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23700000021

第21章

(知礼)谨于讲忏之隙。依本宗教观写书。奉答秘监大檀越(知礼)伏奉载垂真翰。曲赐重言。俾(知礼)毕此忏期。更留讲训。仰承尊旨。合改先心。但以专诚久趣此门。鄙志莫能易辙。况良时难遇。胜事易差。故欲且副夙心。不果恭遵严命。其如传法之务利人之功。谅此身所为。其益盖寡。俟净土却至。其化方隆。所言(知礼)洞三观之指归者。称之太过也。又云。极乐本由示权。修道须忘忻厌者。诚哉是言也。而(知礼)今忻净土。特厌患身。亦有其由。辄伸于后。若其一心三观。虽非洞达。敢不依凭(知礼)仅四十余年。寻其筌罤。学其去就。神根既钝证入无由。而于户牖关房。行用时节。多所游历。亦略谙知。今者蒙索报音故难杜口。粗陈梗概。希赐否臧。三观者。一念即空即假即中也。恢扬肇自于如来。妙悟近推于智者。全由性发。实匪修成。故于一心宛有三用。所谓空者一切皆空。即三观悉彰。破相之用也。假者一切皆假。即三观悉明。立法之功也。中者一切皆中。即三观悉是。绝待之体也。是则终日破相。而诸法皆成。终日立法。而纤尘必尽。终日绝得。而二谛炽然。故般若谈空。八十法门得显。维摩立法。三界见爱皆忘。法华一乘世间之相常住。皆由三观相即。致令诸法无遗。故三即非三。一即非一。非次第而入。非并别而观。不可以有无求。不可以中边取。故云不并不别非纵非横。盖三一圆融。修性冥泯。岂识心之所测。何言说之能诠。故强示云。不可思议之妙观也。说即非说无说而说。能知此已。对一切境。以此观照了之立一切行。以此观导达之。辨一切事。以此观成就之。设一切教。以此观敷畅之。修此观者。能所必忘。取舍斯泯。故真如无念。向则心绝。终日说示。不异无言。舍此则必同众魔。离此则未超诸外。故龙树云。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迦叶云。未闻大涅槃前皆是邪见。大矣哉。一心三观之妙宗也。故(知礼)所求安养而生。所欲燃烬而死。凭此三观。遣彼百非也。言极乐之界。盖觉皇示权者。经论既以净土之教。为胜方便。验知。是如来善巧权用也。但权名不局。实理亦通。是要甄分。方知去取。体外之权须破。体内方便须修。离事之理则粗。即权之实方妙。故小乘无他佛之说。大教有刹海之谈。盖心性遍周法界无外理极。故令事广。华大故省池深。刹如帝珠。出现重重无尽。方显寂光之理。身类天馔。感报彼彼不同。乃表遮那之性。岂应极乐不预唯心。故如来藏中涅槃具足。随缘发现。应量而知。既能彰地狱天宫。岂不造秽邦净国。本性虽具。由心发明。弥陀以无缘之慈。取极乐之土。释迦以乐说之辨。示往生之门。斯皆善巧之权方。摄彼沉沦之品汇。今惧退转者不退。使不善观者能观。净土权相盖多。今且略论此二。故起信论云。初学大乘正信。以在此土不常值佛。惧谓信心缺缘退失。当知如来有胜方便。令其不退。但当专念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真如法身。必生彼国。住正定故。专念真如法身者。岂异大乘正信。以依彼佛为境。故能牵生净方。斯是如来权巧也。又观无量寿佛经云。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其得见。此盖释迦神力弥陀愿心。若有谛观。必能睹见。斯亦觉皇异妙方便也。此之权巧方便。既约圆论即与法华微妙方便。无二无别。故诸天及人声闻缘觉事度菩萨渐修大士。充满世间。数等河沙。尽思度量。不能知觉。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圆信圆解。方能造修(知礼)虽是钝根。滥沾圆教。不离当念。愿达彼方。庶即下凡便阶不退。复闻大通佛世。结缘之徒。已经尘点劫来。尚住声闻之地。皆由退大故涉长时。身子六心。退落五道。况悠悠学佛者乎。盖由此土多值退缘故云。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若求生安养即于博地能藉胜缘。才获往生永无退转。闻兹利益。得不忻求。乃用一心三观为舟航。复以六时五悔为橹棹。求往唯心之净土。愿见本性之弥陀。然后运同体之大悲。度法界之含识。顺佛权巧。求生乐邦。其意略尔。所言傥存忻厌即起爱憎。既萌取舍之心。乃生能所之见者。起过之相。诚如所言。立德之缘。今当略说。盖以忻厌取舍。善能起过成功。故马鸣立为始觉之基。智者称为净土之渐。维摩以见爱为侍者。文殊以贪恚为功能。斯皆用之在人。乘之有法。且众生旷劫住此娑婆。贪于粗弊色声。着于下劣依正。既无厌离之念。但增系缚之缘。纵有熏修。鲜有克遂。以此土法多障致道行难成故。涅槃经云。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是故诸佛愍此众生。以愿行功取清净土。令起忻慕作受生因。以苦切言。说垢秽相。令其厌恶成出离心。若非此心。不成始行。故非厌离。舍此经由。不起忻求。生彼无分。盖受生之法。以爱为缘。始自初心终至等觉。变易未尽。忻厌叵忘。况始行耶。今求净土。不为身受诸乐心染妙尘。盖欲托彼净缘速增胜道。以彼寿命无尽。依报自然无有女人及以根缺。虽圣凡共处。而无恶道之名。虽声闻无边。且离执真之见。弥陀为良导。观音为胜友。一生补处甚多。十地圣人无数。风吟宝叶。波动金渠皆出妙音。尽诠至理。既无违顺。永息贪嗔。凡有见闻。悉资寂照。皆住正定。功在于斯令之众园尚须求预彼之宝刹。宁不愿生。但知净土唯心。秽邦即性。即厌无厌。即忻无忻。是则正助合修。解行兼运。顺佛正教。非己曲情。况观经说上品生因。须大乘妙解。加修六度。兼劝众生。故(知礼)今以三观攻心。五悔助道。仍恐净因未备。故以毕命自要。庶凭最后之强缘。以作往生之定业。而又若不烧身臂指。非出家菩萨。梵网之诫明然。舍身命财。是真法供养。法华之文焕矣。楞严然香一炷宿债俱酬。轮王剜身千灯妙果斯克。故知。初心后位上圣下凡。皆可遵修。并彰至教。但存正解。自免邪修。以知性火真空。岂有能烧之相。所烧自忘也。又知佛体圆妙。岂存所供之人。则能供亦寂矣。两重能所既泯。一切功德斯成。是名苦行法门。所谓火光正受四土净境。顿现此心。诸佛道场。咸彰此处。但随所愿必遂往生。故智者云。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动念即是往生净土时。如此舍秽身。则尽垢秽之际。何理不彰。如此取净土。则极清净之源。何惑不遣。是以韦提忻清净业报之处。即证无生。萨埵舍痈疽瘭疾之身。云求常乐。此之取舍与不取舍。体无二种。用亦同时。得名三种法门。谓取法门舍法门不取不舍法门。亦是三毒法门。具一切法。故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功德。文殊云。我是贪欲尸利。我是嗔恚尸利。我是愚痴尸利。深得此意。即一心三观。导一切行。办一切事也。以一切法空故。舍秽必尽。一切法假故。取净无遗。一切法中故。无取无舍。此之三法。一切如来同证。一切菩萨共修。故(知礼)今舍秽身。忻求净土。辄敢仰效也。然则修心万行入道多门。随乐随宜随修随悟。敢将侧管局彼太虚。但以(知礼)爰自少年便存此志。今已衰朽。多历事缘。此心常自现前。对境弥加增进。信由宿愿。敢不恭酬。年来建立道场。众信共营供具。三载资缘粗备。数僧行愿偶同。此者遭逢秘监。知乎姓名。察其始末。敢请俯为檀越。运以力轮。使片善之有成。俾净愿之克遂。然后庇我宗教。广见流行。令未闻者闻。使未悟者悟。更冀佐治功成之后。期赜报满之时。随愿求生极乐世界。冀得同会一处。同叙宿因。同化含生。同登大觉(知礼)素无文学。元是野僧。发语粗浮。显理疏脱。盖奉读前书云。精修忏之规。臻乎本净。次书云。净土匪虚先佛所证。仰惟秘监深洞苦行。可以穷源。复知净邦由来即理。盖欲(知礼)广援诚教傍示未闻是敢辄附本宗。少述愚见。有黩台听。不任悚惶不宣

答杨文公问

同前

承师有言。西方净土。风吟宝叶。波动金渠。此是何人境界。答曰。即此见闻更无道理。既彰教义。宁免指陈。夫净土依正。俱宣妙法。闻者合了。根尘绝迹。物我一如。岂执有人对他境界此间圆顿行者。以根对尘。起识之时。即了以法界。对法界起法界。实非心外之境。境外之心。则心自知心。境自见境。境岂见境。心岂知心。知见既忘。言诠亦绝。故强名云。不思议境观也。凡位修之尚尔。圣位证之奚言。又若强论所离之境差别之相者。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斯盖教道分别也。若今圆论不离而离。初心能离佛之所离。以一心三观即佛智故。前书云。对一切境。以此观照了之。斯之谓矣

延庆募众念佛疏

同前

原夫一念本融。诸法无碍。遇熏既异。感报成差。是以顺性而修。则显诸佛净土。随情而作。则循五趣苦轮。所以处娑婆者。升出尤难。堕落者众。故经云。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直待三乘行备。方免四趣受生。盖境界粗强烦恼炽盛。自力求脱。实难其人。若夫生安养者。国土庄严。身心清净。直至成佛。不堕三途。经云。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又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若欲生彼。但当称彼佛号。修彼佛慈。必为彼佛本愿摄取。舍此报身。定生彼国。具如经说。实非臆谈。今结万人以为一社。心心系念。日日要期。每岁仲春。同集一处。同修供养。同听法音。会彼万心。以为一志。俾成定业。誓取往生。况报得命光。其犹风烛。一息不至。三途现前。何得自宽不思来报。当依佛语无顺人情。顿息攀缘。唯勤念佛

往生净土决疑门

慈云忏主遵式

决疑者。疑为信障。世间小善。尚不能成。况菩提大道乎。古今诸师归心净域者。或制疏解经。或宗经造论。或随情释难。或伽陀赞扬。虽殊途同归。而各陈所见。动盈编帙寻究良难。今统彼百家。以三疑收尽。一疑师二疑法三疑自

一疑师者。师有二种。一邪外等师。倒惑化人。非所承也。二正法之师。复有凡圣因果。凡及因位容有未了。犹清辩谓今弥勒未是遍知。俟龙华道后方复问津。即其事也。今显示西方令回向者。唯果佛圣师。释迦如来。及十方诸佛。出广长舌。说诚实言。赞劝往生。更何所惑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巫女仙踪:殿下的鬼妻

    巫女仙踪:殿下的鬼妻

    新婚之夜。某个迷糊+爱哭+路痴+容易心软的小女人,睁着一双万分期待的幽瞳,盯着洛月葵。“那个葵……”手指头纠结中。“说!”“我……我想把小猪搬上床。小猪无家可归,好可怜。”某女的爱心又开始像小宇宙爆发了!“……”某男冰山脸沉默中。“我刚给那只小老鼠洗澡了,它现在很香的。保证塞被窝一点儿也不臭的。”“……”某男冰脸变绿脸。发现她的胳膊上,好像少了某样东西。“那条笨蛇呢?”空气中有危险的气息。“哦,它已经睡在温暖的被窝中了。”某女开心得手舞足蹈。“……”某男的新婚之夜将要跟众动物一起度过……呃
  • 王源之也许只有你

    王源之也许只有你

    第一次见面,却又消失不见,你的温柔,让我心安又理得。
  • 破碎的镜面时光

    破碎的镜面时光

    当我知道你身边有人在守护你的时候,我选择等待。每当我梦见你向另一个人笑靥如花,我总会突然惊醒,然后修补着一把碎的不成样子的镜子,那是你留给我唯一的东西。我始终期盼着,镜子我会修补好,你会回到我身边。我不想忘记你向我软语撒娇的时候,但是记忆好像模糊了,我只能靠着手机里仅有的几张照片去回忆,安慰自己,你始终是爱我的。我用一颗赤诚的心在等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大概会一辈子。微微,你要不要回来看看我,看看我的一声狼藉和疲惫,你或许会好受许多。
  •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读著名诗人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读著名诗人的故事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夺心攻略:冷少的双面情人

    夺心攻略:冷少的双面情人

    {暂停更新}她的任务——守住贞洁!他的目的——尽快让她怀上孩子,好送她上西天......洞房夜,他蠢蠢欲动,跃跃欲试,却有一群老女人隔帐记录——他忍怒一扯床幔,“本公子办事从不放帐,要看要听,随便,但是——谢绝指导!”
  • 甜美公主的跨界爱恋

    甜美公主的跨界爱恋

    她,受尽她的家人宠爱于一身,不幸的是在她小的时候失踪了,无论她的家人怎么找都没有找到,于是她的家人就打算去人界去寻找她,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她被找到了,但是,她却不记得了以前的事,于是..........(会发生什么呢?请你们来看吧)
  • 一纸妻约:首席的心尖宠

    一纸妻约:首席的心尖宠

    她是被家人卖了还债的草根女,他是帝都叱咤风云的第一狂少。误打误撞,她爬上他的车,一夜贪欢。一纸契约,他扬起精致眉目,笑容邪魅而张扬:“从此,你的一切都是我的。”某女频频点头:“对,债务都是你的。”本是一场形婚,逢场作戏,却不料状况频出。“神马?还要生个小包子?”某女暴走:“契约里可没说!”他懒懒抬眼,伸出修长手指解开领带:“一个不够?那不妨多多益善。”造化弄人,再见面,已经如同陌路。某小包瞪圆眼睛:“妈咪,那苏苏和我一样帅。”某女不以为然:“可能是撞脸。”他是她的绵里藏针,她是他的蛇之七寸,漫天花雨中,他第三次单膝下跪求婚:“我想,没有你我好像真的活不了。”
  • 傲剑圣枪耀苍穹

    傲剑圣枪耀苍穹

    异界之傲剑圣枪耀苍穹。一场意外的穿越,改变了一群少年的人生路。从平平凡凡的世界来到这个万族林立,群众荟萃的世界。一位位天之骄子追寻那无尽的巅峰。少年自天澜城而出,傲剑圣枪,闯向那精彩绝伦的纷纭。
  • 这男人欠揍

    这男人欠揍

    找一个你爱的人疯狂飞翔,找一个爱你的人平安着陆,所以我选择和你结婚!这是一个贱男人婚后说得,爱情就像是酿酒,在发酵的时候没有反应,存得时间越长味道越恶臭。我婚姻的这坛酒,臭了!这是我婚后明白的。我叫黎小诺,那个说话很贱的男人是我老公——黄麟。我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悲哀的女人,不是因为自己的老公和自己的好朋友搞上了,而是因为我在发现他们的龌龊事时的反应。我竟然落荒而逃,藏在了卫生间里。被她们发现时,“对不起,打扰你们了。”脱口而出。
  • 狂想派

    狂想派

    瀑雨肆虐满天地,微草飞花不为尘。晨阳霸光侵万物,鸟语花香不愿臣。谁笑穹宇高天地,誓食梦想心藏韧。都指沧海心宽阔,谁知衷心独自沉!人间征途尽毁欲,他心我志谁来枕?他,六岁时双亲尽故;流浪漂泊、遭人唾弃的的“活着”使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厌恶。然幸得好心人收养,其心中才蕴藏了些温暖。可是,人有旦夕祸福,老天的游戏谁又能捉摸;一次意外使他本该平常平静的生活又起了波澜……若干年后,回忆那段青春、那段往事,心中无力、怅然若失时,谁还懂得心痛……