅夷。二僧伽婆尸沙。身口亦如是者。結戒不過身口。非時糓。
第七問答(毗尼二重先解于左)
毗尼重有幾。佛說身口業。非時幾穀味。幾白四羯磨。毗尼有二重。身口亦如是。非時[穀-(一/禾)+禾]一味。一白四羯磨。
答曰。非時糓一味者。蘇毗鹽以糓作。得非時服。是名糓一味。一白四羯磨者。差教戒比丘尼是。波羅夷有二者。一比丘。二比丘尼。是也。和合地有二者。一身和合。二法和合。
第八問答(波羅夷二條和合地二條。先于解左)
波羅夷有幾。幾曰和合地。復有幾失夜。結二指有幾。波羅夷有二。和合地有二。失夜亦有二。結二指有二。
答曰。失夜亦有二者。一行波梨婆沙。二行摩那埵。是也。結二指有二者。一比丘尼洒淨。二頭髮長不得過二指。
第九問答
打身有幾種。幾種眾僧破。作初罪有幾。作白復有幾。打身有二種。因二破眾僧。初作有二罪。作白亦有二。
答曰。打身得二罪者。比丘尼打身得突吉羅。啼得波夜提是。因二破眾僧有。一羯磨。二提舍羅是。作初有二罪者。一比丘九初罪。二比丘尼九初罪是。作白亦有二者。一白羯磨。二單白。
第十問答
殺生有幾罪。重語有幾種。罵詈有幾種。行媒有幾種。殺生有三罪。語重有三罪。罵詈亦有三。行媒事三罪。
答曰。殺生有三罪者。人得波羅夷。非人偷蘭遮。畜生波夜提。語重有三罪者。教偷。教死。向人說得聖利法。是名語有三重。罵詈亦有三者。若欲心罵女根糓道。二僧伽婆尸沙。罵餘身分。得突吉羅。是名三罪。行媒有三罪者。受語時。得突吉羅。往說偷蘭遮。還報得僧伽婆尸沙。是名三罪。
第十一問答
幾人受具戒。聚作有幾罪。滅擯復有幾。一語復有幾。三人不得受。聚作復有三。滅擯亦有三。一語亦亦三。
答曰。三人不得受者。一遠不聞。二身分不具足。三根不具足。衣鉢不具足身分所攝。十三難人是根不具足所攝。聚作復有三者。一別眾。二白不成就。三羯磨不成就。是名三。滅擯亦有三者。一比丘尼以身謗人。如慈地比丘尼(滅擯法略開于末)。二沙彌壞沙彌。就他糓道行婬。三者行婬欲法不障道者。是名滅擯三罪。一語亦有三者。一羯磨。三人一時得戒。是名三。
第十二問答
盜戒有幾罪。婬戒復有幾。正斷復有幾。因棄擲有幾。盜戒有三罪。婬戒有四罪。正斷亦有三。因棄擲有三。
答曰。盜戒有三罪者。五錢波羅夷。四錢偷蘭遮。三錢乃至一錢突吉羅。是名盜三罪。婬戒有四罪者。一女相波羅夷。死女半壞偷蘭遮。不觸四邊突吉羅。比丘尼以物作根自入內根中。得波夜提。是名四罪。正斷亦有三者。一斷人命波羅夷。二斷艸木波夜提。三自截男根偷蘭遮。是名三。因棄擲有三者。有殺心棄擲毒藥。若人得死。波羅夷。非人死偷蘭遮。畜生死。得波夜提。是名三。棄擲復有三。比丘棄擲精僧伽波尸沙。棄擲大小便生艸上。得波夜提。水中淨地得突吉羅者。
第十三問答
教比丘尼戒。幾波逸突吉。於中幾有新。衣有幾種衣。教尼戒品中。波夜突吉羅。有四信佛說。與衣二種罪。
答曰。教誡比丘尼至日沒。得波夜提。先說法。後說八敬法。得突吉羅。有四信佛說者。一房舍。二戒。三如法作。四不如法作。是名四。與衣二種罪者。與非親里具足比丘尼衣。得波夜提。與不具足戒比丘尼衣。得突吉羅。不具足戒者。從比丘尼白四羯磨。未從大僧白四羯磨。是名與衣二。
第十四問答
佛說尼有幾。波羅提有幾。食生糓有幾。波夜突吉羅。佛說比丘尼。波羅提有八。波夜得突吉。因乞生糓故。
答曰。波羅提有八者。比丘尼波羅提提舍尼是。波夜提突吉羅者。比丘尼乞生糓。得波夜提。食時突吉羅。
第十五問答
行時有幾罪。立時有幾罪。坐時有幾罪。眠時有幾罪。行時有四罪。立時有四罪。坐時有四罪。眠時有四罪。
答曰。行時有四罪者。比丘與女人共期。初去時。得突吉羅。至村。得波夜提。比丘尼獨行去。得偷蘭遮。至村。得僧伽婆尸沙。立時有四罪者。比丘尼共男子立在屏處。得波夜提。申手外。得突吉羅。若比丘尼明相欲出。不隨伴去。住離申手內。偷蘭遮。申手外。得僧伽婆尸沙。坐眠亦如是。
第十六問答
波夜提有幾。一切非一種。非前亦非後。同一時而得。波夜提有五。其類非一種。非前亦非後。一時俱得罪。
答曰。波夜提有五者。酥油蜜石蜜脂五器。各受。過七日服。得五波夜提罪。其類非一種者。酥蜜等也。非前亦非後者。取聚置一處。并服一時。俱得罪。
第十七問答
有幾波夜提。一切非一種。非前亦非後。同一時而得。有九波夜提。其類非一種。非前亦非後。一時俱得罪。
答曰。有九波夜提者。乞九種美食。一乳。二酪。三酥。四熟酥。五油。六蜜。七石蜜。八肉。九魚。是名九種。其數非一種。各異也。非前亦非後者。因食時俱得罪。一時食也。
第十八問答
有幾波夜提。其類非一種。以身口懺悔。如來分別說。有五波夜提。其類非一種。以口業懺悔。如來分別說。
答曰。有五波夜提者。其五波夜提。其數非一種。以口業懺悔。一時懺悔得滅。
第十九問答
有幾波夜提。其類非一種。幾以口業懺。如來分別說。有九波夜提。其類非一種。一以口業懺。如來分別說。
答曰。有九波夜提者。乞九種美食。得九波夜提罪。其類非一種者。酥油魚肉相異。以口業懺者。九波夜提罪。一語懺。便得滅也。
第二十問答
有幾波夜提。其類非一種。口語成懺悔。如來分別說。有五波夜提。其類非一種。發語名字悔。如來分別說。
答曰。有五波夜提者。發語名字懺。列罪名而懺悔。
第二十一問答
有幾波夜提。其類非一種。聚性成懺悔。如來分別說。有九波夜提。其類非一種。聚性成懺悔。如來分別說。
答曰。有九波夜提者。取性成懺悔者。列罪名而懺悔。
第二十二問答
第三罪有幾。因食復有幾。食時得幾罪。因食得幾罪。第三得三罪。因食有六罪。食時得三罪。因五食得罪。
答曰。第三得三罪者。隨舉比丘尼三諫不捨。波羅夷。比丘被僧三諫不捨。僧伽婆尸沙。比丘比丘尼惡見三諫不捨。波夜提。因食得六罪者。云何得六罪。一為飲食故。自稱得過人法。二為飲食故行媒。三為飲食故。言若人住此寺者。得道果。不自道名字故。得偷蘭遮。四為飲食故。無病乞食。五為飲食故。比丘尼無病乞食。犯波羅提提舍尼。六為飲食故。比丘無病乞飯。得突吉羅罪。是名因食得六罪。食時得三罪者。比丘食人肉偷蘭遮。象馬龍狗等肉突吉羅罪。比丘尼食蒜。得波夜提罪。是名食時三罪。因五食得罪者。比丘尼知男子染污心。從乞得人肉。得蒜。得美食象馬肉。受染污心男子食。僧伽婆尸沙。噉人肉偷蘭遮。噉蒜波夜提。乞美食波羅提提舍尼。象馬等肉突吉羅。是名因五食得罪。
第二十三問答
一切第三過。至處復有幾。復問罪有幾。諍事復有幾。一切第三過。罪至有五處。善答罪有五。諍事亦有五。
答曰。一切第三過者。比丘尼隨舉初諫不捨突吉羅。一羯磨不捨偷蘭遮。二羯磨不捨波羅夷。是名三諫三罪。罪至有五處者。比丘尼。隨舉白不捨突吉羅。一羯磨不捨偷蘭遮。二羯磨不捨波羅夷。若欲破僧。三諫不捨。僧伽婆尸沙。惡見三諫不捨波夜提。是名五罪。善答罪有五者。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五眾。具有三諫不捨罪。諍事亦有五者。五眾俱有四諍。
第二十四問答
論事復有幾。以幾法用滅。有幾不得罪。有幾處成善。論事復有五。以五法用滅。清淨有五種。三處中成善。
答曰。論事復有五者。論五眾諍事。以五法用滅者。五眾滅五眾諍事。清淨有五種者。五眾犯罪懺悔得清淨。三處中成善者。僧處眾處白衣三處無諍。是名善也。
第二十五問答
身業夜幾罪。見時得幾罪。乞食得幾罪。身業夜二罪。身業晝二罪。見時得一罪。乞食得一罪。
答曰。身業夜二罪者。比丘尼與男子共夜入屋申手內波夜提。申手外突吉羅。身業晝二罪者。比丘尼晝日與男子共屏處申手內波夜提。申手外突吉羅。見時得一罪者。比丘故看女根。得突吉羅。乞食得一罪者。比丘無病不得為身乞食。得突吉羅。
第二十六問答
見恩有幾種。依人成懺悔。驅出復有幾。善行復有幾。見恩有八種。依人成懺悔。驅出說有三。善行四十三。
答曰。見恩有八種者。於拘睒彌揵度已說。依人成懺悔者。五眾懺悔罪。要因依人得悔。驅出說有三者。一覆藏。二未懺悔。三惡見。善行四十三者。擯人行四十三法。得入眾。不行此法。不得入眾。
第二十七問答
妄語有幾種。七日復有幾。波羅提舍幾。發懺悔有幾。妄語有五處。七日法有二。十二提舍尼。懺悔復有四。
答曰。妄語有五處者。波羅夷。僧伽婆尸沙。偷蘭遮。波夜提。突吉羅。七日法有二者。七日藥。受七日法出界外。是名二十二。提舍尼者。比丘尼八波羅提提舍尼。比丘四波羅提提舍尼。舍十二。懺悔復有四者。提婆達多遣人害佛。供養阿[少/兔]留陀優婆夷離車子。眾僧為作覆鉢羯磨。娑婆伽比丘。此四種人就佛懺悔。
第二十八問答
妄語有幾觀。布薩有幾觀。使者有幾觀。外道有幾法。妄語有八觀。布薩復有八。使者亦有八。外道有八法。
答曰。妄語有八觀者。發心欲妄。發口成妄語。妄語竟。知是妄語。隱藏所知。妄道餘事。前人知解。邪心。是名觀也。布薩復有八者。八戒也。使者亦有八者。調達以非法欲破僧。僧差具八德人往說。調達所作。非佛法僧。是調達所作也。外道有八法者。外道欲出家行波利婆沙八法者。不往五不應行處。聞讚佛法僧歡喜。
第二十九問答
受戒有幾語。復有幾起敬。幾人應預座。教誡尼有幾。八語受具戒。起敬亦有八。預座復有八。八法教誡尼。
答曰。八語受具戒者。比丘尼白四羯磨。比丘白四羯磨。起敬亦有八者。比丘尼八敬法也。預座復有八者。大眾集時。上座八人次第坐。餘者隨坐。八法教誡尼者。比丘有八德。堪教誡比丘尼。
第三十問答
幾人不應禮。不為作叉手。有幾突吉羅。用衣復有幾。十人不應禮。不為作叉手。有十突吉羅。用衣復有十。
答曰。十人不應禮。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犯戒人。眠人。食人。大小便嚼楊枝人。十人不為作者。如前十種人。不得作叉手。有十突吉羅者。若為上十種人作禮及叉手。得突吉羅罪。用衣復十者。十種衣聽著。
第三十一問答
有幾作不善。如來分別說。於瞻部律中。一切不善作。十二作不善。如來分別說。於瞻部律中。一切不善作。
答曰。十二作不善者。白不善。非法別眾。非法和合眾。法別眾。白羯磨中。有四非法。白二羯磨中有四非法。白四羯磨中有四非法。三四合十二非法。
第三十二總問答
隨大德所問。我亦隨意答。問問中即答。無有一狐疑。
善見毗婆沙律卷十八。大德舍利弗問優波離律行。出品。終同字函。第八南藏號。
解明慈地比丘尼擯法。出本函第十三卷中
滅擯比丘尼者。滅擯有三。一者滅身。二者滅不同住。三者滅罰。是名三滅擯。云何滅身。答曰。滅作者是滅身也。云何滅不同住。若犯罪不出。復不捨邪見。名滅不同住。云何滅罰。汝但作罪。自然滅。此是滅罰也。此慈地比丘尼。於三滅中。自得滅身也。佛語諸比丘。汝等滅擯慈地比丘尼。法師曰。此慈地比丘尼。身清淨。為人所教。作如此謗。教者應滅擯。何以世尊教滅擯慈地比丘尼。為以其謗故擯。為以其犯罪故擯。若以其有罪擯者。沓婆摩羅子亦應有罪。以其謗故擯者。沓婆無罪。於律本中說。若比丘以無根波羅夷法。謗比丘。得僧伽婆尸沙。若比丘以無根波羅夷。謗比丘尼。突吉羅。比丘尼謗比丘。亦如是。若爾慈地比丘尼得突吉羅。妄語故波夜提。法師曰。以無根波羅夷。謗比丘。得僧伽婆尸沙。無波夜提罪。慈地比丘尼犯突吉羅罪。亦無波夜提罪。所以擯慈地比丘尼。以其自言犯罪故。於是世尊從座起入房。諸比丘即教慈地比丘尼。脫法服。覓白衣服與著。驅其令出。慈地比丘。見擯慈地比丘尼。語眾僧言。我瞋瞋故。教比丘尼謗。此是我罪。莫擯慈地比丘尼。瞋者轉善心也。不喜者。因瞋故失喜心。是不喜亦言心垢。無根波羅夷法者。此無賓波羅夷謗者。
法律三昧經云。一切賢聖及外道五通仙人。俱各修禪。云何得道各異。頌曰。
如來禪三祗 果滿行周圓 菩薩禪眾生 度盡趣涅槃 緣覺禪棄有 著無病亦然 仙人禪存想 飛昇憶長年
又永明壽禪師四料揀云。
有禪無淨土 十人九錯路 陰境變現前 敞爾隨他去 無禪有淨土 萬修萬歸去 但得見彌陀 何愁不開悟 有禪有淨土 猶如戴角虎 現世為人師 過去作佛祖 無禪無淨土 戴床並銅鉒 萬劫與千生 無個人依估
或難曰。云何兼修。
有人來問老僧禪 呼汲彌陀直指傳 行住坐臥皆如此 吃飯穿衣得自然 苦海之中無把捉 且將羈鎻繫心猿 到家不用關捩子 即入無餘大涅槃
又曰。
學道莫學口頭禪 妄談般若自招愆 脚踏實地行將去 兼修淨土妙中玄
經律戒相布薩軌儀(終)
律學沙門如馨。捐衣鉢之資。鋟梓流行。庶即過去師僧父母。歷劫親冤。法界有情。咸悟金剛寶戒。共造如來定慧之域。
伏願盡此報身。速生安養。面禮彌陀親授記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